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945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编工艺的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动缝纫的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
已有用于编织各种帽、袋、包、垫等草编手工艺品的包芯带,是在芯材的外壁以机织成包带,这类机织成型的包芯带的特点之一是外层的包带成网眼状,网眼不稠密容易扩大,尤其在编织中添草时的对折处极易外露芯材,往往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效果,若采用布条包裹芯材,能克服上述缺陷。但布条包芯必须要解决自动地将布的两边折到芯材的外面,即把芯材包住,再由缝纫成带,可目前尚无该类专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通过自动缝纫方法的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该装置与专用缝纫机相配套。
本实用新型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的技术方案是有一块底板,底板上安装引导布条和芯材的左导板、右导板,在左、右导板与底板之间有提供芯材通过的导丝口,在左、右导板上分别安装压脚。
本实用新型的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其导丝口可以是单丝扁口或双丝口,单丝扁口提供单根芯材通过,而单根芯材一般都是扁形的,双丝口提供双丝芯材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其导板上的压脚套在定位销上,这样根据布的厚薄压脚可上、下浮动,再在压脚的上面安装压簧板,压簧板固定在导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在导板进入压脚前端有折边的导向面,导向面引导布条两边渐渐地翻折。
本实用新型的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与专用的缝纫机配套,能自动地将布条包缝在芯材的外面,采用布条包芯带编织各种草编工艺品,具有耐洗、耐搓、耐揉,弹性好,不露芯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A-A截面示意图;图3是布条包芯带示意图。
下面结合
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为草编手工艺品提供布条包芯带,以布条包芯带编织各种帽、袋、包、垫等物品。布条包芯带由芯材15和芯材外面的包布16组成,芯材与包布通过缝纫线17缝制。该缝制必须实现自动化生产,那么自动缝制又必须首先解决布自动地将芯材包起来,所以,本项技术就是提供布自动地将芯材包起来的装置。该装置有一块长方形(也可其它长条形)的底板1,底板1上安装左导板2和右导板3,底板与两导板也可以是连在一起的同一块板,在左、右导板与底板间有提供芯材通过的导丝口,芯材可以是一根扁芯材,也可以是两根圆芯材(当然可用两根其它形状芯材),因此,导丝口由单孔单丝扁口4,也可以并列双丝口与最下面扁口,导丝口引导芯材通过。导板有收口,收口处有折边导向面6、7,在布条与芯材向前拉动的过程中,导向面使布条两边逐渐向上折,翻到芯材上,再通过压脚12、13压平,使布完成包住芯材,左压脚12和右压脚13为一前一后较好,为了使厚薄的布都能压平,压脚就必须上、下自动调节,所以压脚由定位销9安装,不固定死,上、下浮动,压脚上安装压簧板(弹簧板)10、14,压簧板由垫片11、螺钉8固定在导板上。本装置安装在专用缝纫机的台板上,使布包好芯材后通过缝纫成为布条包芯带。
权利要求1.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块底板(1),底板上安装左导板(2)和右导板(3),左、右导板与底板间有导丝口,在左、右导板上分别安装压脚(12、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导丝口是单丝扁口(4)或双丝口(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板上的压脚(12、13)由定位销(9)安装,在压脚的上面有压簧板(10、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板上有折边导向面(6、7)。
专利摘要布条包芯带的折边成型装置,涉及草编工艺的技术领域。该装置与专用缝纫机配套,能自动缝制布条包芯带,布条包芯带用于编织各种帽、袋、包、垫等物品。该装置有一块底板,底板上安装左导板和右导板,左、右导板与底板间有导丝口,在两导板上分别安装压脚。布条包芯带与已有的草编材料相比,具有耐洗、耐搓、耐揉,弹性好,不露芯等特点。
文档编号D05B35/02GK2171617SQ9321502
公开日1994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31日
发明者徐国荣 申请人:徐国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