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及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46920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个减震器连接一个减震器支架,因而在组装过程中,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能够以不受相互的影响的方式组装。因此,可先进行第一减震器连接步骤S232和第二减震器连接步骤S234中的一个,或者可以同时进行第一减震器连接步骤S232和第二减震器连接步骤S234。并且,在第一减震器连接步骤S232中,以连接轴沿着壳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插入减震器销,并能从壳体的后方朝向前方插入。并且,在第二减震器连接步骤S234中,以连接轴沿着壳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插入减震器销,且能够从壳体的侧方向朝向内侧插入。
[0168]并且,参照图13,在另一实施例的支撑部件配置步骤S250’中,在支撑部件的放置部737分别连接上述减震器支架。由于连接有第一减震器的减震器支架和连接有第二减震器的减震器支架为单独的部件,因而在支撑部件配置步骤中,第一减震器从连接第一减震器的减震器支架朝向上述壳体的内侧沿着上述基座延伸,第二减震器从连接第二减震器的减震器支架朝向壳体的后方沿着上述基座延伸。除此之外,由于与如上所述的内容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0169]上述结构的侧面具有以不受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的影响的方式将上述第一减震器及上述第二减震器设置于支撑部件的效果。由于第一减震器销从壳体的后方插入并连接于第一减震器及减震器支架,因而在先配置支撑部件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减震器销的组装能够受上述支撑部件的影响,而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能够在没有这种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组装。
[0170]通过这种方法,悬架单元以滚筒轴为中心左右对称。并且,在滚筒设置步骤S20中,外桶以卡死的方式固定于上述基座,上述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外桶。
[0171]图14中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悬架单元设置步骤的顺序图。参照图14,另一实施例的支撑部件和轴承罩连接步骤S100’还包括重量体安装步骤S12及外桶背部安装步骤S140。在重量体安装步骤中,在上述支撑部件的弯折部,即,在上述第一托架和上述第二托架连接部安装有上述的重量体750a、750b。并且,设有上述重量体的支撑部件连接于上述轴承罩的托架连接部410a、410b,从而制造支撑部件-轴承罩组装体。并且,在外桶背部安装步骤S140中,在上述轴承罩的前表面安装外桶背部130。此时,能够安装上述后方密封圈250形成于外周的外桶背部130。
[0172]并且,参照图14,另一实施例的缓冲部件设置步骤S200’包括缓冲部件配置步骤S210’、S220、缓冲部件支架配置步骤S230、S240及支撑部件配置步骤S260。在缓冲部件设置步骤中,缓冲部件、缓冲部件支架及支撑部件设置成以滚筒300的旋转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形状,以下,以设置于滚筒300的左侧的情况为中心进行说明。
[0173]缓冲部件配置步骤包括减震器配置步骤S210’和弹性部件设置步骤S220,而弹性部件设置步骤与如上所述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对此的说明。在减震器设置步骤S210’中,还设置第三减震器。第三减震器780a、780b以连接轴沿着壳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与上述基座的第三减震器固定部铰链连接。
[0174]缓冲部件支架配置步骤S230、S240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相同,因而省略对此的说明。
[0175]参照图6,在支撑部件配置步骤S260中,后方弹簧支架703a连接于重量体750a。并且,上述第三减震器780a与第一托架的减震器连接部714铰链连接。具体地,上述第三减震器780a从上述减震器连接部714朝向基座600延伸,且相对于上述壳体的侧面倾斜地延伸。并且,上述第三减震器780a以与上述减震器连接部714的连接轴沿着壳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连接。此时,能够从上述壳体的后方朝向前方插入第三减震器销。
[0176]如上所述,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能够实施为其他具体的形态。因此,要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制。与详细的说明相比,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呈现,从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意义及范围或等同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及变形的形态应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0177]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当在壳体的底面和支撑部件之间设置用于缓冲滚筒的振动的多个缓冲部件时,不受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的影响而将缓冲部件与支撑部件相连接。
[0178]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即使在一个缓冲部件支架连接两个以上的缓冲部件,相互之间的组装也不受干扰。
【主权项】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 外桶,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 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于上述外桶的内部, 支撑部件,上述支撑部件的一侧与上述外桶的后方相连接,上述支撑部件的另一侧在向下延伸之后向前方弯折, 减震器,上述减震器的下端与上述壳体的底面相连接,以及 减震器支架,配置于上述减震器和上述支撑部件之间,用于将上述减震器与上述支撑部件相连接; 上述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的高度低于与上述减震器支架相连接的上述减震器的连接轴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减震器包括: 第一减震器,具有沿着上述壳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连接轴;以及 第二减震器,具有沿着上述壳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减震器的连接轴沿着上述壳体的前后方向从后方朝向前方插入于上述减震器支架及上述减震器, 上述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为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后方区域的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减震器从上述减震器支架朝向上述壳体的内侧沿着上述壳体的底面延伸, 上述第二减震器从上述减震器支架朝向上述壳体的后方沿着上述壳体的底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减震器还包括连接于上述支撑部件的第三减震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减震器从上述支撑部件朝向上述壳体的侧面沿着上述壳体的底面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撑部件的底面设有用于放置上述减震器支架的减震器支架放置部, 设有从上述支撑部件的上侧通过上述支撑部件来连接于上述减震器支架的连接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部件还包括轴承罩,上述轴承部沿着上述壳体的左右方向分别设置于上述外桶的下部的两侧,并同时连接于上述外桶的下部两侧的支撑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体,上述重量体与上述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相结合。
10.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 外桶,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 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于上述外桶的内部, 支撑部件,上述支撑部件的一侧与上述外桶的后方相连接,上述支撑部件的另一侧在向下延伸之后向前方弯折, 第一减震器,上述第一减震器的下端与上述壳体的底面相连接,连接轴沿着上述壳体的前后方向配置于上述第一减震器, 第二减震器,上述第二减震器的下端与上述壳体的底面相连接,连接轴沿着上述壳体的左右方向配置于上述第二减震器,以及 减震器支架,分别配置于上述第一减震器与上述支撑部件的以及上述第二减震器与上述支撑部件之间,用于分别将上述第一减震器与上述支撑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减震器与上述支撑部件相连接; 上述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的高度低于与上述减震器支架相连接的上述减震器的连接轴的高度。
1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缓冲部件设置步骤,在衣物处理装置的壳体的底面和支撑部件之间设置用于缓冲滚筒的振动的缓冲部件; 上述缓冲部件设置步骤包括: 减震器设置步骤,上述减震器的下端与上述壳体的底面相连接, 减震器支架配置步骤,上述减震器的上端与上述减震器支架相连接,以及支撑部件配置步骤,以上述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的高度低于与上述减震器支架相连接的上述减震器的连接轴的高度的方式配置上述支撑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减震器具有第一减震器及第二减震器; 上述减震器支架配置步骤包括: 第一减震器连接步骤,以使上述第一减震器具有沿着上述壳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轴的方式连接,以及 第二减震器连接步骤,以使上述第二减震器具有沿着上述壳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连接轴的方式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减震器连接步骤中,从上述壳体的后方朝向前方插入连接轴,使得上述第一减震器连接于上述减震器支架; 在上述支撑部件配置步骤中,上述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后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撑部件配置步骤中,上述第一减震器以从上述减震器支架朝向上述壳体内侧沿着上述壳体的底面延伸的方式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撑部件配置步骤中,上述第二减震器以从上述减震器支架朝向上述壳体的后方沿着上述壳体的底面延伸的方式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部件设置步骤中,在上述支撑部件配置步骤之后还包括将第三减震器连接于上述支撑部件的第三减震器连接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三减震器连接步骤中,上述第三减震器沿着上述壳体的左右方向从上述支撑部件朝向上述壳体的侧面向上述壳体的底面向下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撑部件配置步骤中,上述减震器支架连接于上述支撑部件的下表面,连接部件通过上述支撑部件插入于上述减震器支架。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支撑部件-轴承罩组装体制造步骤,上述支撑部件-轴承罩组装体制造步骤包括多个支撑部件以左右对称的方式连接于轴承罩的轴承罩连接步骤; 在上述支撑部件配置步骤中,上述支撑部件在连接于上述轴承罩之后,连接于上述减震器支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部件-轴承罩组装体制造步骤还包括在上述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连接重量体的重量体连接步骤。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及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外桶,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于上述外桶的内部,支撑部件,上述支撑部件的一侧与上述外桶的后方相连接,上述支撑部件的另一侧在向下延伸之后向前方弯折,减震器,上述减震器的下端与上述壳体的底面相连接,以及减震器支架,配置于上述减震器和上述支撑部件之间,用于将上述减震器与上述支撑部件相连接;上述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的高度低于与上述减震器支架相连接的上述减震器的连接轴的高度。由此,能够与支撑部件的最下端部的位置无关地易于将减震器与支撑部件相连接。
【IPC分类】D06F37-22
【公开号】CN104790173
【申请号】CN201510030166
【发明人】金镇雄, 徐贤锡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
【公告号】EP2896733A1, US20150204002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