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模具(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32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模具(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模具(一),属于模具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大量制作模拟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形体的各种商品,以便让社会大众对这类动物有所认识。
在现有技术中用来生产各种产品的模具种类繁多,形状亦各异。但从未见有用来生产放大了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模拟形体的模具。而有孔虫却是海洋原生动物中的一大门类,全世界古今已发现约有6万余种,其中现代种约有6千种左右。我国海域南自南沙群岛,北至渤海有孔虫的种类约占世界现代种类的1/4左右。尽管它们在海洋原生动物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而且可作为优越环境指示生物,其作用之大,被人们誉为“大海里的小巨人”。但是由于它们的个体很小,一般约1mm左右,难以用肉眼观察其确切的鉴别特征,因此目前社会大众对其尚缺乏了解和认识。为此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对其进行大力宣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大批量生产用于鉴定瓷状有孔虫属种的对比材料、教具、科普展览和旅游工艺品等商品,以便社会大众对该有孔虫有所了解和认识并填补市场和现有技术之空白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模具(一)。
根据模具,特别是石膏质模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的形态特点,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先依据该有孔虫标本的长、宽和厚度外形尺寸及其外部形态特征,用陶瓷泥制成放大50~350倍的整体模拟有孔虫形体,干燥后再以此为内模原形用石膏印制成上、下对合式外模,从而实现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模具(一),由各自分立的对合式上外模1和下外模2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模具(一)位于上述的上外模1和下外模2壳体内壁上且分别与它们连为一体的内模3的形状分别为放大了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整体外部形状相对称的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的外部形状。用此生产的产品即为放大了的该有孔虫的整体模拟形体。
上述的内模3的形状可为放大了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类常见的80~120种中任一种瓷状有孔虫对称的整体外部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能够大批量生产,有了该模具便可大量生产商品化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模拟形体,以满足海洋生物研究中鉴定瓷状有孔虫属种的对比、教学、科普展览宣传、旅游和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素材的需要,并能通过多种渠道让社会大众直观地形象地了解和认识作为海洋环境指示生物的有孔虫,有利于优化环境和保护海洋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整体外型结构上外模揭开翻转后并列摆放于下外模旁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
图1的内模原形正面朝上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
图1的内模原形反面朝上立体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描述如下在整体外型截面呈六边形的石膏质上外模1和下外模2的壳体内壁上设有与它们连为一体用依据体长约1mm左右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标本的长、宽和厚度外型尺寸及其外部形状,由陶瓷泥制成放大了136倍的整体干烦后的模拟对称形体印出的分别呈该有孔虫整体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形状的内模3。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更1、作为内模原形的有孔虫,可以任选该瓷状有孔虫类常见的80~120种中的一种体形对称的有孔虫;2、外模整体外型截面的形状可随所选有孔虫的形状而变,可为方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也可为其他形状;3、用来制作内模原形和上下外模的材质可适当变更。
权利要求1.一种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模具(一),由各自分立的对合式上外模[1]和下外模[2]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模具(一)位于上述的上外模[1]和下外模[2]壳体内壁上并分别与它们连为一体的内模[3]的形状分别为放大了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整体外部形状的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模具(一),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内模[3]的形状可为放大了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类常见的80~120种中任一种瓷状有孔虫对称的整体外部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模具(一),属模具,主要用于大量制作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各种商品模拟形体。其特征是该模具由其内模分别为放大了的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对称的整体外观形状的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的上外模和下模构成。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能大批量生产,并可使海洋原生动物瓷状有孔虫的模拟形体商品化,以满足属种对比、教具、科普宣传等需要,充分发挥有孔虫作为环境指示生物的应有作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B28B7/00GK2428279SQ0021468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7日
发明者郑守仪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