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管自振拉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芯管自振拉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机械,用作生产多孔混凝土预制板。
生产多孔混凝土预制板,常采用附着式外振动振实混凝土。这种方法效率低、能耗高、废品率高、劳动强度大。《建筑机械》1986年第11期介绍了“新型的多孔板内振动拉模”,但由于仍在每一根芯管中放置软轴、偏心轴、轴承等振动零件,因而结构复杂、耗能仍较高、噪声也较大。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制造一种芯管自振拉模。
本实用新型包括钢模、若干根芯管、连接芯管的钢梁,全部芯管与钢梁刚性连接,构成为一整体,另外在钢梁上刚性连接一台振动电机(如附图所示)。
当钢模〔1〕中装满混凝土时,启动安装在钢梁〔3〕上的振动电机〔4〕,当振动电机〔4〕的振动频率与芯管〔2〕的固有频率一致时,芯管〔2〕产生剧烈的弹性共振,对其四周的混凝土振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①由于运用弹性共振放大原理,振动电机只需较小的激振力即可使芯管发生振动响应,振实混凝土,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效率;②由于利用芯管弹性自振,省掉了软轴、偏心轴、轴承等另件,因而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③由于芯管内没有偏心轴,没有偏心轴和芯管之间的振动和冲击,因而工作噪声较小。
权利要求
1.一种芯管自振拉模,由钢模[1]、芯管[2]、钢梁[3]组成,其特征在于全部芯管[2]均与钢梁[3]刚性联接,构成一个整体,另外在钢梁[3]上刚性地联接一台振动电机[4]。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芯管自振拉模。这种拉模由于采用了芯管弹性共振放大的原理来振实混凝土,因此,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节能、噪声低等优点,同时还能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文档编号E04G9/10GK87200948SQ87200948
公开日1988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19日
发明者郑昌信, 黄信芝 申请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