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染料染色用超声辅助散纤维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7719发布日期:2021-08-06 13:0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染料染色用超声辅助散纤维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染料染色用超声辅助散纤维染色机。



背景技术:

散纤维染色机通常用于棉花、腈纶、羊毛、羊绒等散纤维染色。传统散纤维染色机主要由主缸、散纤维笼、化料筒等主要部件组成。散纤维笼内安装有中心喷管,中心喷管下端与纤维笼底部相固连。散纤维笼底部安装有换热盘管,主缸底部设有循环泵,染液的循环主要依靠循环泵来实现。

传统散纤维染色机的纤维笼内通常只在笼中心位置设置中心筒和中心喷管,当纤维笼中的散纤维吸水、堆实后,中心喷嘴喷出的染液很难均匀渗透纤维笼内所有散纤维,易造成喷管附近纤维得色深,远离喷管纤维得色浅,这一问题在植物染料染色过程中尤为严重。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染料染色用超声辅助散纤维染色机,可使染液快速渗透所有纤维且散纤维染色均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染料染色用超声辅助散纤维染色机,包括主缸和染液循环系统,主缸内设有散纤维笼和托盘,所述的托盘设置在主缸底部,所述的散纤维笼设置在托盘上方,所述的散纤维笼包括中心筒、若干小套筒、外筒和底板;所述的中心筒设置在外筒中心,并与外筒同心设置,若干小套筒则以外筒中心为中心环向均匀分布,所述的底板则分别连接在中心筒、小套筒和外筒底部;所述的中心筒、小套筒及外筒的筒壁上均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的小套筒内设有超声波变幅杆;底板对应每个小套筒位置设有与小套筒连通的第一进液孔,底板中心则设有与中心筒连通的第二进液孔;所述的托盘内部中空具有内腔,底盘承托在托盘顶部,且托盘顶部对应第一进液孔具有喷嘴、对应第二进液孔则具有插入第二进液孔的喷管,所述的托盘的内腔与染液循环系统管路连通。

在上述方案中,巧妙地设计了散纤维笼,散纤维笼通过中心筒、小套筒、外筒和底板组合而成,散纤维笼通过插进中心位置的喷管与托盘固定,染液可同时从中心筒、小套筒中向外喷出,即从中心和环绕中心周向的若干点同时向外喷出,可使染液均匀渗透散纤维笼内的所有纤维。同时借助小套筒内的超声波变幅杆的超声波,更可进一步提高染液的渗透速度,提高染色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缸底部还设有加热盘管,所述的托盘设置在加热盘管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筒上部均匀固定有至少2个吊耳。吊耳的设置,可便于对散纤维笼的整体吊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缸顶部连接有缸盖,所述的主缸顶部还固定有用于提升缸盖的气缸开盖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管贯穿中心筒,喷管顶部伸出中心筒上端面并配合连接有螺钉,所述的喷管对应伸出中心筒上端面的周向外壁上具有外螺纹,所述的螺钉内则具有与该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螺钉下端面压接在中心筒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盘下部伸出主缸并具有染液入口,所述的主缸下部设有染液出口,所述的染液入口和染液出口分别与染液循环系统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染液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输液管道和回流管道,所述的染液入口通过输液管道与循环泵管路连通,所述的染液出口通过回流管道与循环泵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缸上部对应固定有支架,所述的超声波变幅杆通过支架固定。支架固定在主缸上部内壁,超声波变幅杆固定在支架上,超声波变幅杆的下端伸入小套筒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物染料染色用超声辅助散纤维染色机,结构设计合理,染液可同时从中心筒和小套筒中喷出,同时借助小套筒内超声变幅杆的超声波,使染液快速渗透所有纤维,提高染色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加热盘管未显示)。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缸1.1、染液出口2、染液循环系统2.1、循环泵2.2、回流管道2.3、输液管道3、散纤维笼3.1、中心筒3.2、小套筒3.3、外筒3.4、底板4、超声波变幅杆5、托盘5.1、喷嘴5.2、喷管5.3、染液入口6、螺钉6.1、内螺纹7、支架8、缸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植物染料染色用超声辅助散纤维染色机,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包括主缸1和染液循环系统2,主缸1内设有散纤维笼3和托盘5。所述的托盘5设置在主缸1底部,所述的散纤维笼3设置在托盘5上方。散纤维笼3内设有超声波变幅杆4。所述的主缸1底部还设有加热盘管,所述的托盘5设置在加热盘管之上。

所述的散纤维笼3包括中心筒3.1、若干小套筒3.2、外筒3.3和底板3.4。所述的中心筒3.1设置在外筒3.3中心,并与外筒3.3同心设置。若干小套筒3.2则以外筒3.3中心为中心环向均匀分布,小套筒3.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所述的底板3.4则分别连接在中心筒3.1、小套筒3.2和外筒3.3底部,将中心筒3.1、小套筒3.2和外筒3.3连接成一体,构成散纤维笼3整体。

中心筒3.1、小套筒3.2及外筒3.3的筒壁上均均匀分布有小孔,供染液通过并向散纤维笼3内的纤维渗透染色。为了加快染液的渗透速率,所述的小套筒3.2内设有超声波变幅杆4。实际设计中,超声波变幅杆4通过支架7固定。即所述的主缸1上部对应固定有支架7,所述的超声波变幅杆4通固定在支架7上,超声波变幅杆4的下端伸入小套筒3.2内。

底板3.4对应每个小套筒3.2位置设有与小套筒3.2连通的第一进液孔,底板3.4中心则设有与中心筒3.1连通的第二进液孔。所述的托盘5内部中空具有内腔,底盘承托在托盘5顶部。所述的托盘5下部伸出主缸1并具有染液入口。托盘5顶部对应第一进液孔具有喷嘴5.1、对应第二进液孔则具有插入第二进液孔的喷管5.2。喷嘴5.1伸入第一进液孔并向小套筒3.2喷射染液。喷管5.2周向外壁上开有若干喷孔。喷管5.2插入第二进液孔后向中心筒3.1喷射染液。

散纤维笼3与主缸1的固定,通过喷管5.2插入第二进液孔实现。喷管5.2具有一定长度,在配合插入中心筒3.1后,散纤维笼3放置于托盘5上,在无竖直方向吊装作用时,中心筒3.1与喷管5.2的限位配合,实现了散纤维笼3与托盘5的定位。但是染液喷射会造成散纤维笼3的震动,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纤维笼3与主缸1之间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可将喷管5.2设计为长度大于中心筒3.1长度,即喷管5.2顶部伸出中心筒3.1顶部,且喷管5.2上段外周面设计有外螺纹,对应该外螺纹,另设有螺钉6,所述的螺钉6具有内螺纹6.1,螺钉6与外螺纹螺纹配合向下压接锁紧时,螺钉6底部压接在中心筒3.1的上端面上。如此,散纤维笼3底部通过喷管5.2与中心筒3.1的插接配合,而后顶部通过螺钉6压接锁紧纤维,散纤维笼3被有效稳定地固定在主缸1内。

所述的染液循环系统2包括循环泵2.1、输液管道2.3和回流管道2.2,所述的主缸1下部设有染液出口1.1。所述的染液入口5.3通过输液管道2.3与循环泵2.1管路连通,所述的染液出口1.1通过回流管道2.2与循环泵2.1管路连通。染液通过循环泵2.1从输液管道2.3通过染液入口5.3进入托盘5,并通过喷嘴5.1和喷管5.2喷入后,从中心筒3.1和小套筒3.2的小孔中喷出,对散纤维笼3内的纤维进行染色。多余的染液则从外筒3.3的小孔中向外流出并向下由主缸1下部的染液出口1.1流出,通过回流管道2.2回流入循环泵2.1。

使用时,先将散纤维放入散纤维笼3内,再将散纤维笼3吊装放入主缸1内,托盘5上的喷嘴5.1和喷管5.2对应插入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而后通过螺钉6将散纤维笼3向下锁紧,将超声波变幅杆4插入小套筒3.2。而后,染液循环系统2开始工作,染液径输液管道2.3、染液入口进入托盘5的内腔,同时从中心筒3.1和小套筒3.2中喷出,此时小套筒3.2内的超声波变幅杆4工作产生超声波,在超声波和循环泵2.1的共同作用下,染液均匀渗透纤维,完成染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筒3.3上部均匀固定有吊耳。吊耳数量至少为2个,且沿外筒3.3均匀分布,吊耳的设置,可便于对散纤维笼3的整体吊装。

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地设计了散纤维笼3,散纤维笼3通过中心筒3.1、小套筒3.2、外筒3.3和底板3.4组合而成,染液可同时从中心筒3.1、小套筒3.2中向外喷出,即从中心和环绕中心周向的若干点同时向外喷出,可使染液均匀渗透散纤维笼3内的所有纤维。同时借助小套筒3.2内的超声波变幅杆4的超声波,更可进一步提高染液的渗透速度,提高染色均匀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