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变形工艺连续进行再定型假捻变形处理聚酰胺纤维纱线络纱的方法及采用此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44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成纤维变形工艺连续进行再定型假捻变形处理聚酰胺纤维纱线络纱的方法及采用此方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定形单一假捻变形处理聚酰胺纤维纱线络纱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该方法改进的假捻变形工艺装置。
如同人们了解的那样,当通过假捻对经过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筒子(尤其是聚酰胺纤维纱线筒子)进行染色时,为了使染液渗透到纱线筒子内部,所述纱线筒子必须是松软的,也就是说必须是低致密度卷绕。实际上,必须使卷绕的致密度与卷绕状态相协调以利后面的各种工艺流程。
在第一实施例中,把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络纱在用公知方法染色的绞束上。这种工艺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所述工艺要求一系列不连贯的络纱和重复络纱,这样,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成本高。
几年来,申请人把命名为“DT-320-51”的倍捻机投入商品生产,该倍捻机可以对预先经变形处理的纱线进行绉缩和重复络纱。如果为了便于染色而制作相当松散的纱线筒子,那么,这种操作仍然是不连续的而且不能达到高于150米/分钟的重复络纱的速度。所以,这种工艺技术虽然成熟但费用高昂。
人们试图在假捻机上制作松软的纱线筒子。实际上,如果不能按目前规定的合成纤维变形工艺速度(500米或更多)安排至少高于10%的超喂,那么,这对于制作松软的纱线筒子来说是不够的。
本发明克服了这些缺点。本发明方法可以使所述速度明显高于150米/分钟直至1000米/分钟,连续进行合成纤维变形工艺处理,然后,再以足够松软的卷绕方式重复络纱以易于染色,同时保持这些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具有最大的弹性。
这种改进对再定形假捻聚酰胺变形工艺处理纱线的松软卷绕方法,主要就在于连续进行下面的几个工艺过程-把聚酰胺纤维纱线引送到第一输出罗拉;
-使这些纱线经过假捻进行变形工艺处理后通过第一烘炉,然后通过变形工艺锭子。所述烘炉和变形工艺锭子顺序配制在第一罗拉和第二罗拉之间;
-将变形工艺处理过的这些纱线通过第二烘炉时用松驰方式进行再定形处理,所述第二烘炉配置在第二和第三罗拉之间;
-最后,把以卷绕方式所获得的再定形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进行络纱,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输出罗拉出口与第二烘炉入口之间配制另一个输出罗拉,该输出罗拉的速度略低于第二输出罗拉;
-在介于第二输出罗拉与另一个输出罗拉之间的区域内,使稍稍松驰的变形工艺处理过的纱线置于交织喷咀的射流作用下;
-第三输出罗拉的速度低于第二输出罗拉速度的30-60%,使获得的纱线筒子松软并宜于染色。
实际上,它还具有下述优越性-多纤维聚酰胺纱线是部分牵伸的纱线,而在第一与第二输出罗拉之间完全牵伸。
-在第二输出罗拉与另一个输出罗拉之间的松驰率为1-6%;事实上,人们已经观察到,如果所述比率小于1%的话,纱线就绷得太紧,以至于交织无效;同样,如果所述比率超过6%,那么,喷咀内部就产生填塞和交织射流;
-交织是按已知方法用适于得到具有20-100结子·米·纱线的喷咀来进行的;
-在第二竖直烘炉中,所述的松弛率为40-60%,这就可以在染色之后得到具有高弹性的纱线;这种解决方案在中间交织时不进行松弛是难以设想的,这种高于10%的纱线松驰率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在靠近第二烘炉出口处,被松弛再定形的纱线经过固定制动装置,在该制动装置上游形成纱线堆积。
本发明也涉及采用此方法的装置。
这种假捻合成纤维变形工艺装置按顺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输出罗拉;
-第一合成纤维变形工艺烘炉;
-合成纤维变形工艺锭子;
-第二输出罗拉;
-第二竖直固定烘炉;
-第三输出罗拉;
-通过卷绕方式络纱的部件。
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二输出罗拉与第二烘炉入口之间配制另外一个输出罗拉,该罗拉被控制成与第二同第三输出罗拉同步;
-在第二输出罗拉与另一个输出罗拉之间配置一个交织喷咀。
最好的情况是,纱线围绕其经过的那个固定制动装置被配制在第二烘炉出口处,这就可以正好在上述制动装置的上游方造成纱线堆积。
本发明实施的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优点都能较好地从下面的以单张附图
所说明的实施例看出来,该附图概括地示出再定形假捻变形工艺处理装置的单一主体部分,这种由申请人加以商品化的装置,型号命名为FTF。
众所周知,这种装置按顺序基本上包括喂料筒子架,进行变形工艺处理的6.6多纤维聚纤维酰胺纱线(2)的筒子(1),该筒子(1)置于所述喂料筒子架上,所述纱线首先从第一输入罗拉(3)通过,该罗拉通常都是由一组压力传动辊构成。然后,纱线经一套传动机构(4)进入合成纤维变形工艺烘炉(5)中,烘炉长度例如2-2.5米,以便使纱线(2)达到200-230℃之间的温度。离开烘炉(5)时,合成纤维变形工艺中的纱线又从冷却板(7)上通过,从那儿又进入合成纤维变形工艺摩擦锭子(8),以便到达第二输入罗拉(9),该罗拉(9)与罗拉(3)相同,它们同步传动。
根据本发明特征,经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10)进入另一个与罗拉(9)相类似的罗拉(11),该罗拉(11)的传动与罗拉(9)同步,但其圆周速度稍低于罗拉(9)的速度,比如低于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在第二罗拉(9)及另一个罗拉(11)之间的轨道上,稍松弛因而有点开松的纱线(10)通过传统喷咀(12)进行交织,以压缩空气喂入,压缩空气压力为1-3巴,这样,获得用这种类型操作的常规交织,即20-100结子·米·纱线。
稍松弛并交织的变形工艺处理纱线(13),随后紧跟着而且连续地将其竖直定形烘炉(14),如同前述,也同样在200-230℃之间的温度下加热,该烘炉炉长1.2-1.5米左右。然后,再定形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15)呈直角从传动机构(16)上经过,这个传动机构形成了一种制动器,它是由不锈钢制成的。之后,纱线又进入与罗拉(9)和罗拉(11)相类似的第三罗拉(17),该罗拉也与罗拉(9)和罗拉(11)同步运行。最后,经变形工艺处理的定形纱线(15)在罗拉(17)处被重复络纱到筒子(18)上,形成低致密度卷筒。
在实施例中,喂入纱线(2)是一种6.6聚酰胺纱线,其纤度为100-150dtex,可牵伸1.3倍,第一罗拉与第二罗拉(9)之间的速度比调节到1.3倍,以保证该纱线在烘炉(5)中互补牵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由于这种中间松弛及交织(10-12)作用,因此,可以按照400-800米/分钟甚至更高的速度,在第二烘炉(14)中,把经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13)松弛40-60%,但是,迄今为止,还不能按10%以上来有效地使上述纱线松弛。人们已经观察到,如果在第二罗拉和中间罗拉(11)之间的纱线松弛率低于1%,那么,就不在能第二烘炉(14)中以高于10%的松弛率进行操作。同样如果松弛率高于6%,那么,就会在交织喷咀内部出现堵塞和发生纱线断裂。
正如已经描述过的那样,在罗拉(9)与罗拉(11)之间的松弛率为1-6%之间,这就可以在没有其他变化的情况下于第二烘炉(14)中达到松弛率为40-60%,并制作松弛软卷绕的筒子。这样制得的筒子(18)其致密度为0.10-0.30之间。
如前所述,由第二烘炉(14)出来的再定形纱线(15)呈直角从固定的制动器(16)上经过,以便正好在该制动器(16)的上游部位形成纱线堆积。
本发明方法及装置特别适合于制作再定形假捻变形工艺处理聚酰胺纱线,这类纱线特别适于制作合脚制品的高弹力染色纱线。
权利要求
1.合成纤维变形工艺连续进行再定形假捻聚酰胺变形工艺处理纱线络纱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在于连续进行以下几个工艺过程-将多纤维聚酰胺纱线(2)引送到第一罗拉(3);-把纱线(2)通过第一烘炉(5)进行假捻合成纤维变形工艺处理,然后经过合成纤维变形工艺锭子(8),这两个装置都配制在第一罗拉(3)与第二罗拉(9)之间;-然后,把这些经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10)在通过第二烘炉(14)时用松驰方式来进,第二烘炉(14)配制在第二罗拉(9)与第三罗拉(17)之间;-最后,使以卷绕方式所制得的再定形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络纱,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二罗拉(9)出口与第二烘炉(14)入口之间配置罗拉(11),该罗拉的圆周速度低于第二罗拉(9)的圆周速度;-在第二罗拉(9)与罗拉(11)之间的区域内,将稍稍松驰的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10)置于交织喷咀(12)的射流作用下;-第三罗拉(17)的速度低于第二罗拉(9)速度的30-60%,这样,才制得松软的并适宜于染色的筒子(18)。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纤维纱线(2)是部分牵伸的聚酰胺纱线,它们在第一烘炉(5)中作互补牵伸,第一烘炉(5)配置在第一罗拉(3)和第二罗拉(9)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罗拉(9)与中间罗拉(11)之间的松弛率为1-6%。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再定形烘炉(14)的出口处,所获得的再定形变形工艺处理纱线(15)从固定制动器(16)上经过,以利纱线(15)在烘炉(14)中堆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合成纤维变形工艺装置,包括-第一罗拉(3);-合成纤维变形工艺中第一烘炉(5);-合成纤维变形工艺锭子(8);-第二罗拉(9);-第二竖直定形烘炉(14);-第三输出罗拉(17);-卷绕部件,即纱线(15)通过筒子(18)进行络纱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罗拉(9)与第二烘炉(14)入口处,配置一个中间罗拉(11),该中间罗拉控制成与第二罗拉(9)与第三罗拉(17)同步。-在第二罗拉(9)及中间罗拉(11)之间,配置一个交织喷咀(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15)紧接着离开第二烘炉(14)出口,然后,从固定制动器(16)上通过。
全文摘要
对合成纤维变形工艺连续进行再定型假捻变形处理聚酰胺纤维络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罗拉(9)出口与第二烘炉(14)入口之间安装一个罗拉(11),该罗拉的圆周速度稍低于第二罗拉(9)的圆周速度;在第二罗拉(9)与罗拉(11)之间,使稍微松弛的变形工艺处理的纱线(10)置于交织喷嘴(12)的射流作用下;以及,第三罗拉(17)的速度低于第二罗拉(9)速度的30—60%,使所获得的筒子是松软的并适于染色。本发明也涉及一种采用此方法的装置。
文档编号D02G1/04GK1080966SQ93104420
公开日1994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2日
发明者M·G·卡洛斯 申请人:Icbt罗阿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