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00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
技术背景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保护耕地。国家已限制取土烧砖,将来必将全 面禁止烧砖建房。建筑墙材需有替代产品。目前已有轻质墙板生产,但生产 方式多为手工模板生产,工艺落后。也有厂家推出机械套模或螺旋推进墙板 机生产。但存在如下缺陷1、 手工模具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达不到建筑业标准。2、 机械套模生产,产量有所提高,劳动条件也有所改善,但设备制造 成本太高,设备笨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达不到社会需求,难以推广。3、 螺旋推进墙板机l)该机利用多管螺旋推进给料,压力点分散,生产 的墙板密实度不均匀,影响墙板的抗弯抗压强度。2)采用多管螺旋推进,需配 置齿轮分动箱,多根螺旋管,使设备制造成本增加。3)结构复杂,维修、清洗 困难,机械零件磨损大,维修费用高。4)缺乏定位装置,难以保证产品的外观平直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化机械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 质量的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用直推挤压给料机构代替螺旋推进给料机构,直推挤压机构由曲轴(3)、连杆(5)、推杆(7)、推杆座(6)、推板(8)和 推头(9)组成,曲轴连接连杆,连杆连接推杆,推杆由推杆座支承,推杆连 接推板,推板与推头连为一体,推头连接抽芯模管,曲轴与链轮(4)连接, 链轮通过链传动由电机带动。带轮缘的定位移动轮(11)卡在预先安装在场地上的钢轨(16)上,靠 轮缘与钢轨的配合确定墙板的运行方位。本实用新型的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采用直推挤压机构,简化了机械结构,降低制造成本,调试容易,维修容易,避免了机械的直接磨损,降 低维护费用,减少机构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使用推头送压物料,受力面 均匀,生产出的墙板密实度好,抗弯抗压强度高。定位移动轮保证了墙板机 能在设定的方位运动。生产出的墙板外观平直、整齐,安装容易,定位准确, 节约粉饰材料。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定位移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电机,2—减速机,3—曲轴,4—链轮,5—连杆,6—推杆座, 7_推杆,8—推板,9一推头,IO—抽芯模管,ll一定位移动轮,12—振动遇 机,13 —料斗,14一转向轮组,15 —推头滚轮,16 —预先安装在场地上的钢 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用直推挤压给料 机构代替螺旋推进给料机构。直推挤压机构由曲轴3、连杆5、推杆7、推杆 座6、推板8和推头9组成,曲轴连接连杆,连杆连接推杆,推杆由推杆座支 承,推杆连接推板,推板与推头连为一体,推头连接抽芯模管,曲轴与链轮4 连接,链轮通过链传动由电机l带动。推杆7靠推杆座6内的滚轴(8根)定 位,保证推杆运动方位的准确。推杆推动推板8和推头9作直线往复运动, 推头被滚轮15支承在机架上,以保证推头运行的灵活及准确的运行方位。如 图2所示,带轮缘的定位移动轮卡在预先安装在场地上的钢轨上16,靠轮缘 与钢轨的配合确定墙板的运行方位。工作原理-电机1通过减速机2减速,由链轮4带动曲轴3、连杆5、推杆7、推板 8、推头9作往复直线运动。物料由料斗落下,被推头推入成形腔被挤压,同 时振动机捣振,至墙材密实度达到所需墙板机自动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如此 反复,完成一条墙板的生产(约50 80米)然后升起转向轮转场,继续下一条 板的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包括机架,电机及传动装置,料斗,转向轮组,其特征在于给料推进机构为直推挤压给料机构,直推挤压给料机构由曲轴(3)、连杆(5)、推杆(7)、推杆座(6)、推板(8)和推头(9)组成,曲轴连接连杆,连杆连接推杆,推杆由推杆座支承,推杆连接推板,推板与推头连为一体,推头连接抽芯模管,曲轴与链轮(4)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机器 上配有带轮缘的定位移动轮(11),其卡在预先安装在场地上的钢轨(1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包括机架,电机及传动装置,料斗,转向轮组,其特征在于给料推进机构为直推挤压给料机构,直推挤压给料机构由曲轴(3)、连杆(5)、推杆(7)、推杆座(6)、推板(8)和推头(9)组成,曲轴连接连杆,连杆连接推杆,推杆由推杆座支承,推杆连接推板,推板与推头连为一体,推头连接抽芯模管,曲轴与链轮(4)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行式轻质墙板连续成型机采用直推挤压机构,简化了机械结构,降低制造成本,调试容易,维修容易,避免了机械的直接磨损,降低维护费用,减少机构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8B13/02GK201120664SQ200720105109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杨汝康, 王兆春 申请人:王兆春;杨汝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