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20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玻璃幕墙阳角和阴角转角处的转角系统都是根据不同角度转角需要开不同的型材,造成大量的型材开模费用,而且在不确定玻璃幕墙角度时,由于其通用性差,还无法进行型材的开模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现了不确定角度的阳角和阴角隐框玻璃幕墙的转角框料的通用性,解决了不同角度转角需要开不同型材问题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本发明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角竖框和旋转框,所述转角竖框一侧两转角处分别设置有两条向内凹的弧形滑动槽,且两转角处的弧形滑动槽相互对称,所述旋转框分别对应设置于转角竖框两转角处,所述旋转框两端分别设置于弧形滑动槽内,且旋转框两端置于弧形滑动槽内部分与所述弧形滑动槽形状相匹配,所述旋转框未置于弧形滑动槽部分与玻璃幕墙连接。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所述旋转框通过连接螺钉与转角竖框转角处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所述旋转框未置于弧形滑动槽部分通过副框与玻璃幕墙连接。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在所述转角竖框设置有弧形滑动槽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转角竖框外侧、两个副框之间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连接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压板的两端分别抵压在副框上、副框与旋转框未置于弧形滑动槽部分的结合处。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所述压板两端分别向旋转框一侧弯折抵压在副框上。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所述压板两端分别向副框一侧弯折抵压在副框上。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在所述旋转框未置于弧形滑动槽部分与副框之间设置有胶条,所述胶条设置有与旋转框上设置的安装卡槽相匹配的凸起。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在所述转角竖框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垫圈。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在所述玻璃幕墙上、转角竖框两侧设置有一端与转角竖框连接的横框。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在所述玻璃幕墙上、转角竖框两侧设置有一端与旋转框连接的横框。本发明通过转角竖框与旋转框的配合关系实现了玻璃幕墙阳角和阴角在60度至 180度范围内均可任意调节,实现了不确定角度的阳角和阴角隐框玻璃幕墙的转角框料的通用性,解决了不同角度转角需要开不同型材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型材开模费用,而且该玻璃幕墙转角系统的外形美观,现场安装简便。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横剖面图。图3和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旋转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的俯视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阳角60度转角的横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阳角90度转角的横剖面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阳角180度转角的横剖面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横剖面图。图11和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旋转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的俯视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阴角60度转角的横剖面图。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阴角90度转角的横剖面图。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阴角180度转角的横剖面图。图中标记1为转角竖框,2为旋转框,3a、!3b为弧形滑动槽,4为玻璃幕墙,5为副框,6为安装板,7为压板,8为连接固定件,9为胶条,10为安装卡槽,11为凹槽,12为垫圈, 13为横框,14为连接螺钉。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隐框玻璃幕墙阳角转角系统,包括转角竖框1 和两个类似于G型的旋转框2,所述转角竖框1 一侧两转角处分别设置有两条向内凹的弧形滑动槽3a、3b,且两转角处的弧形滑动槽相互对称,所述两个旋转框2分别对应设置于转角竖框1两转角处,所述旋转框2两端分别设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内,且旋转框2两端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内部分与所述弧形滑动槽3a、!3b形状相匹配,旋转框可以相对于转角竖框在弧形滑动槽中旋转,以适应不同玻璃幕墙阳角转角角度的情况。在安装时,当旋转框位置根据玻璃幕墙阳角转角角度确定后,通过连接螺钉14将旋转框2和转角竖框1转角处连接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旋转框2的未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部分通过副框5与玻璃幕墙4连接,在所述转角竖框1设置有弧形滑动槽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1,在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安装板6,在所述转角竖框1外侧、两个副框5之间设置有压板7,所述压板7通过连接固定件8与所述安装板6连接,在所述转角竖框1与压板7之间设置有垫圈12,所述压板7的两端分别向旋转框2 —侧弯折抵压在副框5上、副框5与旋转框2未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 部分的结合处,通过压板的设置能将副框与旋转框紧密的压合在一起;在所述旋转框2未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部分与副框5之间设置有胶条9,所述胶条9设置有与旋转框2上设置的安装卡槽10相匹配的凸起。在所述玻璃幕墙4上、转角竖框1两侧设置有一端与转角竖框1连接的横框13。如图6、7和8所示,分别是本发明在阳角60度、90度和180度转角时对应结构的示意图,其通过转角竖框与旋转框的配合关系实现了在玻璃幕墙阳角60度至180度范围内均可任意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转角系统的通用性。实施例2 如图9-13所示,一种新型隐框玻璃幕墙阴角转角系统,包括转角竖框1 和两个类似于G型的旋转框2,所述转角竖框1 一侧两转角处分别设置有两条向内凹的弧形滑动槽3a、3b,且两转角处的弧形滑动槽相互对称,所述两个旋转框2分别对应设置于转角竖框1两转角处,所述旋转框2两端分别设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内,且旋转框2两端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内部分与所述弧形滑动槽3a、!3b形状相匹配,旋转框可以相对于转角竖框在弧形滑动槽中旋转,以适应不同玻璃幕墙阴角转角角度的情况。在安装时,当旋转框位置根据玻璃幕墙阴角转角角度确定后,通过连接螺钉14将旋转框2和转角竖框1转角处连接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旋转框2的未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部分通过副框5与玻璃幕墙4连接,在所述转角竖框1设置有弧形滑动槽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1,在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安装板6,在所述转角竖框1外侧、两个副框5之间设置有压板7,所述压板7通过连接固定件8与所述安装板6连接,在所述转角竖框1与压板7之间设置有垫圈12,所述压板7的两端分别向副框5 —侧弯折抵压在副框5上、副框5与旋转框2未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 部分的结合处,通过压板的设置能将副框与旋转框紧密的压合在一起;在所述旋转框2未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部分与副框5之间设置有胶条9,所述胶条9设置有与旋转框2上设置的安装卡槽10相匹配的凸起。在所述玻璃幕墙4上、转角竖框1两侧设置有一端与旋转框2连接的横框13。如图14、15和16所示,分别是本发明在阴角60度、90度和180度转角时对应结构的示意图,其通过转角竖框与旋转框的配合关系实现了在玻璃幕墙阴角60度至180度范围内均可任意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转角系统的通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角竖框(1)和旋转框(2),所述转角竖框(1) 一侧两转角处分别设置有两条向内凹的弧形滑动槽(3a、;3b),且两转角处的弧形滑动槽相互对称,所述旋转框(2)分别对应设置于转角竖框(1)两转角处,所述旋转框(2)两端分别设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内,且旋转框(2)两端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 内部分与所述弧形滑动槽(3a、!3b)形状相匹配,所述旋转框(2)未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 部分与玻璃幕墙(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框(2)通过连接螺钉(14)与转角竖框(1)转角处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框(2)未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 )部分通过副框(5 )与玻璃幕墙(4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角竖框(1)设置有弧形滑动槽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1),在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安装板(6), 在所述转角竖框(1)外侧、两个副框(5 )之间设置有压板(7 ),所述压板(7 )通过连接固定件 (8)与所述安装板(6)连接,所述压板(7)的两端分别抵压在副框(5)上、副框(5)与旋转框(2)未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部分的结合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两端分别向旋转框(2) —侧弯折抵压在副框(5)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两端分别向副框(5) —侧弯折抵压在副框(5)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框(2) 未置于弧形滑动槽(3a、3b)部分与副框(5)之间设置有胶条(9),所述胶条(9)设置有与旋转框(2)上设置的安装卡槽(10)相匹配的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角竖框 (1)与压板(7)之间设置有垫圈(1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7或8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幕墙(4)上、转角竖框(1)两侧设置有一端与转角竖框(1)连接的横框(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8所述的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幕墙(4)上、转角竖框(1)两侧设置有一端与旋转框(2)连接的横框 (1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隐框玻璃幕墙转角系统,包括转角竖框和旋转框,所述转角竖框一侧两转角处分别设置有两条向内凹的弧形滑动槽,且两转角处的弧形滑动槽相互对称,所述旋转框分别对应设置于转角竖框两转角处,所述旋转框两端分别设置于弧形滑动槽内,且旋转框两端置于弧形滑动槽内部分与所述弧形滑动槽形状相匹配,所述旋转框未置于弧形滑动槽部分与玻璃幕墙连接。本发明通过转角竖框与旋转框的配合实现在玻璃幕墙阳角和阴角60度至180度范围内均可任意调节,实现了不确定角度的阳角和阴角隐框玻璃幕墙的转角框料的通用性,解决了不同角度转角需要开不同型材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型材开模费用;该玻璃幕墙转角系统的外形美观,安装简便。
文档编号E04B2/88GK102296730SQ2011101304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李涛, 殷波, 罗建成, 董彪 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