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34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幕墙系统,尤其涉及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
技术背景[0002]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它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0003]现有幕墙一般都是先在建筑物墙体上安装龙骨,再在龙骨上安装幕墙板,目前为了便于安装幕墙板,通常要求主龙骨与副龙骨外侧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在安装龙骨时一般采用一种角码连接主龙骨(竖直布置的龙骨)与预埋在建筑物墙体上的紧固件,再在相邻两主龙骨之间连接副龙骨(水平布置的龙骨),副龙骨与主龙骨通过另一种角码连接或者焊接连接,将多根主龙骨和副龙骨连接编织成网格状结构。这种幕墙龙骨的连接形式存在以下问题1、要使主龙骨与副龙骨外侧在同一平面上,就必须将副龙骨截断成多段才能连接到相邻两主龙骨之间,这造成了龙骨安装工艺的繁琐;2、主龙骨与墙体以及主龙骨与副龙骨之间需采用不同的角码进行连接,配件种类多,不便于安装和管理;3、用于固定主龙骨与副龙骨的角码只能通过自攻螺丝进行连接,并且自攻螺丝需要承受剪切力,因此自攻螺丝容易失效,造成幕墙板掉落,形成安全隐患;4、若主龙骨与副龙骨焊接连接,当幕墙受雨水冲刷时,焊接点容易产生锈蚀,形成安全隐患,锈水留出至幕墙表面时将影响幕墙整体外观, 并且不便于进行清洗。[0004]目前出现了一种框槽式幕墙,其不要求副龙骨与主龙骨外侧在同一平面上,副龙骨也就不需要切断成多段,但副龙骨与主龙骨的连接形式仍然采用现有的角码连接结构, 或者是通过自攻螺丝直接将副龙骨固定在竖龙骨上,这种连接方式同样会留下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提高幕墙龙骨安装效率、消除龙骨安装带来的安全隐患已成为建筑物幕墙技术的发展瓶颈。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 可有效提高龙骨安装效率、消除龙骨安装带来的安全隐患的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7]—种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设有竖龙骨容置部,所述竖龙骨容置部前端设有横龙骨托载台。[0008]所述横龙骨托载台上设有邻靠所述幕墙的竖龙骨的悬挂间隙预留板。[0009]所述悬挂间隙预留板两侧设有间隙控制折边。[0010]所述横龙骨托载台下方设有邻靠所述幕墙的竖龙骨的抱板。[0011]所述竖龙骨容置部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第一腰型孔。[0012]所述竖龙骨容置部两侧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幕墙的安装墙体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安装墙体上预埋螺栓的第二腰型孔。[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0014]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在竖龙骨容置部前端设有横龙骨托载台,在安装横龙骨时可将横龙骨放置于横龙骨托载台上,由横龙骨托载台来承载横龙骨以及装设于横龙骨上幕墙板的重量,这样连接横龙骨与竖龙骨的自攻螺丝等紧固件不需要承受剪切力,可大大改善该处紧固件的受力情况,提高横龙骨与竖龙骨的连接强度,消除该处的安全隐患,并能有效提高悬挂式幕墙的龙骨安装效率。在横龙骨托载台上设有邻靠竖龙骨的悬挂间隙预留板,该悬挂间隙预留板可使横龙骨与竖龙骨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用于将幕墙板悬挂安装在横龙骨上,同时该悬挂间隙预留板邻靠竖龙骨,可对竖龙骨形成一定的压紧力,使龙骨连接件与竖龙骨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悬挂间隙预留板两侧设有间隙控制折边,通过改变间隙控制折边的大小可控制横龙骨与竖龙骨之间的间隙大小,以满足不同尺寸规格幕墙板的悬挂需求,可大大提高其通用性、灵活性。横龙骨托载台下方设有邻靠竖龙骨的抱板,该抱板能进一步提高龙骨连接件与竖龙骨的连接稳固性,即使在幕墙受风压较大时也可避免竖龙骨产生相对于龙骨连接件的转动,可提升整个幕墙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竖龙骨容置部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腰型孔,竖龙骨容置部两侧的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腰型孔,便于紧固件的安装和调节,适应性强;并且只需一种龙骨连接件就可完成竖龙骨与安装墙体、竖龙骨与横龙骨的连接,可减少配件种类,便于提高安装效率和管理。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实例立体结构示意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各标号表示[0019]1、连接件本体;2、竖龙骨;3、安装墙体;4、横龙骨;11、竖龙骨容置部;12、横龙骨托载台;13、悬挂间隙预留板;14、间隙控制折边;15、抱板;16、第一腰型孔;17、连接板; 18、第二腰型孔;31、预埋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实施例,该龙骨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本体1,连接件本体1设有竖龙骨容置部11,竖龙骨容置部11前端设有横龙骨托载台12,在安装横龙骨4时可将横龙骨4放置于横龙骨托载台12上,由横龙骨托载台12来承载横龙骨4以及装设于横龙骨4上幕墙板的重量,这样连接横龙骨4与竖龙骨2的自攻螺丝等紧固件不需要承受剪切力,可大大改善该处紧固件的受力情况,提高横龙骨4与竖龙骨2的连接强度,消除该处的安全隐患。[0021]本实施例中,横龙骨托载台12上设有邻靠幕墙的竖龙骨2的悬挂间隙预留板13, 该悬挂间隙预留板13可使横龙骨4与竖龙骨2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用于将幕墙板悬挂安装在横龙骨4上,同时该悬挂间隙预留板13邻靠竖龙骨2,可对竖龙骨2形成一定的压紧力, 使龙骨连接件与竖龙骨2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0022]本实施例中,悬挂间隙预留板13两侧设有间隙控制折边14,通过改变间隙控制折边14的大小可控制横龙骨4与竖龙骨2之间的间隙大小,以满足不同尺寸规格幕墙板的悬挂需求,可大大提高其通用性、灵活性。[0023]本实施例中,横龙骨托载台12下方设有邻靠幕墙的竖龙骨2的抱板15,该抱板15 能进一步提高龙骨连接件与竖龙骨2的连接稳固性,即使在幕墙受风压较大时也可避免竖龙骨2产生相对于龙骨连接件的转动,可提升整个幕墙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0024]本实施例中,竖龙骨容置部1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第一腰型孔16,竖龙骨容置部11两侧均设有用于连接幕墙的安装墙体3的连接板17,连接板17上设有用于连接安装墙体3上预埋螺栓31的第二腰型孔18,第一腰型孔16和第二腰型孔 18便于紧固件的安装和调节,适应性强,使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安装时可选用高强度紧固螺栓、螺母,从而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和承载能力;并且只需一种龙骨连接件就可完成竖龙骨2与安装墙体3、竖龙骨2与横龙骨4的连接,可减少配件种类,便于提高安装效率和管理。本实施例中,整个龙骨连接件采用金属板冲压成形,结构简单、成本低廉。[0025]如图3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不设置连接板17,这种龙骨连接件可用在只需要连接竖龙骨2与横龙骨4的位置,由于未设置连接板17其材料成本更低。[0026]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1)设有竖龙骨容置部(11),所述竖龙骨容置部(11)前端设有横龙骨托载台(1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龙骨托载台(12)上设有邻靠所述幕墙的竖龙骨(2)的悬挂间隙预留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间隙预留板(13)两侧设有间隙控制折边(1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龙骨托载台(12 )下方设有邻靠所述幕墙的竖龙骨(2 )的抱板(15 )。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龙骨容置部(11)的两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第一腰型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龙骨容置部(1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第一腰型孔(1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龙骨容置部(11)两侧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幕墙的安装墙体(3 )的连接板(17 ),所述连接板(17)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安装墙体(3)上预埋螺栓(31)的第二腰型孔(1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龙骨容置部(11)两侧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幕墙的安装墙体(3 )的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 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安装墙体(3)上预埋螺栓(31)的第二腰型孔(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设有竖龙骨容置部,所述竖龙骨容置部前端设有横龙骨托载台。该基于悬挂式幕墙的龙骨连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可有效提高龙骨安装效率、消除龙骨安装带来的安全隐患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B1/58GK202273337SQ2011203718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谢斌泉 申请人: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