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针织拼接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1861发布日期:2020-07-24 16:55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圆筒针织拼接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构造。



背景技术:

纺织布料永远在追求能有更多的变化、更丰富的花纹、更好的弹性,但是越高的标准往往就需要投入更大型更精密的织机来生产。

例如,要生产面积大又具有高弹性的布料,通常需要纺织机或是平织机来生产,但是机器设备价格高昂,占用的厂房空间也比较大,使生产成本增高。

台湾在纺织世界一直是翘楚,除了大型纺织厂还有众多具有小型的圆织机的工厂,如何利用较小的圆织设备生产大型纺织或平织设备才能制造出来的产品,是本实用新型主要探讨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可以利用小型圆筒针织机制作弹性高的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可以利用小型圆筒针织机制作长条形的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可以利用小型圆筒针织机制作花纹变化快速的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可以利用小型圆筒针织机生产高效率、高产量、低成本的织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在一实施例中包含一拼接织物,拼接织物由一长条布体缝合两端形成一环状物,拼接织物具有一缝合线;其中,拼接织物由一或数个圆织筒状布拼接制成,圆织筒状布由具有高回弹性夹入纱的双面针织布料制成,圆织筒状布具有由一圆织针织机织成的第一布体及二环状针织边,将圆织筒状布沿一轴向裁切形成二轴向裁切边,缝合线由环状针织边或轴向裁切边两两缝合所形成。

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在一实施例中包含一拼接织物,拼接织物由一长条布体的两端连接一外部布体所构成,长条布体与外部布体接合处具有一缝合线;其中,拼接织物由一或数个圆织筒状布拼接制成,圆织筒状布由具有高回弹性夹入纱的双面针织布料制成,圆织筒状布具有由一圆织针织机织成的第一布体及二环状针织边,将圆织筒状布沿一轴向裁切形成二轴向裁切边,环状针织边或轴向裁切边与外部布体缝合形成缝合线。

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在一实施例中包含一拼接织物,拼接织物由复数长条布体的两端彼此连接所构成,拼接织物具有至少一处之缝合线;

其中,拼接织物由数个圆织筒状布拼接制成,圆织筒状布由具有高回弹性夹入纱的双面针织布料制成,圆织筒状布具有由一圆织针织机织成的第一布体及二环状针织边,将圆织筒状布沿一轴向裁切形成二轴向裁切边,缝合线由环状针织边或轴向裁切边两两缝合所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圆织筒状布另具有与第一布体轴向排列的一第二布体。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拼接织物的至少一侧边具有收边部。

筒状布未轴向裁切前的直径介于3cm至22cm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拼接织物由一圆织筒状布制作过程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拼接织物由一圆织筒状布制作过程之裁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三实施例之平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四实施例之平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五实施例之平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六实施例之局部展开图。

【符号说明】

10圆织筒状布11第一布体12第二布体13环状针织边

14轴向裁切边20拼接织物21缝合线22收边部

30拼接织物31缝合线32收边部40外部布体

50拼接织物51缝合线x径向y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仅以实施例说明本新型可能之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新型所欲保护之范畴。为了让本新型之目的、特征、优点能明显易懂,下文将举本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拼接织物由一圆织筒状布制作过程之示意图。图式中的圆织筒状布10由一圆筒针织机所生产的产品,圆筒针织机是已有的设备,可以生产筒状的针织商品。

在制造时,喂线口定点喂入纱线,针织机中具有大量织针的针筒高速旋转,从上方以径向x方向旋转钩织些纱线,制成的圆织筒状布10以轴向y方向向下连续生产筒状织物,最上方的环状针织边13永远是最新的一圈纱线织成的结构。由于针织本身的特性,制成的圆织筒状布10在轴向y方向与径向x方向都具有非常佳的延展性。

圆织筒状布10可以是仅有单一第一布体11的简单织物,也可以是加有第二布体12的复杂织物。第二布体12可以是花纹也可以是不同的线材,第二布体12可以不只一种,也不仅是如图所示的环状结构,而是可以随着计算机的编辑产生各种花纹或结构。圆筒针织机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地的加入或改变各种花纹或材料,并且只要纱线连续提供,理论上可以无限长度的生产,生产效率高。但是圆筒针织机也有缺点,就是筒状织物的直径大小与设备直径成正比,一圈有300织纹的产品需要有300针的针筒设备,一圈有5000织纹的产品就需要有5000针的针筒设备。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拼接织物由一圆织筒状布制作过程之裁切示意图。续参照图2,圆织筒状布10在针织完成后,将其由最上方的环状针织边13沿轴向y方向向下裁切剪开,便得到一个具有两个轴向裁切边14及两个环状针织边13的平面布料(另一个环状针织边在布料下方远处,超出图面因此未标示)。

可以理解地,环状针织边13除了图式中圆织筒状布10的顶部之外,亦包含将圆织筒状布10横向剪断所得的边缘。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包含一拼接织物20,拼接织物20由一长条布体缝合两端形成一环状物,拼接织物20具有一缝合线21;其中,拼接织物20由一圆织筒状布10拼接制成,圆织筒状布10具有由一圆织针织机织成的第一布体11及二环状针织边13,将圆织筒状布10沿一轴向y裁切形成二轴向裁切边14,二环状针织边13缝合形成缝合线21,二轴向裁切边14形成拼接织物20的两侧边。

请参照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不同于上一实施例的是二轴向裁切边14缝合形成缝合线21,二环状针织边13形成拼接织物20的两侧边。

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圆织筒状布10系由双面针织加入夹入纱所产生的布料,夹入纱通常是高回弹性的弹性纱,夹入纱是水平贯穿在布料中的,因此第二实施例可以比第一实施例更能发挥最好的弹性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圆织筒状布10系由小型圆织机织成的筒状布,圆织筒状布10直向剪开后单层平摆的布料宽度较佳为10cm~70cm,亦即,筒状布10未轴向裁切前的直径较佳系介于3cm至22cm之间(如图1的环状针织边13所指的位置尺寸)。

综上所述,由于圆筒针织机所产生的圆织筒状布10原理上是可以具有无限长度,因此轴向剪开的圆织筒状布10可以形成很长的长条布体,由长条布体缝合两端缝合的环状物可以依照需求增加到很大的尺寸,若以传统纺织机或平织机是很难达成的。

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系包含一拼接织物20,拼接织物20由一长条布体缝合两端形成一环状物,拼接织物20具有一缝合线21;其中,拼接织物20由一个或数个圆织筒状布10拼接制成,圆织筒状布10由具有高回弹性夹入纱的双面针织布料制成,圆织筒状布10具有由一圆织针织机织成的第一布体11及二环状针织边13,将圆织筒状布10沿一轴向y裁切形成二轴向裁切边14,缝合线21由环状针织边13或轴向裁切边14两两缝合所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二环状针织边13缝合形成缝合线21,二轴向裁切边14形成拼接织物20的两侧边。

相反的,也可以将二轴向裁切边14缝合形成缝合线21,使二环状针织边13形成拼接织物20的两侧边。

较佳地,圆织筒状布10另具有与第一布体11轴向排列的一第二布体12,第二布体12与第一布体11形成拼接织物20上径向或轴向排列的构造。假设第一布体11与第二布体12在圆织筒状布10上是环状的交错,经过裁切重新缝合后,第一布体11与第二布体12在拼接织物20上可以变成片状的相邻交错(如图3所示),第一布体11与第二布体12在拼接织物20上也可以是环状的相邻交错(如图4所示)。假设第一布体11或第二布体12其中之一是弹性极佳的布料,则拼接织物20将具有非常优良的延展性。

较佳地,拼接织物20的至少一侧边具有收边部22,收边部22可以是防止脱线的车缝边(俗称车布边),也可以是包覆边缘的加缝布边。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三实施例之平面图。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5,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系包含一拼接织物30,拼接织物30由一长条布体的两端连接一外部布体40所构成,长条布体与外部布体40接合处具有一缝合线31;其中,拼接织物30由一圆织筒状布10拼接制成,圆织筒状布10由具有高回弹性夹入纱的双面针织布料制成,圆织筒状布10具有由一圆织针织机织成的第一布体11及二环状针织边13,将圆织筒状布10沿一轴向y裁切形成二轴向裁切边14,环状针织边13或轴向裁切边14与外部布体40缝合形成缝合线31。

于本实施例中,环状针织边13与外部布体40缝合形成缝合线31,二轴向裁切边14形成拼接织物30的两侧边。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轴向裁切边14与外部布体40缝合形成缝合线31,二环状针织边13形成拼接织物30的两侧边。

于本实施例中,拼接织物30由一圆织筒状布10裁切制成的长条布体的两端连接一外部布体40所构成,如此一来可以作成护腰之类的护具,或是制成马甲之类的衣物。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四实施例之平面图。请参照图6,于本实施例中,圆织筒状布10另具有与第一布体11轴向排列的一第二布体12,第二布体12与第一布体11形成拼接织物30上径向排列的构造。假设第一布体11与第二布体12在圆织筒状布10上是环状的交错,经过裁切转横向重新缝合后,第一布体11与第二布体12在拼接织物30上变成片状的相邻交错。假设第一布体11是网状的布料,则拼接织物30将具有非常优良的透气性,同时可以制成具有较长长度的织物。同前所述,第一布体11与第二布体12在圆织筒状布10上是环状的交错,经过裁切也可以不转向缝合,使第一布体11与第二布体12在拼接织物30上形成环状的相邻交错。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五实施例之平面图。请参照图7,同样地,拼接织物30的至少一侧边可以具有收边部32,收边部32可以是防止脱线的车缝边(俗称车布边),也可以是包覆边缘的加缝布边。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之第六实施例之局部展开图。请参照图8,本实用新型之圆筒针织拼接织物在第五较佳实施例中系包含一拼接织物50,拼接织物50由复数长条布体的两端彼此连接所构成,拼接织物50具有一缝合线51;其中,拼接织物50由一圆织筒状布10拼接制成,圆织筒状布10由具有高回弹性夹入纱的双面针织布料制成,圆织筒状布10具有由一圆织针织机织成的第一布体11及二环状针织边13,将圆织筒状布10沿一轴向y裁切形成二轴向裁切边14,缝合线51由环状针织边13或轴向裁切边14两两缝合所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环状针织边13缝合形成缝合线51,二轴向裁切边14形成拼接织物50的两侧边。

也可以反向配置,相邻的轴向裁切边14缝合形成缝合线51,二环状针织边13形成拼接织物50的两侧边。

利用前述原理,由于圆筒针织机所产生的圆织筒状布10原理上是可以具有无限长度,因此轴向剪开的圆织筒状布10可以形成很长的长条布体,于本实施例中,拼接织物50由复数长条布体的两端彼此连接所构成,而长条布体是由圆织筒状布10轴向y裁切形成,因此可以制成很长的织物,例如布绳。

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圆织筒状布10可以另具有与第一布体11轴向排列的一第二布体12,第二布体12与第一布体11形成拼接织物50上径向排列或环向排列的构造。拼接织物50的两侧边同样可以具有收边部(未绘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产品不论是作成布绳、护腰、马甲或环形的织物,都是透过圆筒针织机产生的圆织筒状布10进一步改良制成,利用小型针织机械设备就可以生产传统需要大型设备才能完成的产品,产品的花纹变化多且快速,还可以更容易的夹入弹性纱或网状结构,产量高使得生产效率也高,较低廉的设备与占地较小的厂房也可运用制造使成本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