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直流重冰转角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97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高压直流重冰转角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特高压直流重冰转角塔。
背景技术
士SOO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线路,在此 之前我国已投运的直流输电线路最大电压等级为士500kV,国外已投运的直流输电线路最 大电压等级为士660kV。与常规士500kV直流输电线路相比,士SOO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特点①输送 容量大,是士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2倍左右;②同等条件下,塔高较士500kV要高15. Om 左右;③铁塔荷载大;④横担长、塔头大。由于士SOOkV直流重冰区转角塔绝缘子片数多,串长长,跳线长达40m以上,常用 的跳线方式(软跳线))因其跳线弧垂和风偏,势必造成铁塔加高、横担加长,很明显不是经 济的。因此,重冰区转角塔跳线采用硬跳线方式。而硬跳线的固定方式有悬垂的“I串”方 式,常用的“I串”方式由于风偏、摇摆、及不均勻覆冰脱冰等问题,容易发生闪络。且,当转 角度数过大时,内角侧跳线处在地线保护范围外,容易发生跳线雷击闪络事故,要避免此种 事故的发生,势必加长地线横担的长度,对铁塔受力而言,无形中增长了扭力臂,加大了扭 距。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将跳线的悬挂方式设置为双“V”串形 式,确保跳线连接的稳定性、能有效防止跳线发生闪烁,保证使用安全的特高压直流重冰转 角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特高压直流重冰转角塔,包括塔身、导线横担及地线支架,所述导线横担的左右两 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跳线横担与第二跳线横担,中部设置有第三跳线横担,所述第一跳线横 担与第二跳线横担均具有2个跳线挂点,所述第三跳线横担具有4个跳线挂点,位于所述导 线横担同侧左右相邻的所述第一跳线横担与第三跳线横担挂点之间均连接有绝缘子串,两 挂点之间连接的所述绝缘子串形成“V”形结构,在所述导线横担两侧连接的所述绝缘子串 之间悬挂跳线。采用上述结构关键在于,对跳线横担结构、连接方式及挂点的设计,实现了在塔身 的左右两侧跳线采用双“V”悬挂的方式,具体的讲,位于塔身左侧的第一跳线横担的两个挂 点与第三跳线横担靠左侧的两个挂点之间连接绝缘子串,绝缘子串形成双“V”的悬挂形式, 跳线即悬挂于两“V”型绝缘子串之间,该跳线的悬挂方式将大大增加跳线悬挂的稳定性,减 小跳线摆动幅度,从而避免闪络的的问题,提高其安全性。同时跳线悬挂在保证稳定的条件 下,可以不增加横担长度,起到节约成本目的。作为塔身右侧与左侧结构原理相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通过对原跳线横担结构及连接方式的改型,保证了特高压重冰区跳线横担的稳定性、确保安全,同时还起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线横担及相关部件连接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特高压直流重冰转角塔,包括塔身1、导线横担2及地线支架3,所述 导线横担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跳线横担4与第二跳线横担5,中部设置有第三跳线 横担6,所述第一跳线横担4与第二跳线横担5均具有2个跳线挂点,所述第三跳线横担6 具有4个跳线挂点,位于所述导线横担2同侧左右相邻的所述第一跳线横担4与第三跳线 横担6挂点之间均连接有绝缘子串7,两挂点之间连接的所述绝缘子串7形成“V”形结构, 在所述导线横担2两侧连接的所述绝缘子串7之间悬挂跳线8。如图2所示,导线横担2上的第一跳线横担4具有跳线挂点A、B,第三跳线横担具 有跳线挂点C、D、E、F,第二跳线横担具有跳线挂点G、H。绝缘子串具体的悬挂形式是,在AC 之间、BD之间、EG之间、ΠΙ之间连接绝缘子串,AC、BD连接的绝缘子串形成双“V”结构,在 其之间悬挂跳线8,同理EG、FH之间采用相同的方式。
权利要求1.特高压直流重冰转角塔,包括塔身(1)、导线横担(2)及地线支架(3),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横担( 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跳线横担(4)与第二跳线横担( ,中部设置 有第三跳线横担(6),所述第一跳线横担(4)与第二跳线横担(5)均具有2个跳线挂点,所 述第三跳线横担(6)具有4个跳线挂点,位于所述导线横担⑵同侧左右相邻的所述第一 跳线横担(4)与第三跳线横担(6)挂点之间均连接有绝缘子串(7),两挂点之间连接的所述 绝缘子串(7)形成“V”形结构,在所述导线横担(2)两侧连接的所述绝缘子串(7)之间悬 挂跳线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特高压直流重冰转角塔,包括塔身(1)、导线横担(2)及地线支架(3),所述导线横担(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跳线横担(4)与第二跳线横担(5),中部设置有第三跳线横担(6),所述第一跳线横担(4)与第二跳线横担(5)均具有2个跳线挂点,所述第三跳线横担(6)具有4个跳线挂点,位于所述导线横担(2)同侧左右相邻的所述第一跳线横担(4)与第三跳线横担(6)挂点之间均连接有绝缘子串(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通过对原跳线横担结构及连接方式的改型,保证了特高压重冰区跳线横担的稳定性、确保安全,同时还起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文档编号E04H12/10GK201826587SQ20102050408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刘勇, 刘庆生, 刘翔云, 李力, 李澄宇, 梁明, 王强, 王永刚, 肖兵, 肖宇, 肖洪伟, 董碧霞, 辜良雨, 邓安全, 郭跃明, 黄兴, 龙明全 申请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