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脊三孔型空心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34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脊三孔型空心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集料墙体砌块,具体是一种双脊三孔型空心保温砌块, 用于构筑各种建筑物的墙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轻集料墙体砌块在作为外墙体时需要另外在墙体外侧作保温层,施
工非常麻烦,增加了成本;而且保温层容易与墙体脱离,还可能受到外界的影响和 破坏,使用寿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脊三孔型空心保温砌块,以解决现有技术存 在的施工麻烦,成本高,以及保温层容易与墙体脱离,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轻集料制成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 体为工字型结构,在该工字型的两横杠中间均设有与其上下端面相通的横杠通孔, 在该工字型的竖杠中间设有与其上下端面相通的竖杠通孔。
在所述的横杠通孔内和工字型的腰部凹槽内均填充有轻质隔热材料。
所述的轻质隔热材料为聚苯乙烯发泡板(EPS)。
在所述的工字型的两^黄杠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的^黄杠道孔同方向的弧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工字型的横杠通孔、竖杠通孔和腰部凹槽的配合, 延长了墙体内外层之间的热桥,大大提高了墙体的隔热保温效果;在通孔和凹槽内 填充保温材料可进一步提高隔热保温效果;设在两横杠两端的弧形凹槽在与砌墙时 与相邻砌块的弧形凹槽之间构成空腔,提高隔热效果,或在相邻砌块的两横杠两端 和弧形凹槽之间填充水泥,增加墙体的结合牢固度。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和图2,本实用新型由轻集料制成,为工字型结构,在该工字型的两 横杠1的中间均设有与其上下端面相通的横杠通孔2,在该工字型的两根竖杠3中 间设有与其上下端面相通的竖杠通孔4,两根竖杠3相当于双脊梁。
在所述的横杠通孔2内和工字型的腰部凹槽5内分别填充有聚苯乙烯发泡板 (EPS)7和8,或其它建筑用轻质隔热材料。
在所述的工字型的两横杠1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的横杠通孔同方向的弧形凹槽6。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典型的外形尺寸为390mmx240mmxl90mm。也可才艮据墙体 的实际情况确定砌块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参见图2 ),相邻砌块之间相对的腰部凹槽5构成的孔内 填充一体的聚苯乙烯发泡板8;在每一砌块的两个横杠通孔2内均填充聚苯乙烯发 泡板7。在两横杠两端的弧形凹槽6构成的空腔内可以空置,以提高隔热效果;也 可在弧形凹槽6构成的空腔内和两横杠两端之间填充水泥9,以增加墙体的结合强 度。
经过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的砌块(隔 热材料为聚苯乙烯发泡板)组合的质量,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 其热阻和传热系数的检测结果分别为
热阻R- 1.5m2'K/W,
传热系数K = 0.60 W/( m2、K)
(具体数据参见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编号为BETC-JNl-2008-38 的检验才艮告),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另外,经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对本实用新型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 偏差(不合格数)、强度等级(抗压强度)、密度等级、吸水率、干缩率、相对含水 率、软化系数、抗冻性(F25),,等项目进行了检验(参见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 检验站的编号为ZD2008-0062的检验报告),其检验结论为上述检验项目符合GB/T 15229-200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中3.5强度等级合格品的指标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双脊三孔型空心保温砌块,包括由轻集料制成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为工字型结构,在该工字型的两横杠中间均设有与其上下端面相通的横杠通孔,在该工字型的竖杠中间设有与其上下端面相通的竖杠通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脊三孔型空心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横杠通孔内和工字型的腰部凹槽内均填充有轻质隔热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脊三孔型空心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 质隔热材料为聚苯乙烯发泡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脊三孔型空心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工字型的两4黄杠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的横杠通孔同方向的弧形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双脊三孔型空心保温砌块,包括由轻集料制成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为工字型结构,在该工字型的两横杠中间均设有与其上下端面相通的横杠通孔,在该工字型的竖杠中间设有与其上下端面相通的竖杠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工字型的横杠通孔、竖杠通孔和腰部凹槽的配合,延长了墙体内外层之间的热桥,大大提高了墙体的隔热保温效果;在通孔和凹槽内填充保温材料可进一步提高隔热保温效果;设在两横杠两端的弧形凹槽在与砌墙时与相邻砌块的弧形凹槽之间构成空腔,提高隔热效果,或在相邻砌块的两横杠两端和弧形凹槽之间填充水泥,增加墙体的结合牢固度。
文档编号E04C1/40GK201198617SQ20082000998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6日
发明者吴振江 申请人:吴振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