冷轧堆染色法对全棉、棉锦及CVC阻燃防水面料的修色或改染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4570发布日期:2019-09-11 22:04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织物改染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轧堆染色法对全棉、棉锦及cvc阻燃防水面料的修色或改染工艺。



背景技术:

全棉、棉锦及cvc织物经过前处理、染色后,然后进行阻燃及防水整理。因为纤维素纤维用阻燃剂系列(四羟甲基氯化磷和尿素初聚体以及n-二羟甲基膦酰丙烯酰胺)对染料的发色基团产生影响,从而导致阻燃整理前后染料的发色产生变化,造成阻燃整理前后面料的颜色变化较大,同时防水剂也会对面料色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经过阻燃及防水整理以后面料色光和标样不符的情况会大量存在,而经过防水的面料几乎无法进行色光的回修。如果用防水剥除剂将防水剂剥除,再进行修色的话,阻燃剂也同样会大量被剥除,势必会影响到织物的阻燃性能,造成织物不阻燃或者是阻燃性能不均匀。并且防水剥除剂并不能完全将防水剂和阻燃剂剥除,造成织物的毛细效应很差且不均匀,对织物的再次上染影响很大,会造成布面条花、色斑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轧堆染色法对全棉、棉锦及cvc阻燃防水面料的修色或改染工艺,其利用冷轧堆染色法可以很好的对阻燃防水面料进行修色或改染,且达到很好的均匀上染效果,满足用户对色光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轧堆染色法对全棉、棉锦及cvc阻燃防水面料的修色或改染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织物以车速20-30米/分钟通过内含染液的料槽内,织物在染液内的停留时间为3.5-4.5s之间,染液的液位控制在与料槽导辊平齐,染液温度控制在90-95摄氏度,通过料槽之后对织物进行堆置,也就是将织物打卷,然后在布卷上包裹塑料薄膜,之后在室温下转动该布卷,保持每分钟转动6-7圈,保持12-18小时之后堆置完成;

其中的染液包括按照4:1的比例混合的染色液和固色液;染色液和固色液按照以下比例分别配制,然后再以4:1的比例混合构成染液。

其中的染色液由以下组份构成,活性红lb-2bf为0-25g/l,活性黄3rs为0-25g/l,活性蓝lb-2gln为0-25g/l,非离子渗透剂为5g/l-20g/l,螯合分散剂1-5g/l,六偏磷酸钠1-5g/l;

其中固色液由以下组份构成,烧碱为10-15g/l,硅酸钠为80-100g/l。

该实施例修色工艺和常规修色方法对比可知,本工艺使得染料用量大幅度减少,在高温及渗透剂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染液中染料可以快速进入织物里面,生产时将液位控制器设定在最低液位(刚漫过料槽导辊为宜)上,以加速染液的循环,同时还可以保持料槽的温度,减少头尾色差的出现。在堆置的过程中继续完成上染、固色,再上染、再固色,直到达到染色平衡。该回修工艺经水洗以后,水洗残余染料少,面料颜色均匀一致,和标样色差对比经电脑测色可以达到0.5以内,摩擦和皂洗色牢度均能达到标准要求,同时织物的阻燃性能和防水性能均不受影响。而常规修色工艺因染料用量大,通过染液中尿素的溶胀作用使染料上染,温度高时上染过程中容易因为上染过快而造成色花及前后色差,效果是无法和本方法比拟的。因此申请保护此冷染修色或改染方法。

目前市场上的面料经过整理以后布面毛细效应会变差,从而导致布面吸水效果不均匀,为了提高织物的渗透性,会用到非离子渗透剂,其用量一般是1-5g/l,非离子渗透剂在常温下对布料进行处理,其可以改善布料的渗透性,使染液穿透布料。而在本发明中,非离子渗透剂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如果在常温下非离子渗透剂无法快速的穿透防水层,而在本发明中的高温下,非离子渗透剂可以快速的使染液穿透防水层,在不破坏防水层的基础上对织物进行修色,本发明在使用渗透剂在5g/l-20g/l(因为需要穿透防水膜),再配合高温增加分子运动的活跃性,使得渗透剂可以促使染料穿透防水膜来对织物进行修色。

传统的在固色液中的硅酸钠一般用到110g/l,本发明的是80-100g/l,原因是阻燃物面料手感比常规偏硬,降低硅酸钠的用量,使得其手感柔软。加入硅酸钠的作用是固色,还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反应,本发明用80g/l之后仍然可以达到110g/l的固色效果,原因是本发明的是在高温状态下,分子运动比较活跃,因此染色效果较好。之所以现有技术中不用高温,是因为在高温下染料容易水解,不利于上色,因此其他工艺不用。本发明之所以能用高温不怕染料水解,是因为本发明的料槽内的染剂液位低,加速燃料的循环更新,当染料还没有被水解的情况下就已经被更新了,水解率较低。

现有技术中染料更新慢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布头和布尾颜色不一致。因为染液循环慢。在常温状态下,固色剂会增加染料水解。开始生产时染液没水解,开始进布染色正常,后来染料水解,后面进去的布就容易变浅。因此该发明中降低染剂的液位。

具体实施例

以下针对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工艺利用冷轧堆染色法可以很好的对阻燃防水面料进行修色或改染,且达到很好的均匀上染效果,满足用户对色光的要求。以全棉10*1080*46深蓝纱卡阻燃防水后颜色偏浅20%,缺红光为例进行修色,具体工艺如下:

染色液工艺处方:活性红lb-2bf为3g/l,活性黄3rs为1.2g/l,非离子渗透剂为10g/l,螯合分散剂为2g/l,六偏磷酸钠为2g/l,

固色液工艺处方:烧碱10g/l,硅酸钠80g/l,

工艺要求:

(1)染色液和固色液必须要加热到90℃。

(2)车速25米/分钟,通过含染液的料槽内。

(3)将液位控制在刚漫过料槽导辊为宜。

(4)堆置时间12小时。

对比实施例1,以全棉10*1080*46深蓝纱卡阻燃防水后颜色偏浅20%,缺红光为例进行修色,常规的染色工艺:

染色液工艺处方:活性红lb-2bf红为4g/l,活性黄3rs为5g/l,活性深蓝lb-2gln为35g/l,尿素为30g/l,六偏磷酸钠为2g/l,螯合分散剂为2g/l,

固色液工艺处方:烧碱10g/l,硅酸钠80g/l

工艺要求:

(1)染色液和固色液温度要在25℃以下。

(2)车速45米/分钟。

(3)将液位控制在刚漫过料槽导辊为宜。

(4)堆置时间12小时。

实施例2,cvc75/2521*16防静电纱卡,深蓝色,缺红蓝光进行修色。本发明具体工艺如下,染色液工艺处方:活性红lb–2bf为10g/l,活性艳兰les为15g/l,非离子渗透剂为10g/l,螯合分散剂为2g/l,六偏磷酸钠为2g/l,

固色液工艺处方:烧碱10g/l,硅酸钠80g/l。

工艺要求:

(1)染色液和固色液的温度必须要加热到90℃。

(2)车速25米/分钟。

(3)将液位控制在刚漫过料槽导辊为宜。

(4)堆置时间18小时。

对比实施例2的常规的染色工艺:活性红lb–2bf为17g/l,活性艳兰les为36g/l,尿素为30g/l,螯合分散剂为2g/l,六偏磷酸钠为2g/l;

固色液工艺处方:烧碱10g/l,硅酸钠80g/l。

工艺要求:

(1)染色液和固色液温度要在25℃以下。

(2)车速45米/分钟。

(3)堆置时间8小时。

实施例3,c/n18*13纱卡,大红色,色光偏浅15%,使用本发明工艺对其进行修色,染色液工艺配方为:活性红lb–2bf为20g/l,活性大红2gf为9g/l,非离子渗透剂为10g/l,螯合分散剂为2g/l,六偏磷酸钠为2g/l;

固色液工艺处方:烧碱12g/l,硅酸钠80g/l。

工艺要求:

(1)染色液和固色液的温度必须要加热到90℃。

(2)车速25米/分钟。

(3)将液位控制在刚漫过料槽导辊为宜。

(4)堆置时间12小时。

对比实施例3,对比常规的染色工艺:

活性红lb–2bf为35g/l,活性大红2gf为15g/l,尿素30g/l,螯合分散剂2g/l,六偏磷酸钠2g/l;固色液工艺处方:烧碱12g/l,硅酸钠80g/l;

工艺要求:

(1)染色液和固色液温度要在25℃以下。

(2)车速45米/分钟。

(3)堆置时间8小时。

实施例4,c%7*6直贡,浅灰色改染深灰色,使用本发明工艺对其进行修色,染色液工艺配方为:活性红lb–2bf为11g/l,活性黄3rs为25g/l,活性深蓝lb–2gln为15g/l,非离子渗透剂为10g/l,螯合分散剂为2g/l,六偏磷酸钠2g/l;

固色液工艺处方:烧碱14g/l,硅酸钠80g/l。

工艺要求:

(1)染色液和固色液的温度必须要加热到90℃。

(2)车速25米/分钟。

(3)将液位控制在刚漫过料槽导辊为宜。

(4)堆置时间15小时。

对比实施例4,对比常规的染色工艺:活性红lb–2bf为16g/l,活性黄3rs为37g/l,活性深蓝lb–2gln为31g/l,尿素为30g/l,螯合分散剂为2g/l,六偏磷酸钠为2g/l。

固色液工艺处方:烧碱14g/l,硅酸钠80g/l;

工艺要求:

(1)染色液和固色液温度要在25℃以下。

(2)车速45米/分钟。

(3)堆置时间8小时。

对比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可知,本工艺使染料用量大幅度减少,在高温及渗透剂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染液中染料可以快速进入织物里面,生产时将液位控制器设定在最低液位(刚漫过料槽导辊为宜)上,以加速染液的循环,同时还可以保持料槽的温度,减少头尾色差的出现。在堆置的过程中继续完成上染、固色,再上染、再固色,直到达到染色平衡。该回修工艺经水洗以后,水洗残余染料少,面料颜色均匀一致,和标样色差对比经电脑测色可以达到0.5以内,摩擦和皂洗色牢度均能达到标准要求,同时织物的阻燃性能和防水性能均不受影响。而常规修色工艺因染料用量大,通过染液中尿素的溶胀作用使染料上染,温度高时上染过程中容易因为上染过快而造成色花及前后色差,效果是无法和本工艺比拟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