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8098发布日期:2020-06-12 16:1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压电贾卡,尤其涉及一种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背景技术:

一种现有的压电贾卡安装在梳栉上,通过外接电缆提供信号和电源。外接电缆不但不美观,而且占据大量空间,并使得贾卡的安装拆卸都不方便。

申请人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140458.5中描述了一种具有导电接触件的压电贾卡安装组件,该具有导电接触件的压电贾卡安装组件包括压电贾卡、与压电贾卡连接的梳栉,所述压电贾卡上设置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的下侧的输入点处连接有多个导电接触件,在所述梳栉的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下侧的一侧固定有线路板底板,所述线路板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对应的接触点,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穿过设置于所述压电贾卡卡座上的多个对应孔与所述对应的接触点电连接,所述对应的接触点连接至位于所述线路板底板一端的输入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申请中的具有导电接触件的压电贾卡安装组件,由于线路板底板直接设置在梳栉上,能够显著地节省机器结构的空间,而且可以不再使用现有技术中外接电缆提供信号输入和电源输入,从而更加美观,并且压电贾卡装卸极为方便。

但上述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尚存在不足之处,即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与所述线路板底板上设有的与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对应的接触点有时候不能精确定位,容易产生错位,而安装过程中如果错位(比如电压接触点与信号点接触,可能会损坏电路板),从而造成电接触不良或失败。导电接触件的定位是靠针板的定位孔定位的。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948018.8提供了一种定位安装的具有导电接触件的压电贾卡安装组件,包括压电贾卡、与压电贾卡连接的梳栉,所述压电贾卡上设置有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的下侧的输入点处连接有多个导电接触件,在所述梳栉的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下侧的一侧固定有线路板底板,所述线路板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对应的接触点,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穿过设置于所述压电贾卡卡座上的多个对应孔与所述对应的接触点电连接,所述对应的接触点连接至位于所述线路板底板一端的输入接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电贾卡卡座的下表面上还设有定位柱,在所述线路板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导电接触件从所述压电贾卡卡座的下表面伸出的长度,使得所述定位柱插入到所述对应的定位孔内后,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才与所述对应的接触点电连接。通过采用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安装,解决了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140458.5中的多个导电接触件与线路板底板上设有的与所述多个导电接触件对应的接触点有时候不能精确定位,容易产生错位的问题,从而实现准确、可靠的电连接。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921383.9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这种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可在其上的驱动电路板发生故障时,与压电贾卡上的其它与之连接的元件分离,从而不需要将整个压电贾卡组件丢弃,降低成本。该申请的一种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包括压电陶瓷元件、用于固定压电陶瓷元件的针板、驱动电路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式压电贾卡还包括转接电路板和探针组件,所述转接电路板设有接插件,并通过所述接插件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设置的接插件电连接,所述转接电路板通过接线与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电连接,所述转接电路板和所述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所述针板上,所述探针组件通过所述针板上与所述探针组件的外形尺寸适配的孔固定在所述针板上,所述探针组件的一端带有连接线并与所述驱动电路板通过焊接或接插件实现电连接,所述探针组件的另一端带有弹簧针,通过所述弹簧针与设置在梳栉上的线路板底板电连接。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921383.9中公开的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包括负极组件,所述负极组件包括基体板和夹持件,所述基体板设有桥接部以及位于所述桥接部两侧的夹持孔,所述夹持件设有水平部以及位于所述水平部两侧与所述水平部分别结合的夹持片,在安装就位时,所述夹持片穿过所述夹持孔并分别与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的电极层电接触,作为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的负极,所述基体板则被支撑在所述针板的压电陶瓷元件的固定墙上。

本技术领域仍然需要装配简单、性能可靠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技术中压电贾卡元件的正极一般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至驱动电路板上或通过转接电路板连接至驱动电路板上。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正极组件,通过该正极组件使得压电贾卡元件的正极可通过该正极组件连接至转接电路板,并通过转接电路板连接至驱动电路板上,进而提供一种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这种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可在其上的驱动电路板发生故障时,与压电贾卡上的其它与之连接的元件分离,从而不需要将整个压电贾卡组件丢弃,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一种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包括压电陶瓷元件组件、针板、驱动电路板、固定座、探针组件,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组件中的每个压电陶瓷元件都具有绝缘中间基片和分别位于绝缘中间基片两侧的两个压电陶瓷片,所述绝缘中间基片的两侧附有导电膜,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一侧通过所述导电膜固定附接在所述绝缘中间基片上,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另一侧具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为负极,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组件,所述正极组件包括夹持体、导电片组件、线路板和接插件;所述夹持体包括用于接收压电陶瓷元件的接收槽、电极孔和用于装配线路板的安装部;所述线路板包括导电片触点、电极输出点和定位孔;所述导电片包括第一脚、第二脚和结合所述第一脚和第二脚的连接部;所述接插件设有电极触头和接插孔;当装配就位时,所述中间基片的带有裸露导电膜的一端插入到对应的接收槽中,且与对应的导电片的第一脚电接触,对应的导电片的第二脚插入对应的电极孔并与通过用于装配线路板的安装部安装到夹持体上的所述线路板上对应的导电片触点电接触,所述接插件的电极触头分别与对应的电极输出点电接触,所述接插件的第一接插部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第二接插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压电陶瓷元件组件中的每一个压电陶瓷元件的正极都与驱动电路板可靠地实现电连接,且也可通过所述正极组件与驱动电路板分离。因此,当驱动电路板或压电陶瓷元件发生故障或损坏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换,而无需将整个压电贾卡丢弃。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片为弹性导电片,所述第一脚上设有弯折部,且相邻的两个导电片上的弯折部相对设置,使得安装到位时,所述相邻的两个导电片上的弯折部将所述绝缘中间基片的带有裸露导电膜的一端夹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夹持体还包括绝缘部,所述绝缘部位于相邻的两个导电片之间使所述相邻的两个导电片绝缘。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绝缘部为绝缘柱。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通过负极组件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负极组件包括基体板和夹持件,所述基体板设有桥接部以及位于所述桥接部两侧的夹持孔,所述夹持件设有水平部以及位于所述水平部两侧与所述水平部分别结合的夹持片,在安装就位时,所述夹持片穿过所述夹持孔并分别与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的电极层电接触,所述基体板则被支撑在所述针板的压电陶瓷元件的固定墙上。

上述负极组件与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921383.9中公开的一种分离式压电贾卡组件中的负极组件相同,在此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以作参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负极组件电连接到所述线路板的电极输出点。

优选地,所述负极组件电连接到所述线路板的两个电极输出点。通过将压电陶瓷元件的正极和负极都电连接至线路板上的电极

输出点,使得接线更简单,且拆卸更方便。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负极组件在基体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正极组件在所述夹持体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连接孔实现所述负极组件和所述正极组件的夹持体的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夹持体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连接孔后进行铆接,且所述连接板带有从所述连接板下表面向下延伸的绝缘延伸部,当安装就位时,所述绝缘延伸部位于相邻的两个导电片之间使所述相邻的两个导电片绝缘。

通过上述方式将负极组件和正极组件连接起来,使得本发明中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接插部为接插孔,所述第二接插部为接插头;或者所述第一接插部为接插头,所述第二接插部为接插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压电陶瓷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正极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正极组件的导电片和夹持体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组装好的正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组装好的本发明的一种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7为本发明中的正极组件和负极组件可连接在一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清楚,附图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用,其并非按实际尺寸和比例严格绘制。因此,本发明中的附图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

为简洁起见,在有些附图中并没有对所有的零部件或特征结构进行标记,因此,在阅读下面的描述时,应相互参照所有的附图,以清楚完整地理解本发明。

应当理解,本发明中可能出现的方向性术语如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仅为相对概念,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100包括针板10、压电陶瓷元件组件20、负极组件30、探针组件40、固定座50、正极组件60、驱动电路板80。

如图1所示,压电陶瓷元件组件20固定在针板10上,且通过负极组件30和正极组件60与驱动电路板80电连接,如通过驱动电路板80上的接插件810与正极组件接插实现电连接。探针组件40包括多个双头探针,双头探针的一头与驱动电路板80电连接,另一头穿过针板10上绝缘孔140与设置在梳栉上的线路板底板(未示出)电连接。通过将固定螺钉(未示出)拧入孔505和孔105将固定座50固定在针板10上,并且固定座50前端的绝缘孔540与针板10上的绝缘孔140对准供探针组件40穿过。固定座50上还可设置用来固定驱动电路板80的固定柱501,固定柱501穿过驱动电路板80上的安装孔801并可通过铆接的方式将驱动电路板80固定。

现参照图2。压电陶瓷元件组件20中的每个压电陶瓷元件201都具有绝缘中间基片220和位于绝缘中间基片220两侧的压电陶瓷片230(另一个未示出)。在绝缘中间基片220的前端还设有导纱针210。绝缘中间基片220的两侧附有导电膜260(另一侧未示出),压电陶瓷片230的一侧通过导电膜260固定附接在绝缘中间基片220上。压电陶瓷片230的另一侧具有电极层(即图2朝向读者的一侧具有电极层,未示出),该电极层通过负极组件30与所述驱动电路板80电连接。

图3为图1中的正极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正极组件60包括夹持体620、导电片组件630、线路板640和接插件610。所述夹持体620包括用于接收压电陶瓷元件的接收槽,接收槽的数量和压电陶瓷元件组件20中的压电陶瓷元件的数量对应。图2中示出了其中的一个接收槽6201。接收槽6201接收对应的压电陶瓷元件的中间基片的带有裸露导电膜的一端260。与接收槽6201对应的导电片是导电片631和导电片632。导电片631包括第一脚6312、第二脚6313和结合所述第一脚6312和第二脚6313的连接部6311,其中在第一脚6312上设有弯折部63121;导电片632具有类似的结构,除了在其第一脚上设有的弯折部63221与第一脚6312上设有的弯折部63121不同。例如,如果第一脚6312上设有的弯折部63121向内弯(纸面向内),则导电片632的第一脚上设有的弯折部63221向外弯(纸面向外)。参见图4。这样,当导电片631和导电片632分别从所述对应的压电陶瓷元件的中间基片的带有裸露导电膜的一端260插入到接收槽6201时,第一脚6312上设有的弯折部63121和导电片632的第一脚上设有的弯折部63221配合向所述对应的压电陶瓷元件的中间基片的带有裸露导电膜的一端260施加弹性力,从而实现可靠的电连接。导电片631的第二脚6313插入到对应的电极孔6202中;导电片632的第二脚6323插入到对应的电极孔6204中,且导电片631和导电片632被绝缘柱6203分隔开。绝缘柱并不是必需的,也可采用其它绝缘方式将相邻的导电片分隔开。导电片组件630中的其它导电片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与导电片631和导电片632相同或类似。

如图3所示,线路板640包括与所述导电片组件630中导电片数量至少相等的导电片触点,且与导电片一一对应。例如,如图3所示,导电片触点641对应导电片631,导电片触点642对应导电片632。当线路板640插入夹持体620的安装部6206安装就位时,导电片631的第二脚6313与导电片触点641电接触,导电片632的第二脚6323与导电片触点642电接触。导电片和相应的导电片触点可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

安装就位时,线路板640通过将针板上的固定柱101(一侧一个,另一个未示出,参见图6)插入线路板上的固定孔645而固定在针板10上。

线路板640上还带有多个电极输出点643。电极输出点643的数量至少等于导电片触点的数量或多于导电片触点的数量。电极输出点643可设为一排,也可设置为两排。优选设置为两排,以与驱动电路板80前端的接插件810的尺寸相适应。

接插件610包括电极触头612和第一接插部,即接插孔611。电极触头612的数量与电极输出点643的数量相同且相互对应。安装就位时,电极触头612分别与对应的电极输出点643电接触。接插件610还包括接插孔611,接插孔611与电极触头612一一对应且两者之间电连通。接插孔611接收驱动电路板80上的第二接插部,即接插头810以与驱动电路板80实现电连接。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第一接插部也可为接插头,相应地,第二接插部为接插孔。

组装好的正极组件60如图5所示。组装好的包括正极组件的可分离式压电贾卡100如图6所示。

本发明中的负极组件30引出的电极可直接与驱动电路板80电连接,也可连接于线路板640上的电极输出点643,然后再通过接插件610与驱动电路板80的接插头810电连接。这种设计更方便于线路板800与其它部件的拆卸和分离。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中的正极组件的夹持体和负极组件可连接在一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7所示,负极组件30包括基体板310和夹持件320。基体板310上设有连接孔3101、3102。图7中还示出了正极组件中的夹持体620和导电片组件630。在所述夹持体620上设有连接板621,连接板621上设有与连接孔3101、3102配合的连接柱6211、6212。安装时,将连接柱6211、6212插入连接孔3101、3102实现负极组件30和正极组件的夹持体620的连接。连接柱6211、6212穿过连接孔3101、3102后可采用铆接进行进一步固定。

连接板621以及其上的连接柱6211、6212可与所述夹持体一体成型。

虽然未示出,连接板621可带有从其下表面向下延伸的绝缘延伸部,当安装就位时,所述绝缘延伸部位于相邻的两个导电片之间使所述相邻的两个导电片绝缘。

基于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该清楚,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上面说明书中所阐述的特定细节,未脱离本发明宗旨或范围的对本发明的许多显而易见的改变同样可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