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组合过滤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26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组合过滤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组合过滤筒,可用于净化小型水池的水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游泳池已成为家庭娱乐的方式之一。家庭游泳池不仅是指设置于自家庭院内的小型游泳池,还包括一种可移动且易收折的充气式地面游泳池。由于上述家庭游泳池体积小,通常没有配置循环滤水装置,对于充气式游泳池来说,更是难以设置。因此,为使池内的水质保持清洁卫生,早期的做法是将整个水池内的水全部倒掉以更新,这自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既不经济也不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水池的过滤器,该过滤器一般设置于池底,受人工托动或可在池底自动游走,其在循环泵的驱动下,可循环过滤水池中的细小杂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但这种过滤器只能过滤水池中的细小杂物,对于水面上漂浮的较大漂浮物(如树叶等杂质)则无能为力,而另需以人工方式捞除,或者另外设置仅可过滤水面上较大漂浮物的过滤器,因此功能比较单一。另外,该过滤器由于设置于池底,当以长杆状手柄托动时,大部分重量均在下方,因此较难托动,致使操作不便;而当采用自动游走型的过滤器,则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水池的两用组合过滤筒,其不仅可对水池内的细小杂物进行过滤,还可有效去除较大的漂浮物等杂质,且使用方便、操作容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两用组合过滤筒,该过滤筒包括一筒体,该筒体底部的通孔由管体与外置过滤器相连;该筒体内可选择安装用以过滤水中细小杂物的第一套滤水装置,及用以过滤水面上较大漂浮物的第二套滤水装置;该第一套滤水装置至少包括一过滤网,其上设有一上盖,该上盖上的通孔由一管体与一吸头相连;该第二套滤水装置至少包括一网体。
该第一套滤水装置还包括一下盖,该下盖活动卡固于筒体内,其底部也设有一通孔与筒体的通孔相通,而该上盖与下盖将过滤网固定。
该第二滤水装置还设有一可将网体固定于筒体内的连接筒。
该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开孔,在开孔上设置单向片。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一个过滤筒内整合有两种滤水装置,使用者可根据要求选择安装不同的滤水装置,以达到滤除水中细小杂物或过滤水面上较大漂浮物功能,且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又非常容易,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套滤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滤除水中细小杂物时);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套滤水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套滤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滤除水面漂浮物时);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套滤水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筒A包括一筒体1,该筒体1的底部设有通孔11,其侧壁上设有固定夹12与一固定装置B相连。该筒体1内可选择安装两套滤水装置2、3。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套滤水装置2可用以过滤水中的细小杂物,其包括上盖21、过滤网22及下盖23等部件。该下盖23活动卡固于筒体1内,其底部也设有一通孔231与筒体1的通孔11相通;所述过滤网22设置下盖23内,其上方盖设有上盖21,且上、下盖21、23将过滤网22固定;该上盖21上设有一通孔211,由一管体S与一吸头E相连(如图5)。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二套滤水装置3可用以过滤水面上的较大漂浮物,其包括一连接筒31及一网体32,其可依次套置于筒体1内,且连接筒31将网体32固定于筒体1内。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5所示,所述的过滤筒A通过固定装置B固定于小型游池C的池壁顶缘C1,其筒体1底部的通孔11由一管体S与池壁上的出水孔C2相连,再连接至一外置过滤器D的入水口,而外置过滤器D的出水口再由管体S与池壁上的入水孔C3相通。
再配合图2所示,当欲滤除水中细小杂物时,可选择使用第一套滤水装置2,即将该装置各部件安装于筒体1内,其上盖21的通孔211通过管体S与一吸头E连接,该吸头E上还设有一长手柄E1。使用时,启动外置过滤器D的马达,其吸力作用将使游池C内的水通过吸头E流经过滤筒A,而到达外置过滤器D,此时,使用者可手握手柄E1以托动吸头E,令吸头E在游池C的池底来回移动,从而将池底的细小杂物充分地吸入到过滤筒A内,并经过过滤网22的过滤而到达外置过滤器D,以完成细小杂物的过滤,池水再经过外置过滤器D的进一步过滤而由其出水口回流到游池C内,这样即可完全一次循环。
如图4所示,如欲滤除水面较大漂浮物时,可选择使用第二套滤水装置3,即将连接筒31及网体32依次套置于筒体1内。使用时同样启动外置过滤器D的马达,由于筒体1上方开放,游池C内的水在马达的吸力下可直接由筒体1上方进入到过滤筒A内,而水面上的漂浮物也将随着水流一起进入到过滤网A内,由网体32滤除后,池水进入到外置过滤器D内,经过进一步过滤后再回流到游池C内。由于此时所述过滤器A设置于游池C的池水上部,如果池水水位低于筒体1上方敞口时,将致使外置过滤器D的马达空转而损坏电机。为防止上述事故发生,所述筒体1的底部可设置若干开孔13,而在开孔13上设置单向片14,当游池C内的水位底于过滤筒A筒体1上方敞口时,池水在马达吸力作用可顶开单向片14而进入到过滤筒A内,从而可防止马达空转。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组合过滤筒,其特征在于该过滤筒包括一筒体,该筒体底部的通孔由管体与外置过滤器相连;该筒体内可选择安装用以过滤水中细小杂物的第一套滤水装置,及用以过滤水面上较大漂浮物的第二套滤水装置;该第一套滤水装置至少包括一过滤网,其上设有一上盖,该上盖上的通孔由一管体与一吸头相连;该第二套滤水装置至少包括一网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组合过滤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滤水装置还包括一下盖,该下盖活动卡固于筒体内,其底部也设有一通孔与筒体的通孔相通,而该上盖与下盖将过滤网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组合过滤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滤水装置还设有一可将网体固定于筒体内的连接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组合过滤筒,其特征在于该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开孔,在开孔上设置单向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组合过滤筒,其包括一筒体,该筒体底部的通孔由管体与外置过滤器相连;该筒体内可选择安装用以过滤水中细小杂物的第一套滤水装置,及用以过滤水面上较大漂浮物的第二套滤水装置;该第一套滤水装置至少包括一过滤网,其上设有一上盖,该上盖上的通孔由一管体与一吸头相连;该第二套滤水装置至少包括一网体。使用者在使用上述过滤筒时,可根据要求选择安装不同的滤水装置,以达到滤除水中细小杂物或过滤水面上较大漂浮物功能,且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又非常容易,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E04H4/12GK2841847SQ20052006667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8日
发明者林华乡 申请人:明达塑胶(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