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纵向导轨的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71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有纵向导轨的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开始逐渐进入家庭,而停放汽车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节省停放车辆的占地面积,人们开始研制造型各异的立体车库,其均存在无设置纵向导轨的缺点,其载车板载车后在升降运行时容易出现晃动或摇摆情况,严重时则产生相互碰撞而影响车辆安全;再者,载车板到位后无定位装置使其定位,行车在横向位移时也容易造成载车板上的车辆晃动及摇摆,以此同样影响车辆的安全性。由此,给方方面面带来诸多烦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纵向导轨的立体车库,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载车板在升降或横移时容易晃动及摇摆而不能保证车辆停放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有框架,至少两台提升机分别并列安装在框架顶端,吊板分别通过绳索分别与提升机相连接;框架底部安装轨道,至少一台板车设置在轨道上,框架中部安装至少一层轨道,至少一台行车分别设置在各层轨道上,吊板分别通过绳索分别与行车相连接,框架至少一侧上分别纵向连接至少四条间断导轨,以此分别形成至少两个大横移口及至少两个小横移口,吊板上分别连接至少两个导向架,导向架各自的上下端分别安装导轮,其分别与间断导轨相接触,导向架的高度分别小于小横移口的高度,导向架的高度分别小于大横移口的高度,导向架的高度分别大于大、小横移口的高度。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框架顶端分别连接至少一个定位销,吊板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分别与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至少一台行车上分别连接至少一个定位销,吊板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分别与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在框架上纵向连接间断导轨,并在吊板上连接带有导轮的导向架,吊板在升降时沿间断导轨运行而不会晃动及摇摆,而行车在带动吊板上的车辆横移时,各自的导向架则可分别顺利通过大、小横移口;因在框架及行车上连接定位销,并在吊板上设置与其相对应的定位孔,当吊板到位后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内,使载车辆的吊板在行车横移时相当稳定,以此确保停放在吊板上车辆的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横移式钢构车库,它有框架1,至少两台提升机27、57分别并列安装在框架1顶端,吊板28、56分别通过绳索26、58分别与提升机27、57相连接;框架1底部安装轨道41,至少一台板车42设置在轨道41上,框架1中部安装至少一层轨道4、12,至少一台行车11、31分别设置在各层轨道4、31上,吊板5、38分别通过绳索3、33分别与行车11、31相连接,框架1至少一侧上分别纵向连接至少四条间断导轨2、2a、2b、30、30a、30b,以此分别形成至少两个大横移口K2、K12及至少两个小横移口K1、K11,吊板5、38、28、56上分别连接至少两个导向架9、35、24、54,导向架9、35、24、54各自的上下端分别安装导轮10、8、34、36、25、22、55、52,其分别与间断导轨2、2a、2b、30、30a、30b相接触,导向架9的高度分别小于小横移口K1、K11的高度,导向架35的高度分别小于大横移口K2、K12的高度,导向架24、54的高度分别大于大、小横移口K2、K12、K1、K11的高度。框架1顶端分别连接至少一个定位销23、53,吊板28、56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分别与定位销23、53相对应的定位孔21、51。至少一台行车11、31上分别连接至少一个定位销7、32,吊板5、38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分别与定位销7、32相对应的定位孔6、37。
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好各种零部件组装即可。使用时,通过行车31、11及板车42的位移,使吊板28、56分别降下载入车辆,然后再通过上述形式,逐个使吊板38、5分别位移降下载入车辆,板车42上可直接载入车辆。框架1内的间断导轨2、2a、2b、30、30a、30b所一一对应的另一侧也分别连接间断导轨。吊板28、56、38、5上的另一侧也分别连接与导向架24、54、35、9相一一对应的带有导轮的导向架。框架1另一侧安装分别与轨道4、31相对应的轨道,并且行车11、31另一侧也设置在其上。本实用新型的自控电路部分及未详细描述的技术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设有纵向导轨的立体车库,它有框架(1),至少两台提升机(27)、(57)分别并列安装在框架(1)顶端,吊板(28)、(56)分别通过绳索(26)、(58)分别与提升机(27)、(57)相连接;框架(1)底部安装轨道(41),至少一台板车(42)设置在轨道(41)上,框架(1)中部安装至少一层轨道(4)、(12),至少一台行车(11)、(31)分别设置在各层轨道(4)、(31)上,吊板(5)、(38)分别通过绳索(3)、(33)分别与行车(11)、(3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框架(1)至少一侧上分别纵向连接至少四条间断导轨(2)、(2a)、(2b)、(30)、(30a)、(30b),以此分别形成至少两个大横移口(K2)、(K12)及至少两个小横移口(K1)、(K11),吊板(5)、(38)、(28)、(56)上分别连接至少两个导向架(9)、(35)、(24)、(54),导向架(9)、(35)、(24)、(54)各自的上下端分别安装导轮(10)、(8)、(34)、(36)、(25)、(22)、(55)、(52),其分别与间断导轨(2)、(2a)、(2b)、(30)、(30a)、(30b)相接触,导向架(9)的高度分别小于小横移口(K1)、(K11)的高度,导向架(35)的高度分别小于大横移口(K2)、(K12)的高度,导向架(24)、(54)的高度分别大于大、小横移口(K2)、(K12)、(K1)、(K11)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纵向导轨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框架(1)顶端分别连接至少一个定位销(23)、(53),吊板(28)、(56)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分别与定位销(23)、(53)相对应的定位孔(2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纵向导轨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台行车(11)、(31)上分别连接至少一个定位销(7)、(32),吊板(5)、(38)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分别与定位销(7)、(32)相对应的定位孔(6)、(3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纵向导轨的立体车库,它有框架,至少两台提升机分别并列安装在框架顶端,吊板分别通过绳索分别与提升机相连接;框架底部安装轨道,至少一台板车设置在轨道上,框架中部安装至少一层轨道,至少一台行车分别设置在各层轨道上,吊板分别通过绳索分别与行车相连接,框架至少一侧上分别纵向连接至少四条间断导轨,以此分别形成至少两个大横移口及至少两个小横移口,吊板上分别连接至少两个导向架,导向架各自的上下端分别安装导轮,其分别与间断导轨相接触。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载车板在升降或横移时容易晃动及摇摆而不能保证车辆停放安全的问题。
文档编号E04H6/00GK2620013SQ0321497
公开日2004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9日
发明者张波, 王示, 王建明, 贾元军, 张爱萍, 胡国宁 申请人:山东万斯达钢结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