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能与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密切相关。沥青 路面在使用期间,经受从低温到高温不同环境条件的考验。通常所说的"高温稳定性"的"高 温"条件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容易产生车辙、推移、拥包等永久性变 形(也包括泛油)的温度范围。道路使用的实践表明,在通常的汽车荷载条件下,永久性的 变形主要是在夏季气温25以上,即沥青路面的路表温度达到40 7(TC,已经达到或超过道 路沥青的软化点温度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且随着温度升高和荷载的加重,变形愈大。相反低 于这个温度,就不会产生严重的变形。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之中都会有数十天乃至一百 余天超过这个温度,有些地方尽管一年之中也许仅仅只有几天达到这样的气温条件,也难逃 高温变形破坏的厄运。沥青路面在高温条件下承受荷载作用,沥青混合料会产生显著地变形,其中不能恢复的 永久变形就成为车辙。车辙的存在降低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危及行车安全,从而縮短沥青路 面的使用寿命;高速公路的车辙是沥青路面的最有危害的破坏形式之一。此外,在钢箱梁的 铺装过程中,由于沥青混合料会在高温条件下出现推挤、拥包等现象,严重的影响路面情况 和施工效果。对于以上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的情况,相继有人发明了抗车辙剂等产品,通过增 加沥青粘弹性的办法,来提高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相变沥青路面 材料能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相变沥青改性剂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偶联剂=100: 1 5: 10 50: 1 5,选取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和偶联剂,备用;所述的相变材料为聚乙二醇(1000, 2000)、聚乙烯(碳链长度20 30)或石蜡(碳链 长度16 20);所述的促凝剂为CaCl2或MgCl2; 所述的支撑材料为二氧化硅或聚乙烯醇; 所述的偶联剂为l, 4一丁二醇或钛酸醋;@将相变材料加入到质量浓度为20% 40%的硅溶胶中,硅溶胶与相变材料质量比为100: 10 20,待相变材料全部溶解后,滴加促凝剂,在搅拌下,使其发生凝胶化反应,静置后形成二维网络结构凝胶;将凝胶在70 90'C烘箱中鼓风干燥24 48 h,冷却至室温取出捣碎, 并搅拌得粉体(粒径《0. l咖);将粉体30 50 'C下抽真空2 4 h,然后在保护气体的保护 下,加入支撑材料,80 10(TC温度下,添加偶联剂疏水改性2 6 h;然后造粒,得相变沥 青改性剂;2)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相变沥青改性剂=100: 10 20:1 8: 2 6: 0.2 0. 5: 2 10,选取粗集料、细集料、填料、 沥青、纤维和相变沥青改性剂,备用;②将粗集料、细集料和纤维在搅拌锅中搅拌30 60s,添加相变沥青改性剂继续搅拌60 90s,添加沥青再搅拌60 90s,最后加入填料拌和60 90s,其中粗集料、细集料与填料加 热至150 19(TC,沥青加热温度150 17(TC,搅拌锅设定温度160 180°C,得相变沥青路 面材料。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或氩气。所述的粗集料、细集料为玄武岩、辉绿岩或石灰岩。所述的填料为石灰石矿粉。所述的沥青为道路70tt沥青或SBS改性沥青(SBS为丁苯橡胶)。 所述的纤维选用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或矿物纤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相变沥青改性剂对沥青路面材料改性,使路面在高温时段吸 热延缓温度的升高,在低温时段释放热量从而降低沥青材料的温度敏感性,縮小路面温度的 变化范围,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延长路面寿命。本发明采用了固液相变材料定形技术解 决了在相变过程中出现的液体渗漏问题并,且选用聚乙二醇,聚乙烯,石蜡等相变材料解决 了固液相变材料渗漏液体与沥青的互溶问题。本发明制备的相变沥青路面材料能够降低路面 温度2 1(TC以上,有效的减缓高温对路面的破坏,增强路面的抗高温性能。
图1为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气温,普通沥青路面材料以及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温度与时间 变化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 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相变沥青改性剂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偶联剂=100: 2: 20: 2.4,选取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和偶联剂,备用; 所述的相变材料为聚乙二醇(1000, 2000); 所述的促凝剂为CaCl2; 所述的支撑材料为聚乙烯醇; 所述的偶联剂为钛酸醋;②将相变材料加入到质量浓度为25%的硅溶胶中,硅溶胶与相变材料质量比为100: 12, 待相变材料全部溶解后,滴加促凝剂,在强力搅拌下,使其发生凝胶化反应,静置后形成二 维网络结构凝胶;将凝胶在80'C烘箱中鼓风干燥30 h,冷却至室温取出捣碎,并强力搅拌 得粉体(粒径《0. lmm);将粉体40 'C下抽真空3 h,以除去绝大部分水分,然后在保护气体 的保护卜,加入支撑材料,9(TC温度下,添加偶联剂疏水改性2 6h;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制 成半径为1 2mm的颗粒,得相变沥青改性剂;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2)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相 变沥青改性剂=100: 11: 1.5: 4: 0.3: 4,选取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和相变 沥青改性剂,备用;所述的粗集料、细集料为玄武岩,最大公称粒径9.5mm;所述的填料为石灰石矿粉;所述的沥青为SBS改性沥青(SBS为丁苯橡胶); 所述的纤维选用聚酯纤维;②将粗集料、细集料和纤维在搅拌锅中搅拌50s,添加相变沥青改性剂继续搅拌70s, 添加沥青再搅拌70s,最后加入填料拌和70s,其中粗集料、细集料与填料加热至1S0。C,沥 青加热温度16(TC,搅拌锅设定温度170°C,得相变沥青路面材料。制备的相变沥青路面材料可以降低路面5°C。动稳定度可达到7900次/tnm。实施例2: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歩骤1)、相变沥青改性剂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偶联剂=100: 3: 20: 3.2,选取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和偶联剂,备用; 所述的相变材料为聚乙烯(碳链长度20 30); 所述的促凝剂为MgCl2; 所述的支撑材料为聚乙烯醇;所述的偶联剂为1, 4一 j'二醇;②将相变材料加入到质量浓度为30%的硅溶胶中,硅溶胶与相变材料质暈比为100: 15,待相变材料全部溶解后,滴加促凝剂,在强力搅拌下,使其发生凝胶化反应,静置后形成二维网络结构凝胶;将凝胶在8(TC烘箱中鼓风干燥30 h,冷却至室温取出捣碎,并强力搅拌 得粉体(粒径《0. lram);将粉体40 'C下抽真空3h,以除去绝大部分水分,然后在保护气体 的保护下,加入支撑材料,90'C温度下,添加偶联剂疏水改性4 h;经压片机压片制得半径 为1 2mm的颗粒,得相变沥青改性剂;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氩气;2)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相 变沥青改性剂=100: 14: 3: 4.5: 0.3: 4,选取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和相变 沥青改性剂,备用;所述的集料为辉绿岩,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所述的填料为石灰石矿粉;所述的沥青为道路70#沥青; 所述的纤维选用木质素纤维;②将粗集料、细集料和纤维在搅拌锅中搅拌60s,添加相变沥青改性剂继续搅拌80s, 添加沥青再搅拌80s,最后加入填料拌和80s,其中粗集料、细集料与填料加热至19(TC,沥 青加热温度170'C,搅拌锅设定温度18(TC,得相变沥青路面材料。制备的相变沥青路面材料可以降低路面7'C,动稳定度可达到9000次/mm。实施例3: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相变沥青改性剂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偶联剂=100: 1: 10: 1,选取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和偶联剂,备用; 所述的相变材料为石蜡(碳链长度16 20);所述的促凝剂为CaCL; 所述的支撑材料为二氧化硅; 所述的偶联剂为1, 4一丁二醇;②将相变材料加入到质量浓度为20%的硅溶胶中,硅溶胶与相变材料质量比为100: 10,待相变材料全部溶解后,滴加促凝剂,在强力搅拌下,使其发生凝胶化反应,静置后形成二维网络结构凝胶;将凝胶在7(TC烘箱中鼓风干燥24 h,冷却至室温取出捣碎,并强力搅拌 得粉体(粒径《0. lmm);将粉体30 °C卜'抽真空2 h,以除去绝大部分水分,然后在保护气体 的保护下,加入支撑材料,8(TC温度下,添加偶联剂疏水改性4 h: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制成 半径为1 2mm的颗粒,得相变沥青改性剂;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2)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相 变沥青改性剂=100: 16: 2: 4.8: 0.2: 3,选取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和相变 沥青改性剂,备用;所述的粗集料、细集料为石灰岩;所述的填料为石灰石矿粉;所述的沥青为道路70龄历青;所述的纤维选用矿物纤维;②将粗集料、细集料和纤维在搅拌锅中搅拌30s,添加相变沥青改性剂继续搅拌60s, 添加沥青再搅拌60s,最后加入填料拌和60s,其屮粗集料、细集料与填料加热至150°C,沥 青加热温度150"C,搅拌锅设定温度16CTC,得相变沥青路面材料。制备的相变沥青路面材料可以降低路面6'C。动稳定度可达到8400次/醒。实施例4: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相变沥青改性剂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偶联剂=100: 5: 50: 3,选取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和偶联剂,备用;所述的相变材料为聚乙二醇(1000, 2000);所述的促凝剂为MgCl2;所述的支撑材料为聚乙烯醇;所述的偶联剂为钛酸醋;②将相变材料加入到质量浓度为30%的硅溶胶中,硅溶胶与相变材料质量比为100: 18, 待相变材料全部溶解后,滴加促凝剂,在强力搅拌下,使其发生凝胶化反应,静置后形成二 维网络结构凝胶;将凝胶在9(TC烘箱中鼓风千燥48 h,冷却至室温取出捣碎,并强力搅拌 得粉体(粒径《0. lmm);将粉体50 'C下抽真空4 h,以除去绝大部分水分,然后在保护气体 的保护下,加入支撑材料,IOO'C温度下,添加偶联剂疏水改性5 h;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制成半径为1 2m!的颗粒,得相变沥青改性剂;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氩气;2)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相 变沥青改性剂=100: 18: 9: 6: 0.5: 12,选取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和相 变沥青改性剂,备用;所述的粗集料、细集料为玄武岩;所述的填料为石灰石矿粉;所述的沥青为道路70S沥青;所述的纤维选用聚酯纤维;②将粗集料、细集料和纤维在搅拌锅中搅拃40s,添加相变沥青改性剂继续搅拌90s,添加沥青再搅拌90s,最后加入填料拌和90s,其中粗集料、细集料与填料加热至19(TC,沥青加热温度17(TC,搅拌锅设定温度18(TC,得相变沥青路面材料。 制备的相变沥青路面材料可以降低路面5°C 。动稳定度可达到6300次/mra。
权利要求
1.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相变沥青改性剂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偶联剂=100∶1~5∶10~50∶1~5,选取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和偶联剂,备用;所述的相变材料为聚乙二醇、聚乙烯或石蜡;所述的促凝剂为CaCl2或MgCl2;所述的支撑材料为二氧化硅或聚乙烯醇;所述的偶联剂为1,4-丁二醇或钛酸醋;②将相变材料加入到质量浓度为20%~40%的硅溶胶中,硅溶胶与相变材料质量比为100∶10~20,待相变材料全部溶解后,滴加促凝剂,在搅拌下,使其发生凝胶化反应,静置后形成二维网络结构凝胶;将凝胶在70~90℃烘箱中鼓风干燥24~48h,冷却至室温取出捣碎,并搅拌得粉体(粒径≤0.1mm);将粉体30~50℃下抽真空2~4h,然后在保护气体的保护下,加入支撑材料,80~100℃温度下,添加偶联剂疏水改性2~6h;然后造粒,得相变沥青改性剂;2)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按质量比为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相变沥青改性剂=100∶10~20∶1~8∶2~6∶0.2~0.5∶2~10,选取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和相变沥青改性剂,备用;②将粗集料、细集料和纤维在搅拌锅中搅拌30~60s,添加相变沥青改性剂继续搅拌60~90s,添加沥青再搅拌60~90s,最后加入填料拌和60~90s,其中粗集料、细集料与填料加热至150~190℃,沥青加热温度150~170℃,搅拌锅设定温度160~180℃,得相变沥青路面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集 料、细集料为玄武岩、辉绿岩或石灰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 为石灰石矿粉。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青 为道路70財历青或SBS改性沥青(SBS为丁苯橡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 选用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或矿物纤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相变沥青改性剂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相变材料∶促凝剂∶支撑材料∶偶联剂=100∶1~5∶10~50∶1~5,选取;②将相变材料加入到硅溶胶中,滴加促凝剂,形成凝胶;将凝胶干燥,冷却至室温取出捣碎,并搅拌得粉体;将粉体30~50℃下抽真空2~4h,然后在保护气体的保护下,加入支撑材料,80~100℃温度下,添加偶联剂疏水改性;然后造粒,得相变沥青改性剂;2)相变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①按质量比为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相变沥青改性剂=100∶10~20∶1~8∶2~6∶0.2~0.5∶2~10,选取,备用;②搅拌,得相变沥青路面材料。该方法制备的相变沥青路面材料能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
文档编号C04B22/00GK101333094SQ200810048628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9日
发明者丁庆军, 潜 李, 胡曙光, 谢先启, 邓利明, 黄小霞, 黄绍龙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