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脚手架的捆扎紧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6阅读:3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木脚手架的捆扎紧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以捆扎方式建造承重竹木支架的,特别是竹木脚手架的捆扎紧固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进行捆扎紧固的新方法。
目前,竹木脚手架的捆扎方法是在各方向的竹木交叉处用铅丝(即镀锌低碳钢丝,下同)捆扎,并扭捻其端段使之紧固。此法有缺点扭捻程度小了达不到紧固效果,脚手架不安全,扭捻多了常常超过铅丝的疲劳极限而断裂,或伤裂,伤裂者极易被忽视,以后伤裂处因受力演变成断裂时,事故突然发生,猝不及防。再者,上述脚手架拆除时,因铅丝已变形,不能再用,只好剪断当作废物扔掉,成千上万的脚手架都扔掉大量的,只用过一次的铅丝,这种长期的经常性浪费实在是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竹木脚手架的新式紧固组件和用该组件来捆扎紧固的方法,一并解决前述脚手架安全问题及捆扎材料的浪费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现有的小号单股钢丝绳两端段制作若干固定的金属小珠(制法在实施例中详述),各小珠相距一小段距离,钢丝绳中段无小珠。另用钢带制作竖柱夹,它由两个相同的,中段有凹弯壁的夹片和长杆螺栓组成,或由一个钢带弯成的马蹄形套夹和长杆螺栓组成。竖柱夹成对的端片上均有如下一组孔一个螺栓孔与两个穿珠圆孔靠近,两个U形孔分别与穿珠孔相通,螺栓孔中横穿一枚长杆螺栓,其头部及螺母加垫圈遮住穿珠孔的一部分。穿珠孔孔径比钢丝绳上的小珠直径大,U形孔孔径比小珠直径小而比钢丝绳直径稍大。U形孔的棱缘为光滑的圆棱。竖柱夹凹弯壁上有扁孔,可嵌卡内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在使用时在竖柱上需要的部位装上竖柱夹,其成对的端片暂时相距整枚螺栓长度的距离,若遇较细竖柱,可嵌卡内垫片(它并不处处需要。仅作备用),螺栓螺母暂不拧紧,露出穿珠孔。用钢丝绳在横梁竹木交叉处捆扎,以钳子等工具尽量拉紧钢丝绳,余下的绳端段务必是有小珠的,将绳端分别从竖柱两侧绕向竖柱夹端部,把各绳端分别穿过穿珠孔,拉紧绳端使某个小珠紧卡在U形孔上,这样,钢丝绳各端即被固定,并初步拉紧了钢丝绳。最后一步是用扳手拧紧螺栓的螺母,同时出现两个效果竖柱夹既夹紧了竖柱,又进一步拉紧了钢丝绳,各方向的竹木紧固在一起。拆除脚手架时,旋松螺母,全套组件都可完好地取下,下次再用。
由于钢丝绳的强度几倍地优于铅丝,竖柱夹又是钢带制成的,所以全套组件的安全性远胜于铅丝捆扎。又由于钢丝绳端段不采取扭曲打结,使用后不变形损坏,可反复使用,直到使用时间很长后,若发生严重锈蚀,才会失去使用价值,注意保护可以使用更长时间;而铅丝只能用一次,材料还是光泽犹存却只好废弃。论使用率,前者比后者高成百倍,论成本,同样长度的钢丝绳比铅丝贵,(但铅丝需要的长度为钢丝绳的2~3倍),另有钢带片、螺栓等,按使用一次看,组件的造价要高于铅丝,但是按使用率计算,一个专业建筑单位耗费在这方面的成本,用组件仅为用铅丝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综合安全性和无浪费各个方面,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很明显的。
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捆扎紧固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2是马蹄形竖柱夹的捆扎紧固组件具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图2的竖柱夹端片上各种孔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捆扎紧固组件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捆扎紧固组件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3、图5,用现有的小号单股钢丝绳-例如1×7,1×19或1×37等,直径1.2~5毫米的钢丝绳一截成段,每段长度足以在2根竹木交叉处缠绕2~4道并有剩余,钢丝绳1的两个端段上串穿若干有轴孔的小珠2,小珠是球状或两端具球面的小圆柱金属小体。小珠之间各相距一小段距离。小珠用稍软的金属例如铝制作,也可用退了火的钢珠、铁珠制作,甚至可利用无裂伤的报废小螺母来制作(亦退火致软),再用冲头具球状或圆柱状凹窝的机具或工具冲压串穿在钢丝绳上的小珠,由于钢丝绳表面有许多旋向沟缝,小珠经冲压后,其轴孔壁产生钢丝绳印并与之紧紧嵌合,再无移动的可能。固定后的小珠直径为钢丝绳直径的2~4倍,小珠表面较圆滑。钢丝绳的有珠段为绳总长的 1/6 ~ 1/3 。绳中段无小珠。竖柱夹3由两片具弹性的钢带制成宽度例如3~6厘米,厚1~5毫米的夹片,较薄的竖柱夹制得宽些,每个夹片中段呈凹弯,其弯度比竹木外壁的弯度小,未拧紧螺母11时,凹弯壁4仅中部接触竹木,螺母拧紧后,凹弯壁才全部紧贴竹木外壁。凹弯壁上有扁孔5-扁椭圆孔或窄条形孔一用来嵌卡内垫片,竖柱夹端部为方形或矩形平片6,成对的端片可完全重合,端片较凹弯壁为厚,可将钢带两端折叠2~3层压平后制成,或另用较厚钢带片固定在端片上。竖柱夹各端片上均制有如下一组孔一个螺栓孔7与两个穿珠孔8靠近,两个U形孔9分别与穿珠孔相通,螺栓孔中的长杆螺栓10的螺纹部分很长,螺栓头部及螺母11加垫圈可遮住穿珠孔的一部分。穿珠孔孔径比钢丝绳上的小珠直径大,U形孔孔径比小珠2的直径小而比钢丝绳直径稍大,U形孔的棱缘制成光滑的圆棱。内垫片12由硬质材料例如金属、竹木等制成弧形块,厚1厘米以上,它有旋钮13,旋钮柄的长度大于凹弯壁4的厚度。旋钮为平底,底面形状与扁孔5的形状相似而面积略小。旋钮形体能穿过扁孔5,穿过后再旋转一定角度,内垫片即卡在竖柱夹内侧。实施例一的竖柱夹有两对端片、共8个穿珠孔,可固定并张拉2~4根钢丝绳(图1中只画了一根钢丝绳)。
实施例二参照图2、图3和图4,用一片具弹性的钢带制作马蹄形竖柱夹14,其内径可制成大、中、小三种尺寸,分别与大、中、小的脚手架。竹木直径相等。竖柱夹有一对端片,共4个穿珠孔,可固定并张拉2根钢丝绳(图2中未画钢丝绳),其余特征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上述两个实施例主要用于脚手架。其他用途的承重竹木支架也可使用本实用新型建造,若承重要求更高,只须适当加大组件各部分尺寸即可奏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承重竹木支架的,特别是竹木脚手架的捆扎紧固组件,其特征是小号单股钢丝绳1两端段有若干固定的小珠2,各小珠相距一小段距离,钢带制成的竖柱夹3由两个中段的凹弯壁4的夹片和长杆螺栓10组成,在竖柱夹成对的端片6上均有如下一组孔一螺栓孔7与穿珠孔8靠近,U形孔9与穿珠孔8相通,螺栓10的头部及螺母11加垫圈遮住穿珠孔的一部分,穿珠孔孔径比小珠2的直径大,U形孔孔径比小珠2的直径小而比钢丝绳直径稍大,U形孔的棱缘为光滑的圆棱。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是竖柱夹由一个马蹄形套夹14和长杆螺栓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是凹弯壁4上有扁形孔5。
4.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是内垫片12为硬质材料的弧形块,其旋钮13为平底,底面形状与扁形孔5的的形状相似而面积略小,旋钮形体能穿过扁形孔5,旋钮柄的长度大于凹弯壁4的厚度。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木脚手架捆扎紧固组件小号单股钢丝绳两端段有若干固定的金属小珠,钢带竖柱夹各端片均制有螺栓孔、穿珠孔和U形孔,后二者相通。竖柱夹凹弯壁上有扁孔,可嵌卡内垫片。本实用新型用来搭建竹木脚手架时竖柱夹夹在竖柱上,钢丝绳在竹木交叉处捆扎,绳端穿进竖柱夹成对的端片穿珠孔中,紧卡在U形孔上,然后旋紧竖柱夹的螺母,使各方向的竹木紧固在一起。
文档编号E04G7/00GK87207135SQ87207135
公开日1988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日
发明者侯立群 申请人:侯立群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