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环梁的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84763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长环梁的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筋钢筋砼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筋钢筋砼技术应用广泛,是公路、铁路与市政工程桥梁现浇和预制结构采用最多的工艺技术,尤其是跨河(涧)悬浇施工技术。该项工艺技术的要点是在模板上安装预应力梁的钢筋梁骨架后,在该梁骨架内安装无粘结预应力筋;然后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端部的锚固系统固定在模板内;接着绑扎该预应力梁其余的普通钢筋。然后浇筑该预应力梁的混凝土,待该混凝土到达强度的80%时,借助上述锚固系统对该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绞线实施张拉,钢筋砼施加预应力。待该混凝土到达强度的100%时,切割预应力筋端头多余的部分,最后封闭锚固系统。该项工艺技术现已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和公共建筑,人防工程的大跨度、大空间的框架梁、框架柱(网)的砼楼板、大悬臂梁等建(构)筑物结构之中。根据受力的需要,无粘结预应力筋可设计成多种曲线受力形式结构。总长度在500m IOOOm范围内的超长预应力环梁内设有多条无粘结预应力筋,各个无粘结预应力筋按等跨或不等跨三跨连续梁进行布置,且各个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接头在超长预应力环梁的每个张拉端处交错分开布置,使其成为一个(椭)圆周形预应力铁箍。由于超长环梁中单根(束)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弯曲点为三向弧形布置,施工时张拉难度极大。现有的变角预应力张拉工艺,用变角块将张拉端预应力筋按规定方向进行换角或弯起,使张拉千斤顶的轴线和锚垫板法兰线呈一定角度并对其实施张拉,占用的施工空间小。现有的变角预应力张拉工艺虽然可以解决预应力张拉时施工空间受限制的问题,但难以克服张拉时无粘结预应力筋内的摩擦阻力,容易造成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绞线断丝、滑丝和端部滑脱,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超长环梁的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以避免无粘结预应力筋断丝、滑丝和端部滑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超长环梁的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包含的步骤有步骤A,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端部位置和曲线架;步骤B,在模板上安装预应力梁的钢筋梁骨架;步骤C,在上述的钢筋梁骨架上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上述曲线架;步骤D,在上述的钢筋梁骨架内按照上述曲线架安装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步骤E,按照上述端部的位置将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端部的锚固系统固定在上述的模板内;步骤F,绑扎上述预应力梁其余的普通钢筋;步骤G,浇筑上述预应力梁的混凝土 ;步骤H,借助上述锚固系统对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绞线实施张拉;
步骤I,切割上述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端头多余部分,封闭锚固系统。本发明超长环梁的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在500m IOOOm以内超长环梁在砼浇灌前,按无粘结预应力筋各个弯曲部位布置须满足曲线流畅的需要,以减少张拉时的摩擦阻力的原则,使用曲线架和改变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位置的方式,对原始设计施工图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端部两头位置进行“换角变位”预埋、安装和张拉,减小(少)环形梁三跨连续梁段单根预应力筋三向弯曲点的弯曲度,减轻张拉时的摩擦阻力,避免无粘结预应力筋断丝、滑丝和端部滑脱,并解决了张拉应力损失与端部锚固问题。该工艺方法施工方便,工法技术成熟,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图1为本发明超长环梁的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施工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I实施例中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端部位置的第一种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图I实施例中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端部位置的第二种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图I实施例中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曲线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总长度在500m IOOOm范围内的超长预应力环梁内设有多条无粘结预应力筋,各个无粘结预应力筋按等跨或不等跨三跨连续梁进行布置,且各个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接头在超长预应力环梁的每个张拉端处交错分开布置,使其成为一个(椭)圆周形预应力铁箍。本发明超长环梁的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就是针对超长预应力环梁内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施工,避免无粘结预应力筋断丝、滑丝和端部滑脱。本发明超长环梁的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施工过程,如图I所示。该施工方法,包含的步骤有步骤A,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端部位置和曲线架。其中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端部位置的第一种方式,请参看图2 :无粘结预应力筋3在超长预应力环梁中弯曲的连续预应力梁I内部延伸,并且无粘结预应力筋3的端部从与该预应力梁I相交的柱子2的侧面向外引出;按无粘结预应力筋3各个弯曲部位布置须满足曲线流畅的需要,以减少张拉时的摩擦阻力的原则,将无粘结预应力筋3的张拉端位置从原始设计施工图中无粘结预应力筋3端部锚固系统4’的位置向切线方向移动,改变到新的锚固系统4的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3端部实现一个换位和一个变角。该无粘结预应力筋3的另一端也如此处理。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端部位置的第二种方式,请参看图3 :无粘结预应力筋30在超长预应力环梁中的连续预应力梁10内部延伸,并且无粘结预应力筋30的端部从与该预应力梁10相交的框架梁20侧面处的楼板弯曲地向斜上方引出;按无粘结预应力筋30各个弯曲部位布置须满足曲线流畅的需要,以减少张拉时的摩擦阻力的原则,将无粘结预应力筋30的张拉端位置从原始设计施工图中无粘结预应力筋30端部锚固系统40’的位置向切线方向移动,改变到新的锚固系统40的位置,从离开与该预应力梁10相交的框架梁20侧面处一段距离的楼板向斜上方引出,无粘结预应力筋30端部实现一个换角和一个变位。该无粘结预应力筋30的另一端也如此处理。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曲线架,请参看图4 :无粘结预应力筋300在连续预应力梁100内部延伸,并且无粘结预应力筋300的端部从与该预应力梁100相交的柱子200的侧面向外引出;按无粘结预应力筋300各个弯曲部位布置须满足曲线流畅的需要,以减少张拉时的摩擦阻力的原则,用曲线架500将无粘结预应力筋300靠近的张拉端部分从原始设计施工图中无粘结预应力筋300’的自然下垂位置向上提。曲线架500的位置应设在该预应力梁100的最大剪力面上,即曲线架500到与该预应力梁100相交的柱子200的距离LI大约为750毫米。曲线架500相对无粘结预应力筋300平直段的高度差Hl为该无粘结预应力筋300端部锚固系统400相对无粘结预应力筋300平直段的高度差H2的二分之一。曲线架200使原始设计施工图中无粘结预应力筋300’靠近平直部的弯曲段301’改变为无粘结预应力筋300靠近平直部新的平缓的弯曲段301,弯曲度大为减小;使原始设计施工图中无粘结预应力筋300’靠近锚固系统400的弯曲段302’改变为无粘结预应力筋300靠近锚固系统400新的平缓的弯曲段301,弯曲度也大为减小。无粘结预应力筋300靠近端部的这一段又实现了两个换角。该无粘结预应力筋300的另一端也如此处理。另外,对于无粘结预应力筋在超长预应力环梁中的连续预应力梁内部延伸,并且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端部从与该预应力梁相交的框架梁侧面处的楼板弯曲地向斜上方引出的情形,用框架梁替代前述的柱子进行相同的处理,即可确定相应的曲线架步骤B,在模板上安装该超长环形预应力梁的钢筋梁骨架。步骤C,在上述的钢筋梁骨架上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上述曲线架;曲线架可以取几字形的结构,立在模板上;也可以是一根横向的直杆,焊在上述的钢筋梁骨架上。步骤D,在上述的钢筋梁骨架内按照上述曲线架安装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步骤E,按照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端部的位置将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端部的锚固系统固定在上述的模板内。步骤F,绑扎上述超长环形预应力梁其余的普通钢筋。步骤G,浇筑上述超长环形预应力梁的混凝土。步骤H,待上述超长环形预应力梁的混凝土到达强度的80%时,借助上述锚固系统对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绞线实施张拉;对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以控制张拉力为主,同时用张拉伸长值作为校核依据”。工程张拉控制应力取0. 75倍钢绞线强度标准值,预应力筋采用单根张拉的方式,每根预应力筋单根张拉力值与参数取值按《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规范的规定执行。步骤I,待上述超长环形预应力梁的混凝土到达强度的100%时,切割上述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端头多余部分,封闭锚固系统。张拉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掉预应力筋的钢绞线张拉端多余的钢绞线,预应力筋的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宜小于其直径的I. 5倍,且不宜小于30毫米,用环氧树脂涂封锚具及预应力筋外露的钢绞线。封闭前应将锚具周围的混凝土凿毛、冲洗干净,凸出式的锚头宜配置钢筋网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封闭。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超长环梁的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包含的步骤有 步骤A,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端部位置和曲线架; 步骤B,在模板上安装预应力梁的钢筋梁骨架; 步骤C,在上述的钢筋梁骨架上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上述曲线架; 步骤D,在上述的钢筋梁骨架内按照上述曲线架安装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 步骤E,按照上述端部的位置将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端部的锚固系统固定在上述的模板内; 步骤F,绑扎上述预应力梁其余的普通钢筋。
步骤G,浇筑上述预应力梁的混凝土。
步骤H,借助上述锚固系统对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绞线实施张拉; 步骤I,切割上述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端头多余部分,封闭锚固系统。
全文摘要
本发明超长环梁的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涉及一种现浇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筋钢筋砼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A,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端部位置和曲线架;步骤B,在模板上安装预应力梁的钢筋梁骨架;步骤C,在上述的钢筋梁骨架上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上述曲线架;步骤D,在上述的钢筋梁骨架内按照上述曲线架安装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步骤E,按照上述端部的位置将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端部的锚固系统固定在上述的模板内;步骤F,绑扎上述预应力梁其余的普通钢筋;步骤G,浇筑上述预应力梁的混凝土,步骤H,借助上述锚固系统对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绞线实施张拉;步骤I,切割上述预应力筋的钢绞线端头多余部分,封闭锚固系统。
文档编号E04G21/12GK102619338SQ20111005685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青光绪 申请人:青光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