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7315发布日期:2020-10-20 17:5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经编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玻璃钢手糊工艺因其属于开模成型工艺,有机挥发物voc大量排放导致环保问题产生,因而越来越受到限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闭模成型工艺(rtm)因其具有环保性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原理是采用低粘度树脂在闭合模具中流动、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成形的一种工艺技术,属于复合材料的液体成形或结构液体成形技术范畴。其具体方法是在设计好的模具中,预先放入经合理设计、剪裁或经机械化预成形的增强材料和导流材料,模具需有周边密封和紧固,并保证树脂流动顺畅;闭模后注入定量树脂,待树脂固化后即可脱模得到所期望产品。这一工艺有着诸多优点,可使用多种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体系,有极好的制品表面。适用于制造高质量复杂形状的制品,且纤维含量高、成型过程中挥发成分少、环境污染少,生产自动化适应性强、投资少、生产效率高。因此,rtm工艺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国防工业、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实现这一工艺的核心是导流材料的使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有:真空袋膜和导流网,或者使用具有导流夹心毡的缝编织物。使用真空袋膜和导流网进行rtm成型的,在制品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将真空袋膜和导流网从制品表面去除,不仅增加了操作程序,而且表面还需要另外进行处理。使用具有导流夹心毡的缝编织物进行rtm成型的,虽然减去了制品后处理工序,但由于使用的导流夹心毡是采用聚丙烯纤维(pp)制作的,其余树脂的相容性差,会降低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因而使用也受得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其有效提高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增加其使用范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聚酯缝编线和玻璃纤维短切原丝,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依次叠设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上,且每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均由若干个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制成,上下相邻层次之间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以正交坐标分别呈±45°设置,若干个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以及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之间利用聚酯缝编线连接;上述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和包覆于该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外部的聚酯短纤维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酯缝编线呈锯齿状贯穿于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以及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中。

本发明的加工工艺如下:采取气流纺工艺,于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的表面上包覆一层聚酯短纤维,制成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然后在多轴向经编机上,于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上,呈±450轴向,将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以穿一空一的方式编织,最后利用聚酯缝编线缝合,即制成导流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其有效提高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增加其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中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的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45°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1、-45°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2、玻璃纤维短切原丝3、聚酯缝编线4、玻璃纤维无捻粗纱5、聚酯短纤维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聚酯缝编线和玻璃纤维短切原丝,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依次叠设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上,且每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均由若干个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制成,上下相邻层次之间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以正交坐标分别呈±45°设置,若干个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以及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之间利用聚酯缝编线连接,聚酯缝编线呈锯齿状贯穿于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以及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中;上述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和包覆于该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外部的聚酯短纤维制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加工工艺如下:采取气流纺工艺,于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的表面上包覆一层聚酯短纤维,制成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然后在多轴向经编机上,于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上,呈±450轴向,将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以穿一空一的方式编织,最后利用聚酯缝编线缝合,即制成导流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主体纤维采用玻璃纤维无捻粗纱,采取特殊的气流纺工艺,在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外面包覆一层聚酯短纤维,制作成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这一工艺的作用是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由原来的扁平状,改变为圆柱形,再通过经编工艺将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制作成导流材料,其有效提高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增加其使用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采用强度大于0.4n/tex的无碱300tex无捻粗纱,并在该无捻粗纱的外部包覆一层300d的聚酯短纤维,成型后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的号数控制在380±19tex。

本实施例的经编工艺:在多轴向经编机上采用如下工艺:

±450轴向上(如图1中的+45°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1、-45°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2),采用380tex高强度玻璃纤维无碱包芯纱,15号筘,穿一空一,克重为320g/m2,背面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3为180g/m2,针脚长度2.8mm,理论总克重500g/m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采用强度大于0.4n/tex的无碱600tex无捻粗纱,并在该无捻粗纱的外部包覆一层300d的聚酯短纤维,成型后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的号数控制在680±34tex。

本实施例的经编工艺:在多轴向经编机上采用如下工艺:

±450轴向上(如图1中的+45°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1、-45°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2),采用680tex高强度玻璃纤维无碱包芯纱,15号筘,穿一空一,克重为570g/m2,背面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3为280g/m2,针脚长度3.0mm,理论总克重800g/m2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聚酯缝编线和玻璃纤维短切原丝,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依次叠设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上,且每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均由若干个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制成,上下相邻层次之间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以正交坐标分别呈±45°设置,若干个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以及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之间利用聚酯缝编线连接;上述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和包覆于该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外部的聚酯短纤维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缝编线呈锯齿状贯穿于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以及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其特征在于:它加工工艺如下:采取气流纺工艺,于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的表面上包覆一层聚酯短纤维,制成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然后在多轴向经编机上,于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上,呈±450轴向,将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以穿一空一的方式编织,最后利用聚酯缝编线缝合,即制成导流材料。


技术总结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本发明涉及经编织品技术领域,它包含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聚酯缝编线和玻璃纤维短切原丝,若干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依次叠设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上,且每层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均由若干个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制成,上下相邻层次之间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以正交坐标分别呈±45°设置,若干个高强度玻璃纤维层以及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之间利用聚酯缝编线连接;上述高强度玻璃纤维包芯纱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和包覆于该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外部的聚酯短纤维制成。其有效提高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增加其使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宣维栋;朱忠裕;张从勇;金湘玉;梁兵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