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25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对荧光灯弯管加热软化玻管装置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节 能,软化玻管一致性好,能有效减少软化弯曲下垂,并能适应自动化操作 的弯管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紧凑型荧光灯,例如H形、U形、D形、螺旋形、梅花形、球形等, 都是由玻璃直管经弯曲而成,有的再经接桥组合,因此弯管是紧凑型荧光 生产中一道重要工序。为将直玻管弯曲成型,需对玻璃直管弯曲部分进行 加热使其软化,使之具有可塑性。现有荧光灯玻璃直管加热软化,通常采 用火焰对滚动玻管弯曲部位直接加热熔烧软化,如中国专利CN1528690所 述,由玻管输送装置将玻璃直管逐支滚动输送,并由燃烧火焰对弯曲部分 熔烧至软化,最后由弯管装置弯曲成型。这种由燃烧火焰直接对玻管加热 使其软化,主要不足是火焰熔烧软化,玻管突然在高温火焰中熔烧,容 易发生爆管;其次,熔烧为开放式,不仅浪费热能,不节能,而且熔烧对 生产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燃烧产生废气造成污染,夏天生产车间因熔 烧温度十分高;再就是,燃烧火焰易受环境、供气、供风等发生波动,造 成火焰不稳定,导致熔烧软化不均匀,会使后续弯管合格率降低,例如 a^l2mm大口径管,弯管合格率通常小于80%,而经常人工调整火焰,又 十分麻烦,影响生产效率,并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此外,火焰熔烧中 部软化极易发生下垂弯曲,严重甚至下垂弯曲掉落在火焰上,不仅造成玻 管的浪费,而且影响正常弯管成型。
现有技术通常方法是加长玻管支承点外两端长度,通过玻管两端大长 度配重平衡,达到减少软化玻管弯曲下垂及防止弯曲掉落在熔烧火焰上, 片管弯制成型后再将不需要的配重玻管切除。然而此种方法虽然能有效确 保两端支承、熔烧玻管少下垂弯曲及掉落,但它是通过加长两端玻管平衡 配重实现,弯管后需切除多余配重玻管,通常切除长度约占总长度30%左 右,不仅造成玻管的大量浪费,增加管耗,加大了生产成本,'而且管径越 大,为保持熔烧软化玻管的少下垂,两端预留配重端头也越长,这样切除 浪费也就越大。其次,弯曲成型后切除多余配重部分,不仅增加切割工序成本,而且还会造成切口不平,以及切口毛糙等缺陷,影响后续封口、平
头、接桥等的合格率。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软化玻 管一致性好,能有效减少软化弯曲下垂的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使玻管加热在相对封闭内置电加热器 腔中进行,玻管由循环往复呈矩形运动轨迹逐支输送移入/移出加热器腔, 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实用新型目的。具体说,实用新型荧光灯 弯管加热装置,包括将玻管依次输送加热的送管装置,和对玻管弯曲区段 加热使其软化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送管装置为相间并列有定位搁 置玻管支架,支架由升降和前后移动装置驱动,作间隙矩形循环移动送管, 所说加热装置为设置于相间并列玻管支架间的对合加热腔,加热腔内有电 热装置。
实用新型所说升降和前后移动装置,其作用是使搁支玻管的支架,产 生矩形循环运动输送玻管,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机械 装置,其中一种较好为采用气缸驱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更利于实现 自动控制。
对合加热腔,主要作用是提供一相对封闭的加热空间,使玻管在此空 间得到加热软化,其结构形式无特别限定。加热腔中电加热装置,可以是 电热丝,电热棒等,还可以是中空壁内置电加热导热油或循环导热油等等。 支架上定位搁置玻管,可以是凹槽,也可以是凸挡,其作用是定位及携 带玻管。所说定位, 一种较好是两边对称。
此外,为进一步减少加热腔的热能损失, 一种较好是在对合加热腔的 上和/或下腔两侧壁上,开有与玻管支架上等距的玻管搁置凹槽,这样可以 使对合加热腔在基本闭合下对玻管加热,减少热能向外散失。此外,还可 在对合加热腔内和/或外壁面覆有保温层,例如绝热耐火砖,以有效减少加 热腔中热量散失。
对合加热腔长度,可以是对一根玻管加热,也可以是同时对二或多根 玻管加热,根据装置大小决定, 一种优化方案为采用可对多根玻管同时加 热软化。 '
对合加热腔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气缸,机械手,或凸轮机构等实 现,可采用现有技术。并且可以通过电气控制,使之与矩形移动送管配合,实现自动化加热软化。
实用新型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的加热软化装置, 使得加热装置结构变得更为简单,较开放式火焰熔烧加热,不仅玻管受热 均匀,加热温和没有火焰熔烧加热的热爆管现象,大大减少了玻管在加热 过程中的破损,而且节约能源,并加热不受环境影响,玻管加热软化均匀 一致性好,特别是玻管逐步前移为非转动的大致直线方式,因而可以在加 热最后段,通过机械手将加热软化玻管夹持拉住,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玻 管加热软化时的下垂,有利于后续弯管合格率的提高,可以提高弯管成品
率,合格率可达96%以上,减少了玻管弯管浪费。此外电加热还改善了生
产工作环境,没有火焰熔烧废气污染和热环境。并且此加热软化装置可以 适应自动化操作,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二个优化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实用 新型,但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实用新型,并不代表实用新型构思 下全部技术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实用新型总的技术方案限定, 一些在 技术人员看来,不偏离实用新型构思的非实质性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 相似技术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实用新型护范围。

图1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l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参见图K 2,实用新型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包括可开合
的加热腔1.1和1.2组成对合加热腔,内分别设置有电热丝(图中未给出), 对合加热下腔两侧边有搁置加热玻管2的相间凹槽4,使加热时腔体呈基本 闭合,减少腔体内热量的散失,加热腔的开合可以有气缸开启机构或其他 机械机构实现(图中未给出)。对合加热腔内壁面贴有隔热耐火砖,外壁 面覆有保温层。加热腔两侧各有一输送玻管支架3.1和3.2,其上沿面也有 与加热腔凹槽等距的玻管搁置凹槽5,该支架分别有竖向伸縮气缸6.1和6.2 支承作上下升降,两竖向伸縮气缸6则分别固定于可前后移动的滑块9.1和 9.2上,滑块由横向伸縮气缸7.1和7.2 (图中未显示)拉动,在基座10.1 和10.2上,依定向导轨8作前后移动。
玻管2通过给管装置(图中未显示),逐支送入对称输送支架3上的搁管凹槽5中,由气缸6和7的配合动作,使搁置玻管的支架3作上升一 前进一下降一后退的矩形循环运动(运动次序依支架定位而改变),同时加热 腔开启及关闭(可由电器控制),将玻管2逐支送入加热腔1中,逐步前 移加热软化,玻管移动至加热腔未端,可由两侧的机械手(图中未显示) 将玻管夹持拉住,从而有效防止了玻管加热软化造成的弯曲下垂,并进入 弯管工序。此动作过程配合,及前移速度等,可由电子控制器程序控制实 现,自动完成。加热功率、加热时间、加热速度均可根据加热管大小进行 调整。
实施例2:参见图3,如实施例l,加热装置两侧的输送玻管支架,连 成一体,由一个升降气缸6及前后移动气缸9驱动,完成玻管逐支输入/移 出加热腔。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实用新型构思启示下,能够从本专利公 开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 以及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采用其他能够实现升降及前后移动装置, 代替气缸也是可以的,加热腔打开/闭合采用其他机械装置实现,电热丝可 以用电热棒或导热油代替,加热腔縮短只加热一根玻管,省略加热腔侧壁 搁管凹槽等等,都能实现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 例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包括将玻管依次输送加热的送管装置,和对玻管弯曲区段加热使其软化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送管装置为相间并列有定位搁置玻管支架,支架由升降和前后移动装置驱动,作间隙矩形循环移动送管,所说加热装置为设置于相间并列玻管支架间的对合加热腔,加热腔内有电热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和前后移 动装置为伸縮气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合加热腔由 气缸提升开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合加热腔可对多根玻管同时加热软化。
5、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合加热腔的上和/或下腔两侧壁,有与玻管支架侧边定位搁置玻管等距的玻管 搁置凹槽。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合加热腔内 和/或外壁面有保温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荧光灯弯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搁置玻管支架 由一套升降和前后移动装置驱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荧光灯弯管加热软化装置改进,其特征是送管装置为相间并列有定位搁置玻管支架,支架由升降和前后移动装置驱动,作间隙矩形循环移动送管,所说加热装置为设置于相间并列玻管支架间的对合加热腔,加热腔内有电热装置。此加热装置结构更为简单,较开放式火焰熔烧加热,玻管受热均匀,加热温和不会出现热爆管现象,大大减少了玻管在加热过程中的破损,节约能源,加热不受环境影响,玻管加热软化均匀一致性好,特别是玻管逐步前移为非转动的大致直线方式,因而可以在加热最后段,通过机械手将加热软化玻管夹持拉住,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玻管加热软化时的下垂,有利于后续弯管合格率的提高,可以提高弯管成品率,合格率可达96%以上。
文档编号C03B23/00GK201245548SQ200820038310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7日
发明者史美春, 吴建新, 杨洪刚 申请人:宜兴市晨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