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蜂窝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8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冲击蜂窝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内、外墙装饰板的自身结构,尤其指铝合金蜂窝板内、外墙系统的板内部构造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蜂窝内、外墙板系统结构如图I所示,其存在以下的缺点①蜂窝板I’通常为四面切ロ板,即不包边。这样会造成蜂窝芯外露,气密、水密性差;②现有蜂窝板的自身构造通常采用内、外板面加蜂窝芯通过专用胶粘剂复合而成,这样的组合结构当板本身在受到外力撞击、冲击时,极易出现板面的凹坑或破坏,板面的抗冲击强度相对比较弱;③现有的蜂窝板通常不具备较高的抗冲击性能,要提高抗冲击效果,通常是在蜂窝板表面増加安装其它结构从而达到降低破坏,这样的后果将导致影响整个立面的整体性及视觉效果;④当将普通蜂窝板作为内墙装饰时,为了达到防撞目的,还得在距地面的一定的位置设置踢脚线,如此一来,増加施工成本及立面的不整体性;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新型的抗冲击蜂窝板系统。该结构组合精密、一体性强;大大提高安装强度及板本身的抗冲击性能,且气密性、水密性均良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抗冲击蜂窝板系统,该抗冲击蜂窝板由面板、抗冲击环氧玻纤板、蜂窝芯和背板依序粘接置置而成。于该抗冲击蜂窝板的非安装端,面板侧边延伸有包覆该蜂窝板侧边的包边;该抗冲击蜂窝板的安装端,固定有安装边型材,该安装边型材内置于面板和背板之间。 相邻两蜂窝板的安装边型材为配合扣压相接的安装扣。抗冲击环氧玻纤板上设置有穿孔。该抗冲击蜂窝板的整体板厚度为10mm-50mm。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蜂窝板系统在现有蜂窝板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抗冲击环氧玻纤板的结构,其具有以下优点①该抗冲击蜂窝板系统采用双面带型材边加双面包边的结构(或者四边型材结构,取决于项目要求),蜂窝芯不会外露,气密、水密性良好;②该抗冲击蜂窝板安装端采用内置型材形式将整体蜂窝板固定在安装龙骨上,安装过程面板和背板不会受到破坏,确保面板和背板的強度;[0018]③抗冲击环氧玻纤板内置于蜂窝板内,提高了板自身的抗冲击强度也不影响板的整体观感;[0019]④相邻两片蜂窝板因为有安装边型材置于板内且安装方式为扣压式固定安装,不直接将面板与背板紧固在安装龙骨上,蜂窝板整体可以自动伸縮,允许蜂窝板及龙骨之间的热胀冷缩;⑤抗冲击环氧玻纤板采用特殊冲孔排布,该エ艺一方面增强板的抗冲击性能,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胶的相互滲透,不至于产生后续因复合误差导致板面鼓包,从而影响产品外观;同时也保证板的粘接強度;⑥该结构的抗冲击蜂窝板取代了以往做墙体板时还需要加做踢脚线的要求,也减少板在人为方面的破坏率;⑦该板结构的抗冲击蜂窝板还适用于不同厚度蜂窝板的要求,结合不同的安装边型材,从而达到不同安装系统的要求,但都具备极强的抗冲击性能。

图I是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蜂窝板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蜂窝板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蜂窝板非安装端为包边式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蜂窝板安装端为内置安装型材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抗冲击蜂窝板系统,其由面板I、抗冲击环氧玻纤板3、蜂窝芯5、和背板7依序叠置而成,所述的面板I与抗冲击环氧玻纤板3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2,所述的抗冲击环氧玻纤板3与蜂窝芯5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4,所述的蜂窝芯5与背板7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6。所述的抗冲击环氧玻纤板需要按规定的孔径、孔距进行穿孔加工,为保证抗冲击蜂窝板的厚度,抗冲击环氧玻纤板还要经过打磨、清洗。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蜂窝板的整体板厚度是10mm-50mm。如图3所示,于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蜂窝板非安装端,面板I侧边延伸有包覆该蜂窝板侧边的包边31。如图4所示,于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蜂窝板安装端,安装固定有安装边型材8。该安装边型材8内置于面板I和背板7之间(注意安装边型材形式有多种,由于板厚度不同,所牵涉到的安装边型材样式及高度都有变化)。相邻两蜂窝板的安装边型材8为配合扣压相接的安装扣。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抗冲击蜂窝板系统,特征在于该抗冲击蜂窝板由面板、抗冲击环氧玻纤板、蜂窝芯和背板依序粘接叠置而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冲击蜂窝板系统,其特征在于于该抗冲击蜂窝板的非安装端,面板侧边延伸有包覆该蜂窝板侧边的包边;该抗冲击蜂窝板的安装端,安装固定有安装边型材,该安装边型材内置于面板和背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蜂窝板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蜂窝板的安装边型材为配合扣压相接的安装扣。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抗冲击蜂窝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抗冲击环氧玻纤板上设置有穿孔。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抗冲击蜂窝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抗冲击蜂窝板的整体板厚度是10mm-50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冲击蜂窝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抗冲击蜂窝板的整体板厚度是 10mm-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冲击蜂窝板系统,该抗冲击蜂窝板由面板、抗冲击环氧玻纤板、蜂窝芯和背板依序粘接叠置而成。于该抗冲击蜂窝板的非安装端,面板侧边延伸有包覆该蜂窝板侧边的包边于;该抗冲击蜂窝板的安装端,安装固定有安装边型材,该安装边型材内置于面板和背板之间。相邻两蜂窝板的安装边型材为配合扣压相接的安装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蜂窝板系统结构组合精密、一体性强;大大提高安装强度及板本身的抗冲击性能,且气密性、水密性均良好。
文档编号E04F13/075GK202391050SQ20112048926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林明芳 申请人:帷森(厦门)建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