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96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结构件,特别涉及用于移动建筑物结构中的顶梁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建筑物结构中的顶梁一般采用工字钢或槽钢,这两种型钢虽然强度高。但搭接过程比较复杂,功能比较单一,尤其上述两种型材没有嵌装顶棚板的位置,使顶棚的安装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薄钢板折弯成型技术生产的薄壁钢构件,替代传统工字钢或槽钢,解决现有工程应用中传统型材功能比较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设计一种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包括由第一边和第二边构成截面为“L”形的长条型材,所述型材中第一边的底面中部设有“L”形的第一折边。将薄板材折成“L”形状,使其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可以作为受力件使用。同时,在底面设计的“L”形第一折边与型材第一边的底面构成了一个插槽,可将顶棚板嵌入该插槽中,起到吊顶系统龙骨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改善构件的力学性能,所述型材中第一边的自由边缘设有垂直于该边的第二折边,型材中第二边的自由边缘设有垂直于该边的第四折边,型材中第二折边的自由边缘上设有垂直于该折边,并内扣的第三折边。由于型材折成了近似于箱形的结构,给排水管道以及电气线路均可设置于该构件的槽中,不但外表整洁,而且还对上述管路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同时还可作为吊顶系统的龙骨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该构件应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由图1和图2可知,这种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包括由第一边10和第二边30构成截面为“L”形的长条型材100,所述型材100中第一边10的底面中部设有“L”形的第一折边50。将薄板材折成“L”形状,使其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可以作为受力件使用。同时,在底面设计了“L”形第一折边50,该折边与型材第一边10的底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插槽,可以将顶棚板嵌入该插槽中,起到吊顶系统龙骨的作用。
由图1可知,所述第一折边50包括上板51、下板52以及与上板51、下板52垂直连接的立板53。其中上板51与第一边10的底面采用焊接或紧固件固定连接,保证第一折边50与第一边10底面的可靠连接。
由图1和图2可知,为了进一步改善构件的力学性能,所述型材100中的第一边10的自由边缘设有垂直于该边的第二折边20。第二边30的自由边缘设有垂直于该边的第四折边40。第二折边20的自由边缘上设有垂直于该折边,并内扣的第三折边21。第四折边40的自由边缘上设有垂直于该折边,并内扣的第五折边41。由于型材折成了近似于箱形的结构,第一边10、第二折边20和第三折边21以及第二边30、第四折边40和第五折边41构成两个槽,给排水管道以及电气线路均可设置于该构件的槽中,不但外表整洁,而且对上述管路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还可以将该槽直接作为排水槽使用。
由图1可看到,所述型材100中第一边10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1,可以与立柱或侧板固定连接。第二边30上设有第二固定孔31,可以与相邻的移动建筑上的钢梁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包括由第一边(10)和第二边(30)构成截面为“L”形的长条型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100)中第一边(10)的底面中部设有“L”形的第一折边(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50)包括上板(51)、下板(52)以及与上板(51)、下板(52)垂直连接的立板(5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100)中第一边(10)的自由边缘设有垂直于该边的第二折边(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100)中第二边(30)的自由边缘设有垂直于该边的第四折边(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100)的第二折边(20)的自由边缘设有垂直于该折边,并内扣的第三折边(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100)的第四折边(40)的自由边缘上设有垂直于该折边,并内扣的第五折边(4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100)中的第一边(10)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100)中的第二边(30)上设有第二固定孔(31)。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箱式组合房的薄壁钢梁,包括由第一边(10)和第二边(30)构成截面为“L”形的长条型材(100),第一边(10)的底面中部设有“L”形的第一折边(50),第一边(10)的自由边缘设有垂直于该边(10)的第二折边(20),第二边(30)的自由边缘设有垂直于该边(30)的第四折边(40),第二折边(20)的自由边缘上设有内扣的第三折边(2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给排水、电气管路均可嵌于该型材的内槽中,不仅外表整洁规范,而且安全性也得到较大提高,同时还可作为吊顶系统的龙骨使用。
文档编号E04C3/09GK2923879SQ20062001432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
发明者王泽明 申请人:雅致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