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3697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该水泥浆体为核电站预应力管灌浆用料,特别适合用于高差超过1.2米的弯管灌浆,也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预应力系统灌浆用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的制造方法,属于预应力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电站预应力系统钢束一般分为水平钢束,竖直钢束,伽马钢束,这些钢束均采用后张拉法进行预应力施工。为防止外界有害介质侵蚀预应力钢绞线,保证预应力工程的设计寿命,需对预应力孔道用水泥浆灌实。首先,对于灌浆水泥浆要求其性能稳定,泌水率尽可能低。因为,水泥浆体的泌水会形成预应力孔道内的孔洞,可能成为外界有害介质入侵的通道。而水泥浆体的性能受到各方面如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施工环境等影响。其次,要求浆体的性能更能贴近现场施工条件和保证预应力管道的密实性。按照目前的施工工艺和浆体性能,完全能保证竖直管的灌浆质量,但是对于弯曲幅度较大的水平管和伽马钢束,一次灌浆后均需采取措施保证孔道的密实性。目前,一般采用二次灌浆法,即一次灌浆均先灌注缓凝浆,数小时后再灌注膨胀浆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过程繁琐,且增加的二次灌浆环节不利于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能够实现预应力管道特别是穹顶和弯管一次灌浆完成。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该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 7 3. 9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 5 2. 4份;水93 99份;浆体触变剂3 6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该水泥浆体在缓凝浆体的基础上加入浆体触变剂,使其变成触变浆体;触变浆体与缓凝浆体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浆体的凝结时间、强度等性能不发生改变,但是浆体的状态从流动状态变成膏状体,在现场使用时,对弯曲较大的管道如穹顶和水平管道等可以一次灌浆完成,无需进行二次灌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和机械台班的投入;(2)触变浆的泌水率低,3小时泌水率< 0. 5%, 且该少量泌水可以在M小时内被浆体自身完全吸收,体积收缩率< 1. 0%,大大提高了管道灌浆的密实度,有效解决了预应力工程中管道灌浆后,因灌浆浆体在管道内泌水而形成空洞的质量缺陷问题;(3)浆体的膏状态稠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长,在现场施工时,应在浆体稠度为最佳状态时完成灌浆,此后进入凝固期。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硅酸盐水泥 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 7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 5份;水93份;浆体触变剂3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硅酸盐水泥 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 3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 9份;水96份;浆体触变剂4.5 份。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硅酸盐水泥 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 9份;聚羧酸系缓凝剂2. 4份;水99份;浆体触变剂6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硅酸盐水泥 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 7份;聚羧酸系缓凝剂2. 4份;水99份;浆体触变剂5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的制造方法, 制造而成的水泥浆体能够实现预应力管道特别是穹顶和弯管一次灌浆完成。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 7 3. 9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 5 2. 4份;水93 99份;浆体触变剂 3 6份;(2)先将水注入浆体搅拌罐中,同时加入聚羧酸系减水剂和聚羧酸系缓凝剂并混合均勻;(3)边搅拌边加入硅酸盐水泥,水泥在2分钟内下料完毕,水泥下料完毕后继续搅拌,含水泥下料时间在内共搅拌4 6分钟得到缓凝浆体;(4)将所述缓凝浆体置于带搅拌器的浆体贮存罐中静置1小时;(5)开动搅拌器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加入浆体触变剂,加入浆体触变剂后继续搅拌15 30秒,得到触变浆体。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步骤(1)中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 7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 5份;水93份;浆体触变剂3份。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步骤(1)中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 3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 9份;水96份;浆体触变剂4. 5份。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步骤(1)中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 9份;聚羧酸系缓凝剂2. 4份;水99份;浆体触变剂6份。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3)中所述缓凝浆体的流动度为9 13秒,步骤(5) 中所述触变浆体的稠度为200 600cN. cm。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1)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7份; 聚羧酸系缓凝剂1. 5份;水93份;浆体触变剂3份;
(2)先将水注入浆体搅拌罐中,同时加入聚羧酸系减水剂和聚羧酸系缓凝剂并混合均
勻;
(3)边搅拌边加入硅酸盐水泥,水泥在2分钟内下料完毕,水泥下料完毕后继续搅拌, 含水泥下料时间在内共搅拌4分钟得到缓凝浆体,在25°C下,测试该缓凝浆体的流动度为 11秒;
(4)将所述缓凝浆体置于带四个搅拌器的浆体贮存罐中静置1小时;(5)开动搅拌器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加入浆体触变剂,加入浆体触变剂后继续搅拌15 秒,得到膏状的触变浆体。
对该触变浆体的测试数据见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其特征在于该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 7 3. 9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 5 2. 4 份;水93 99份;浆体触变剂3 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 7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 5份;水93份;浆体触变剂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 3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 9份;水96份;浆体触变剂4. 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 9份;聚羧酸系缓凝剂2. 4份;水99份;浆体触变剂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体的原料组份及重量含量如下,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 7份;聚羧酸系缓凝剂2. 4份;水99份;浆体触变剂5份。
6.一种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 7 3. 9 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 5 2. 4份;水93 99份;浆体触变剂3 6份;(2)先将水注入浆体搅拌罐中,同时加入聚羧酸系减水剂和聚羧酸系缓凝剂并混合均勻;(3)边搅拌边加入硅酸盐水泥,水泥在2分钟内下料完毕,水泥下料完毕后继续搅拌,含水泥下料时间在内共搅拌4 6分钟得到缓凝浆体;(4)将所述缓凝浆体置于带搅拌器的浆体贮存罐中静置1小时;(5)开动搅拌器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加入浆体触变剂,加入浆体触变剂后继续搅拌15 30秒,得到触变浆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 7份; 聚羧酸系缓凝剂1. 5份;水93份;浆体触变剂3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 3份; 聚羧酸系缓凝剂1. 9份;水96份;浆体触变剂4. 5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 9份; 聚羧酸系缓凝剂2. 4份;水99份;浆体触变剂6份。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所述的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缓凝浆体的流动度为9 13秒,步骤(5)中所述触变浆体的稠度为 200 600cN. cm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实度的真空灌浆水泥浆体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预应力工程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制造(1)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硅酸盐水泥30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7~3.9份;聚羧酸系缓凝剂1.5~2.4份;水93~99份;浆体触变剂3~6份;(2)先将水注入浆体搅拌罐中,同时加入聚羧酸系减水剂和聚羧酸系缓凝剂并混合均匀;(3)边搅拌边加入水泥,含下料时间在内共搅拌4~6分钟得到缓凝浆体;(4)将缓凝浆体置于带搅拌器的浆体贮存罐中静置1小时;(5)开动搅拌器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加入浆体触变剂,加入浆体触变剂后继续搅拌15~30s得到触变浆体。该触变浆体对弯曲较大的管道可以一次灌浆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文档编号C04B28/04GK102432250SQ201110298308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余黄昏, 冯善业, 方辉煌, 王龙, 陶玉平, 黄权 申请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