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模块、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方法

文档序号:2006862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电池模块、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铺设在构造物的房顶或墙壁上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使用了该太阳能 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将具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铺设到房屋的房顶等上,供给该房 屋所消费的电力,并且将剩余电力卖给电力公司的太阳光发电系统呈增加的态势。太阳能 电池板是集成型太阳能电池,公知其构造是在玻璃基板上层叠导电膜、半导体膜,并在其上 设置多个槽,形成规定数量的单体电池(太阳能电池单元),通过将各个太阳能电池单元串 联电连接,可获得100伏特以上的电压。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太阳能 电池板的制造方法。这里,对太阳能电池模块而言,虽然用一枚可获得100伏以上的电压,但可产生的 电流小。因此,以往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是通过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使用下述专利文献2、 3中公开的线缆类并联连接,来确保实用的电流容量。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连接了 4根线缆的结构。而且,公开了 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并联连接,再将该并联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串联连接的结构。在 专利文献2中,将相邻的线缆彼此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多个由此得到的结构。在专利文献 2所记载的结构中,如该文献的图8所示那样,连接的线缆被收纳在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的背面或同列(同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连接了 4根线缆的结构。而且,在专 利文献3所公开的结构中,线缆有长有短。并且,还公开了使线缆颜色不同。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结构中,如该文献的图7所示那样,连接的线缆也被收纳在 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或同列(同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另外,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还有专利文献4至7。在专利文献4的图25中,公开了导线延伸到太阳能电池板的长边侧的结构。但是, 专利文献4所表示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导线短,而且从太阳能电池板与基材62的位置关系 考虑,导线不能延伸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外部。而且,专利文献4所示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导线有2根,一根是正线,另一根是负线。在专利文献5、6中公开了太阳能电池模块从房檐侧伸出2根线缆的附图。专利文 献5、6所公开的结构是2根线缆都是单芯、将太阳能电池模块彼此串联连接的结构。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结构如该文献的图20、21所公开那样,也被收纳在自身的太 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或同列(同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在专利文献6中,将太阳能电池模块配置成平置状,没有重叠。专利文献6也是大 部分线缆被配置在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
7
专利文献7公开了一种2根线缆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房脊侧延伸出的结构。在专 利文献7所公开的结构中,布线在与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部位不同的部位进行。在专利文献8所记载的发明中,公开了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房脊侧伸出2根线缆, 该线缆在属于相邻的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侧连接的附图。在专利文献8所公开的结 构中,2根线缆都是单芯,将太阳能电池模块彼此串联连接。专利文献8所记载的发明的特 征是使用扁平形状的连接器。专利文献8所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主体部分是平板状, 在其底部配置扁平形状的连接器。专利文献8所公开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是长方形,2根线缆从其短边方向的边向外 侧延伸。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H9801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34950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130902号公报专利文献4 :W02003/29577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0-282647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2-3^881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特开2002-83991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04-14920号公报但是,在房屋的房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作业属于高空作业,在夏热寒冬的 严酷环境下进行。而且,在房顶等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作业,不仅在上述严酷的作业环 境下进行,而且还要求绝对不能发生布线错误这一准确性。因此,在房屋的房顶等上铺设太 阳能电池模块的作业,存在着作业效率低的问题。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缆各自长度大致相同,在两端安装有相同形状和色彩 的连接器。因此,在采用了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线缆的情况下,操作者不能简单地判别出是 哪个线缆和连接器,有可能发生布线错误。而且,如果如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线缆那样,为了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而设置的 布线凌乱,则有可能因未知的某处被抻拉等而造成断线。另外,在如以往公知的双芯线缆那 样,采用了具有多根导线(布线)的线束的情况下,虽然刚性高,但相应地会使导线在一定 长度以下不容易弯曲等,因而存在着难以迂回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弯曲的容易性等 而过度增加线缆的长度,则存在着必须确保用于收纳线缆的该多余部分的空间等,导致施 工效率降低的问题。并且,在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线缆那样,为了既要使电连接的2根线缆的长 度大致相等,又要尽量防止线缆出现多余的部分而调整了线缆长度的情况下,成为通过将 本来不太长的线缆勉强弯曲等,利用两者的中间部分进行布线的情况。因此,弯曲引起的应 力对与被安装在各个线缆上的连接器的连接部分、和各个线缆与端子盒的连接部分等产生 大的作用,存在容易发生断线的可能性。而且,专利文献2、3所公开的线缆都是将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并联连接的线 缆,分别各具有2根正侧的导线和负侧的导线,由于由4根导线构成,所以线缆的总容积大。虽然如此,专利文献2、3所公开的线缆如上述那样,成为在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模 块的背面侧连接的结构。
即,在将太阳能电池模块设置在房顶上的情况下,大多以行列状配置多段,平面状
展开设置。如果具体说明,则太阳能电池模块与房檐和房脊平行地列状配置,但列不只是一 列,而分多段排列配置。在专利文献2、3所公开的发明中,太阳能电池模块将同列上相邻 (朝向房顶位于左右)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彼此使用线缆连接,但专利文献2、3所公开的线缆 都通过太阳能电池模块彼此的左右边界线的背侧,与左右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线缆连 接。即,由于线缆朝向房顶沿左右方向延伸,与在左右设置的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线缆连 接,所以,线缆总是位于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列的下面,不会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列伸 出ο因此,必须将太阳能电池模块抬起,或使其成为倾斜的姿势,在该状态下使太阳能 电池模块的背面与房屋的房顶之间形成间隙,在该狭窄的空间进行连接线缆的作业。因此,对于将太阳能电池模块铺设到房屋的房顶等上的作业而言,作业效率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点,提供一种布线错误少且 作业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电连 接,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面状的太阳能电池板;由具有2个系统以上的导线且长度不同 的线缆构成的第1线缆和第2线缆;由被安装在上述第1线缆的端部的第1连接器、和被安 装在上述第2线缆的端部并能够与上述第1连接器嵌合连接的第2连接器构成的2组连接 器;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电导通的2条正侧导线;和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电 导通的2条负侧导线;上述第1线缆是将由上述2条正侧导线的一方以及上述2条负侧导 线的一方构成的2条导线,配置到同一绝缘管内的线缆,上述第2线缆是将由上述2条正侧 导线的另一方以及上述2条负侧导线的另一方构成的2条导线,配置到同一绝缘管内的线 缆。另一个优选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电连接,并形 成为大致长方形的面状的太阳能电池板;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电导通的正侧电极连 接端子;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电导通的负侧电极连接端子;由具有2个系统以上的 导线且长度不同的线缆构成的第1线缆和第2线缆;由被安装在上述第1线缆的端部的第 1连接器、和被安装在上述第2线缆的端部并能够与上述第1连接器嵌合连接的第2连接器 构成的2组连接器;与上述正侧电极连接端子连接的2条正侧导线;和与上述负侧电极连 接端子连接的2条负侧导线;上述第1线缆是将由上述2条正侧导线的一方和上述2条负 侧导线的一方构成的2条导线,配置到同一绝缘管内的线缆,上述第2线缆是将由上述2条 正侧导线的另一方和上述2条负侧导线的另一方构成的2条导线,配置到同一绝缘管内的 线缆,上述第1线缆的长度比上述第2线缆的长度短,上述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具有 与上述正侧导线连接的正极侧端子、与上述负侧导线连接的负极侧端子、阳片、和能够与该 阳片嵌合连接的阴片,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一方在上述阳片上设置有正极侧端子,在 上述阴片上设置有负极侧端子,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另一方在上述阳片上设置有负极侧端子,在上述阴片上设置有正极侧端子。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能够根据线缆的长度,迅速判断出安装在该线缆上的连接 器是第1连接器还是第2连接器。因此,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能够使作业者迅速选择适 合的连接器,与以往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相比,布线错误少,作业效率高。而且,对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而言,第1、2线缆分别由如双芯线缆那样具有2个 系统以上的导线的线缆构成,可以将线缆的根数减少到最少。因此,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在房顶等上进行设置时的电线布线简单,可避免线缆被拉到预想不到的位置而造成断线等 不良的现象。而且,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采用将2条导线捆绑成束的线缆作为第1、2线缆,刚 性高。因此,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第1、2线缆断线的可能性低。并且,在上述的太阳能电 池模块中,第2线缆比第1线缆长,第2线缆的处理自由度高。因此,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通过自如地将第2线缆处理到第1线缆侧,可以不大角度弯折第1线缆等地进行施工,对第 1、2线缆任意一个作用的弯曲而产生的应力也不大。因此,太阳能电池模块即使不采取必要 以上的第1、2线缆的长度,也能够容易地施工,并且不容易发生各个线缆断线等不良情况。另外,太阳能电池模块是近似长方形,第1线缆和第2线缆都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 长度方向的边向外侧延伸,在将太阳能电池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Li、将太阳能电池板 的短边方向长度设为L4时,上述第2线缆向上述外侧延伸出的部分的长度X比(Ll/幻长、 且比L4长,上述第1线缆向上述外侧延伸出的部分的长度Y比上述第2线缆的长度短、且 比(Li/2)短。在本发明中,由于太阳能电池模块是近似长方形,第1线缆和第2线缆都从太阳能 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的边向外侧延伸,所以,可以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区域以外进行线缆 彼此的连接。而且,通过在连接了线缆后设置属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可以在之前连 接的线缆上载置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而且,通过满足上述的式,也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模块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连接。在如上述那样将太阳能电池模块设置到房顶上的情况下,多数情况是在多段中进 行矩阵状配置,以平面展开的状态进行设置。因此,在将太阳能电池模块电连接时,除了左 右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之外,属于相邻列(相邻的段。如果是倾斜房顶则是上下)的太 阳能电池模块都需要连接线缆。这里,在本发明中,第2线缆的长度X比第1线缆的长度Y长,在长的一方的第2 线缆的长度X比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4长的情况下,第2线缆从相邻段的太阳 能电池模块的背面侧通过,可以延伸到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之外。因此,能够与相邻段 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也电连接。其中,由于第2线缆的长度X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边方向 的长度Ll的50%以上,所以,能够与左右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线缆连接。由于太阳能电池模块多数情况被配置成锯齿状,所以,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有时相互错开。因此,优选长度X比(L1/4)与L4的合计长,比((Ll/4) X3)与L4的合计 短。优选长度Y比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短。并且,更优选的长度Y比L4短。
10
在短的一方的第1线缆的长度Y比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短的情 况下,第1线缆不能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连接,可防止误布线。在第1线缆的长度Y 比太阳能电池面板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4短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误布线。优选上述第1连接器和上述第2连接器的图案或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相互不同。由此,对太阳能电池模块而言,作业者可通过确认连接器的形状、图案或色彩、或 者它们的结合(以下简称为“形态”),迅速判别出该连接器的种类。因此,本构成的太阳能 电池模块能够使作业者迅速选择适当的连接器,与以往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相比,布线错误 少,作业效率高。优选上述第1线缆和上述第2线缆的图案、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相互不同。由此,对太阳能电池模块而言,作业者可通过确认线缆的图案或色彩、或者它们的 结合,迅速判别出该线缆上连接的连接器的种类。因此,本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能够使作 业者迅速选择适当的连接器,与以往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相比,布线错误少,作业效率高。而且,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也可以使上述正侧导线和上述负侧导线的图案、色彩、 或者它们的结合相互不同。另外,优选上述太阳能电池板为近似长方形状,上述第1线缆和第2线缆从上述太 阳能电池板的长边的大致中央延伸出来,在将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边彼此相邻地配置了 2个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情况下,一方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第1连接器与另一方的太阳能电池模 块的第1连接器由于线缆长度不够而不能连接。由此,太阳能电池模块由于不能与相邻的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相互连接第1连接 器,所以能可靠防止布线的误连接。优选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侧设置有收纳所连接的线缆和连接器的空隙部。根据本发明,连接的线缆被良好收纳,从而可方便地进行施工。基于同样的理由,优选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侧设置有向短边方向插通线缆的槽。另外,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另一个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在内部形成 有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整体构成1个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2组连接器,上述2组 连接器都具有独立的2个以上端子,上述2组连接器都与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中 央延伸出来的具有2个系统以上的导线的线缆连接,各个连接器的1个端子是与上述太阳 能电池的正极连接的正极侧端子,各个连接器的另1个端子是与太阳能电池的负极连接的 负极侧端子,与上述2组连接器中的一方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比与另一方的连接器连接 的线缆短,上述线缆的长度的关系是当与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一同以列状排列时,短的线 缆连接的连接器彼此成为长度不足的状态而不能进行连接,长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与短的 线缆连接的连接器相互接合,在两者接合的状态下,成为两个连接器的正极侧端子彼此连 接、负极侧端子彼此连接的状态,与其他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并联电连接。优选长的线缆经过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侧,到达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 模块的外侧,还能够将长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的线缆连接 的连接器连接。优选短的线缆具有不能经过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侧,到达相邻段的太 阳能电池模块的外侧的长度。
在铺设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时,对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连接器而言,长的 线缆连接的连接器与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接合。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 中,这样地使长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与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接合的状态是正规的接合状 态。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在这样地与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连接时,如果将长的线缆 的连接器与短的线缆的连接器接合,则成为两个连接器的正极侧端子彼此连接、负极侧端 子彼此连接的状态,结果,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构成并联电连接。另外,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中,作业者不会将连接器误连接。艮口, 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由于线缆的长度长短不同,所以,在与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一同以 列状排列时,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彼此成为长度不足的状态而不能进行连接。因此,在房 顶上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模块时,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的线缆彼此不能物理上连接, 因此,作业者不会将连接器误连接。而且,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由于采用了将2个系统以上的导线统一成一股的线 缆,所以,与作为现有技术而列举的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30902号公报)中公开那 样,采用了对每个系统凌乱地设置的线缆的情况相比,各个线缆的刚性高。因此,在上述的 太阳能电池模块中,各个线缆的断线可能性低。而且,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与作为 现有技术而列举的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349507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不同,线缆的 长度不相同。因此,在上述的发明中,长的一方的线缆的处理自由度高。由此,太阳能电池 模块能够将自由度高的长线缆在中途弯曲,向短的线缆的方向处理,对长线缆的基端部和 连接器的连接部分不会产生过度的应力。另外,在如此连接长度不同的线缆时,由于长的一 方的线缆到达短的一方的线缆附近,所以短的一方的线缆没有必要过分弯曲。因此,上述的 太阳能电池模块即便不使各线缆采取必要以上的长度,也可容易地进行施工,不容易发生 各个线缆断线等不良情况。另外,根据上述的发明,也能够与属于相邻段的列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无误地进行 布线。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与2组连接器中的一方和另一方的连接器连接的线 缆,也可以分别是将2条导线配置到同一绝缘管内的线缆。在如本发明那样,各个线缆是分别将2条导线统一配置到同一绝缘管内的线缆的 情况下,与上述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130902号公报)所公开那样,采用了对每个系 统凌乱地设置的线缆的情况相比,线缆的刚性高,断线的可能性低。另一方面,如果线缆的 刚性增高,则基于线缆的弯曲对线缆的基端部和连接器的连接部分产生的应力有相应增大 的可能性。但在本发明中,与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49507号公报)中公开的不同, 使线缆的长度不同,一方的线缆长,另一方的线缆短。因此,对任意线缆都不会使其过分弯 曲等,对线缆的基端部和连接器的连接部分不会作用大的负荷。因此,根据本发明,不会发 生因线缆的强度不足造成的断线,可防止线缆因弯曲应力而造成在线缆的基端部和连接器 的连接部分等产生断线。优选2组连接器各自构造相同,但色彩不同。本发明所采用的2组连接器由于构造相同,所以可以使用相同构造的模具成型。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所采用的2组连接器由于构造相同,所以只 观察构造不能区分。但是,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由于上述的2组连接器各自色彩不同,所以,作业者无需去观察连接器的构造等,即可直观地得知需要连接哪个连接器。因 此,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作业者可瞬时判别出应该连接的连接器,能够可靠防止 误连接的发生。另外,即使发生了连接器的误连接,作业者通过视觉辨认即可容易地发现该 误连接。这里,在如上述那样线缆长短不同的情况下,只要比较长短,即可判别出是哪个线 缆。但是,如果考虑铺设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时的方便性,则希望无需比较长短便能够直观 地判别出是哪个线缆。鉴于此,根据上述的观点而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长的一方的线缆与短的 一方的线缆色彩不同的特征。根据上述的结构,作业者只需观察线缆的颜色,即可直观地判别出长或短的任意 线缆。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优选长的一方的线缆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 全长的50%以上,短的一方的线缆小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全长的50%。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相关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以列状配置多个上述任意 一个太阳能电池模块,2组连接器中的作为一方的第1连接器和作为另一方的第2连接器分 别具有正极侧端子和负极侧端子,使相邻的一方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第1连接器、以及另 一方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第2连接器的同极的端子彼此连接,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并联 电连接,形成一系列的太阳能电池组。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只需将相邻的一方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第1连 接器、与另一方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第2连接器连接,即可使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并联电 连接,容易进行作业。而且,即使在太阳能电池模块单个所产生的电流小的情况下,由于本 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能够将太阳能电池模块并联连接多个,所以可确保实用 的电流容量。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中,优选具有将多个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串联 连接,并将布线弓丨入到建筑物内的引入线缆。由此,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即使在1个太阳能电池组的电压低的情 况下,通过串联连接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也可确保所希望的电压。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也可以具有如下特征具备2个上述太阳能电 池组,上述引入线缆具有与一方的太阳能电池组的未使用的第1连接器连接的第1串联连 接器;与另一方的太阳能电池组的未使用的第2连接器连接的第2串联连接器;输出被上 述太阳能电池板转换后的电力的输出连接器;包含与上述第1串联连接器连接的正负2条 导线的第1屋外线缆;包含与上述第2串联连接器连接的正负2条导线的第2屋外线缆;和 包含与上述输出连接器连接的正负2条导线的屋内侧线缆;上述第1屋外线缆的一方的导 线与上述第2屋外线缆的正负不同的导线连接,上述第1屋外线缆的另一方的导线与上述 屋内侧线缆的正负相同的导线连接,上述第2屋外线缆的其余导线与上述屋内侧线缆的其 余导线连接。优选上述第1线缆和上述第2线缆的图案、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相互不同。由此,作业者通过确认引入线缆的连接器的形态,可瞬时判别出该连接器的种类。 因此,本发明可减少布线错误,提高作业效率。
13
优选上述第1屋外侧线缆与上述第2屋外侧线缆的图案、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相 互不同。由此,作业者通过确认屋外侧线缆的图案、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可瞬时判别出 该线缆上安装的连接器的种类。因此,本发明可减少布线的误连接,提高作业效率。另一个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相关的发明是,使用近似为长方形并在内部 形成有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整体构成1个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在建筑物上铺 设该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2组连接器,上述2组连接器都具 有独立的2个以上端子,上述2组连接器都与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中央向太阳能 电池模块的外侧延伸的具有2个系统以上的导线的线缆连接,各个连接器的1个端子与太 阳能电池的正极连接,各个连接器的另1个端子与太阳能电池的负极连接,与上述2组连接 器中的一方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比与另一方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短,上述线缆的长度的 关系是在将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列状排列时,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彼此成为长度不足的状 态而不能连接,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被以列状排列设置在构造物上,对相邻的太阳能电池 模块的连接器而言,长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与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在上述太阳能电池模 块的列的外侧接合,在两者接合的状态下,成为两个连接器的正极侧端子彼此连接、负极侧 端子彼此连接的状态,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构成并联电连接。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铺设构造中,在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长的线缆连接 的连接器与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相互接合。对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而言, 这样地长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与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相互接合的状态是正规的接合状 态。在上述的铺设构造中,若如此将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线缆的连接器与短线缆的 连接器接合,则成为两连接器的正极侧端子彼此连接、负极侧端子彼此连接的状态,多个太 阳能电池模块构成并联电连接。而且,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中,作业者不会将连接器误连接。艮口, 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中,由于如此使线缆的长度长短不同,所以,在将太阳 能电池模块以列状排列时,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彼此成为长度不足的状态而不能连接。 因此,在房顶上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模块时,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的线缆彼此不能物 理连接,作业者不会将连接器误连接。另外,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中,使用将2个系统以上的导线合为 一股的线缆,将各个太阳能电池模块彼此电连接。因此,与作为现有技术而列举的专利文献 3(日本特开2008-130902号公报)中公开那样,采用了对每个系统凌乱地设置的线缆的情 况相比,各个线缆的刚性高。因此,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中,各个线缆的强 度高,发生断线故障的可能性低。而且,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中采用的线缆,与作为现有技术而列举 的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49507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不同,各个线缆的长度不相 同。因此,在采用了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的情况下,无论是否采用上述那样的刚 性高的线缆,在铺设时都可以自由处理长的一方的线缆。由此,在采用了上述的太阳能电池 模块的铺设构造的情况下,能够将自由度高的长线缆在中途弯曲,向短的线缆的方向处理, 将两者电连接,所以没有必要过分弯曲短的线缆。因此,在采用了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 铺设构造的情况下,不会对长线缆的基端部和连接器的连接部分产生过度的应力。并且,在采用了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的情况下,即使不使各个线缆采取必要以上的长 度,也能够容易地处理线缆进行电连接,因此,还具有良好的施工性。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中,与2组连接器中的一方和另一方的连接 器连接的线缆,分别是将2条导线配置到同一绝缘管内的线缆。在如本发明那样各个线缆是分别将2条导线合为一股,配置到同一绝缘管内的线 缆的情况下,与上述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130902号公报)所公开那样,采用对每个 系统凌乱地设置的线缆的情况相比,线缆的刚性高,断线的可能性低。另一方面,如果线缆 的刚性增高,则不容易弯曲,基于弯曲对线缆的基端部和连接器的连接部分产生的应力有 增加的可能性。但在本发明中,由于与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49507号公报)中公开 的不同,线缆的长度不同,一方的线缆长,另一方的线缆短。因此,对任意一根线缆都不会过 分弯曲,容易处理,对线缆的基端部和连接器的连接部分不会作用大的负荷。因此,根据本 发明,不会发生因线缆的强度不足而造成的断线,可防止线缆因弯曲应力造成在线缆的基 端部和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等产生断线。优选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备的2组连接器各自构造相同,但颜色不同。构成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有的2组连接 器构造相同。因此,在铺设太阳能电池模块时,只观察两连接器的构造不能进行区分。但在 本发明中,上述的2组连接器各自颜色不同。因此,在构筑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时, 作业者只要注意到颜色的不同,即可直观地得知需要连接哪个连接器。因此,本发明的太阳 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不容易发生因作业者错误链接了连接器而导致的误连接。另外,即 使发生了连接器的误连接,作业者容易视觉发现该误连接。从而,可防止在完成了太阳能电 池模块的铺设作业后才发现有误连接的情况。优选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备的长的一方的线缆与短的一方的线缆颜色不同。根据上述结构,作业者在铺设太阳能电池模块时,只需观察线缆的颜色,即可直观 地判别出长短不一的任意一个线缆。因此,在采用了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 的情况下,只需观察线缆的颜色,作业者即可直观地判别出长短不一的任意线缆,因此,不 容易发生布线错误。优选在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中,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备的长的一方 的线缆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全长的50%以上,短的一方的线缆小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全长 的 50%。优选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备的2组连接器中的一方是第1连接器,另一方是第2 连接器,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中未使用的第1连接器或第2连接器中没有连接上述引入线 缆的第1连接器或第2连接器上,安装有端子保护部件。在本发明中,对于未连接其他连接器的连接器,也能有效防止端子向外部露出而 导致灰尘和水附着在端子上。优选太阳能电池模块在背面侧设置有收纳被连接的线缆以及连接器的空隙部,多 个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列以多段状排列,太阳能电池模块呈平面分布,以列状相邻的太阳能 电池模块的长的一方的线缆与短的一方的线缆连接,该长的一方的线缆和短的一方的线缆 被收纳在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空隙部中。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能够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区域外进行线缆彼此的连接,并且,通过在连接了线缆之后设置属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能够将 之前连接的线缆收纳到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空隙部中。 而且,优选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列以多段状排列,太阳能电池模块呈平面分布, 在一个段中,长的一方的线缆沿房顶向右侧延伸,与在右侧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短的一 方的线缆连接,在与该段相邻的段中,长的一方的线缆沿房顶向左侧延伸,与在左侧相邻的 太阳能电池板的短的一方的线缆连接。
根据本发明,可预防线缆的误布线。优选位于列的端部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长的一方的线缆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 模块的底面通过,出现在该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外侧,与位于相邻段的列的端部的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的一方的线缆连接。优选位于列的端部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的一方的线缆、和位于相邻段的列的端 部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的一方的线缆,在连接的状态下被收纳在隔一个的段的太阳能电 池模块的空隙部中。对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方法相关的发明而言,构成上述的铺设构造的太阳能 电池模块所具有的2组连接器中的一方是第1连接器,另一方是第2连接器,在上述铺设构 造的铺设作业中断时,对未使用的上述第1连接器或第2连接器安装端子保护部件。由此,即使在铺设作业过程中,也可以有效防止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连接器的端 子上附着灰尘和水。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布线错误少,作业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太阳能电池模块 的铺设构造、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方法。


图1 (a)是表示实施了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立体图,(b)、(C)是(a)的太阳 能电池模块的连接器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图1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侧的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连接器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图5(a)是表示房屋的房顶的说明图,(b)是表示将太阳能电池模块铺设到房屋的 房顶上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太阳能电池模块被正确布线的模块段的概念图。图7是表示太阳能电池模块被错误布线的模块段的概念图。图8是太阳能电池模块被正确布线情况下的电路图。图9是表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的概念图。图10(a)是引入线缆的主视图,(b)是引入线缆的封装(mold)部的剖面图。图11是端子保护部件的俯视图。图12(a)是两极为阳片的连接器的俯视图,(b)是两极为阴片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检电线缆的主视图。图14是图1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表示将图1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安装到房屋上面的房檐上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房顶构造中的在房顶上面的房檐上安装太阳能电 池模块的立体图,(a)表示安装前的状态,(b)表示安装后的状态。图1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房顶构造中的第2段以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安装的 立体图。图1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房顶构造中的第2段以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安装的 局部剖面图。图19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房顶构造中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线缆布线的立体图。图20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房顶构造中的属于特定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线缆连 接、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关系的立体图。图21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房顶构造中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线缆布线的 立体图。图22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房顶构造中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线缆布线的 立体图,表示列的端部部分。图23是说明在将太阳能电池模块行列对齐地铺设到房顶上的情况下的太阳能电 池模块的大小和线缆的长度的说明图。图M是说明将太阳能电池模块在前后的段错开4分之1长度铺设在房顶上的情 况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大小和线缆长度的说明图。图25是说明将太阳能电池模块在前后的段错开2分之1长度铺设在房顶上的情 况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大小和线缆长度的说明图。图沈是说明将太阳能电池模块在前后的段错开4分之3长度铺设在房顶上的情 况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大小和线缆长度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了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以下 的说明中,对于上下的位置关系,以图1的位置关系为基准。如图1、图14所示,太阳能电池模块10构成为,在对基材70安装增强隔热部件90 而构成的基台82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2和前罩102、以及金属固定件84等。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是适用于新建或已建房屋的房顶R的瓦型太阳 能电池模块。如图1、2所示,太阳能电池模块10具有太阳能电池板12、安装在太阳能电 池板12的背面的端子盒14、从端子盒14延伸设置的2根线缆16、18、和分别与线缆16、18 连接的连接器20、22。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而言,优选长度方向的全长为920至1200 [mm],短边方向的 全长为240至700[mm]。而且,对于搭载的太阳能电池板而言,优选长度方向的全长为900至1200[mm],短 边方向的全长为230至650 [mm]。接着,对太阳能电池模块10以及太阳能电池板12的推荐尺寸进行说明。以下说明 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以及太阳能电池板12的推荐尺寸是图1以下所示的实施例的尺寸。太阳能电池模块10如图1和图2所示,形成近似长方形的面状。太阳能电池模块 10在铺设时露出于外部的部分的大部分面积被太阳能电池板12所占。因此,太阳能电池模
17块10的大小与太阳能电池板12大致相同、或比太阳能电池板12大一圈左右。在本实施方 式中,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全长LT比太阳能电池板12的全长Ll长出槽状导水槽部80的 部分的宽度。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为了在确保输出的同时,确保向房顶的设置作 业的操作性,长度方向的全长LT被设为比1200[mm]小的尺寸。不过,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 中不包含线缆16、18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对太阳能电池模块10铺设施工时被设置的一般支架的 间隔、和施工操作者的处理容易度等,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度Ll被设定为900 1100 [mm] 的范围。而且,太阳能电池板12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宽度)L4为250至320[mm]。另外,太阳能电池模块10通常考虑到一般的平板瓦的尺寸等,将短边方向的长度 L2设定为240 480[mm]的范围。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既采用与一般的平板瓦的有效 宽度同等程度的宽度,又通过根据日照条件将成为遮阴的部分抑制为最小限度,来提高光 电转换效率,长度L2被调整为观0 360 [mm]的范围内。太阳能电池板12是集成型太阳能电池,如图1、2所示,形成为近似长方形的面状。 太阳能电池板12例如可采用在玻璃基板上层叠导电膜、半导体膜,并在其上设置多个槽, 形成规定数量的单体电池(太阳能电池单元),将各个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电路连接的结 构等。对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板12而言,一枚可获得约100伏特的电压。太阳能电池模块10以长度方向朝向房屋的横梁方向、短边方向朝向房屋的房脊 方向的姿势进行铺设。S卩,太阳能电池模块10被配置成长度方向与房屋的房檐和横梁平行。例如,如果 房屋是倾斜房顶,则长度的2边位于上下并被配置成与水平平行,短边的2边被横向配置, 沿着房顶的倾斜成为倾斜姿势。如图2所示,端子盒14通过使用黏合剂等被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12的背面侧。端 子盒14被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边的大致中央的下侧区域。端子盒14在内部设置 有与太阳能电池板12的正极连接的正侧电极连接端子(未图示)、和与太阳能电池板12的 负极连接的负侧电极连接端子(未图示)。在端子盒14内,正侧电极连接端子与2根黑色 的作为被覆导线的正侧导线对(以下也称为正侧芯线24)连接,负侧电极连接端子与2根 白色的作为被覆导线的负侧导线26 (以下也称为负侧芯线26)连接。第1线缆16是通过将2根正侧芯线对、24中的一根正侧芯线对、和2根负侧芯 线沈、26中的一根负侧芯线26合为一股而形成的双芯线缆。而且,第2线缆18是通过将 2根正侧芯线M、24中的另一根正侧芯线24、和2根负侧芯线沈、26中的另一根负侧芯线 26合为一股而形成的双芯线缆。如图1所示,第1线缆16和第2线缆18的色彩不同,第1线缆16在白色的绝缘 管16a内配置有正侧芯线M及负侧芯线沈,第2线缆18在黑色的绝缘管18a内配置有正 侧芯线M及负侧芯线26。而且,第1线缆16和第2线缆18的长短不同,一方长而另一方短。具体而言,第 1线缆16比第2线缆18短。第1线缆16的全长小于长方形状的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边 长度的50%,第2线缆18的全长为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边长度的50%以上。
不过,第1线缆16的长度和第2线缆18的长度的合计比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边 的长度长。更具体而言,第2线缆18如图1所示那样,从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房脊侧的长边 (上部侧的边)150向房脊侧(上部侧)伸出,该伸出的部分到连接器22的长度(不包括连 接器22)X为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太阳能电池板1的长度Ll的50%以上。而且,更推荐的长度X是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度Ll的50%以上,且比太阳能电池 板12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4长、比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度Ll短。具体而言,在将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Li,将太阳能电池板12的 短边方向的长度设为L4时,第2线缆18向外侧伸出的部分的长度X比(L1/2)长、且比L4 长。更优选第2线缆18的长度X比(L1/4)与L4的合计长,比((Ll/4) X3)与L4的合计短。另外,关于第2线缆18的长度X,也可以考虑连接的余量,设计成取代上述L4而采 用了 L2的长度。即,在将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Li、将太阳能电池模块 10的短边方向的长度设为L2时,第2线缆18向外侧伸出的部分的长度X比(L1/2)长、且 比L2长。更优选第2线缆18的长度X比(L1/4)与L2的合计长,比((Ll/4) X3)与L2的 合计短ο而且,第1线缆16向外侧伸出的部分的长度Y比上述的第2线缆18的长度X短、 且比(L1/2)短。并且,第1线缆16向外侧伸出的部分的长度Y比太阳能电池板12的短边方向的 长度L4短。另外,对于第1线缆16的长度X,也可以考虑连接的余量,设计成取代上述L4采用 了 L2的长度。即,第1线缆16向外侧伸出的部分的长度Y比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短边方 向的长度L2短。如图1所示,在第1线缆16和第2线缆18各自的端部设置有第1连接器20和第 2连接器22。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22的色彩不同,但结构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1连接器20为白色,第2连接器22为黑色。如图1 (b)、图1 (c)和图3所示,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22具有销状端子观 和插座状端子30。而且,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22具有阴片32和阳片34,上述的销 状端子观位于阴片32内,插座状端子30位于阳片34内。如图1(b)、图1(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20的销状端子观与正侧 芯线M接合,第1连接器20的插座状端子30与负侧芯线沈接合。而且,第2连接器22 的销状端子观与负侧芯线26接合,第2连接器22的插座状端子30与正侧芯线M接合。 即,在第1连接器20中,销状端子观是正极,插座状端子30是负极。而在第2连接器22 中,销状端子28是负极,插座状端子30是正极。因此,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22通 过将一方的阴片32与另一方的阳片34嵌合,将一方的销状端子观与另一方的插座状端子 30连接,能够将同极彼此电连接。如图14所示,基材70是近似长方形状的板材,是通过将一枚或多枚金属板弯曲加 工而形成为规定形状的板材。在利用一枚金属板形成了基材70的情况下,不仅加工容易、 可抑制制作成本,而且能够实现没有接合部分的结构,相应地在强度方面有利。因此,考虑到这些优点,希望基材70通过对一枚金属板弯曲加工而成。在如上述那样形成的基材70上,从房檐一侧依次形成了罩安装部72、太阳能电池 配置部74、对被配置在太阳能电池配置部74上的太阳能电池板12的房脊侧进行固定的房 脊侧固定部76、对在房脊侧(上段)邻接配置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和一般瓦的房檐侧端 部层叠承载的层叠承载部78。而且,在基材70的侧方形成有槽状的导水槽部80。对于基 材70,优选使用钢板、铝、不锈钢等金属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镀锌铝(felvalume)钢 板。如图15所示,罩安装部72是安装后述的前罩102的部分,其通过将基材70的房 檐侧端部向背面侧近似直角弯曲而形成。太阳能电池配置部74是配置太阳能电池板12的面状部分,其形成为与太阳能电 池板12大致相同的尺寸。如图14所示,在太阳能电池配置部74的大致中央,设置有用于 插入太阳能电池板12的端子盒14的开口 74a。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中,从 基材70的表面侧安装太阳能电池板12,端子盒14、线缆16、18以及连接器20、22如图3所 示,通过开口 7 被配置在基材70的背面侧。如图15所示,房脊侧固定部76是对被配置在太阳能电池配置部74的太阳能电池 板12的房脊侧进行固定的部分。房脊侧固定部76具有通过将基材70在规定位置向表面 侧大致直角弯曲而形成的立起部76a、和从立起部76a的基端在规定位置将基材70向房檐 侧弯曲而形成的表面按压部76b。立起部76a是与太阳能电池板12的房脊侧端面抵接的部 分,表面按压部76b是覆盖太阳能电池板12的表面(受光面)的一部分,从表面侧施加按 压力的部分。层叠承载部78是从房脊侧固定部76的表面按压部76b的基端,在规定位置将基 材70向房脊侧弯曲而形成的面状部分。如图2所示,在层叠承载部78的规定位置,设置有 用于安装后述的金属固定件84的贯通孔78a,在比贯通孔78a靠向房脊侧的规定位置,设置 有用于钉入将太阳能电池模块10固定在房顶上的螺钉的贯通孔78b。层叠承载部78位于除了太阳能电池板12的上面以外的部位。下面,对加强隔热部件9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加强隔热部件90是为了确保太 阳能电池模块10的强度和隔热性而设置在基材70的背面的发泡树脂制部件。加强隔热部 件90具有沿着基材70的房脊侧长边向横梁方向延伸的横梁方向加强部92 ;和沿着基材 70的短边,从横梁方向加强部92的两端向房檐方向延伸的倾斜方向加强部94。倾斜方向 加强部94是被重叠配置于在房檐侧(下段)邻接配置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层叠承载部 78和一般瓦上的部分,其厚度比横梁方向加强部92薄。加强隔热部件90不被安装在基材70的整体背面,而沿着基材70的周缘部分配 置。因此,在基材70的背面,形成了周围被加强隔热部件90包围、房檐侧被开放的收纳空 间(空隙部)96。在收纳空间96的大致中央配置有端子盒14。而且,在收纳空间96中可 以收纳被布线的线缆16、18。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16、18从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房脊侧长边150突出,通过 如后述那样将同列上且左右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线缆16、18的连接器20、22连接, 将太阳能电池模块10并联连接。由于如上述那样线缆16、18从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房脊 侧长边150突出,所以能够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外侧上部,进行连接器20、22彼此的连接作业。而且,如果如后述那样设置上部侧的列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则布线后的线缆16、 18 (包括连接器20、21)被收纳在上部侧的列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收纳空间96内。而且,由于在加强隔热部件90的倾斜方向加强部94与房顶之间存在间隙,所以, 可以在该间隙中插通线缆16、18。在与加强隔热部件90的横梁方向加强部92被安装在基材70的面相反侧的面上, 如图2所示,设置有3个线缆槽98。线缆槽98从加强隔热部件90的房脊侧向房檐侧贯通, 连通收纳空间96的内外。线缆槽98的一个是被配置在横梁方向加强部92的大致中央的 中央槽98a,其余两个槽是与中央槽98a隔开规定的间隔,被配置在中央槽98a左右的边槽 98b、98b。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中,中央槽98a和端子盒14被配置在大致同一直线上,从 端子盒14延伸出来的线缆16、18从收纳空间96通过中央槽98a被引出到房脊侧的外部。 当进行与在上下段相邻配置的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布线时,使用边槽98b、98b。接着,对在房屋的房顶R上铺设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作业顺序、以及太阳 能电池模块10的铺设构造100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在房屋的房顶R上铺设太阳能电池 模块的作业顺序的流程图。在铺设太阳能电池模块10时,首先在作为铺设对象的房屋的房顶R上安装房檐滴 水槽和规定的屋顶(roofing)部件,在步骤1中,进行在房顶R上划线,表示出作业的进行 所必要的线、形状和尺寸。在之后的步骤2中,以规定的间隔安装纵栈木(流水栈),在步骤3中安装宽檐板 (瓦座)和横栈木(瓦栈)。横栈木被以规定的阶梯间隔安装。然后,在步骤4中,将用于 防止太阳能电池模块10被风吹起的吹起防止卡具安装在规定的位置,然后,转移到步骤5 的作业。在步骤5中,从房顶R的房檐侧向房脊侧依次安装太阳能电池模块10,相邻的太 阳能电池模块10、10通过线缆16、18连接。具体如图5所示那样,通过将多个太阳能电池 模块10的短边彼此相邻对齐,形成列状的模块段36,利用螺钉等将各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 固定在房顶R上,来进行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安装。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块段36在房顶R 上设置偶数段(在图5(b)中是14段)。具体而言,在将太阳能电池模块10与房檐吹起防止卡具110卡合后,太阳能电池 模块10如图16(b)所示那样,通过对层叠承载部78的贯通孔78b钉入施工螺钉152,被固 定在房顶上。此时,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线缆16、18成为向房脊侧延伸的状态。如图6所示,在模块段36的形成中,对于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10,如果将一 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第1连接器20与相邻的另一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第2连接器 22连接,则能够将相邻的2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10并联电连接。即,通过将在白色的第1 线缆16上安装的白色的第1连接器20、与在黑色的第2线缆18上安装的黑色的第2连接 器22连接,能够将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10并联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 池模块10通过使用线缆16、18将左右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10连接,能够使模块段36 中包含的全部太阳能电池模块10依次并联连接(图8)。这里,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如上述那样,第1线缆16形成得比第2线 缆18短。因此,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10,作业者通过确认线缆16、18的长度,即可立即判断 出在该线缆16、18上安装的连接器20、22是第1连接器20还是第2连接器2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中,第1线缆16的全长小于长方形状的 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边长度的50%,第2线缆18的全长为太阳能电池板12的长边长度的 50%以上。因此,如图7所示,在短边彼此对接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10之间,不能将 在第1线缆16上安装的第1连接器20、20彼此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10能够可靠地防止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10之间的第1连接器20、20彼此的误连接。对太阳能电池模块10而言,第2线缆18比第1线缆16长,第2线缆18的处理自 由度高。因此,太阳能电池模块10通过将自由度高的第2线缆18在中途向第1线缆16侧 弯曲处理,可以通过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22将两个线缆16、18电连接。因此,对太 阳能电池模块10而言,作用于第1连接器20与第1线缆16的连接部分、第2连接器22与 第2线缆18的连接部分、端子盒14与第1、2线缆16、18的连接部分等的基于弯曲的应力 小,不容易发生断线等不良状况,不需要使第1、2线缆16、18过分长。另外,太阳能电池模 块10由于不需要过分长的第1线缆16和第2线缆18,所以,施工性良好,也没有必要设置 用于收纳这些线缆16、18的空间等。而且,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由于分别由双芯线缆构成第1线缆16和第2线 缆18,所以,线缆16、18的刚性高。并且,太阳能电池模块10由于只需连接2根线缆16、18 即可构成电连接,所以可以将线缆根数减少到最小限。另外,太阳能电池模块10布线简单, 在铺设时不容易产生线缆16、18断线等不良情况。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将第1线缆16设为白色,将第2线缆18 设为黑色。因此,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10,作业者通过确认线缆16、18的色彩,即可容易判 别在线缆16、18上安装的连接器20、22的种类。另外,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中,第1连接器20形成为白色,第2连接器22形成为 黑色,第1连接器20与第2连接器22色彩不同。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10,作业者只需确认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连接器20、22的色彩,即可迅速判别出该连接器 20、22的种类。从而,对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而言,作业者能够迅速选择恰当的 连接器,布线的误连接少,作业效率高。而且,太阳能电池模块10由于第1线缆16以及第2线缆18如图1所示那样都从 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房脊侧中央向外侧突出,所以,能够在将太阳能电池模块10固定到房 顶上的状态下,进行线缆16、18的连接。即,即使将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利用 钉子等固定到房顶上,第1线缆16和第2线缆18也如图16、图19所示那样伸出到太阳能 电池模块10的主体部分之外。因此,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利用钉子等将太阳能电池模块10 固定到房顶后,进行连接。线缆16、18的连接按每一段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房檐侧安装太阳能电 池模块10,所以,首先将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一段量全部固定到房檐或房檐附近的段,然 后依次连接各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向房脊侧突出的线缆16、18。这样,与按每一个模块 分别进行连接的方法相比,可减少布线错误和连接错误。一个连接作业在该段的被以列状 排列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上段侧进行,被连接的线缆16、18如图19那样被放置在该段 的以列状排列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上段侧。然后,固定第2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这里,第2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房 檐侧被载置在第1段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层叠承载部78上。因此,在第1段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线缆16、18上,如图20那样被第2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覆盖,第1段的太阳 能电池模块10的线缆16、18被收纳在第2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收纳空间96中。关于第2段以后的模块段36中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安装,如图17、图18所示 那样,通过将被配置在上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IOC的前罩102配置到房檐侧,将太阳能电池 模块IOC的前罩102的卡止片108插入到被配置在下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IOD的固定金属 件84的卡合部88、与基材70的层叠承载部78的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156中,并将太阳能 电池模块IOC整体向房脊侧拉动,使太阳能电池模块IOC与太阳能电池模块IOD卡合来进 行。这里,在太阳能电池模块IOC的卡止片108上安装有密封部件154,当卡止片108被插 入到固定金属件84的卡合部88与基材70之间的间隙156中时,由于密封部件IM被无缝 隙地配置在间隙156中,所以,在太阳能电池模块IOC与太阳能电池模块IOD的卡合部中可 防止松动。另外,当太阳能电池模块IOC与太阳能电池模块IOD卡合,太阳能电池模块IOC被 配置在规定位置时,下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IOD的线缆16、18被整齐地收纳在上段的太阳 能电池模块IOD的收纳空间96内。在上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IOC的卡止片108、与下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IOD的固 定金属件84卡合后,上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IOC在将线缆16、18伸出到房脊侧的状态下, 通过对层叠承载部78的贯通孔78b钉入施工螺钉152,被固定在房顶上。对于这样形成的 第2段以后的模块段36,也以和上述第1段的模块段36相同的顺序,通过利用线缆16、18 连接左右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10,能够将模块段36中包含的全部太阳能电池模块10 并联连接。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铺设构造100在从房檐侧(下侧) 的奇数段的模块段36a、36c、和偶数段的模块段36b、36d中,线缆16、18的连接顺序左右反 转。即,在奇数段的模块段36a、36c中,使右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第2连接器22与左 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第1连接器20连接,将第2线缆18与第1线缆16连接。而在 偶数段的模块段36b、36d中,使右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第1连接器20与左侧的太阳 能电池模块10的第2连接器22连接,将第1线缆16与第2线缆18连接。而且,当构成模块段36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全通过线缆16、18连接后,如图6所 示,被配置在构成模块段36的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两端部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10 中的一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第1连接器20成为未使用(未连接)状态,另一个太阳能 电池模块10的第2连接器22成为未使用状态。这些未使用的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 器22用于将上下配置的模块段36、36电连接。例如,在图9所示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铺设构造100中,奇数段的模块段36a、 36c、与偶数段的模块段36b、36d连接,形成了太阳能电池组38a、38b。具体而言,被配置在 奇数段的模块段36a、36c左端的太阳能电池模块IOaUOc的第2线缆18,从被配置在偶数 段的模块段36b、36d右端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b、10d的太阳能电池板12的背面通过,与太 阳能电池模块10a、IOc的第2连接器22、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10b、10d的第1连接器20连 接。在如上述那样将下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IOaUOc的第2线缆18与上段的太阳能 电池模块10b、10d的第1线缆16连接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使下段的第2线缆18从太阳能电池板12的背面通过。此时的第2线缆18的插通路径如图21、图22所示,经过太阳能 电池模块10b、10d的收纳空间96,从边槽98b、98d的任意一个中通过。然后,使第2线缆 18的前段侧向上段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b、10d的更上段侧突出,与上段侧的太阳能电池 模块10b、10d的第1线缆16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构成太阳能电池组38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跨过多个段时,利 用2根线缆16、18中较长的线缆(第2线缆18)将太阳能电池模块10并联连接。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中,当较长一方的线缆(第2线缆18) 的长度X比太阳能电池板12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4长时,第2线缆18能够从属于在房顶的 上部侧相邻的模块段36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下面,延伸到属于在上部侧相邻的模块段 36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更上部侧。而且,如果考虑连接区域,则当较长一方的线缆(第2线缆18)的长度X比太阳能 电池模块10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长时,第2线缆18能够从属于在房顶的上部侧相邻的模 块段36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下面,延伸到属于在上部侧相邻的模块段36的太阳能电池 模块10的更上部侧,与其他线缆容易地连接。并且,实际上如图22所示那样,由于使线缆18插通的空间被限定,而且太阳能电 池模块10被配置成锯齿状,所以,第2线缆18的长度X需要比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短边 方向的长度L2长出一定程度。在图22所示的结构中,第2线缆18经过在加强隔热部件90中设置的边槽98b,潜 入到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下面。而且,属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被错开长度a配置。并且,被上部侧的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层叠承载部78载置且相邻的段的太 阳能电池模块10的重叠部分的长度为b。如果以图22所示的例子进行说明,则第2线缆18的长度是被横拉的长度为 (L1/4)加上a,纵方向的必要长度为L2减去b。因此,第2线缆18的必要长度是((Ll/4) +a) + (L2_b)。这里,本实施方式中,L2_b与太阳能电池板12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4大致相等。因 此,第2线缆18的必要长度是((Ll/4)+a)+L4。图23 图25是表示通过变更属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错开量a,来研 究必要的线缆18的长度的图。从图23 图25可知,错开量a越大,越需要长的线缆18, 在错开量达到太阳能电池板12的全长Ll的3/4的情况下,需要最长的线缆18,该长度为 ((L1/4)X3)与L4的合计。而且,如果考虑连接区域,则为((L1/4)X3)与L2的合计。因此,线缆18的长度为((Ll/4) X3)与L4的合计以下,如果考虑连接区域,则优 选为((L1/4)X3)与L2的合计以下。而且,第1线缆16向外侧延伸的部分的长度Y,比上述的第2线缆18的长度X短、 且比(L1/2)短。并且,第1线缆16向外侧延伸的部分的长度Y,比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边方向的长 度L4短。因此,第1线缆16不能从上段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下面穿过去,不会造成
误连接。由于实际上需要连接区域,所以在比太阳能电池模块10短边方向的长度L2短的
24情况下,不会误连接。由于对于构成太阳能电池组38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跨过多个段的情况下的2根 线缆16、18的连接,也能够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之外进行,所以,作业效率高。而且,连接 的2根线缆16、18如图22所示,被收纳在隔一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收纳空间(空隙 部)96中。由此,模块段36a和模块段36b中包含的全部太阳能电池模块10被并联连接,形 成太阳能电池组38a。而且,模块段36c和模块段36d中包含的全部太阳能电池模块10也 被并联连接,形成太阳能电池组38b。这样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38a、38b通过引入线缆40 串联电连接。如图10 (a)所示,引入线缆40具有与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第1连接器20连接 的第1串联连接器42 ;与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第2连接器22连接的第2串联连接器44 ; 与屋内的电力调节器(未图示)连接,输出由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太阳能电池板12转换 后的电力的输出连接器46 ;与第1串联连接起42连接的第1屋外线缆48 ;与第2串联连接 器44连接的第2屋外线缆50 ;与输出连接器46连接的屋内侧线缆52 ;和封装部M。第1串联连接器42、第2串联连接器44以及输出连接器46的构造与太阳能电池 模块10的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22的构造相同。而且,第1串联连接器42和输出 连接器46是黑色,第2串联连接器44是白色。第1屋外线缆48、第2屋外线缆50和屋内侧线缆52与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第1 线缆16和第2线缆18同样,在绝缘管48a、50a、52a内分别各配置一根正侧芯线M和负侧 芯线沈。第1屋外线缆48和屋内侧线缆52的绝缘管48a、5h是黑色,第2屋外线缆50的 绝缘管50a是白色。另外,在屋内侧线缆52的输出连接器46附近卷有白色的聚乙烯胶带56。由此,可 瞬时判断出屋内侧线缆52和输出连接器46。如图10 (b)所示,在封装部M处连接第1屋外线缆48、第2屋外线缆50和屋内侧 线缆52连接。如果进一步说明,则第1屋外线缆48的正侧芯线M与第2屋外线缆50的 负侧芯线沈电连接,第1屋外线缆48的负侧芯线沈与屋内侧线缆52的负侧芯线沈电连 接,第2屋外线缆50的正侧芯线M与屋内侧线缆52的正侧芯线M电连接。如图9所示,在使用引入线缆40将太阳能电池组38a与太阳能电池组38b串联连 接的情况下,引入线缆40的白色的第2串联连接器44与构成太阳能电池组38a的模块段 36b的右端的太阳能电池模块IOf的黑色的第2连接器22连接。而且,引入线缆40的黑 色的第1串联连接器42与构成太阳能电池组38b的模块段36c的右端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IOg的白色的第1连接器20连接。S卩,引入线缆40与太阳能电池组38a、38b的连接,和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 10的连接同样,只要将色彩不同的连接器彼此连接即可,不容易发生布线的误连接。另外, 如上述那样,由于引入线缆40与太阳能电池组38a、38b的连接只是将规定的连接器44、22、 42,20按照规定的组合进行连接,所以能够在房顶R上容易进行作业。这里,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组38a、38b是并联连接了多个由一枚可获得约 100伏特电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电池组。因此,从太阳能电池组38a、38b整体获得的 电压也约为100伏特。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铺设构造100通过使2个太阳能电池组38a、38b串联连接,可获得与各种机器设备的额定电压相同的约为200伏特 的电压。如上所述,通过利用第1线缆16和第2线缆18连接本发明中规定的太阳能电池 模块10,进而利用引入线缆40将其连接,能够制成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并联连接的 太阳能电池组38a、38b,并可将该2组太阳能电池组38a、38b串联连接。上述的作业简单 且单纯,不会发生误布线,可以在房顶上铺设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而且,从引入线缆40 的输出线缆52可获得约200 (V)的输出。因此,根据本发明,即使不是熟练的电工技术员,也能够实施布线作业,例如可以 借助如房屋铺瓦工或木工那样的高空作业熟练者的手,简单地完成布线作业。另外,通过增加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太阳能电池板12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的 数量,可产生200(V)以上的电压。例如,也可以产生200 (V)至360(V)的电压。如图9所示,在太阳能电池组38a、38b串联连接的状态下,模块段36a右端的太阳 能电池模块IOe的第1连接器16、和模块段36d右端的太阳能电池模块IOh的第2连接器 18处于未使用(未连接)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铺设构造100中,这 些连接器16、18上安装了图11所示的端子保护部件58。端子保护部件58除了未连接线缆 这一点以外,与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22的构造大致相同。本 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铺设构造100通过将端子保护部件58安装到未使用的连 接器20、22上,可防止未使用的连接器20、22的端子观、30上附着灰尘和水。另外,在中断了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铺设构造100的铺设作业的情 况下,通过在未连接的第1连接器20或第2连接器22上安装端子保护部件58,也可以防止 连接器20、22的端子观、30上附着灰尘和水。在如上述那样完成了图4的步骤5的作业后,操作者在步骤6中将引入线缆40的 屋内侧线缆52引入到房屋的屋内。然后,进行周边配瓦的施工(步骤7),当房顶R的清扫 (步骤8)结束时,进行检查(步骤9),然后在屋内进行引入线缆40的捆绑(步骤10),并将 输出连接器46连接到未图示的电力调节器的接线箱(步骤11),从而一系列的作业结束。上述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通过使第1线缆16和第2线缆18的色彩不 同,容易进行在第1线缆16和第2线缆18的端部安装的连接器20、22的种类的判别,但本 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使第1线缆16和第2线缆18的图案、或图案与色彩 的结合不同,来容易地判别连接器20、22的种类。同样,对于引入线缆40的第1屋外线缆 48和第2屋外线缆50,也可以使图案、或图案与色彩的结合不同,来容易地进行第1串联连 接器42与第2串联连接器44的种类判别。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中,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的色 彩不同,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结构。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22只要是通过使形状 或图案等的形态不同,从而可迅速判别出种类的结构即可。例如,可以使第1连接器20和 第2连接器22的一方粗、另一方细,或一方的剖面形状为圆形,而另一方的剖面形状为方形寸。同样,关于引入线缆40的第1串联连接器42和第2连接器44,也可以通过使形状 和图案等的形态不同,构成可瞬时判别出种类的构造。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20和第2连接器22成为具有阴片32和阳片34,并根
26据各自的形状可判别出端子观、30的种类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 以如图12所示,采用使两极是阳片64a、64b的连接器60、和两极是阴片66a、66b的连接器 62成为一组的嵌合构造。该情况下,通过使构成一个极的阳片64a(或阴片66a)的形态、 与构成另一个极的阳片64b (或阴片66b)的形态不同,能够判别极的种类,从而防止连接器 60、62的误连接。例如,在图12的连接器60、62中,通过将一方的阳片64b和阴片6 形成为比另 一方的阳片6 和阴片66a粗,能够容易地进行极的判别,防止连接器60、62的误连接。另 外,连接器60、62通过在连接器60的一方的阳片64b和连接器62的一方的阴片6 上设 置槽68,也可以防止连接器60、62的误连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太阳能电池板12而言,一枚可获得约100 伏特的电压,但本发明对太阳能电池板12可获得的电压没有限制。例如,也可以使用由一 枚可获得约200伏特电压的太阳能电池板12来构成太阳能电池模块10。该情况下,由将铺 设在房顶R上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全部并联连接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组38,完成太阳能电池 模块10的铺设构造100。而且,即使是一枚太阳能电池板12可获得的电压小于100伏特的情况,通过构成 规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组38,并将这些太阳能电池组38串联连接,也可以在太阳能电池模 块10的铺设构造100中确保所希望的电压。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可以将线缆16、18向房脊侧方向取出进行 施工。因此,能够与对房顶铺瓦时的一般做法同样,从房屋的房檐侧向房脊侧容易地不断铺 设太阳能电池模块10。因此,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10,例如即使是不习惯进行电气施工的 作业者,也能够容易且整齐地铺设线缆16、18,进行施工。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铺设构造100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所以,铺 设时的线缆16、18的操作容易,不容易发生线缆16、18因扭曲等造成的断线。而且,对本实 施方式的铺设构造100而言,即使不特别处理线缆16、18,也能够将各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0 的线缆16、18向房脊侧取出,进行施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铺设构造100通过与一般进行 房顶铺瓦时的做法同样,从房屋的房檐侧向房脊侧顺序铺设太阳能电池模块10,能够容易 地进行线缆16、18彼此的连接等。对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而言,设于基台82的收纳空间96被加强隔热 部件90的横梁方向加强部92和倾斜方向加强部94、94包围三方。因此,在铺设到房顶的 状态下,风雨不容易从上方(房脊侧)和左右侵入到收纳空间96中,从而可防止端子盒14
被浸湿。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由于收纳空间96向房檐边162侧开放,所以,能 够通过该开放部分进行通气。因此,即使伴随着通电使得端子盒14温度升高,热也不会被 封闭在收纳空间96内,从而可将收纳空间96内维持为适当的温度条件。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如图3所示,在收纳空间96内,在端子盒14的周 围设置有空隙168。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能够可靠地防止在端子盒14中 产生的热被封闭在收纳空间96内,或因该热使端子盒14发生故障、导致损坏等不良情况。对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而言,加强隔热部件90的横梁方向加强部92 是发泡树脂制。因此,假如线缆16、18不通过设置于横梁方向加强部92的线缆槽98,成为被夹在房顶的上面与横梁方向加强部92之间的状态,也能够防止对线缆16、18作用过大的 负重。因此,太阳能电池模块10能够可靠地防止线缆16、18的断线等不良情况。实施例下面,进一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连接器的剖面图。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是集成型太阳能电池,在内部形成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 整体构成一个太阳能电池。S卩,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通过在玻璃基板上层叠导电膜和半导体膜,进而在其 上形成多个槽,分割成多个独立电池(单元),将各个单元串联电连接而成。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如图所示那样形成为长方形,从长度方向的中心部延伸 设置有2根线缆16、18。而且,线缆16、18分别与连接器20、22连接。线缆16、18长短不同,一方长,另一方短。具体而言,长的一方的线缆18的全长为 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全长的50%以上,短的一方的线缆16的全长小于瓦型太阳能电 池模块10的全长的50%。而且,线缆16、18的颜色不同。线缆16、18都具有电绝缘的2个系统的导线24、 沈(正侧芯线24、负侧芯线26)。更具体而言,是在同一绝缘管内配置有2条被覆导线24、 26的线缆。2根线缆16、18分别与连接器20、22连接。连接器20、22颜色不同但构造相同,并 如图3所示那样具有2个端子观、30(销状端子观、插座状端子30)。2个端子观、30中一方的销状端子28是销,另一方的插座状端子30是插座。而且,连接器20、22具有阴片32和阳片34,上述的销状端子28位于阴片32内,插 座状端子30位于阳片34内。连接器20、22可相互连接,一方的阴片32与另一方的阳片34接合。此时,在各个 阴片32和阳片34的内部,一方的销状端子观与另一方的插座状端子30连接。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2条线缆16、18的2条被覆导线MJ6分别与瓦型太阳能 电池模块10内的太阳能电池(以下简称太阳能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即,线缆18内 的一方的被覆导线M与太阳能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方的被覆导线26与太阳能电池的负 极连接。同样,线缆16内的一方的被覆导线M与太阳能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方的被覆导 线26与太阳能电池的负极连接。因此,连接器22的2个端子观、30的一方与太阳能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方的被 覆导线与太阳能电池的负极连接。同样,连接器20的2个端子观、30的一方与太阳能电池 的正极连接,另一方的被覆导线与太阳能电池的负极连接。不过,如果比较连接器20、22的2个端子观、30的极性,则两者成为相反极。艮口, 在一方的连接器20中,销状端子观是正极,插座状端子30是负极,而在另一方的连接器22 中,销状端子观是负极,插座状端子30是正极。下面,对上述的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铺设构造进行说明。图6是对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实施了正确布线的情况的概念图。图7是对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实施了错误布线的情况的概念图。图8是对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实施了正确 布线的情况的电路图。上述的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如图5、6所示,被横向排列铺设在房顶等建筑物上。而且,将相邻的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连接器20、22连接。如果观察1个瓦型 太阳能电池模块10,则该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连接器22与左邻的瓦型太阳能电池模 块10的连接器20连接。另外,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连接器20与右邻的瓦型太阳能 电池模块10的连接器22连接。如果关注线缆的长短来进行说明,则该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长的线缆18的 连接器22、与左邻的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短的线缆16的连接器20连接。而且,瓦型 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短的线缆16的连接器20、与右邻的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长的线 缆18的连接器22连接。结果,太阳能电池如图8所示那样并联连接。与之相对,如果采用错误的连接方法,如图7所示那样将长的线缆18的连接器22 彼此连接,则由于另一方的连接器20物理上不能实现连接,所以作业者能够觉察到连接的 错误。即,另一方的连接器20与短的线缆16连接,短的线缆16小于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 10的全长的一半。而且,由于线缆16、18从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的中心部分延伸,所以 即使要将短的线缆16彼此连接,也会由于长度不够而不能将两者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瓦型太阳能电池模块10不会产生布线错误。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串联电连接,并形成为近似长方形的面状的太阳能电池板; 由具有2个系统以上的导线且长度不同的线缆构成的第1线缆和第2线缆; 由被安装在上述第1线缆的端部的第1连接器、和被安装在上述第2线缆的端部并能 够与上述第1连接器嵌合连接的第2连接器构成的2组连接器; 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电导通的2条正侧导线;和 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电导通的2条负侧导线;上述第1线缆是将由上述2条正侧导线的一方和上述2条负侧导线的一方构成的2条 导线配置到同一绝缘管内的线缆,上述第2线缆是将由上述2条正侧导线的另一方和上述2条负侧导线的另一方构成的 2条导线配置到同一绝缘管内的线缆,太阳能电池模块为近似长方形,第1线缆和第2线缆都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 的边向外侧延伸,在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Li、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边方向的长度 设为L4时,上述第2线缆的向上述外侧延伸出的部分的长度X比(L1/2)长、且比L4长,上述第1线缆的向上述外侧延伸出的部分的长度Y比上述第2线缆的长度短、且比 (Li/2)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长度X比(L1/4)与L4的合计长,比(Ll/4) X3与L4的合计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长度Y比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具有与上述正侧导线连接的正极侧端子、与上述负侧导 线连接的负极侧端子、阳片、和能够与该阳片嵌合连接的阴片,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一方在上述阳片上设置有正极侧端子,在上述阴片上设置 有负极侧端子,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另一方在上述阳片上设置有负极侧端子,在上述阴片上设 置有正极侧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 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电导通的正侧电极连接端子、和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电导通的负侧电极连接端子,2条正侧导线与上述正侧电极连接端子连接,2条负侧导线与上述负侧电极连接端子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连接器和上述第2连接器的图案或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相互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线缆和上述第2线缆的图案、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相互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侧导线和上述负侧导线的图案、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相互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太阳能电池板为近似长方形状,上述第1线缆和第2线缆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长边的大致中央延伸出, 在将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边彼此相邻地配置了 2个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情况下,一方的太 阳能电池模块的第1连接器与另一方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第1连接器由于线缆长度不够而 不能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背面侧设置有收纳所连接的线缆和连接器的空隙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背面侧设置有沿短边方向插通线缆的槽。
12.—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在内部形成有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整体构成1个太阳能电 池,其特征在于,具有2组连接器,上述2组连接器都具有独立的2个以上端子,上述2组连接器都与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中央延伸出的具有2个系统以上的 导线的线缆连接,各个连接器的1个端子是与上述太阳能电池的正极连接的正极侧端子,各个连接器的另1个端子是与太阳能电池的负极连接的负极侧端子,与上述2组连接器中的一方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比与另一方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短,上述线缆的长度的关系是在与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一同以列状和多段状排列而平面 分布时,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彼此成为长度不足的状态而不能连接,长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与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接合,在两者接合的状态下,成为两 个连接器的正极侧端子彼此连接、负极侧端子彼此连接的状态,与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并 联电连接,而且,长的线缆经过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侧,到达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外 侧,还能够将长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短的线缆所连接的连接 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短的线缆是不能经过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侧而到达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 模块的外侧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与2组连接器中的一方和另一方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分别是将2条导线配置到同一 绝缘管内的线缆。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2组连接器各自构造相同,但颜色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长的一方的线缆与短的一方的线缆颜色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长的一方的线缆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全长的50%以上,短的一方的线缆小于太阳能电 池模块的全长的50%。
18.—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以列状配置有多个权利要求1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2组连接器中的作为一方的第1连接器和作为另一方的第2连接器分别具有正极侧端 子和负极侧端子,使相邻的一方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第1连接器、和另一方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第2连 接器的同极的端子彼此连接,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并联电连接,形成一系列的太阳能电 池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多个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串联连接,并将布线引入到建筑物内的引入线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有2个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上述引入线缆具有与一方的太阳能电池组的未使用的第1连接器连接的第1串联连接器;与另一方的太阳能电池组的未使用的第2连接器连接的第2串联连接器;输出被上述太阳能电池板转换后的电力的输出连接器;包含与上述第1串联连接器连接的正负2条导线的第1屋外线缆;包含与上述第2串联连接器连接的正负2条导线的第2屋外线缆;和包含与上述输出连接器连接的正负2条导线的屋内侧线缆;上述第1屋外线缆的一方的导线与上述第2屋外线缆的正负不同的导线连接,上述第1屋外线缆的另一方的导线与上述屋内侧线缆的正负相同的导线连接,上述第2屋外线缆的其余导线与上述屋内侧线缆的其余导线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串联连接器与上述第2串联连接器的图案或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相互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屋外侧线缆与上述第2屋外侧线缆的图案、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相互不同。
23.—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该铺设构造使用近似长方形并在内部形成有多 个太阳能电池单元,整体构成1个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在构造物上铺设该太阳 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2组连接器,上述2组连接器都具有独立的2个以上端子,上述2组连接器都与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中央向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外侧延 伸的具有2个系统以上的导线的线缆连接,各个连接器的1个端子与太阳能电池的正极连接, 各个连接器的另1个端子与太阳能电池的负极连接,与上述2组连接器中的一方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比与另一方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短,上述线缆的长度的关系是在将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列状排列时,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彼此成为长度不足的状态而不能连接,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被以列状排列设置在构造物上,对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连接 器而言,长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与短的线缆连接的连接器在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列的外 侧接合,在两者接合的状态下,成为两个连接器的正极侧端子彼此连接、负极侧端子彼此连 接的状态,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并联电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与2组连接器中的一方和另一方的连接器连接的线缆,分别是将2条导线配置到同一 绝缘管内的线缆。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M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 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备的2组连接器各自构造相同,但颜色不同。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备的长的一方的线缆与短的一方的线缆颜色不同。
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备的长的一方的线缆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全长的50%以上,短的 一方的线缆小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全长的50%。
28.根据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备的2组连接器中的一方是第1连接器,另一方是第2连接器, 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中未使用的第1连接器或第2连接器中的没有连接上述引入线缆 的第1连接器或第2连接器上,安装有端子保护部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3至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在背面侧设置有收纳被连接的线缆和连接器的空隙部, 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列以多段状排列,太阳能电池模块呈平面分布, 以列状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的一方的线缆与短的一方的线缆连接,该长的一方 的线缆和短的一方的线缆被收纳在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空隙部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3至四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列以多段状排列,太阳能电池模块呈平面分布, 在一个段中,长的一方的线缆沿房顶向右侧延伸,与在右侧相邻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短 的一方的线缆连接,在与该段相邻的段中,长的一方的线缆沿房顶向左侧延伸,与在左侧相 邻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短的一方的线缆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四或3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 位于列的端部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长的一方的线缆从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底面通过,出现在该相邻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外侧,与位于相邻段的列的端部的太阳能电 池模块的短的一方的线缆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四至3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构造,其特征在于,位于列的端部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的一方的线缆、和位于相邻段的列的端部的太阳 能电池模块的短的一方的线缆,在连接的状态下被收纳到隔一个的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 空隙部中。
33. 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构成权利要求18至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铺设构造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有的2组连 接器中的一方是第1连接器,另一方是第2连接器,在上述铺设构造的铺设作业中断时,对未使用的上述第1连接器或第2连接器安装端 子保护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布线错误少,作业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具备太阳能电池板(12);具有与太阳能电池板(12)的正极连接的正侧电极连接端子和与负极连接的负侧电极连接端子的端子盒(14);将与正侧电极连接端子连接的2条正侧芯线(24、24)的一方、和与负侧电极连接端子连接的2条负侧芯线(26、26)的一方合为一股的第1线缆(16);将2条正侧芯线(24、24)的另一方、和与2条负侧芯线(26、26)的另一方合为一股的第2线缆(18);安装于第1线缆(16)的第1连接器(20);和安装于第2线缆(18)的第2连接器(22);第1线缆(16)的长度比第2线缆(18)的长度短。
文档编号E04D1/30GK102137977SQ20098013393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0日
发明者上田泰弘, 中岛丈温, 大林只志, 山胁竹治, 石田谦介 申请人:株式会社钟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