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导湿空调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5652发布日期:2020-11-25 14:43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单向导湿空调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导湿空调面料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服装材料是服装的基本物质要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材料各种各样的功能性和舒适性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开发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新产品,是服装材料创新发展的更高层次和最终目标。因此,面料与服装的实用功能就更加趋向多方面。outlast粘胶纤维是一种可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吸收和释放热量的调温纤维,现已广泛应用于调温纺织品的制备。它除了具有粘胶纤维的特点外,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根据外界气候调节人体表面的温度,使人体处于一种舒适的环境中,其针织面料非常适宜制作夏季的贴身衣物。现在outlast粘胶纤维产品,依靠粘胶纤维特性,能够吸收体表汗水,依靠纤维功能特性可以调节微环境温度,但面料被汗水浸湿后粘在皮肤上造成不适感,并不具良好穿着体验。outlast粘胶纤维是美国outlast技术公司与德国特种纤维制造商kelheim纤维公司共同研制的粘胶纤维。outlast粘胶纤维是人造纤维素纤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向导湿空调面料,减少面料与皮肤接触的吸湿区域面积,具有单向导湿特点,使贴身面保持干爽状态,穿着倍感干爽、舒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导湿空调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单向导湿空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湿空调面料包括棉与outlast纤维的混纺纱线的编织层,编织层的底面形成有间隔排列的拒水印花区域,拒水印花区域之间为未印花区域,所述拒水印花区域构成面料底面的疏水区域,所述未印花区域构成面料底面的吸湿区域;

所述编织层包含下列四路组织结构:第一路组织结构、第二路组织结构、第三路组织结构、第四路组织结构,第一路组织结构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构造相同,第二路组织结构与第四路组织结构的构造相同,第二路组织结构位于第一路组织结构与第三路组织结构之间,第三路组织结构位于第二路组织结构与第四路组织结构之间,沿着第一路组织结构编织有第一氨纶丝,沿着第三路组织结构还编织有第二氨纶丝,所述第一路组织结构、第二路组织结构、第三路组织结构、第四路组织结构以及所述第一氨纶丝与第二氨纶丝构成一个编织单元;

所述第一路组织结构与第三路组织结构均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组织构成;

第一路组织结构:其相邻两个“几”字型的长度不相等,宽度相等,相邻两个“几”字型由第一长度的“几”字型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构成,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长度大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长度,第一长度的“几”字型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第一长度的“几”字型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之间由折弯连接部连接;

第三路组织结构:其相邻两个“几”字型的长度不相等,宽度相等,相邻两个“几”字型由第一长度的“几”字型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构成,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长度大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长度,第一长度的“几”字型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第一长度的“几”字型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之间由折弯连接部连接;

第二路组织结构与第四路组织结构均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组织构成;

第二路组织结构:其相邻两个“几”字型的宽度不相等,长度相等,相邻两个“几”字型由第一宽度的“几”字型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构成,第一宽度的“几”字型的宽度大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宽度,第一宽度的“几”字型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第一宽度的“几”字型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之间由折弯连接部连接;

第四路组织结构:其相邻两个“几”字型的宽度不相等,长度相等,相邻两个“几”字型由第一宽度的“几”字型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构成,第一宽度的“几”字型的宽度大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宽度,第一宽度的“几”字型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第一宽度的“几”字型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之间由折弯连接部连接;

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相对应,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与第四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宽度的“几”字型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宽度的“几”字型与第四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相对应;

第四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四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同时穿过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与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与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均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

所述间隔排列的拒水印花区域呈蜂巢状花型排列,每个拒水印花区域为正六边形。

所有拒水印花区域的面积之和占整个单向导湿空调面料面积的65%,所有未印花区域的面积之和占整个单向导湿空调面料面积的3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导湿空调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面料与皮肤接触的吸湿区域面积,开发及使用隐形印花工艺,将底面即接触皮肤面分割为吸湿区域、疏水区域,这样使面料具有单向导湿特点,即织物的一面,一般是贴身面,材料保持一定拒水状态,一面材料是亲水纤维,水汽通过底面疏水区域间隙吸湿区域亲水纤维吸到外面。在这过程中,水汽在面料的底面正面形成压力差,很容易通过吸水区域间隙吸到正面,从而使底面即贴身面保持干爽状态。outlast粘胶空调纤维保持温调功能,同时汗水通过吸湿区域单向导湿性能传输到衣物外侧;疏水区域在人体出汗时,可显著降低面料与皮肤的粘附作用,使穿着倍感干爽、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功能模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之印花花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之编织层的编织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之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之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之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之第四路组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之编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包括棉与outlast纤维的混纺纱线的编织层1,编织层的底面形成有间隔排列的拒水印花区域2,拒水印花区域之间为未印花区域3,拒水印花区域构成面料底面的疏水区域,未印花区域构成面料底面的吸湿区域;图2中,间隔排列的拒水印花区域呈蜂巢状花型排列,每个拒水印花区域为正六边形;所有拒水印花区域的面积之和占整个单向导湿空调面料面积的65%,所有未印花区域的面积之和占整个单向导湿空调面料面积的35%。图3中,编织层1包含下列四路组织结构:第一路组织结构11、第二路组织结构12、第三路组织结构13、第四路组织结构14,第一路组织结构11与第三路组织结构13的构造相同,第二路组织结构12与第四路组织结构14的构造相同,第二路组织结构12位于第一路组织结构11与第三路组织结构13之间,第三路组织结构13位于第二路组织结构12与第四路组织结构14之间,第一路组织结构11编织有第一氨纶丝,第三路组织结构13上还编织有第二氨纶丝;第一路组织结构、第二路组织结构、第三路组织结构、第四路组织结构以及所述第一氨纶丝与第二氨纶丝构成一个编织单元。图1中示意有皮肤5、汗水4、蒸发状态层6。

如图4,第一路组织结构11通过相互连接的规则排列的“几”字型组织构成,相邻两个“几”字型即第一长度的“几”字型111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112的长度不相等,宽度相等,第一长度的“几”字型111的长度大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112的长度。第一长度的“几”字型111由折弯头部1111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1112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1113;第二长度的“几”字型112由折弯头部1121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1122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1123;第一长度的“几”字型111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112之间由折弯连接部113连接;显然折弯侧部1112的长度大于折弯侧部1122的长度,折弯头部1111的针织宽度与折弯头部1121的针织宽度相等。

如图7,第四路组织结构14通过相互连接的规则排列的“几”字型组织构成,相邻两个“几”字型即第一宽度的“几”字型141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142的宽度不相等,长度相等,第一宽度的“几”字型141的宽度大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142的宽度。第一宽度的“几”字型141由折弯头部1411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1412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1413;第二宽度的“几”字型142由折弯头部1421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1422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1423;第一宽度的“几”字型141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142之间由折弯连接部143连接;显然,折弯头部1411的针织宽度大于折弯头部1421的针织宽度。

如图5,第二路组织结构12,其构造与第四路组织结构14的构造相同,在编织单元中,仅仅是错开了一个“几”字,图中示意出了第一宽度的“几”字型121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122,第一宽度的“几”字型121的折弯头部1211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1212、折弯口1213,第二宽度的“几”字型122的折弯头部1221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1222、折弯口1223,第一宽度的“几”字型121与第二宽度的“几”字型122之间的折弯连接部123。

如图6,第三路组织结构13,其构造与第一路组织结构11的构造相同,在编织单元中,仅仅是错开了一个“几”字,图中示意出了第一长度的“几”字型131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132,第一长度的“几”字型131的折弯头部1311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1312、折弯口1313,第二长度的“几”字型132的折弯头部1321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1322、折弯口1323,第一长度的“几”字型131与第二长度的“几”字型132之间的折弯连接部133。

如图3,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111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132相对应,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112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131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122与第四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宽度的“几”字型141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宽度的“几”字型121与第四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142相对应。

第四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421穿过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321,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321位于第四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折弯口1423形成封闭;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321同时穿过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211与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111,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211与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111均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折弯口1323形成封闭;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311穿过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221,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221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折弯口1313形成封闭;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221穿过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121,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121位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折弯口1223形成封闭。图中标识15是相邻编织单元的第一路组织结构。每一路组织结构都按照上述规则进行编织,例如,第三路组织结构: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221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折弯口1313形成封闭,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宽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211与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111均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长度的“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折弯口1323形成封闭。

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中outlast粘胶纤维拥有诸多特性:利用相变材料纤维吸收过剩热量的能力,具有非常好的温度缓冲和满足人体舒适的热量需要;类似于棉花或蚕丝的柔软性,高吸湿性和抗静电性与悬垂性等特点。如何使此面料具有单向导湿功能?如何在面料与皮肤间建立起疏水网状组织?选择疏水性纤维纱线交织点和织物编织,贴膜等工艺显然会影响outlast粘胶纤维优良特性。棉及粘胶纤维都具有良好吸湿功能,如何在底面形成疏水区域成为关键问题,本实用新型开发使用隐形底面拒水印花工艺,将面料底面部分区域由吸湿性变为疏水性,从而形成疏水区域,此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印花区域为疏水区域,占65%;未印花区域为吸湿区域,占35%。

下面从编织工艺方面进行更加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采取棉与outlast粘胶纤维混纺的纺纱工艺,组织结构为单珠地。成分:66.5%棉29%粘胶纤维(outlast)4.5%氨纶;克重:185g/m2,布封:172cm。

纺纱与织造:

纱线:采用pima棉与outlast纤维混纺;纺纱工艺:赛络紧密纺;纱支规格:40s;氨纶:采用旭化成20d,裸丝织入;纱长:28/10.5cm/100g;织造(编织)工艺:织针排列:使用两种排针,如排针a、排针b,织针则按ab顺序排列。

组织特点:组织结构如图8编织图;图3线圈图。如图8,采用4模做法,模一7、模三9:成圈组织,具体的线圈结构分别对应如图3的第一路组织11与第三路组织13;模二8、模四10:成圈组织、集圈组织间隔,具体的线圈结构分别对应如图3的第二路组织12与第四路组织14。

染整工艺:染整工艺流程依次是备胚、胚定、染色、脱水、开幅、干布、定型、印花、定型。

印花工艺:拒水助剂与增稠剂调浆,采用平网印花,依次是印花、预烘、焙烘、落布、检验,预烘时间4秒~6秒,焙烘温度120~130℃。

本实用新型单向导湿空调面料有益效果是:采取棉与outlast粘胶纤维织混合赛络紧密纺纺纱工艺,单珠地面料表面纹理清晰光洁。既能达到outlast粘胶纤维功能发挥,又能保证良好的外观检测物化指标,同时也降低消费成本。使用印花加工的方式将拒水助剂施加在此面料底面即接触皮肤面,印花过程中未用任何染化料,采用蜂巢状花型,更好的区隔印花区域与吸湿区域。印花区域因拒水助剂的原因而成为疏水区域;未印花区域仍保留棉及粘胶纤维特性是吸湿区域。吸湿区域与疏水区域仍具outlast粘胶纤维调温功能。当人体因运动体温升高时或外间温度变化体温下降时,outlast粘胶纤维起到调解微环境温度的作用;当有湿气或汗水时,可通过吸湿区域传输到衣物表面,并能快速干燥,而疏水区域则起到保持皮肤干爽的作用。此面料因outlast粘胶纤维具有控温功能,同时又具有单向导湿性,双重功能更加舒适,如图1为单向导湿空调面料功能模型。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