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底用凝固基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34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壁底用凝固基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壁底用的凝固基材(立^上力S^)基礎材)及使用了该 凝固基材的壁底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在形成建筑物的壁构件时广泛采用如下施工方法在混凝土的地 面上生成被称作凝固基材的基材,在该基材的上面竖起壁构件(例如,预 先在工厂作成,然后带到建筑现场的构件)的施工方法(例如,参照专利 文献1及2)。
专利文献1特开2005 — 76426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6—104675号公报
以往,作为一直使用的凝固基材,多半是混凝土制的基材。
艮P,采用金属模具框或木制模具框,在基底的部分同时灌入地面混凝 土和混凝土,在混凝土固化后,去除模具框,制作凝固基材。
这种混凝土制的凝固基材具有能够在短时间内制作的优点,但需要必 须将模具框设置在规定位置的劳力,而且还存在强度也不够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以往的凝固基材中的问题而实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能够由少于以往的凝固基材的劳力设置,且具有大于以往的凝固基材的强 度的凝固基材及使用了该凝固基材的壁底构造。
以下,采用"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参照符号来说明用于解决上 述问题的方法。这些参照符号仅为了明确"专利请求的范围"的记载和"发 明的实施方式"的记载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附加,并不需要用于解释"专利 请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的技术性范围。说明书第2/9页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凝固基材100,具有相互平行 的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其中,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从所述上表面101 贯通至所述下表面102的至少一个贯通孔103、 104,并且以底灰为主要成 分。
例如,所述贯通孔103、 104可形成为在所述凝固基材100的长度方 向上延伸的长孔。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用构件110,用于将上述的凝固基材100 固定在设置面上,其中,包括平板状构件111,其具有架设于所述贯通 孔103、 104所需的足够大小;和螺纹构件112,其在所述平板状构件lll 的下面,固定于所述平板状构件lll。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固定用构件130,用于将上述的凝固基材100 固定在设置面上,其中,包括与所述凝固基材100的上表面101接触的 一对凸缘面131;分别从所述一对凸缘面131向下方垂直地延伸的一对垂 直面132;和在两端与所述一对垂直面132连接的中央面133,所述一对 垂直面132能够嵌入所述贯通孔103、 104中,在所述中央面133形成有 贯通孔134。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壁底构造,包括上述的凝固基材100;以
网眼状配置有钢筋的钢筋构造体200;和通过所述贯通孔103、 104将所述 凝固基材100固定于地面的固定材110,其中,所述钢筋构造体200配置 于所述地面的上方,所述凝固基材100配置于所述钢筋构造体200上,并 且通过所述固定材110固定在所述地面上。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可预先在工厂中制造,所以能够带到建筑 现场当场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不必像以往的凝固基材那样在建筑 现场费时地制造,所以能够以少于以往的凝固基材的劳力在短时间内设 置。
另外,由于以往的凝固基材是混凝土制,所以是重物,但由于本实施 方式的凝固基材相比于混凝土制的以往的凝固基材,只有其大约60%的重 量(如后述,混凝土制的凝固基材为20kg,与其相比,同一形状的本发明 的凝固基材为11.7kg),所以可容易地安装。
另外,在强度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也具有高于以往的混凝土
制的凝固基材的强度。
此外,以往的混凝土制的凝固基材一旦制造后,基本不可能再进行加 工,但由于本发明的凝固基材是以底灰为主要成分,所以例如可由高速刀 具进行切断,在建筑现场可容易地进行形状的变更、或在必要位置开孔。


图1 (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的俯视图,图1 (B)是 同凝固基材的主视图,图l (C)是同凝固基材的侧视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的立体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的使用方法的第一例的立 体图4是表示用于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固定于地面的固定 用构件的第一例的立体图5是表示将第二例的固定用构件安装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凝固
基材的状态的立体图6是表示将第二例的固定用构件安装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凝固 基材的状态的剖视图7是表示将第一例及第二例的固定用构件安装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 式的凝固基材的状态的剖视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的使用方法的第二例的立 体图。
图中,100—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1—凝固基材的上表 面;102 —凝固基材的下表面;103、 104 —贯通孔;105 —U字型槽;110 —固定用构件;lll一平板状构件;112 —螺纹构件;120 —壁材;130 —安 装金属件;140 —螺栓;150 —设置面;151—支撑部;200—钢板;210 —
钢筋构造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 (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的俯视图,图1 (B) 是凝固基材100的主视图,图l (C)是凝固基材100的侧视图。
另外,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IOO作为整体具有长方体形状。
在凝固基材100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从上表面101贯通至下表面
102的两个贯通孔103、 104。
各贯通孔103、 104形成为在凝固基材100的长度方向A上延伸的长
孔。各贯通孔103、 104处于以凝固基材100的中心为左右对称的位置。 另外,在凝固基材100的长度方向A上的两端形成有沿厚度方向延伸
的U字型槽105。
凝固基材IOO例如可预先在工厂制造,从而可将工厂中制造出的构件 带到建筑现场。
凝固基材IOO例如由以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底灰为集料的混凝土制作。 作为从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底灰,具有飞灰和底灰两种,本实施方式的
凝固基材IOO利用底灰制作。
底灰是在火力发电厂中,通过燃烧燃料的煤之后,残留的煤灰相互凝
结而生成。
飞灰例如作为水泥的混合材料而再利用。
与此相对,底灰在此之前也只不过使用于土壤改良材或填筑材,但发 明者的研究结果获知,通过清洗(例如,水洗),进行粒度选择,可使用 于混凝土集料(作为混凝土集料,目前一般使用的是自然的山砂)的代替 品,基于该发现实现了本发明。
以下揭示底灰的特性。
(1) 比重 1.9 2.3 (水泥的约2/3)
(2) 密度620 697kg/m3 (例如,作为比较对象选择砂时,砂的密 度约2500 kg/m3)
(3) 构成物质(单位重量%)
Si0258.11
A120323.58
Fe2035,65
CaO4.31
MgO1.11
K20 1.10 Na20 0.51 Ti(D2 1.30 其他 4.33
(4) 重金属类(Cu、 Cr、 Cd、 Pb) 不检测
(5) 残留盐浓度 1/1000 PPM以下
(6) pH 9.0 9.5 以下揭示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的构成材料及其使用量(单位
kg/m3)的一例。
(1) 水 120
(2) 水泥 400
(3) 石粉(花岗岩) 428
(4) 底灰(粒径小于5mm) 877
(5) 底灰(粒径5mm以上) 139 (总质量1964 kg/m3)
以下例举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例。 在制造凝固基材100时采用金属模具。 首先,在坍落度Ocm下混合上述(1) (5)的原材料。 然后, 一边施加强力的振动一边对混合的原材料进行压力成形。 之后,实施蒸发养护。蒸发养护的时间例如为IO小时。 以下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的尺寸的一例。
(1) 宽度110mm
(2) 长度900mm
(3) 高度90mm
每一个凝固基材100的重量约为11.7kg。再有,若由混凝土制造同一 形状 同一尺寸的凝固基材,则每一个的重量成为20kg。
对于具有以上的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在第三者检査装 置中实施了四周压縮强度试验。
试验条件如下所述。 (1)试验目的设计基准强度(24N/mm2)的确认
(2) 强度管理方法通常的方法
(3) 试验体采取方法JIS A1115
(4) 试验体的强度管理材料寿命28天
(5) 试验体的养护方法气中养护
(6) 试验体的数目3
(7) 试验方法JISA1108 "混凝土的压縮强度试验方法"
在对三个试验体实施了四周压縮强度试验后,获得的压縮强度如以下 所述。
(1) 29.3 N/画2
(2) 32.2 N/画2
(3) 29.7N/mm2
因此,平均压縮强度如以下所述。 (29.3+32.3+29.7) Z3 = 30.4N/mm2 确认该平均压缩强度(30.4 N/mm2)大大超过了设计基准强度 (24N/mm2)。
凝固基材为了增大与设置在其上面的壁材的摩擦力,优选大的表面粗 糙度。例如,可通过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的构成材料之一的 石粉(花岗岩)中混入砂或飞灰,提高凝固基材100的表面粗糙度。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可预先在工厂中制造,所 以能够带到建筑现场当场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ioo不必像以往的 凝固基材那样在建筑现场费时地制造,所以能够以少于以往的凝固基材的 劳力在短时间内设置。
另外,由于以往的凝固基材是混凝土制,所以是重物,但由于本实施 方式的凝固基材100相比于混凝土制的以往的凝固基材,只有其大约60 %的重量(如上所述,混凝土制的凝固基材为20kg,与其相比,同一形状 的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为11.7kg),所以可容易地安装。
另外,在强度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也具有高于以往的混 凝土制的凝固基材的强度。
此外,以往的混凝土制的凝固基材一旦制造后,基本不可能再进行加 工,但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例如可由高速刀具进行切断,在建筑现
场可容易地进行形状的变更、或在必要位置开孔。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的使用方法的第一例的立体图。
在将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配置于设置面(例如,混凝土面或者 钢板等)上之后,使固定用构件110穿过各贯通孔103、 104,通过固定用 构件110将凝固基材100固定到设置面上。
图4是表示固定用构件110的第一例的立体图。
固定用构件110包括平板状构件lll,其具有架设于各贯通孔103、 104所需的足够的大小;螺纹构件112,其在平板状构件111的下面,例 如通过焊接固定于平板状构件111上。
螺纹构件112可固定于平板状构件111的中心位置,或者也可偏心地 固定于从平板状构件111的中心位置偏离的位置。
在将平板状构件111架设于各贯通孔103、 104之后,将螺纹构件112 固定到设置面上。
之后,在凝固基材100的上面配置壁材120。
图5是表示将第二例的固定用构件110安装于凝固基材100的状态的 立体图,图6是表示将第二例的固定用构件110安装于凝固基材100的状 态的剖视图。
第二例的固定用构件110由安装金属件130和螺栓140构成。 安装金属件130包括与凝固基材100的上表面接触的一对凸缘面
131;分别从一对凸缘面131向下方垂直地延伸的一对垂直面132;在两端
与一对垂直面132连接的中央面133。
分别在一对凸缘面131的大致中央形成有贯通孔135。
一对垂直面132之间的间隔设定为与各贯通孔103、 104的宽度相等,
因此,能够将一对垂直面132嵌入各贯通孔103、 104中。 在中央面133的中央形成有穿过螺栓140的贯通孔134。 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采用第二例的固定用构件110如以下那样固定。
首先,将安装金属件130的一对垂直面132分别嵌入贯通孔103、 104中。
然后,使螺栓140穿过中央面133的贯通孔134。
如图6所示,在设置面150上预先形成有支撑部151。通过使螺栓140 与支撑部151螺合,将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固定到设置面150上。
或者,也可并用图4所示的第一例的固定用构件110和图5及图6所 示的第二例的固定用构件110。
图7是表示并用了第一例的固定用构件110和第二例的固定用构件 110的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将第一例的固定用构件110置于凝固基材100的上表面 101上,然后使螺纹构件112穿过各贯通孔103、 104。第二例的固定用构 件110从凝固基材100的下面102将安装金属件130的一对垂直面132分 别嵌入贯通孔103、 104中。
在使第一例的固定用构件110的螺纹构件112穿过形成于第二例的固 定用构件110的中央面133的贯通孔134之后,使螺母136从中央面133 的下方与螺纹构件112螺合。与图6同样,通过使螺纹构件112的前端与 支撑部151螺合,将凝固基材100固定到设置面150上。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的使用方法的第二例的立体图。
在第二例中,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IOO构成了壁底构造的一部分。 艮P,图8所示的壁底构造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将凝固
基材100相对于地面(例如,混凝土面)维持在规定高度的钢板200;网
眼状配置了钢筋的钢筋构造体210;通过贯通孔103、 104将凝固基材100
固定到设置面(例如,混凝土面)上的固定材IIO。
多个钢板200分别通过规定构件(例如,上下逆转图4所示的固定用
构件110而使用的构件)220相对于地面(例如,混凝土面)维持在规定高度。
在相互邻接的两个钢板200之间架设有凝固基材100,凝固基材100 通过固定用构件110固定在地面上。
在钢板200的下方配置有钢筋构造体210,通过将钢筋构造体210安 装在钢板200的下面,而将其维持在距离地面的规定高度。
在形成具有上述的构造的壁底构造之后,以全部包覆钢筋构造体210
的方式灌入混凝土。此时,也可同样由混凝土充填凝固基材ioo的各贯通
孔103、 104。
根据该第二例,可与制造加入钢筋的混凝土面同时在混凝土面上配置 凝固基材100。
再有,本实施方式的凝固基材100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构造,可进行各
种变更。
例如,凝固基材10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长方体,也可根据需要作成三
角形、梯形及其他的矩形形状。或者,只要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及下表 面,也可作成圆形、椭圆形等曲线形状。
另外,贯通孔103、 104的数目也不限定于两个。贯通孔的数目可为 一个,也可根据需要形成三个以上。
另外,贯通孔103、 104的形状也不限定于长孔。只要是能够通过任 意的固定用构件将凝固基材100固定到地面上的贯通孔,可为任意形状的 贯通孔。但是,通过将贯通孔103、 104作成长孔,可在凝固基材100的 长度方向(即,长孔的长轴方向)上调整固定用构件110的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凝固基材,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从所述上表面贯通至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个贯通孔,并且以底灰为主要成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固基材,其中, 所述贯通孔是在所述凝固基材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孔。
3. —种固定用构件,用于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凝固基材固定在 设置面上,其中,包括平板状构件,其具有架设于所述贯通孔所需的足够的大小;和 螺纹构件,其在所述平板状构件的下面,固定于所述平板状构件。
4. 一种固定用构件,用于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凝固基材固定在设置面上,其中,包括与所述凝固基材的上表面接触的一对凸缘面;分别从所述一对 凸缘面向下方垂直地延伸的一对垂直面;和在两端与所述一对垂直面连接 的中央面,所述一对垂直面可嵌入所述贯通孔中,在所述中央面形成有贯通孔。
5. —种壁底构造,包括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凝固基材; 以网眼状配置有钢筋的钢筋构造体;和通过所述贯通孔将所述凝固基材固定于地面的固定材,其中, 所述钢筋构造体配置于所述地面的上方, 所述凝固基材配置于所述钢筋构造体上,并且通过所述固定材固定在 所述地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由少于以往的凝固基材的劳力设置,且具有大于以往的凝固基材的强度的凝固基材。凝固基材(100)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从上表面贯通至下表面的至少一个贯通孔(103、104),并且以底灰为主要成分。
文档编号E04G11/06GK101100860SQ200610163639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3日
发明者高石常雄 申请人:高石常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