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技术背景
现有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专利申请号03248666.9),由钢筋混 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纵向肋组成,纵向肋两端开有缺口,纵向肋两侧开有孔 洞。拼装楼板布置管线时,与纵向肋垂直的管线布置无需现场打洞穿线,大的 管线布置可直接放入缺口内,小的管线布置穿过两侧开有的孔洞,既节约混凝
土材料、又节约工时。但这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有如下不足1,如纵
向肋两端缺口开得过大,底板受到纵向肋支撑少,缺口处的底板部分得不到纵
向肋支撑,承载力差,制作或搬运时,容易破碎;2,如纵向肋两端缺口开得过 小,拼装楼板后,与纵向肋垂直的管线布置仍需现场打洞穿线,浪费工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该带肋钢筋 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制作或搬运时,缺口处的底板部分承载力大、不易破碎,拼 装楼板后,与纵向肋垂直的管线布置无需现场打洞穿线,既节约混凝土材料、 又节约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该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 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纵向肋,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下两侧开有通孔洞, 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两端顶部开有缺口。
由于该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纵向肋两端顶部幵有缺口,缺口处的底 板部分得到纵向肋支撑,承载力大,制作或搬运时不易破碎,拼装楼板后,与 纵向肋垂直的管线布置无需现场打洞穿线,既节约混凝土材料、又节约工时。预制构件板的纵向肋受力主要是中间而不是纵向肋两端,因此不影响纵向肋的强度。
图1为钢筋混凝土单肋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筋混凝土双肋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筋混凝土拼装楼板管线布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l,图2,图3,该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
板l,钢筋混凝土纵向肋2,钢筋混凝土纵向肋2下两侧开有通孔洞3,钢筋混 凝土纵向肋两端顶部开有缺口 4。由于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两端顶部开有缺口 4, 缺口4处的底板部分得到纵向肋2支撑,承载力大,制作或搬运时不易破碎。 拼装楼板时,将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靠紧,现穿钢筋5穿过预制构件纵 向肋2下两侧的孔洞3,连接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再浇筑混凝土填平,使 预制构件、现穿钢筋5、现浇混凝土成为整体。拼装楼板后,与纵向肋2垂直的 管线6, 7的布置无需现场打洞穿线,大管线6的布置可直接放入缺口4内,小 管线7的布置既可直接放入缺口 4内,也可穿过纵向肋2两侧开有的孔洞3。
权利要求1,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纵向肋,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下两侧开有通孔洞,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两端顶部开有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纵向肋,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下两侧开有通孔洞,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两端顶部开有缺口。缺口处的底板部分得到纵向肋支撑,承载力大,制作或搬运时不易破碎,拼装楼板后,与纵向肋垂直的管线布置无需现场打洞穿线,既节约混凝土材料、又节约工时。
文档编号E04B5/48GK201424730SQ200920064200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吴方伯, 亚 唐, 杨智勇, 锷 胡, 舒泽南 申请人: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