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皱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8094发布日期:2020-06-12 16:1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皱织带。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628649.8涉及一种可限定伸展比例的弹性织带,包括具有弹性的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上设有沿织带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伸缩条,所述伸缩条包括间隔地排列在织带本体上侧的上半圆环、间隔地排列在织带本体下侧的下半圆环,所述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在织带本体的长度方向错位排列,上半圆环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织带本体下侧位于该上半圆环前侧的下半圆环的后开口端以及位于该上半圆环后侧的下半圆环的前开口端连接成一体,从而使伸缩条呈波浪形,所述伸缩带在织带本体上下两侧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因过度延展或较长时间反复使用而使弹性下降并影响其回弹,同时显著增加弹性织带的美观度,使其适用于装饰用弹性织带。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051058.0涉及一种双层复合弹性织带,分为上下两层复合而成,上层由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构成,下层有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构成,上下两层通过编织制成复合弹性织带;所述的上层经线的原料为十字形聚酯纤维;所述的上层纬线的原料为共聚酯醚纤维;所述的下层经线的原料氨纶纤维;所述的下层纬线为共聚酯醚纤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双层结构,具有优异的弹性功能;其表面为十字形聚酯纤维构成,具有良好的透气导湿功效;还含有共聚酯醚,更增强织带的弹性;工艺流程简单,应用广泛。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265251.7涉及涉及织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回弹弹性织带,它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为一体编织而成的弹性织带体,该织带本体包括上层织物、下层织物和经纱,经纱上下连接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所述上层织物由上层纬线和上层经线交织而成,下层织物由下层纬线和下层经线交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伸长度大,回弹性能好,弹性力度高,弹性不易损失,回复率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280316.x涉及一种烫金与染整结合的高弹性织带,包括高弹性织带骨架和间隔设置在于所述高弹性织带骨架上的若干个织带烫金装饰段,相邻所述织带烫金装饰段之间通过织带染色装饰段连接;所述织带烫金装饰段包括包裹所述高弹性织带骨架的带状的内侧硅胶包裹层和设置于所述内侧硅胶包裹层两面的织带烫金装饰层,所述织带染色装饰段的所述高弹性织带骨架表面附着染料;所述高弹性织带骨架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共面排列的连续弹性橡胶条和用于包裹缠绕且连接若干个所述连续弹性橡胶条的纤维伸缩编织带。本实用新型织带表面具有交替间隔的烫金与染整区域,且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织带整体弹性大的特点。

织带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新中国成立后,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皱织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抗皱织带,抗皱织带的弹性拉伸范围为120~150%,弹性织带的皱褶角为300~320°,抗皱织带织物密度为200~1000g/m2。所述的抗皱织带的抗菌性能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97%,大肠杆菌的抑菌率>98%,阻燃性能为极限氧指数(loi)为28~30%。

一种抗皱织带,采用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为经线,生物基ptt纤维(杜邦sorona)为纬线,通过三维经编工艺制备得到抗皱织带。

所述的经线整经张力20cn,纬线整经张力为45cn;经编过程中经线张力控制为纬线张力的80%,其中经编过程纬线张力控制为15~18cn,经线和纬线所用纱线的质量比1:1~1:1.05。

生物基ptt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的英文缩写,其采用的是生物基原料pdo即1,3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经酯化缩合得到原料再经高温熔融纺丝得到;由于pdo的引入,使得纤维结构上有了一个亚甲基-ch2-,从而纤维呈螺旋状,这就是ptt纤维具有弹性的原因。ptt纤维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bt(聚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纤维同属聚酯纤维。ptt纤维兼有涤纶、锦纶、腈纶的特性,除防污性能好外,还有易于染色、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伸长性同氨纶纤维一样好,与弹性纤维氨纶相比更易于加工,非常适合纺织服装面料;除此以外ptt还具有干爽、挺括等特点。ptt织物柔软而且具有优异的垂性。ptt织物具有舒适的弹性(优于涤纶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丙烯pp纤维,与尼龙6或尼龙66纤维相当)。ptt织物具有优异的伸长恢复性(伸长20%仍可恢复其原有的长度)。ptt具有优异的染色及印花特性(98℃-110℃一般分散染料可以染色);优越的染色牢度、日晒牢度及抗污性。ptt织物具有鲜艳的颜色及免烫性。ptt适应性比较广泛。ptt适合纯纺或与纤维素纤维及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复合,生产地毯、便衣、时装、内衣、运动衣、泳装及袜子。

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包含以下制备过程;

步骤一: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的制备

在石英反应坩埚中加入甘蔗渣为原料,在80~120℃条件下,把浓硫酸加入到石英反应坩埚中,然后通过浓度为98%的浓硫酸进行碳化腐蚀,在石英反应坩埚中碳化腐蚀20分钟后,在氩气保护气体下,把石英坩埚放入到马弗炉中煅烧碳化负载,使反应物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掺杂自然冷却后制备都得到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

所述的甘蔗渣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3~1:5;

所述的氩气的流量控制为50~5000ml/min。

所述的马弗炉的煅烧温度为180~300℃,煅烧时间为60~75min。

甘蔗渣作为工业废弃物,其主要用于造纸制浆,其结构中包含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其主要的成分降解后为葡萄糖结构,作为常用的碳源结构,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的特点;通过与浓硫酸的腐蚀作用,得到具有高度蓬松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并且由于腐蚀的作用,低浓度的硫酸残留在介孔碳结构中,并通过高温的无氧煅烧反应,把为反应的硫酸分解同时与介孔碳反应,从而实现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的硫掺杂的多功能碳材料的制备。

步骤二: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的制备

以步骤一制备的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为原料,通过振荡浸渍的方法,把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使银离子吸附负载在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上,然后过滤得到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的粗产物,将粗产物在氢气为还原气在250~500℃条件下煅烧,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得到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32g/l;所述振荡浸渍时间为60~100min,煅烧时间为1.5~3.0h。

利用硫掺杂介孔碳的高比表面和活性结构,把硝酸银的银离子负载,再经煅烧反应,实现介孔碳结构上多功能负载,避免了常规的共混方案导致的银离子分布不均,且通过煅烧过程的还原作用,把银离子还原为抗菌作用的纳米银结构,同时利用掺杂结构上的硫把形成的纳米银和碳/硫结构形成原电池结构,从而保证纳米银结构的稳定性和高抗菌性能,避免了常规的纳米银以保存以及在空气中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通过溶液浸渍和高温煅烧还原,达到对纳米银结构的高效耦合和固定,避免了纳米结构的流失导致抗菌效果差的问题。

步骤三:多功能弹性母粒的制备

以步骤二制备的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和次膦酸铝为功能添加组份,采用熔融共混造粒的方法,把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次膦酸铝和ptt粉体混合造粒,制备得到弹多功能弹性母粒。

所述的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在多功能弹性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3~10%。

所述的次膦酸铝在功能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5~25%。

所述的熔融共混造粒过程中加工温度为230~280℃。

步骤四: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

以步骤三制备的多功能弹性母粒为添加剂,采用熔体直纺泵前注入在线添加的方法,把多功能弹性母粒通过泵前注入泵注入到涤纶熔体管道中,经纺丝制备得到具有抗菌和阻燃以及弹性的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

所述的多功能弹性母粒在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3~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抗皱织带其本身满足优异的抗皱性能基础上,通过在经线上具有抗菌以及阻燃效果的多功能涤纶纤维,从而赋予了抗皱织带优异的多种功能;并且在纬线上采用弹性的生物基ptt纤维,具有优异的生物可降解以及高回复弹性结构,既保留了织带本身的结构强度同时赋予了其优异的弹性,从而赋予织带优异抗皱性能。通过在整经以及编织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张力结构的调控,避免了由于弹性纤维与常规的纤维其本身的拉伸形变的差异导致的织物不平整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抗皱织带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皱织带,抗皱织带的弹性拉伸范围为140%,弹性织带的皱褶角为310°,抗皱织带织物密度为600g/m2。所述的抗皱织带的抗菌性能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为98%,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9%,阻燃性能为极限氧指数(loi)为29%。

一种抗皱织带,采用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为经线,生物基ptt纤维(杜邦sorona)为纬线,通过三维经编工艺制备得到抗皱织带。

所述的经线整经张力20cn,纬线整经张力为45cn;经编过程中经线张力控制为纬线张力的80%,其中经编过程纬线张力控制为16cn,经线和纬线所用纱线的质量比1:1.02。

生物基ptt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的英文缩写,其采用的是生物基原料pdo即1,3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经酯化缩合得到原料再经高温熔融纺丝得到;由于pdo的引入,使得纤维结构上有了一个亚甲基-ch2-,从而纤维呈螺旋状,这就是ptt纤维具有弹性的原因。ptt纤维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bt(聚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纤维同属聚酯纤维。ptt纤维兼有涤纶、锦纶、腈纶的特性,除防污性能好外,还有易于染色、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伸长性同氨纶纤维一样好,与弹性纤维氨纶相比更易于加工,非常适合纺织服装面料;除此以外ptt还具有干爽、挺括等特点。ptt织物柔软而且具有优异的垂性。ptt织物具有舒适的弹性(优于涤纶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丙烯pp纤维,与尼龙6或尼龙66纤维相当)。ptt织物具有优异的伸长恢复性(伸长20%仍可恢复其原有的长度)。ptt具有优异的染色及印花特性(98℃-110℃一般分散染料可以染色);优越的染色牢度、日晒牢度及抗污性。ptt织物具有鲜艳的颜色及免烫性。ptt适应性比较广泛。ptt适合纯纺或与纤维素纤维及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复合,生产地毯、便衣、时装、内衣、运动衣、泳装及袜子。

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包含以下制备过程;

步骤一: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的制备

在石英反应坩埚中加入甘蔗渣为原料,在80~120℃条件下,把浓硫酸加入到石英反应坩埚中,然后通过浓度为98%的浓硫酸进行碳化腐蚀,在石英反应坩埚中碳化腐蚀20分钟后,在氩气保护气体下,把石英坩埚放入到马弗炉中煅烧碳化负载,使反应物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掺杂自然冷却后制备都得到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

所述的甘蔗渣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4;

所述的氩气的流量控制为2000ml/min。

所述的马弗炉的煅烧温度为180~300℃,煅烧时间为60~75min。

甘蔗渣作为工业废弃物,其主要用于造纸制浆,其结构中包含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其主要的成分降解后为葡萄糖结构,作为常用的碳源结构,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的特点;通过与浓硫酸的腐蚀作用,得到具有高度蓬松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并且由于腐蚀的作用,低浓度的硫酸残留在介孔碳结构中,并通过高温的无氧煅烧反应,把为反应的硫酸分解同时与介孔碳反应,从而实现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的硫掺杂的多功能碳材料的制备。

步骤二: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的制备

以步骤一制备的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为原料,通过振荡浸渍的方法,把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使银离子吸附负载在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上,然后过滤得到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的粗产物,将粗产物在氢气为还原气在250~500℃条件下煅烧,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得到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2g/l;所述振荡浸渍时间为60~100min,煅烧时间为1.5~3.0h。

利用硫掺杂介孔碳的高比表面和活性结构,把硝酸银的银离子负载,再经煅烧反应,实现介孔碳结构上多功能负载,避免了常规的共混方案导致的银离子分布不均,且通过煅烧过程的还原作用,把银离子还原为抗菌作用的纳米银结构,同时利用掺杂结构上的硫把形成的纳米银和碳/硫结构形成原电池结构,从而保证纳米银结构的稳定性和高抗菌性能,避免了常规的纳米银以保存以及在空气中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通过溶液浸渍和高温煅烧还原,达到对纳米银结构的高效耦合和固定,避免了纳米结构的流失导致抗菌效果差的问题。

步骤三:多功能弹性母粒的制备

以步骤二制备的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和次膦酸铝为功能添加组份,采用熔融共混造粒的方法,把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次膦酸铝和ptt粉体混合造粒,制备得到弹多功能弹性母粒。

所述的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在多功能弹性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7%。

所述的次膦酸铝在功能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20%。

所述的熔融共混造粒过程中加工温度为230~280℃。

步骤四: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

以步骤三制备的多功能弹性母粒为添加剂,采用熔体直纺泵前注入在线添加的方法,把多功能弹性母粒通过泵前注入泵注入到涤纶熔体管道中,经纺丝制备得到具有抗菌和阻燃以及弹性的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

所述的多功能弹性母粒在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6%。

实施例2

一种抗皱织带,抗皱织带的弹性拉伸范围为120%,弹性织带的皱褶角为300°,抗皱织带织物密度为200g/m2。所述的抗皱织带的抗菌性能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为97.5%,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5%,阻燃性能为极限氧指数(loi)为28%。

一种抗皱织带,采用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为经线,生物基ptt纤维(杜邦sorona)为纬线,通过三维经编工艺制备得到抗皱织带。

所述的经线整经张力20cn,纬线整经张力为45cn;经编过程中经线张力控制为纬线张力的80%,其中经编过程纬线张力控制为15cn,经线和纬线所用纱线的质量比1:1。

生物基ptt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的英文缩写,其采用的是生物基原料pdo即1,3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经酯化缩合得到原料再经高温熔融纺丝得到;由于pdo的引入,使得纤维结构上有了一个亚甲基-ch2-,从而纤维呈螺旋状,这就是ptt纤维具有弹性的原因。ptt纤维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bt(聚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纤维同属聚酯纤维。ptt纤维兼有涤纶、锦纶、腈纶的特性,除防污性能好外,还有易于染色、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伸长性同氨纶纤维一样好,与弹性纤维氨纶相比更易于加工,非常适合纺织服装面料;除此以外ptt还具有干爽、挺括等特点。ptt织物柔软而且具有优异的垂性。ptt织物具有舒适的弹性(优于涤纶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丙烯pp纤维,与尼龙6或尼龙66纤维相当)。ptt织物具有优异的伸长恢复性(伸长20%仍可恢复其原有的长度)。ptt具有优异的染色及印花特性(98℃-110℃一般分散染料可以染色);优越的染色牢度、日晒牢度及抗污性。ptt织物具有鲜艳的颜色及免烫性。ptt适应性比较广泛。ptt适合纯纺或与纤维素纤维及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复合,生产地毯、便衣、时装、内衣、运动衣、泳装及袜子。

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包含以下制备过程;

步骤一: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的制备

在石英反应坩埚中加入甘蔗渣为原料,在80~120℃条件下,把浓硫酸加入到石英反应坩埚中,然后通过浓度为98%的浓硫酸进行碳化腐蚀,在石英反应坩埚中碳化腐蚀20分钟后,在氩气保护气体下,把石英坩埚放入到马弗炉中煅烧碳化负载,使反应物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掺杂自然冷却后制备都得到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

所述的甘蔗渣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3;

所述的氩气的流量控制为1500ml/min。

所述的马弗炉的煅烧温度为180~300℃,煅烧时间为60~75min。

甘蔗渣作为工业废弃物,其主要用于造纸制浆,其结构中包含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其主要的成分降解后为葡萄糖结构,作为常用的碳源结构,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的特点;通过与浓硫酸的腐蚀作用,得到具有高度蓬松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并且由于腐蚀的作用,低浓度的硫酸残留在介孔碳结构中,并通过高温的无氧煅烧反应,把为反应的硫酸分解同时与介孔碳反应,从而实现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的硫掺杂的多功能碳材料的制备。

步骤二: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的制备

以步骤一制备的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为原料,通过振荡浸渍的方法,把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使银离子吸附负载在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上,然后过滤得到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的粗产物,将粗产物在氢气为还原气在250~500℃条件下煅烧,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得到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g/l;所述振荡浸渍时间为60~100min,煅烧时间为1.5~3.0h。

利用硫掺杂介孔碳的高比表面和活性结构,把硝酸银的银离子负载,再经煅烧反应,实现介孔碳结构上多功能负载,避免了常规的共混方案导致的银离子分布不均,且通过煅烧过程的还原作用,把银离子还原为抗菌作用的纳米银结构,同时利用掺杂结构上的硫把形成的纳米银和碳/硫结构形成原电池结构,从而保证纳米银结构的稳定性和高抗菌性能,避免了常规的纳米银以保存以及在空气中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通过溶液浸渍和高温煅烧还原,达到对纳米银结构的高效耦合和固定,避免了纳米结构的流失导致抗菌效果差的问题。

步骤三:多功能弹性母粒的制备

以步骤二制备的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和次膦酸铝为功能添加组份,采用熔融共混造粒的方法,把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次膦酸铝和ptt粉体混合造粒,制备得到弹多功能弹性母粒。

所述的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在多功能弹性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3%。

所述的次膦酸铝在功能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5%。

所述的熔融共混造粒过程中加工温度为230~280℃。

步骤四: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

以步骤三制备的多功能弹性母粒为添加剂,采用熔体直纺泵前注入在线添加的方法,把多功能弹性母粒通过泵前注入泵注入到涤纶熔体管道中,经纺丝制备得到具有抗菌和阻燃以及弹性的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

所述的多功能弹性母粒在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3%。

实施例3

一种抗皱织带,抗皱织带的弹性拉伸范围为150%,弹性织带的皱褶角为320°,抗皱织带织物密度为1000g/m2。所述的抗皱织带的抗菌性能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为99%,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阻燃性能为极限氧指数(loi)为30%。

一种抗皱织带,采用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为经线,生物基ptt纤维(杜邦sorona)为纬线,通过三维经编工艺制备得到抗皱织带。

所述的经线整经张力20cn,纬线整经张力为45cn;经编过程中经线张力控制为纬线张力的80%,其中经编过程纬线张力控制为18cn,经线和纬线所用纱线的质量比1:1.05。

生物基ptt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的英文缩写,其采用的是生物基原料pdo即1,3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经酯化缩合得到原料再经高温熔融纺丝得到;由于pdo的引入,使得纤维结构上有了一个亚甲基-ch2-,从而纤维呈螺旋状,这就是ptt纤维具有弹性的原因。ptt纤维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bt(聚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纤维同属聚酯纤维。ptt纤维兼有涤纶、锦纶、腈纶的特性,除防污性能好外,还有易于染色、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伸长性同氨纶纤维一样好,与弹性纤维氨纶相比更易于加工,非常适合纺织服装面料;除此以外ptt还具有干爽、挺括等特点。ptt织物柔软而且具有优异的垂性。ptt织物具有舒适的弹性(优于涤纶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丙烯pp纤维,与尼龙6或尼龙66纤维相当)。ptt织物具有优异的伸长恢复性(伸长20%仍可恢复其原有的长度)。ptt具有优异的染色及印花特性(98℃-110℃一般分散染料可以染色);优越的染色牢度、日晒牢度及抗污性。ptt织物具有鲜艳的颜色及免烫性。ptt适应性比较广泛。ptt适合纯纺或与纤维素纤维及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复合,生产地毯、便衣、时装、内衣、运动衣、泳装及袜子。

所述的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包含以下制备过程;

步骤一: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的制备

在石英反应坩埚中加入甘蔗渣为原料,在80~120℃条件下,把浓硫酸加入到石英反应坩埚中,然后通过浓度为98%的浓硫酸进行碳化腐蚀,在石英反应坩埚中碳化腐蚀20分钟后,在氩气保护气体下,把石英坩埚放入到马弗炉中煅烧碳化负载,使反应物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掺杂自然冷却后制备都得到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

所述的甘蔗渣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5;

所述的氩气的流量控制为5000ml/min。

所述的马弗炉的煅烧温度为180~300℃,煅烧时间为60~75min。

甘蔗渣作为工业废弃物,其主要用于造纸制浆,其结构中包含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其主要的成分降解后为葡萄糖结构,作为常用的碳源结构,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的特点;通过与浓硫酸的腐蚀作用,得到具有高度蓬松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并且由于腐蚀的作用,低浓度的硫酸残留在介孔碳结构中,并通过高温的无氧煅烧反应,把为反应的硫酸分解同时与介孔碳反应,从而实现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的硫掺杂的多功能碳材料的制备。

步骤二: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的制备

以步骤一制备的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为原料,通过振荡浸渍的方法,把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使银离子吸附负载在高活性结构的多功能碳材料上,然后过滤得到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的粗产物,将粗产物在氢气为还原气在250~500℃条件下煅烧,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得到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2g/l;所述振荡浸渍时间为60~100min,煅烧时间为1.5~3.0h。

利用硫掺杂介孔碳的高比表面和活性结构,把硝酸银的银离子负载,再经煅烧反应,实现介孔碳结构上多功能负载,避免了常规的共混方案导致的银离子分布不均,且通过煅烧过程的还原作用,把银离子还原为抗菌作用的纳米银结构,同时利用掺杂结构上的硫把形成的纳米银和碳/硫结构形成原电池结构,从而保证纳米银结构的稳定性和高抗菌性能,避免了常规的纳米银以保存以及在空气中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通过溶液浸渍和高温煅烧还原,达到对纳米银结构的高效耦合和固定,避免了纳米结构的流失导致抗菌效果差的问题。

步骤三:多功能弹性母粒的制备

以步骤二制备的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和次膦酸铝为功能添加组份,采用熔融共混造粒的方法,把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次膦酸铝和ptt粉体混合造粒,制备得到弹多功能弹性母粒。

所述的负载银的硫掺杂介孔碳在多功能弹性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0%。

所述的次膦酸铝在功能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25%。

所述的熔融共混造粒过程中加工温度为230~280℃。

步骤四: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

以步骤三制备的多功能弹性母粒为添加剂,采用熔体直纺泵前注入在线添加的方法,把多功能弹性母粒通过泵前注入泵注入到涤纶熔体管道中,经纺丝制备得到具有抗菌和阻燃以及弹性的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

所述的多功能弹性母粒在多功能弹性聚酯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