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强化布或布的一些部分的织物支承、其制作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18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强化布或布的一些部分的织物支承、其制作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强化布或布的一些部分的织物支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作这样一种织物支承的方法及其应用。
强化式织物支承是企图给予它们所固着的布以所需的触感、柔性和坚固性。
US-A-5,065,599说明一种嵌加织品,易于通过内衬一第二织物层于此嵌加物而予以固牢。为此目的,它建议一种经向编织的织品,并在其一个表面上带有许多泡体。
这一文件不涉及一种包含一层无纺的织物以符合重量和体积方面的要求的嵌加物。
US-A3,992,904说明一种针脚式接合的非纺的织品,包括一片纤维,在纤品的一侧上由各链式缝合线圈的凸纹予以针脚式接合,而由各缝合下摆(lap)相互连接在织品的另一侧上。
此织品不适合于强化布,但适合于装饰、帘幕和女裙。
已经提出了不同的建议用于生产热接合式的织物支承,以便嵌加和装入一层非纺的织物。
比如,FR-A-2,645,180说明一种产品,包括一层非纺的织物、一纬纱、一确保纬纱连接于该层非纺的织物的编织线,以及一热结合粘接层。
不过,直至现在所提出的各种产品都没有使之可能在所有情况下符合必须重量很小、体积在另一方面必须很大、牢固性、弹性和尺寸稳定性方面的要求。
本发明因此旨在弥补这些缺陷。
为此目的,提出了一种用于强化一种布或布的一些部分的织物支承,状为一层由一或多种经向编织织品予以强化的无纺的织物,各编织织品的针脚在至少两列针脚上具有许多抛线(cast)。
按照其他一些特征,这些抛线生成在每一行针脚上。作为一种变体,它们生成在两行之中的一行针脚上,或者在三或四或更多行之中的一行针脚上。
按照一项实施例,本发明的织物支承还包括在各抛线方向上展开的一些短纬纱线。
短纬纱线不参与形成针脚,而它们的功能特别在于增大支承的稳定性。
按照另一项实施例,本发明的织物支承还包括一第二经向编织织品,第二编织织品的针脚也在至少两列针脚上具有一些抛线。
这一第二编织织品最好是叠置在第一编织织品上,而其功能特别在于增大织物支承的体积。
运一第二编织织品是采用其组成和/或支数等同于或不同于用于第一编织织品的纱线制成的。
此第二编织织品具有等同于或不同于第一编织织品的一些抛线。
比如,第一经向编织织品在两列针脚上具有抛线,而第二经向编织织品在三列针脚上具有抛线。
编织织品是由有织构的人造或合成纱线制成的。
有织构的合成纱线包括例如多纤丝纱线。
每单独一股纤丝的数目的支数一般是按照为织物支承所需的弹力或弹性、体积和柔度予以选择的。比如,每单独一股纤丝的支数可以在1decitex与35decitex之间。
多纤丝纱线可以包括从6到150条纤丝。
有织构的纱线包括比如聚酰胺-特别是聚酰胺6或6.6、聚酯或粘胶,以及这些制品的各种衍生物和/或混合物。
织构化是采用比如一种通过虚假扭纹处理的传统织构化技术或一种空气织构化技术获得的。
编织织品的密度一般是按照希望给予织物支承的柔度和所用纱线的支数予以选择的。针脚的密度因而在每厘米2针脚和每厘米20针脚之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作一种织物支承的方法,此支承目的在于强化以下类型的布或布的一些部分,即其中制成一种无纺的织物下摆;无纺的织物下摆的粘着力在一部“经”式织机上由至少一种经向编织织品予以强化,编织织品的针脚在至少两列针脚上具有一些抛线。
因而获得的织物支承经过精整,其间编织制制品经受收缩。
任由选择地,一层热接合材料设置在织物支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织物支承的各种应用,特别是用于使布或布的一些部分,诸如上衣、裙面、裤子、领带、衬衣等以及包括符合本发明的至少一种织物支承在内的布或布的一些部分变得挺括起来。
本发明将从结合所附各图所作的以下说明中得到清楚的理解,各图中

图1到5画出本发明织物支承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平摊立面视图。
现在参看各图,目的在于强化布或布的一些部分的织物支承1包括一层无纺的织物2。
此层的作用主要是给予织物支承1以一与其重量相比很大的体积。
它是由一种只是稍微密实一些的连续纤维或纤丝的下摆制成的,并任由选择地经过最小程度的接合以给予纤维以粘着力。
这种接合可以比如由一种热接合构成,特别是一种灼热接合或予接合。接合也可以由一种针缝或予针缝构成。
另外,接合可以由喷射水流或化学制剂进行。
接合和予接合的各种技术一般是按照用于一层无纺的织物的纤维或纤丝的性质来选择的。
无纺的织物层2是诸如纤维素或羊毛这样的天然连续纤维或纤丝、诸如聚酰胺或聚酯这样的合成连续纤维或纤丝,或者诸如粘胶这样的人造连续纤维或纤丝,以及这些制品的衍生物和/或混合物制成的。
用于制作无纺的织物层2的纤维或纤丝具有比如大于1decitex的支数。
按照另一项实施例,无纺的织物层2由具有小于1decitex的支数的微纤维或微纤丝制成。
无纺的织物层2一般具有从50到100克/米2变化的重量。
无纺的织物层2用一种编织织品3事予以强化,后者的功能特别在于强化无纺的织物片的粘着力,并在于既在纬向也在经向提供弹性。
编织织品3是一种经向编织织品,在至少两列针脚5上具有一些抛线4。
抛线是通过使编织纱线在每一行针脚处(或在一给定行数的针脚处)穿过织机的不同针头而获得的。
在画于图1、2和4的各项实施例中,抛线4制成在两列针脚5上。也可以想像在三、四或更多列的针脚上造成抛线,一如图3之中所画。
按照本发明的一项实施例,抛线4制成在每行针脚6上(图2、3、4和5)。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项实施例,抛线4制成在两行之中的一行针脚6上(图1)。
还可以想像造成一编织织品,在三或四或更多行之中的一行针脚6上具有一些抛线。
在画在图4之中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织物支承1另外包括短纬纱线7,展开在各抛线方向。
在图4中,短纬纱线7展开而经过两列针脚5。
还可以设想设置短纬纱线展开而经过三、四或更多列的针脚。
短纬7由单或多纤丝,诸如上述的那些平直或织构的、天然的、合成的或人造的纱线制成。
在图5中所画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织物支承1包括两种经向编织织品,各自在至少两列针脚上具有一些抛线。
制作一第一经向编织织品8,在三列针脚5、每行针脚6上具有一些抛线9。
在此第一编织织品8上,叠置一第二经向编织织品10,在两列针脚5、每行针脚6上具有一些抛线11。按照一项实施例,本发明的织物支承包括一种热接合粘接材料。此热接合材料构成一层粘接剂并选自那些传统用于确保强化织品成层于应当接受它们的织物的粘接剂之中的任何一种。
这种材料比如是基于乙烯基聚合物、聚烯烃、聚酰胺、高和低密度聚乙烯、共聚酯、共聚酰胺,等等。
这些物质可以状为粉末或膏。可以采用传统的涂敷方法,比如丝网漏印式的印制涂敷方法。
粘接层可以设置在织物的至少一个基面上,状为许多点、许多双点或许多线条。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一层无纺的织物2是首先制成的。
此前已知许多制作无纺的织物片的方法。它们之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用于制作本发明织物支承的一层无纺的织物2。
如上所述,层2具有一种接合或予接合。这种接合或予接合可以用上述方法予以进行,比如通过制作一稍作针缝的或予针缝的无纺的织物层。
一种“RASCHEL”或“MALI”型式的织机用这层无纺的织物2予以供料。
这些型式的织机的操作本身是为人所知的。一般,无纺层2设置在针床与落板之间。一织针以一已知方式与各导杆协作以便制作编织织品。
因而,无纺的织物层2由织机的各织针刺穿并因此由编织织品固定住。
接续于这种联结并按照一改型实施例,编织织品的纱线经受一次收缩,引起所制作的织物支承的尺寸有所减少。
收缩处理的目的在于给予织物支承以蜷曲和体积,以及弹力。
收缩处理减小了无纺的织物层的尺寸,给予它一个大于它本来具有的体积。这种联结一无纺的下摆和一可收缩的编织纱线的方法使之可能获得一种既在经向上也在纬向上具有良好牢固性的织物支承,同时保留了由收缩处理的各种条件所确定的某种延展性。
最好是,编织织品纱线的延展程度,在收缩处理之后,在4到20%之间变动。
由于编织织品纱线的收缩减小了无纺的织物层2的宽度和长度,因此就增大了其在编织期间压成的平均厚度并从而其体积,在纤维上造成一种在收缩作用下的蜷曲效果。
编织织品纤维的收缩是比如用一种借助于热水、蒸汽或热空气的传统收缩方法造成的。
不过,可以设想其他一些手段来造成这种收缩。
织物支承然后承受传统精整作业,而在精整作业期间可能发生收缩。
接着,一层热接合涂料任由选择地设置在织物支承上。这一涂层最好是在各点处比如由一种丝网漏印式的镂刻圆筒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织物支承(1),用于强化布或布的一些部分,状为一层由一或多件经向编织织品(3、8、10)予以加强的无纺的织物(2),各编织织品的针脚在至少两列针脚(5)上具有抛线(4、9、1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各抛线(4、9、11)在每行针脚(6)上实现。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各抛线(4、9、11)制成在两或多行之中的一行针脚(6)上。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各抛线(4、9、11)制成在两列针脚(5)上。
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各抛线(4、9、11)制成在三或四或多列针脚(5)上。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它另外包括短纬纱线(7),展开在抛线方向,不参与构成针脚。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短纬(7)是由单或多纤丝的、平直或织构的、天然的、合成的或人造的纱线制成的。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二经向编织织品(10),第二编织织品(10)在至少两列针脚(5)上具有抛线(11)。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第二编织织品(10)叠置在第一编织织品(8)上。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第二编织织品(10)是由具有等同于或不同于第一编织织品(8)的那些组分和/或支数的纱线制成的。
11.按照权利要求8至10之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第二编织织品(10)具有等同于或不同于第一编织织品(8)的那些抛线。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编织织品(3、8、10)是由织构的合成或人造纱线制成的。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织构的纱线是多纤丝纱线。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多纤丝纱线的每单独一股的支数在1decitex到35decitex之间变动。
15.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多纤丝纱线包括6至150根纤丝。
16.按照权利要求12至15之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纱线包括聚酰胺,特别是聚酰胺6或6.6;聚酯或粘胶;以及/或者这些制品的各种衍生物和混合物的纱线。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之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无纺的织物层(2)由连续的、天然的、合成的或人造的纤维或纤丝制成。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无纺的织物层(2)由羊毛、纤维素、粘胶、聚酰胺或聚酯,以及其各种衍生物和/或混合物制成的。
19.按照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无纺的织物层(2)的纤维或纤丝具有大于1decitex的支数。
20.按照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无纺的织物层(2)是由具有小于1dcitex的支数的微纤维或微纤丝制成的。
21.按照权利要求17至20之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无纺的织物层(2)具有的重量从15至100克/米2之间变动。
22.按照权利要求1至21之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编织织品(3、8、10)的针脚密度在每厘米2针脚与每厘米20针脚之间。
23.按照权利要求1至22之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编织织品(3、8、10)的纱线经受收缩处理。
24.按照权利要求1至23之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编织织品(3、8、10)的纱线具有的伸长度,在收缩之后,在4与20%之间变动。
25.按照权利要求1至24之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种热接合粘接材料。
26.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粘接材料基于聚乙烯基聚合物、聚酰胺、聚烯烃、高和低密度聚乙烯、共聚酯或共聚酰胺。
27.按照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一种织物支承,其特征在于粘接材料设置在织物支承(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状为各点、各双点或各线条。
28.按照权利要求1至27之中任何一项的一种织物支承的应用,用于嵌加于布或布的一些部分上,诸如上衣、裙面、裤子、领带、衬衣等等。
29.一种布或一种布,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至少一种符合权利要求1至27之中任何一项的织物支承(1)。
30.一种制作一种用于强化布或布的一些部分的织物支承(1)的方法,其中制成一无纺的织物(2)的下摆;无纺的织物层的粘着力在一“经”式织机上予以加强,具有至少一个在至少两列针脚上带一些抛线的经向编织织品(3、8、10);因此获得的织物支承(1)予以精整,其间织品(3、8、10)经受收缩处理;任由选择地,一层热接合材料设置在织物支承(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强化布或布的一些部分的织物支承(1),状为由至少一个在各列针脚(5)之间具有一些抛线的经向编织织品(3)予以加强的无纺的织物层(2)。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作这样一种织物支承(1)的方法,以及其为强化布或布的一些部分的各种应用。
文档编号D04H1/52GK1291244SQ9980317
公开日2001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0日
发明者皮埃罗·格罗申斯 申请人:庇卡底毛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