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处理剂和合成纤维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66838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成纤维处理剂和合成纤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纤维处理剂(以下简称为处理剂)和合成纤维处理方法(以下简称为处理方法)。在合成纤维的制造乃至加工工序中,为了赋予该合成纤维润滑性和抗静电性而使其附着含有润滑剂和抗静电剂的处理剂,但在将合成纤维供给热处理工序例如假捻工序时,防止该处理剂在这种热处理工序中热劣化产生的加热器污染,这在抑制毛丝或断丝的发生、获得高品质假捻纱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本发明就是涉及一种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加热器污染的处理剂和处理方法。
过去,作为防止上述那种加热器污染的处理剂,使用聚醚化合物、聚有机硅氧烷化合物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过去的这种处理剂中,作为混合的聚有机硅氧烷化合物,曾使用1)25℃的粘度在30×10-6m2/s以上且25℃的表面张力在28达因/cm以下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氟代烷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特开昭54-46923);2)30℃的粘度在15×10-6m2/s以上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特开昭48-53093);3)30℃的粘度为10×10-6~80×10-6m2/s的苯基聚硅氧烷(特公昭47-50657);4)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USP 4561987、USP5061384);5)硅氧烷单元数为4~12的线状聚有机硅氧烷(USP5772910);6)硅氧烷单元数为4~14的环状聚有机硅氧烷(USP5755984)等。但是,过去的这些处理剂中,防止热处理工序中的加热器污染不够完全,特别是热处理工序为使用最近几年开发的300℃以上的短加热器(short heater)的假捻工序时,具有防止加热器污染不够充分的缺点。如果防止热处理工序中的加热器污染不够充分,那么由此产生毛丝或断丝等,不能制造高品质的加工纱。
本发明的课题是要解决用过去的处理剂不能充分防止热处理工序特别是使用300℃以上短加热器的假捻工序中的加热器污染。
于是,本发明者们为了获得能够充分防止合成纤维热处理工序中特别是使用300℃以上短加热器的假捻工序中的加热器污染的处理剂和处理方法而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一种由聚醚化合物、特定的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构成的处理剂,以一定比例分别含有该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处理剂刚好满足要求,使该处理剂以一定比例附着到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上的方法也刚好满足要求。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聚醚化合物、下述式1所示的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处理剂,该处理剂中分别含有0.1~12重量%比例的该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0.1~12重量%比例的该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处理剂以0.1~3重量%的量附着到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上。
式1
式1中,R1、R4从碳原子数1~40的1价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中除去活泼氢而形成的残基或羟基R2、R3碳原子数3或4的亚烷基R5碳原子数1~4的烷基、碳原子数1~4的氟代烷基或苯基A1、A2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p、q:2~200的整数m:3~200的整数n:1~30的整数式1所示的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包括两种情况1)式1中的n为1时,具有在1个线状聚硅氧烷单元的两端上经连接基团各将1个线状聚醚单元连接成直链状的结构,两端为线状聚醚单元;2)式1中的n为2~30时,具有2个以上线状聚硅氧烷单元与2个以上线状聚醚单元用连接基团连接成直链状的结构,两端为线状聚醚单元。
式1中,线状聚醚单元的末端基团R1和R4,为同时相同或不同的、从碳原子数1~40的1价含活泼氢化合物中除去活泼氢而形成的残基或羟基。作为这种碳原子数1~40的1价含活泼氢化合物,可以举出1)甲醇、辛醇、硬脂醇、蜡醇、异丁醇、2-乙基己醇、异十六烷醇、异二十四烷醇、2-丙醇、12-二十烷醇等碳原子数1~40的脂肪族饱和醇类;2)乙烯醇、丙烯醇、油醇、二十碳烯醇、2-甲基-2-丙烯-1-醇、15-十六碳烯-2-醇等碳原子数2~40的脂肪族不饱和醇类;3)苯酚;4)丙基苯酚、辛基苯酚、十三烷基苯酚等以碳原子数1~34烷基取代的烷基苯酚;5)辛烷硫醇、十八烷硫醇、2-乙基己烷硫醇、异十二烷硫醇等碳原子数1~40的脂肪族饱和硫醇;6)醋酸、月桂酸、山萮酸等碳原子数1~40的脂肪族饱和羧酸;7)油酸、芥酸、亚油酸等碳原子数2~40的脂肪族不饱和羧酸;8)丁胺、二油烯胺等碳原子数2~40的脂肪族烷基胺;9)二丁基乙醇胺、二异硬脂基丙胺等碳原子数4~40的脂肪族烷醇胺等,特别地,优选具有由碳原子数1~10的脂肪族饱和醇类形成的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或者由碳原子数2~10的脂肪族不饱和醇类形成的碳原子数2~10的链烯氧基的1价含活泼氢的化合物。
式1中,A1和A2为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作为这种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可以举出亚乙基、亚丙基、1,2-亚丁基、1,4-亚丁基等。这些亚烷基可以是单独的或是混合的,特别地,优选单独的亚乙基或混合的亚乙基和亚丙基。亚乙基与亚丙基混合的场合下,所形成的氧化亚乙基单元与氧化亚丙基单元的结合形式或者乙氧基单元与丙氧基单元的结合形式中包括嵌段状和无规状。
式1中,烷氧基单元数p和氧化亚烷基单元数q,为2~200的整数,优选为20~150的整数,特别优选30~100的整数。
式1中,2价硅氧烷单元中的R5,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碳原子数1~4的氟代烷基或苯基。作为这种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作为氟代烷基,除了γ-三氟丙基、β,γ-五氟丙基等的氟部分取代烷基以外,还可以举出七氟丙基、五氟乙基等全氟取代烷基,优选甲基。
式1中,2价硅氧烷单元数m为3~200的整数,优选为5~20的整数,特别优选为6~14的整数。
式1中,作为连接线状聚醚单元与线状聚硅氧烷单元的连接基团,R2和R3为碳原子数3或4的亚烷基。作为连接基团的碳原子数3或4的亚烷基,具有与线状聚硅氧烷单元中的硅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作为这种碳原子数3或4的亚烷基,可以举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异亚丙基、异亚丁基,优选三亚甲基、四亚甲基、异亚丁基。
式1中,由线状聚硅氧烷单元与线状聚醚单元构成的单元,其个数n为1~30的整数,优选为1~9的整数。
本发明中使用的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此处可以举出例如1)以氯代铂酸作为催化剂,在加热下使适当的α、ω-二氢二烯聚(部分取代)二甲基硅氧烷1摩尔与一个末端为(甲基)烯丙基聚烷氧基化物2摩尔反应的方法,2)以氯代铂酸作为催化剂,在加热下使适当的α、ω-二氢二烯聚(部分取代)二甲基硅氧烷2摩尔以上与两末端为(甲基)烯丙基聚烷氧基化物2摩尔以上反应的方法,3)以氯代铂酸作为催化剂,在加热下使适当的α、ω-二氢二烯聚(部分取代)二甲基硅氧烷2摩尔以上与两末端为(甲基)烯丙基的聚烷氧基化物2摩尔以上反应,再使该反应中获得的末端为线状聚硅氧烷单元的化合物的氢化甲硅烷基与一个末端为(甲基)烯丙基聚烷氧基化物反应的方法。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任一种公知的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特别地,作为这种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优选下述式2所示的季鎓盐。
式2
式2中,X:N或PR6、R7、R8,R9同时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1~25的烷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或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By-从碳原子数1~30的磷酸酯、碳原子数1~30的硫酸酯、碳原子数1~30的磺酸酯和碳原子数1~30的羧酸中选出的化合物中除去氢离子而形成的y价阴离子基团y:1~3的整数式2所示的季鎓盐包括1)式2中X为N的场合下,由季铵阳离子基团与从1~3价上述化合物中除去部分或全部氢离子而形成的阴离子基团构成的季铵盐;2)式2中X为P的场合下,由季鏻阳离子基团与从1~3价上述化合物中除去部分或全部氢离子而形成的阴离子基团构成的季鎓盐。
首先说明季铵盐。构成季铵盐的季铵阳离子基团包括这样几种情况1)式2中的R6~R9(以下称为式2中的有机基团)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2)式2中的有机基团皆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3)式2中的有机基团皆为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4)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5)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6)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7)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另一部分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
作为这种季铵阳离子基团,优选以下几种情况1)四甲基铵、三乙基甲基铵、三丙基乙基铵、三丁基甲基铵、四丁基铵、三异辛基乙基铵、三甲基辛基铵、二月桂基二甲基铵、三甲基硬脂基铵等的、式2中的有机基团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2)二丁烯基二乙基铵、二甲基二油烯基铵、三甲基油烯基铵、三乙基二十碳烯基铵等的、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3)三丁基羟乙基铵、二(羟乙基)二丙基铵、三(羟乙基)辛基铵、三(羟丙基)甲基铵等的、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其中,特别优选的情况是,式2中的有机基团皆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6~22的链烯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2~4的羟烷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其中可以举出例如三丁基甲基铵、四丁基铵、三甲基油烯基铵、二(羟乙基)甲基辛基铵等。
构成季铵盐的阴离子基团是从1~3价上述化合物中除去部分或全部氢离子而形成的阴离子基团。作为这种1~3价化合物,可以举出1)磷酸甲酯、磷酸二乙酯、磷酸二辛酯、磷酸甲基油烯酯、壬基苯氧基乙氧基乙基·甲基磷酸酯等碳原子数1~30的磷酸酯;2)硫酸甲酯、硫酸乙酯、硫酸月桂酯、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氧基重复单元数为3,以下称为n=3)乙基硫酸酯等碳原子数1~30的硫酸酯;3)磺酸丁酯、磺酸月桂酯、磺酸硬脂酯、磺酸油烯酯、对甲苯磺酸酯、十二烷基苯基磺酸酯、油烯基苯基磺酸酯、磺酸萘酯、二异丙基萘基磺酸酯等的碳原子数1~30的磺酸酯;4)醋酸、己酸、月桂酸、2-乙基己酸、异硬脂酸、油酸、芥酸等碳原子数1~30的脂肪族单羧酸;丙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十五碳烯基琥珀酸等碳原子数1~30的脂肪族二元羧酸安息香酸、苯二甲酸、偏苯三酸等碳原子数1~30的芳香族羧酸;乳酸、蓖麻醇酸、12-羟基硬脂酸等碳原子数1~30的脂肪族羟基羧酸、硫代二丙酸等碳原子数1~30的含硫脂肪族羧酸等碳原子数1~30的羧酸。其中,优选碳原子数1~26的脂肪族磷酸酯、碳原子数1~26的脂肪族磺酸酯、碳原子数1~26的脂肪族羧酸,特别优选碳原子数8~24的脂肪族磺酸酯、碳原子数8~24的脂肪族羧酸。其中可以举出例如磺酸月桂酯、磺酸油烯酯、异硬脂酸、油酸、十五碳烯基琥珀酸等。
用于本发明的季铵盐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此处可以举出例如1)使适当的叔胺与磷酸三烷基酯反应的方法;2)使适当的叔胺与硫酸二烷基酯反应的方法;3)在水的存在下,使适当的叔胺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季铵氢氧化物,接着使磺酸酯反应的方法;4)使适当的叔胺与烷基卤化物反应生成季铵卤化物,接着使羧酸金属盐反应的方法等。
以下说明季鏻盐。构成季鏻盐的季磷阳离子基团,与上述季铵阳离子基团同样,包括这样几种情况1)式2中的有机基团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2)式2中的有机基团皆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3)式2中的有机基团皆为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4)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5)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6)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7)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另一部分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
作为这种季鏻阳离子基团,优选以下几种情况1)四甲基鏻、三丁基甲基鏻、四丁基鏻、甲基三辛基鏻、月桂基三甲基鏻等的、式2中的有机基团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2)三甲基油烯基鏻、油烯基三丙烯基鏻等的、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3)三丁基(2-羟乙基)鏻、三辛基(4-羟丁烯基)鏻等的、式2中的有机基团中的一部分为碳原子数1~25的烷基、其余部分为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其中特别优选式2中的有机基团皆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的场合。此处可以举出例如三丁基甲基鏻、四丁基鏻等。
构成季鏻盐的阴离子基团,与季铵盐的阴离子基团相同。
用于本发明的季鏻盐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此处可以举出例如使各自适当的有机酸的金属盐或铵盐与季鏻盐在溶剂中混合,将副产的无机盐水洗分离,或者用甲醇或异丙醇进一步用丙酮等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等。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醚化合物,可以使用公知的聚醚化合物,例如特开昭56-31077号公报和USP4561987号公报等中所述的化合物。作为这种聚醚化合物,优选以氧化乙烯单元与氧化丙烯单元作为主构成单元的聚醚单醇、聚醚二醇、聚醚三醇等的聚醚(多)醇,其中特别优选平均分子量为700~20000的聚醚化合物。聚醚化合物包括分子量不同的聚醚化合物的混合物,使用这种混合物的场合下,优选使用平均分子量为1000~3000的聚醚化合物与平均分子量为5000~15000的聚醚化合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处理剂由以上说明的聚醚化合物、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构成,且各自含有0.1~12重量%比例的该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0.1~12重量%比例的该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优选含有0.3~5重量%比例的该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0.3~5重量%比例的作为该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上述季鎓盐。
作为处理剂,除了以上说明的聚醚化合物、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外,优选进一步以一定比例配合特定的酯化合物和/或醚酯化合物。作为所述酯化合物,如果总碳原子数为10~50则没有限制,可以举出1)月桂酸乙酯、月桂酸辛酯、硬脂酸异癸酯、芥酸油烯酯等由脂肪族醇类与脂肪族羧酸构成的脂肪族单酯;2)二辛酸1,4-丁二醇酯、己二酸二油烯酯、三羟甲基乙烷二异硬脂酸酯、三月桂酸甘油酯等由脂肪族醇类与脂肪族羧酸构成的脂肪族多元酯等,优选总碳原子数为15~30的脂肪族单酯。作为所述醚酯化合物,如果总碳原子数为10~50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举出使碳原子数2~4的环氧化物与上述酯化合物反应生成的各种醚酯化合物,优选使1~10摩尔的环氧乙烷与由脂肪族醇类和脂肪族羧酸构成的单酯反应而生成的总碳原子数为20~40的醚酯化合物。
本发明中,在配合上述酯化合物和/或醚酯化合物的场合下,其配合比例在处理剂中占1~30重量%的比例,作为整体,优选使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占0.3~5重量%、作为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季鎓盐占0.3~5重量%、酯化合物和/或醚酯化合物占3~25重量%,其余部分为聚醚化合物。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使以上说明的本发明处理剂以0.1~3重量%,优选0.2~1重量%的量附着到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上。通常,使处理剂附着到在纺丝工序的纺出之后的合成纤维长丝丝条上,然后将该合成纤维长丝丝条供给热处理工序。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通过使以上说明的本发明处理剂以一定比例附着到合成纤维上,向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提供良好的润滑性,从而防止该热处理工序中的加热器污染。作为所说的热处理工序,有拉伸工序、捻丝工序、卷曲工序、假捻工序等,其中,本发明的处理剂和处理方法对于向假捻工序供给合成纤维的场合效果最好。作为假捻工序中使用的假捻机,可以举出1)装有加热器的接触加热器式的假捻机,加热器温度为150~230℃,加热器长度为150~250cm,合成纤维长丝丝条一边与加热器平板接触一边移动;2)装有加热器的短加热器式的假捻机,加热器温度为300~600℃,加热器长度为20~150cm,合成纤维长丝丝条不接触加热器平板地移动;特别地,在当使用的假捻机装有加热器温度为350~550℃、加热器长度为20~140cm的短加热器,并且合成纤维长丝丝条与设置在该加热器内的丝道限制装置接触移动的假捻工序中,使用本发明的处理剂和处理方法效果最好。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对于使上述本发明处理剂附着到合成纤维上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这种附着方法,可以举出给油辊给油法、使用计量泵的导丝器给油法、浸渍给油法、喷雾给油法等公知的方法,优选给油辊给油法或使用计量泵的导丝器给油法。
使本发明的处理剂附着到合成纤维上时,该处理剂可以以其水性乳液、其有机溶剂溶液或其本身的形态使用,优选作为水性乳液来使用。该场合下,可根据需要适宜地使用乳化剂,优选配制的水性乳液含有5~30重量%比例的处理剂。使处理剂附着到合成纤维上时,也可以并用合乎目的的其他成分,例如抗氧化剂、防腐剂、防锈剂等,优选使其用量尽可能的少。
作为适于本发明的处理剂和处理方法的合成纤维,可以举出1)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构成单元的聚酯;2)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3)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等的聚丙烯酸系;4)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其中,用于聚酯、聚酰胺的场合效果很好,使用聚酯部分拉伸丝、聚酰胺部分拉伸丝或聚酯直接纺丝拉伸丝的场合效果更好。
作为本发明处理剂和处理方法的实施方案,可以举出以下的1)~52)项。关于以下各实施方案中所用的聚醚化合物、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酯化合物、醚酯化合物的内容,在以后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
1)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1)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1),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6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1)2重量%、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1)2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1)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1)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1),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4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1)2重量%、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1)4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3)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5)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2)、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2)、酯化合物(ES-1)和醚酯化合物(EE-1),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82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2)3重量%、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2)1重量%、酯化合物(ES-1)4重量%和醚酯化合物(EE-1)10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6)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5)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7)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1)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3),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5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1)3重量%、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3)2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8)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7)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9)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2)、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4)和醚酯化合物(EE-2),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0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2)4重量%、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4)1重量%和醚酯化合物(EE-2)5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10)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9)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11)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2)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4),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3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2)4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4)3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12)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11)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13)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3)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5),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6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3)2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5)2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14)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13)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15)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4)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FN-1),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3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4)5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FN-1)2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16)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15)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17)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5)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PA-1),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3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5)5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PA-1)2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18)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17)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19)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2)、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2)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4),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2)98.5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2)0.5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4)1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8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0)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19)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8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1)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TS-1)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1),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3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TS-1)5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1)2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2)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21)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3)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2)、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TS-2)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2),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2)93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TS-2)2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2)5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该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4)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23)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5)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2)、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TS-3)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3),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2)96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TS-3)2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3)2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该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6)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25)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7)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3)、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4)和酯化合物(ES-1),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0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3)1重量%、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4)7重量%和酯化合物(ES-1)2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该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8)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27)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29)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4)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5),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89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4)1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5)10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该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0)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29)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1)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6)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1),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91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6)6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1)3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该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2)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31)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3)一种处理剂,它含有聚醚化合物(P-1)、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7)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FN-1),而且分别含有聚醚化合物(P-1)88重量%、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PS-7)9重量%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FN-1)3重量%。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该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4)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33)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5)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5)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50重量%的量附着到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6)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5)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50重量%的量附着到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46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7)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7)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55重量%的量附着到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8)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7)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55重量%的量附着到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46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39)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9)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5重量%的量附着到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0)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9)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45重量%的量附着到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46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1)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19)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65重量%的量附着到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2)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19)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65重量%的量附着到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46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3)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21)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55重量%的量附着到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4)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21)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55重量%的量附着到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46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5)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5)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5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直接纺丝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6)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5)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5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直接纺丝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7)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9)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5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直接纺丝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8)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9)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5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直接纺丝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49)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15)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5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直接纺丝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50)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15)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5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直接纺丝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51)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23)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5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直接纺丝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210℃的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52)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23)的处理剂制成水性乳液,使该水性乳液作为处理剂以0.35重量%的量附着到聚酯直接纺丝拉伸丝上,将其供给使用加热器温度为510℃的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工序中。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和效果,但本发明不受该实施例的限定。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份”表示“重量份”,“%”表示“重量%”。
实施例试验分类1(处理剂的配制)·处理剂的配制将聚醚化合物(P-1)96份、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1)2份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1)2份混合,配制成处理剂(实施例1)。与该处理剂(实施例1)同样地配制其他处理剂。将其汇总示于表1和表2中。
表1
<p>表2
表1和表2中,用量重量%聚醚化合物(P-1)是以氧化乙烯单元/氧化丙烯单元=80/20(摩尔比)的比例嵌段加成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的甲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醚70份,与以氧化乙烯单元/氧化丙烯单元=20/80(摩尔比)的比例无规加成的平均分子量为8000的聚亚烷基二醇醚30份的混合物聚醚化合物(P-2)是以氧化乙烯单元/氧化丙烯单元=80/20(摩尔比)的比例嵌段加成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的十二烷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醚50份、以氧化乙烯单元/氧化丙烯单元=40/60(摩尔比)的比例无规加成的平均分子量为2500的丁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醚40份、以氧化乙烯单元/氧化丙烯单元=40/60(摩尔比)的比例无规加成的平均分子量为11000的聚亚烷基二醇醚10份的混合物聚醚化合物(P-3)是以氧化乙烯单元/氧化丙烯单元=50/50(摩尔比)的比例无规加成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的辛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醚聚醚化合物(P-4)以氧化乙烯单元/氧化丙烯单元=25/75(摩尔比)的比例无规加成的平均分子量为12000的甲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醚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1)~(MS-4)、(PS-1)~(PS-7)皆为式1所示的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其内容汇总示于下述表3中。表3中的记号与式1中的记号相同,B表示嵌段加成,R表示无规加成。
表3
<p>离子性表面活性剂(QS-1)~(QS-5)皆为式2所示的季鎓盐,其内容汇总示于下述表4中。表4中的记号与式2中的记号相同。
离子性表面活性剂(FN-1)异硬脂酸钠盐离子性表面活性剂(PA-1)癸氧基聚乙氧基(n=4)乙基磷酸二丁酯乙醇胺盐表4
酯化合物(ES-1)月桂酸辛酯醚酯化合物(EE-1)由辛氧基聚乙氧基化物(乙氧基单元数=5,以下写成n=5)与月桂酸形成的酯醚酯化合物(EE-2)由辛氧基聚烷氧基化物(聚烷氧基化物为5个乙氧基单元与3个丙氧基单元无规连接而成)与月桂酸形成的酯化合物(cr-1)平均分子量为3000的线状聚二甲基硅氧烷化合物(cr-2)由2个甲基·苯基硅氧烷单元与20个二甲基硅氧烷单元连接成线状的线状聚有机硅氧烷化合物(cr-3)为由140个二甲基硅氧烷单元与8个具有聚醚改性基团的硅氧烷单元以硅氧烷连接基无规连接成线状的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聚醚改性基团是由80个氧化乙烯单元与20个氧化丙烯单元无规连接而成的例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化合物(cr-4)为由二甲基硅氧烷单元与具有聚醚改性基团的硅氧烷单元以硅氧烷连接基无规连接成线状的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的平均分子量为8600,聚醚改性基团的含有比例为92重量%,且聚醚改性基团是由15个氧化乙烯单元与15个氧化丙烯单元无规连接而成的侧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试验分类2(处理剂在聚酯长丝部分拉伸丝上的附着及其评价)·处理剂在聚酯长丝部分拉伸丝上的附着向试验分类1中获得的处理剂中加入水,配制成处理剂浓度为15%的水性乳液。接着,用常规方法将固有粘度为0.64、氧化钛含量为0.2%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干燥后,用挤出机在295℃下纺丝,以给油辊给油法使水性乳液附着到从喷丝头喷出并冷却固化后的移动丝条上,不进行机械拉伸,以3300m/分的速度卷绕,获得150旦72根长丝的部分拉伸丝的10kg丝饼。处理剂在丝条上的附着量记载于表5或表6。
·用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进行假捻加工及其评价使用上述获得的丝饼,在用下述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假捻加工条件下进行假捻加工,评价加热器污染。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
采用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加工条件使用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ァ-ネストスクラツゲァ ン ドサンズ社制的SDS1200B),在以下条件下连续运转25天进行假捻加工加工速度=800m/分、拉伸倍率=1.522、施捻方式=3轴圆盘外接式摩擦方式(输入侧导盘1枚,输出侧导盘1枚、硬质聚氨酯圆盘7枚),加捻侧加热器的长度为2.5m,表面温度为212℃,解捻侧没有加热器,目标捻数=3300T/m。
加热器污染的评价在上述条件下连续运转25天后,用刷子扫落加捻侧加热器表面丝道上的加热器焦油,收集并称量。对于10锤的测定,结果以每1锤的平均重量(mg)表示。
·用短加热器式假捻机进行假捻加工及其评价使用上述获得的丝饼,用下述短加热器式假捻机在假捻加工条件下进行假捻加工,评价加热器污染。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
用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加工条件使用短加热器式假捻机(村田机械社制No33J マツハクリ ンパ),在以下条件下连续运转33天进行假捻加工加工速度=900m/分、拉伸倍率=1.522、施捻方式=咬合带(nip belt)式摩擦方式,加捻侧加热器的长度为1m(入口部=30cm,出口部=70cm),入口部表面温度为480℃,出口部表面温度为410℃,解捻侧没有加热器,目标捻数=3300T/m。
加热器污染的评价在上述条件下连续运转33天后,用刷子扫落设置在加捻侧加热器内的陶瓷制丝道限制导丝器表面上附着的淤泥,收集并称量。结果的表示与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场合同样。
表5
<p>表6
表5和表6中,附着比例处理剂在聚酯长丝的部分拉伸丝上的附着量(%)*由线状聚二甲基硅氧烷/表3中的上述直链型聚酯改性聚有机硅氧烷(MS-1)/硬脂酸钾以96/2/2(重量比)的比例构成的处理剂,其中,线状聚二甲基硅氧烷在30℃下的粘度为20×10-6m2/s**经常发生断线,不能连续运转这些说明与以下相同。试验分类3(处理剂在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的附着及其评价)·处理剂在尼龙长丝部分拉伸丝上的附着向试验分类1中获得的处理剂中加入水,配制成处理剂浓度为10%的水性乳液。接着,采用常规方法将硫酸相对粘度(ηr)为2.4、氧化钛含量为0.1%的尼龙66切片干燥后,用挤出机在290℃下纺丝,以导丝器给油法使水性乳液附着到从喷丝头喷出并冷却固化后的移动丝条上,不进行机械拉伸,以4000m/分的速度卷绕,获得70旦24长丝的部分拉伸丝的8kg丝饼。处理剂在丝条上的附着量记载于表7中。
·用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进行假捻加工及其评价使用上述获得的丝饼,在除以下条件以外与试验分类2中所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假捻加工,采用与试验分类2中所述相同的方法评价加热器污染。结果示于表7中。
用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加工条件拉伸倍率=1.220、施捻方式=3轴圆盘外接式摩擦方式(输入侧导盘1枚,输出侧导盘1枚、陶瓷圆盘5枚),目标捻数=3000T/m。
·用短加热器式假捻机进行假捻加工及其评价使用上述获得的丝饼,在除以下条件以外与试验分类2中所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假捻加工,采用与试验分类2中所述相同的方法评价加热器污染。结果示于表7中。
短加热器式假捻机的假捻加工条件加工速度=1000m/分、拉伸倍率=1.220、加捻侧加热器的入口部表面温度为475℃,出口部表面温度为380℃,目标捻数=3000T/m。
表7
试验分类4(处理剂在聚酯长丝直接纺丝拉伸丝上的附着及其评价)·处理剂在聚酯长丝直接纺丝拉伸丝上的附着向试验分类1中获得的处理剂中加入水,配制成处理剂浓度为10%的水性乳液。接着,以导丝器给油法使水性乳液附着到聚酯长丝的移动丝条上,用以3000m/分速度旋转的第1导丝辊(ゴデ-口-ラ-)牵引,在第2导丝辊之间进行机械拉伸,以5000m/分的速度卷绕,获得75旦36根长丝的直接纺丝拉伸丝的5kg丝饼。处理剂在丝条上的附着量为0.35%。
·用接触加热器式假捻机和高温短加热器式假捻机进行假捻加工及其评价使用上述获得的丝饼,使超喂率为3%,使假捻加工速度为650m/分,此外与试验分类2的条件相同地进行假捻加工,采用与试验分类2相同的方法评价加热器污染。结果示于表8中。
表8
至此已能理解,采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处理剂和处理方法,在合成纤维的处理工序中,即使是在过度热处理的假捻工序,也具有能够充分防止加热器污染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合成纤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聚醚化合物、下述式1所示的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纤维处理剂,该合成纤维处理剂中分别含有0.1~12重量%比例的该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0.1~12重量%比例的该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式1
(式1中,R1、R4是从碳原子数1~40的1价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中除去活泼氢而形成的残基或羟基R2、R3碳原子数3或4的亚烷基R5碳原子数1~4的烷基、碳原子数1~4的氟代烷基或苯基A1、A2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p、q:2~200的整数m:3~200的整数n:1~30的整数)。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其中,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为,式1中的R1、R4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2~10的链烯氧基,R5为甲基,A1、A2为碳原子数2的亚烷基和/或碳原子数3的亚烷基,p、q为20~150的整数,m为5~20的整数,n为1~9的整数。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其中,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为下述式2所示的季鎓盐式2
(式2中,X:N或PR6、R7、R8,R9同时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1~25的烷基、碳原子数2~25的链烯基或碳原子数1~6的羟烷基By-从碳原子数1~30的磷酸酯、碳原子数1~30的硫酸酯、碳原子数1~30的磺酸酯和碳原子数1~30的羧酸中选出的化合物中除去氢离子而形成的y价阴离子基团y:1~3的整数)。
4.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其中,季鎓盐为,式2中的By-为从碳原子数1~26的脂肪族磷酸酯、碳原子数1~26的脂肪族磺酸酯和碳原子数1~26的脂肪族羧酸中选出的化合物中除去氢离子而形成的y价阴离子基团。
5.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其中,聚醚化合物以氧化乙烯单元和氧化丙烯单元为主要构成单元,其平均分子量为700~20000。
6.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其中,聚醚化合物以氧化乙烯单元和氧化丙烯单元为主要构成单元,其平均分子量为700~20000。
7.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其中,进一步以1~30重量%的比例含有总碳原子数为10~50的酯化合物和/或醚酯化合物。
8.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其中,进一步以1~30重量%的比例含有总碳原子数为10~50的酯化合物和/或醚酯化合物。
9.一种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以0.1~3重量%的量附着到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上。
10.一种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以0.1~3重量%的量附着到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上。
11.一种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以0.1~3重量%的量附着到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上。
12.一种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剂以0.1~3重量%的量附着到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上。
13.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中,热处理工序为假捻工序。
14.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中,热处理工序为假捻工序。
15.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中,热处理工序为假捻工序。
16.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中,热处理工序为假捻工序。
17.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中,假捻工序是使用加热器温度为300~600℃的短加热器的工序。
18.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中,假捻工序是使用加热器温度为300~600℃的短加热器的工序。
19.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中,假捻工序是使用加热器温度为300~600℃的短加热器的工序。
20.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合成纤维处理方法,其中,假捻工序是使用加热器温度为300~600℃的短加热器的工序。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在将合成纤维供给热处理工序时充分防止该热处理工序中的加热器污染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合成纤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处理剂的特征在于,它是由聚醚化合物、特定的直链型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和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构成,且以一定比例含有这些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使上述本发明的处理剂以一定的量附着到合成纤维上。
文档编号D06M101/16GK1233686SQ9910254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7日
发明者山本寿男, 木村文彦, 北河洁子, 长谷昌浩 申请人: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