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用的缝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86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用的缝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配有摆梭的缝纫机的一种缝线控制装置。
DE 3342770A1中公开过这样一种用于摆梭(CB-梭)的缝线控制装置,在其上使用一个用弹性钢丝做成的钢丝弓形件作为缝线控制元件,该弓形件一端固定在摆梭托上,另一端搭在摆梭体的后壁上。钢丝弓形件在缝针线圈围绕梭芯套迂回引导时止住缝针线圈的后股,并以这种方式防止上述线圈股过快地被缝纫机的挑线杆引升。
在摆梭情况下,摆梭托一般是由一个固定在摆梭轴上的曲柄臂和一个与此曲柄臂一体地相连的、同摆梭体相接触的弓形件构成,而在DE3342770A1中则使用一整面圆盘代替一个曲柄臂,该圆盘具有一个对应于摆梭而折弯的环状边缘区,横向布置的弓形件便设置在这个边缘区上。为了容纳钢丝弓形件,在摆梭托的环状边缘区中有两个孔,钢丝弓形件的两个端部穿过这两个孔并折弯在摆梭托的后侧上。由于在上述缝线控制装置情况下,为了容纳钢丝弓形件,摆梭托必须按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设计和匹配,所以作为钢丝弓形件设计的一种缝线控制元件不适合再补装到早先所供应出的缝纫机上,其原因在于原有的摆梭托需要用一个新的相应地适配的摆梭托更换方可。
本发明的任务是为配有摆梭的缝纫机提供一种缝线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简单地实行补装。此项任务是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特征加以解决的。
由于本发明提出的缝线控制元件是作为插装式部件设计的,所以为了该缝线控制元件的补装,只需要在很短时间内撤下摆梭的可松开的夹持环和摆梭体就行了。由于为这种措施不需用什么工具,所以即使是不心灵手巧的操作者也能胜任。根据上述理由,可以随时随地毫无困难地将本发明提出的缝线控制元件补装到摆梭上。
在各项从属的权利要求中述及了一些有利的改进之处。
下面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较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缝线控制元件的示意图;图2一个摆梭体和一个摆梭托及插装在其上的缝线控制元件的视图;图3完整的摆梭的视图;图4至6局部表示的摆梭在围绕梭芯套迂回引导缝针线圈时在摆梭体的不同位置上的视图。
附图中只表示出为理解本发明所需的那些缝纫机部件。图3中示明一个完整的摆梭1,它一般称之为CB-梭。
摆梭1按已知方式配有一个位置固定的梭床2和一个可卸下的盖圈3,后二者共同构成一个用于摆梭体4的导轨。一个梭芯套5插装在摆梭体4中,该梭芯套承载着梭芯。为了驱动摆梭体4,使用一个摆梭托7,该摆梭托固定在可摆动的摆梭轴6上。上述摆梭托由一个从摆梭轴6出发依径向延伸的曲柄臂8、一个弓形件9及一个固定在弓形件内侧上的缓冲弹簧10组成。
为了形成双锁式针迹,摆梭1按已知方式同一个引导针线N的上下移动的针11和一个挑线杆12一起工作。
按本发明作为塑料注塑件制造而成的缝线控制元件13由一个支持件14和一个与此支持件紧固地相连的弹簧臂15构成。支持件14由一个基本上呈U-形的弓形件16构成,该弓形件具有两个有弹力的股部17。为了将缝线控制元件13安全可靠地保持在曲柄臂8上,在未安装状态中的股部17彼此间的距离小于曲柄臂8的宽度。为了达到上述安全可靠的保持目的,此外还可利用两个成形在弓形件16的端头上的向内凸出的凸肩18。两个股部17借助一个搭接板19而彼此相连。从弓形件16的外侧依切线方向延伸出来的弹簧臂15具有一种基本上呈L形的、从弓形件16的平面中伸出的构形,这种构件能如此地适配于摆梭体4的后壁的形状,使得弹簧臂15的端部以很小的力平卧地贴紧在摆梭体4的后壁上。弹簧臂15终止在一个呈矩形折弯的止挡件20中。
止挡件20与对置于摆梭顶尖21依径向延伸的摆梭体4的侧边22如此配合,使得在摆梭体4依顺时针方向进行摆动时,止挡件20正好贴在侧边22上,或者与该侧边形成一个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小于针线的直径。当摆梭托7依逆时针方向推动摆梭体4时,在缓冲弹簧10的远离摆梭顶尖21的一端和摆梭体4的与该弹簧相配合的位置之间,开辟一个通隙以用于缝针线圈。与此同时,在止挡件20和侧边22之间也开辟一个间隙,或者扩大一个原先在另一个摆动方向条件下业已存在的间隙,在此情况下,这个间隙的宽度至少相当于针线的直径。
缝线控制元件13的工作原理如下图4表示一个针迹形成过程的时刻,刚好在下述过程完成之后摆梭顶尖21在顺时针进行的摆动时勾住缝针线圈,并已开始将缝针线圈扩大以实现其围绕梭芯套5的盘绕。在上述摆动方向条件下,缓冲弹簧10的远离摆梭顶尖21的一端贴紧在摆梭体4上,所以在止挡件20和摆梭体4的侧边22之间有一个非常窄的间隙。
在缝针线圈做另一次盘绕运动时,前面的线圈股VS自由地越过梭芯套5的前侧,而后面的线圈股HS则在摆梭体4的后壁和弹簧臂15之间被引导而过。在另一次盘绕运动过程中一旦后面的线圈股HS达到弹簧臂15的弹性地贴靠在摆梭体4上的端部,它的继续运动便略微地刹住。其结果是在缝针线圈围绕梭芯套5的下点盘绕时,缝针线圈的前股VS赶在后股HS的前头。在越过梭芯套5的最下点之后,后股HS附带地还借助弹簧臂15的止挡件20被刹住。
图5示明的时刻,即是摆梭体4已达到它的依顺时针方向进行的摆动运动的终点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挑线杆12已经向上牵引缝针线圈的一部分,也就是首先向上牵引的是处于自由状态的前线圈股VS。由于在这一时刻内后线圈股HS被弹簧臂15和止挡件20所刹住,所以后线圈股HS并不参与上述向上运动。
由于随着摆梭体4的依逆时针方向的摆动运动的开始,在止挡件20和侧边22之间形成一个间隙,或者说将间隙扩宽到一定程度,使得后线圈股HS能够穿过此间隙,而于此不要绕过弹簧臂15,因此在继续上引缝针线圈时后线圈股HS亦同时随之被上引。但由于在穿过上述间隙时针线稍被偏转,所以这时还得向它施加微小的制动力,以便前线圈股VS在针迹形成过程的这一最终阶段也能优先地被拉紧。按照这一方式就能可靠地防止后线圈股HS过快地被上引。
权利要求
1.用于配有一个摆梭(1)的缝纫机的缝线控制装置,它由下述部分组成一个在一梭床(2)中被引导的摆梭体(4),它配有用于梭线(G)的一个梭芯套(5);一个被摆动地驱动的摆梭托(7),它有一个固定在摆梭轴(6)上的曲柄臂(8)和一个与此曲柄臂相连的弓形件(9);及配有一个安置在摆梭托(7)上的有弹力的缝线控制元件(13),在将缝针线圈引入缝料时该控制元件用于短时间地保持缝针线圈的后股(HS);其特征在于缝线控制元件(13)包含一个插装在曲柄臂(8)上的支持件(14)和一个与此支持件紧固地相连的弹簧臂(15),该弹簧臂以微小的力贴靠在摆梭体(4)的后臂上,并终止在一个基本上呈矩形弯折的止挡件(20)中,该止挡件与摆梭体(4)的对置于摆梭顶尖(21)依径向延伸的侧边(22)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摆梭体(4)依顺时针方向进行摆动运动时,止挡件(20)贴靠在摆梭体(4)的侧边(22)上,或者在侧边(22)的对面形成一个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小于针线的直径;在随后当摆梭体(4)依逆时针方向进行摆动运动时,止挡件(20)在摆梭体(4)的侧边(22)的对面形成一个较大的间隙,该间隙的宽度至少相当于针线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持件(14)由一个基本上呈U-形的弓形件(16)构成,它有弹力地箍住曲柄臂(8)的侧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弓形件(16)的两个股部(17)借助一个搭接板(19)而彼此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缝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股部(17)的两个端上各自设置有一个向内凸起的凸肩(18)。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一项或几项所述的缝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缝线控制元件(13)是作为一个整体注塑成型件制造出来的。
全文摘要
具有摆梭的缝纫机的缝线控制装置,它包括:在一梭床中引导的配有梭芯套的摆梭体;一个被摆动地驱动的摆梭托,它有一个固定在摆梭轴上的曲柄臂和一个与此曲柄臂相连的弓形件;及配有一个安置在摆梭托上的有弹力的缝线控制元件。缝线控制元件包含一个插装在曲柄臂上的支持件和一个与此支持件紧固地相连的弹簧臂,该弹簧臂以微小的力贴靠在摆梭体的后臂上,并终止在一止挡件中,后者与摆梭体的对置于摆梭顶尖依径向延伸的侧边相适配。
文档编号D05B57/00GK1226618SQ9910180
公开日1999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9日
发明者罗尔夫·凯斯勒 申请人:G·M·普法夫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