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735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扶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栏杆用的扶手。
背景技术
常见的扶手通常为实心的,直接固定连接(如焊接等)在栏杆的顶部。采用上述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一、实心的扶手,耗材比较多,生产成本高;二、需要采用多种工具才能完成栏杆及扶手的安装,安装不方便;三、扶手直接固定连接后无法再进行移动、拆卸,只能进行强制破坏性拆卸,无法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扶手,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实心的扶手材料消耗大,重量大,安装不便,以及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滑轨,本体底部设有滑槽,本体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在滑轨上。进一步,本体内设有通孔,通孔沿本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材料省,成本低。进一步,本体与滑轨之间设有间隙。优选的,间隙包括设置在本体底部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滑轨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间隙,可用于埋藏暗线。优选的,滑槽呈弧形,滑动磨擦小,安装便捷。优选的,本体采用木塑材料制成,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优选的,滑轨采用木塑材料制成,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大大减小了扶手的用材,降低了生产成本, 扶手本体内部空心,滑轨固定连接在栏杆的顶部,扶手通过底部的滑槽滑入滑轨中,实现扶手的安装,过程简便,且可以对扶手进行移动和拆卸,实现重复使用;同时本体与滑轨之间的间隙,可以用来埋藏暗线,不影响美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形美观,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实用性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扶手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扶手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扶手,包括本体1和滑轨2,本体1和滑轨2均采用木塑材料制成。本体1内设有通孔3,通孔3沿本体1的延伸方向设置。本体1 底部设有滑槽4,滑槽4呈弧形,本体1通过滑槽4滑动连接在滑轨2上。本体1与滑轨2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包括设置在本体1底部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5,滑轨2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5与第二凹槽6之间形成间 隙。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滑轨,所述本体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本体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在滑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本体的延伸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滑轨之间设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包括设置在本体底部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滑轨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呈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采用木塑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采用木塑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扶手,包括本体和滑轨,本体底部设有滑槽,本体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本体内设有通孔,通孔沿本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本体与滑轨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包括设置在本体底部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滑轨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间隙,本体和滑轨采用木塑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小了扶手的用材,降低了生产成本,扶手本体内部空心,滑轨固定连接在栏杆的顶部,扶手通过底部的滑槽滑入滑轨中,实现扶手的安装,过程简便,且可以对扶手进行移动和拆卸,实现重复使用;同时本体与滑轨之间的间隙,可以用来埋藏暗线,不影响美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形美观,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E04F11/18GK202073251SQ20112009574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卢娟, 施竹君, 施迎春, 施迎梅 申请人:湖州美典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