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面布绗线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4016发布日期:2022-02-12 11:3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面布绗线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面布绗线模板。


背景技术:

2.羽绒服绗线是制作羽绒成衣最重要的环境之一,现有的绗线模板绗线图形较为单一,且往往需要多次取放压板,即缝制里布和胆布时采用一个模板,缝制里布和面布时采用另一个模板;采用两个模板不仅增加成本,且使得操作员在操作时需要分两次缝纫,增加了拿取模板、摆放裁片和裁片的流转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可缝制不规则绗线且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的多层面布的绗线模板。
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技术方案一,一种多层面布绗线模板,包括底板,其用于放置第一面布层,其上设有镂空的缝制区域以及若干与缝制区域连通的走线槽,各走线槽环绕所述缝制区域的边缘分布;至少一个第一压板,其用于压住第一面布层,其相对所述底板转动并适于避让所述缝制区域与所述走线槽盖设于底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压板,其用于压住置于第一面布层和第一压板上的第二面布层,其相对所述底板转动并适于避让所述缝制区域盖设于底板;所述第二压板上设有若干贯通槽,所述贯通槽适于在第二压板盖设于底板时与对应的走线槽相重叠。
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底板上还嵌设有若干第一磁吸件和若干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压板上嵌设有与第一磁吸件相对应的第三磁吸件,所述第二压板上嵌设有与第二磁吸件相对应的第四磁吸件。
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表面均与底板的表面齐平;所述第三磁吸件的表面与第一压板的表面齐平,所述第四磁吸件的表面与第二压板的表面齐平。
8.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第一压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压板均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其中两个第一压板的转动轴彼此平行且均垂直于剩下一个第一压板的转动轴。
9.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第二压板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三个第二压板分别与三个第一压板转动连接,余下一个第二压板与底板转动连接;四个第二压板中的两个第二压板的转动轴彼此平行且均垂直于另外两个第二压板的转动轴。
10.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四个第二压板盖设于所述底板时,四个第二压板围合并形成所述缝制区域的边缘。
11.基于技术方案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所述第一压板通过第一柔性
布片与底板粘接,且粘接处形成所述第一压板的转动轴;其中三个第二压板分别通过第二柔性布片与三个第一压板粘接,余下一个第二压板通过第三柔性布片与底板粘接,粘接处形成所述第二压板的转动轴。
12.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与第一压板粘接的第二压板上还嵌设有第三磁吸件相对应的第五磁吸件,第五磁吸件的表面与第二压板的表面齐平。
13.基于技术方案一至八,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所述底板上设有裁片定位线,所述裁片定位线包围所述缝制区域。
14.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5.1、技术方案一中,缝制时,将第一面布层铺设于底板上,随后用第一压板压住第一面布层,由于第一压板避让走线槽与缝制区域,第一面布层被第一压板压住后,即可对第一面布层在缝制区域和走线槽内走线缝制,接着将第二面布层置于第一压板和第一面布层上,用第二压板压住第二面布层,由于第二压板避让缝制区域,第二压板的贯通槽与对应走线槽相重叠,仍可在缝制区域和走线槽内对第一面布层和第二面布层缝制,第一压板也不会对第二压板造成阻碍;因此,可根据想要得到的绗线形状设计走线槽的形状和位置,并在缝制区域内进行不规则的走线,因此采用本技术方案的绗线模板可得到不规则形状的绗线,且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在同一个绗线模板上连续缝制多层面布,使得多层面布一次成型,而无需通过两块模板进行两次对位摆放,且在缝制时不会相互影响,降低了操作技术难度,减少了对高水平作业人员的依赖度,员工只需要按要求步骤放置裁片在亚克力板上进行车缝,操作简单,普通的作业人员都可以完成操作;不仅节约了模板的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16.2、技术方案二中,第一磁吸件和第三磁吸件的配合有利于保持第一压板与底板的贴合,第二磁吸件和第四磁性简单配合有利于保持第二压板和底板的贴合。
17.3、技术方案三中,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表面均与底板的表面齐平,第三磁吸件的表面与第一压板的表面齐平,第四磁吸件的表面与第二压板的表面齐平,使得第一压板和底板的间隙更小,贴合的更为紧密,第二压板和底板的间隙更小,贴合的更为紧密。
18.4、技术方案四中,第一压板的数量为三个,有利于保持对第一面布层的紧密压紧。
19.5、技术方案五中,三个第二压板分别与三个第一压板转动连接,余下一个第二压板与底板转动连接,使得整个绗线模板的占地面积更小;且四个第二压板中的两个第二压板的转动轴彼此平行且均垂直于另外两个第二压板的转动轴,使得四个第二面板可从不同的方位压紧第二面布层,从而有利于保持对第二面布层的紧密压紧。
20.6、技术方案六中,四个第二压板相配合可将第二面布层的边缘紧紧压住,从而有利于保持对第一面布层和第二面布层的压紧。
21.7、技术方案七中,第一柔性布片和第二柔性布片的设置,实现了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开合,且不会增加模板的厚度。
22.8、技术方案八中,第五磁吸件与第三磁吸件相对应,使得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盖设于盖板时,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底板的连接更为紧密。
23.九、技术方案九中,设置裁片定位线,有利于精确放置第一面布层。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压板盖设于底板,第二压板向外打开时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均盖设于底板时的示意图。
28.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29.底板10;缝制区域11;走线槽12;裁片定位线13;第一磁吸件14;第二磁吸件15;第一压板20;第三磁吸件21;第二压板30;贯通槽31;第四磁吸件32;第五磁吸件33;第一柔性布片40;第二柔性布片50;第三柔性布片6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32.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33.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34.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35.参见图1-3,图1-3示出了一种多层面布绗线模板,包括底板10、至少一个第一压板20和至少一个第二压板30,本实施例中的绗线模板主要为亚克力板。
36.底板10用于放置第一面布层,如第一面布层可为羽绒服里布和防绒胆布的组合,底板10上设有镂空的缝制区域11以及若干与缝制区域11连通的走线槽12,各走线槽12环绕缝制区域11的边缘分布。底板10上还设有裁片定位线13,裁片定位线13包围缝制区域11,以利于操作人员精确放置第一面布层。应理解,走线槽12的边缘可以超出裁片定位线13。底板10在本实施例中为矩形结构,但应理解,底板10可为其他形状。
37.第一压板20用于压住第一面布层,具体为第一压板20相对底板10转动并适于避让缝制区域11与走线槽12盖设于底板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板2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压板20与底板10通过第一柔性布片40粘接,粘接处形成第一压板20的转动轴,第一柔性布片40的设置实现了第一压板20的开合,且不会增加模板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三个第一压板20的边缘靠近底板10的边缘,因此三个第一压板20的转动轴均靠近底板10的边缘。三个第一压板20分居于底板10的三个相邻的边上。
38.具体地,其中两个第一压板20的转动轴彼此平行且均垂直于剩下一个第一压板20的转动轴,当三个第一压板20均盖设于底板10上时,三个第一压板20可压住第一面布层的三个相邻的边,有利于保持对第一面布层的紧密压紧。
39.第二压板30用于压住置于第一面布层和第一压板20上的第二面布层,第二面布层可为羽绒服面布和防绒胆布的组合,具体为第二压板30相对底板10转动并适于避让缝制区域11盖设于底板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板30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三个第二压板30通过第二柔性布片50分别与三个第一压板20粘接,余下一个第二压板30通过第三柔性布片60与底板10粘接,粘接处形成第二压板30的转动轴,第二压板30与第一压板20粘接,减小了整个绗线模板的占地面积;第二柔性布片50和第三柔性布片60的设置实现了第二压板30的开合,且不会增加模板的厚度。当然,还可以将与三个第一压板20粘接的第二压板30通过第三柔性布片60与底板10粘接。
40.具体地,四个第二压板30中,其中两个第二压板30的转动轴彼此平行且均垂直于另外两个第二压板30的转动轴,四个第二压板30均盖设于底板10时,四个第二压板30围合并形成缝制区域11的边缘,四个第二压板30相配合从不同的方位可将第二面布层的边缘紧紧压住,从而有利于保持对第二面布层的紧密压紧。
41.每个第二压板30上设有若干贯通槽31,贯通槽31适于在第二盖板盖设于底板10时与对应的走线槽12相重叠。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第二压板30均盖设于底板10时,四个第二压板30上的所有的贯通槽31与底板10上的各走线槽12一一对应重叠,从而不会对走线造成干扰。
42.优选地,为了使第一压板20和第二压板30与底板10紧密贴合,底板10上还嵌设有若干第一磁吸件14和若干第二磁吸件15,每个第一压板20上嵌设有与第一磁吸件14相对应的第三磁吸件21,每个第二压板30上嵌设有与第二磁吸件15相对应的第四磁吸件32。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压板20粘接的第二压板30上还嵌设有与第三磁吸件21相对应的第五磁吸件33,以使得第一压板20和第二压板30盖设于盖板时,第一压板20、第二压板30和底板10的连接更为紧密。
43.其中第一磁吸件14和第二磁吸件15的表面均与底板10的表面齐平;第三磁吸件21的表面与第一压板20的表面齐平,第四磁吸件32和第五磁吸件33的表面均与第二压板30的表面齐平,以使得第一压板20和底板10贴合时间隙更小,更为紧密,第二压板30和底板10贴合时间隙更小,更为紧密。
44.工作过程如下:
45.缝制时,将第一面布层铺设于底板10上,转动第一压板20使第一压板20压住第一面布层,第一压板20的第三磁吸件21与底板10的第一磁吸件14相对应并吸合,由于第一压板20避让走线槽12与缝制区域11,第一面布层被第一压板20压住后,即可对第一面布层在
缝制区域11和走线槽12内走线缝制,接着将第二面布层置于第一压板20和第一面布层上,转动第二压板30使第二压板30压住第二面布层,第二压板30的第四磁吸件32即与对应的第二磁吸件15吸合,第二压板30的第五磁吸件33与对应的磁吸件第三磁吸件21吸和,由于第二压板30避让缝制区域11,贯通槽31与对应的走线槽12相重叠,仍可在缝制区域11和走线槽12内对第一面布层和第二面布层缝制。
46.因此,可根据想要得到的绗线形状设计走线槽12的形状和位置,并在缝制区域11内进行不规则的走线,因此采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在同一个绗线模板上连续缝制多层面布,使得多层面布一次成型,而无需通过两块模板进行两次对位摆放,且在缝制时不会相互影响,降低了操作技术难度,减少了对高水平作业人员的依赖度,员工只需要按要求步骤放置裁片在模板上进行车缝,操作简单,普通的作业人员都可以完成操作;不仅节约了模板的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47.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