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支撑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52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帐篷支撑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尤指一种帐篷支撑杆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帐篷的种类及结构多种多样,如图1所示,就是其中的一种。该帐篷主要包括篷布”及用于撑起篷布的支撑杆架2 ‘,支撑杆架2'是将若干支撑杆21'通过顶模块22'枢接在一起而构成,每一根支撑杆21 ‘又由若干节杆件211'相互连接而成。早期的帐篷结构,各节杆件211 ‘是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弹性绳212 ‘连接在一起的,如图2 所示,且两相邻杆件211 ‘通过设置一定长度的缩颈段相互插接连接。然而这种结构的帐篷在展开时,需要人为对每相邻两节杆件21”进行插接,帐篷展开的操作较为繁琐。帐篷在收折时,又需要人为将两相邻杆件拔出再折叠,操作同样不便。现有的上述结构的帐篷, 其每一根支撑杆21'通常由两到三根杆件211 ‘组成,虽然采用人为的插接方式,还是能够被人们接受的。但是杆件的数量较少,将增加帐篷收折后的高度,帐篷的整体收折体积也较大,这将增加包装尺寸,占据较大的运输空间。而对于业者来说,尽量的减少包装体积,充分地利用货柜空间,可以大幅地降低运输成本。因此业者希望增加杆件的数量,来降低帐篷收折后的高度,以此来减少帐篷的收折体积,进而减少包装尺寸。可是,每根支撑杆的杆件数量增加到三节以上时,还是采用为人的插拔方式展开或收折帐篷,则不能被使用者所接受,也将降低产品的品质。此外,上述帐篷在展开后,是通过弹性绳212'的弹力将各节杆件21”拉直固定的。然而弹性绳弹力有限,为增加连接稳固性,需要适当的增加两杆件相互插接的长度,插接长度的增加,两杆件插拔的动作也将加大,更不利用帐篷的折收。而且弹性绳的弹力较小,也降低了帐篷展开后的稳固性。为了增加帐篷展开后的稳固性,目前的帐篷在每根支撑杆的关节处都设置有连接件23'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杆件211 ‘,参阅图3所示。现有连接件的结构多种多样,然而无论是何种连接件,由于设置了独立的连接结构,结构均较为复杂,帐篷的展开及收折也需要对每处关节的连接件进行操作,使用上很不方便,对于多于三根杆件的支撑杆来说,操作更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展开及收折的帐篷支撑杆架,且连接稳固可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帐篷支撑杆架,包括若干根支撑杆,各支撑杆内端枢接在一顶模块上,每根支撑杆均由若干节中空杆件连接而成;所述顶模块内设有容置腔,该空置腔内安装有一棘轮绞盘,该棘轮绞盘上设有若干棘齿,在顶模块上还安装有一棘轮销,该棘轮销的内端与棘轮绞盘的其中一个棘齿相对,其外端伸出顶模块之外;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一根钢丝,该钢丝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杆的外端,另一端固定在棘轮绞盘上;所述支撑杆的相邻两根杆件的连接端端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球头及球形凹槽。所述的棘轮销上设置有一可令棘轮销复位的弹簧。所述的棘轮销外端设置有一旋钮。 所述的棘轮销通过一销螺母安装在顶模块上。所述的棘轮绞盘上设有一把手。所述的球头及球形凹槽以磁铁制成。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各支撑杆的杆件之间设置了相互配合的球头及球形凹槽,这样在帐篷展开时,只需稍微抖动各支撑杆,各关节处的球头就会顺着球形凹槽滑入,令相邻的两杆件自动搭接,然后拉紧钢丝,使球头与球形凹槽配合完善,再固定钢丝的拉紧状态,使帐篷稳固撑起。这种连接结构至少具有下述优点1.可以快速展开帐篷如前所述,帐篷使用时,帐篷布被展开之后,只需轻微抖动各杆件,然后拉紧钢丝,即可令各支撑杆自动搭接,无需象现有产品那样对每个关节进行插接动作,因此可快速将帐篷展开。2.帐篷的收折也非常方便帐篷在收折时,只需先松脱钢丝,解除对各杆件的拉紧力,无需对每处关节进行拔出动作,就可以将各杆件折叠,操作方便。3.展开后支撑稳固帐篷展开后,各支撑杆的杆件通常钢丝拉紧固定,钢丝的拉力相对现有技术的弹性绳的拉力大很多,且使用寿命长,支撑更稳固可靠。4.结构更简单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帐篷支撑杆架,结构类似于早期的以弹性绳连接的连接,相对于通过连接件连接各杆件的产品来说,结构更简单。5.由于可实现快速展开及收折,因此使构成支撑杆的各杆件大于三根成为可能, 从而可进一步减少帐篷的收折体积,减小包装尺寸,进而降低运输成本。

图1是现有一种帐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帐篷两杆件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3是现有通过连接件连接两杆件的帐篷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根支撑杆与顶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5A是图5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B是图5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剖视图;图6A是图6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6B是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收折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0033]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帐篷支撑杆架,如图4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杆架配合帐篷布(图中未示出)而构成完整的帐篷。该支撑杆架包括若干根支撑杆21,各支撑杆21内端枢接在一顶模块22上。其中所述的支撑杆21由若干节中空杆件211连接而成,其内设置有一根钢丝212,该钢丝212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杆21的外端。相邻两根杆件211的连接端端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球头213及球形凹槽214。配合如图5B及图6B所示,所述的顶模块22上设有若干枢接部221与各支撑杆21 枢接,其内设有容置腔222,该空置腔222内安装有一棘轮绞盘M,该棘轮绞盘M上设有若干棘齿M1,其上还可再设有把手M2。在顶模块22上还安装有一棘轮销25,该棘轮销25 的内端与棘轮绞盘M的其中一个棘齿241相对,其外端伸出顶模块22之外。该棘轮销25 上还可设置一可令棘轮销25复位的弹簧沈,棘轮销25外端可再设置有一旋钮251。该棘轮销25可通过一销螺母27安装在顶模块22上。上述钢丝212另一端则固定在棘轮绞盘 24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欲展开帐篷时,只需展开帐篷布,然后轻微抖动各支撑杆,各支撑杆21的各杆件211上设置的球头213就会顺着球形凹槽214滑入,使相邻杆件211自动搭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把手242旋动棘轮绞盘M,将钢丝212的端部绕在该棘轮绞盘M上,棘轮销25则卡在棘轮绞盘M的其中一个棘齿241上,以拉紧钢丝212达到固定的作用,钢丝212在拉紧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使各杆件211上的球头213及球形凹槽214配合完善,从而将支撑杆21撑起,钢丝212被拉紧后即可将帐篷稳固地展开。当欲收折帐篷时,拉出棘轮销25,使其脱离棘轮绞盘M上的棘齿M1,钢丝212松脱,各杆件211之间失去拉紧力,此时使用者只需直接手动将各杆件211折叠,即可收起帐篷。由于各杆件211之间只是通过球头213与球形凹槽214相互搭接,并未形成插接,因此无需拔出动作即可令各杆件折叠,操作方便。另外,所述的球头213及球形凹槽214可以以磁铁制成,这样可使两者更为顺利的搭接在一起,令帐篷的展开动作更为顺畅快捷。
权利要求1.一种帐篷支撑杆架,包括若干根支撑杆,各支撑杆内端枢接在一顶模块上,每根支撑杆均由若干节中空杆件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块内设有容置腔,该空置腔内安装有一棘轮绞盘,该棘轮绞盘上设有若干棘齿,在顶模块上还安装有一棘轮销,该棘轮销的内端与棘轮绞盘的其中一个棘齿相对,其外端伸出顶模块之外;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一根钢丝,该钢丝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杆的外端,另一端固定在棘轮绞盘上;所述支撑杆的相邻两根杆件的连接端端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球头及球形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支撑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销上设置有一可令棘轮销复位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支撑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销外端设置有一旋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支撑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销通过一销螺母安装在顶模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支撑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绞盘上设有一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帐篷支撑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头及球形凹槽以磁铁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帐篷支撑杆架,包括若干根支撑杆,各支撑杆内端枢接在一顶模块上,每根支撑杆均由若干节中空杆件连接而成;所述顶模块内设有容置腔,该空置腔内安装有一棘轮绞盘,该棘轮绞盘上设有若干棘齿,在顶模块上还安装有一棘轮销,该棘轮销的内端与棘轮绞盘的其中一个棘齿相对,其外端伸出顶模块之外;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一根钢丝,该钢丝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杆的外端,另一端固定在棘轮绞盘上;所述支撑杆的相邻两根杆件的连接端端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球头及球形凹槽。该支撑杆架在展开时,只需轻微抖动各支撑杆,然后拉紧钢丝,各关节处的球头就会顺着球形凹槽滑入,令各支撑杆自动搭接,因此可快速撑收帐篷。
文档编号E04H15/48GK202064684SQ20112014424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周南庆 申请人: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