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复合保温砌块的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具体来说,涉及混凝土砌块,尤其涉及复合保温砌块的构件。
背景技术:
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是由内部件、保温材料和外部件组成,内部件和外部件是混凝土部分,保温材料是发泡树脂,混凝土部分通过燕尾槽将保温材料夹住,使混凝土部分与保温材料结合在一起。这种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所用的发泡材料保温板均采用不带锥度的燕尾槽连接。其特征是燕尾槽上下宽度一致,燕尾槽的高度与砖高一样,这种连接方式砌块的外部件、内部件和保温层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外部件容易脱开,在运输途中和砌筑过程中,不仅影响复合保温砌块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而且会因为外部件脱离造成损失,甚至造成事故。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涉及保温砌块的专利申请件很多,例如99223008. X号《复合承重保温砌块》、200710013651. 4号《组合式连锁保温建筑砌块》、200820158916. X号《一种外墙自保温砌块》、200920144016. 4号《多功能保温复合砌块》、20102060M81. 0号《保温砌块》等。这些砌块均设计了上下同宽同高的燕尾槽,保温板镶嵌在其中。显然还存在连接不够紧密的问题,但迄今为止未见上下不同宽不同高的燕尾槽的设计。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保温板,以增强保温层、砌体、保护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人提供的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保温板,两面具有燕尾槽,两端各有一条V形槽, 不同于普通保温板的是发明的保温板燕尾槽采用槽底大槽口小的结构,两槽之间的凸起部分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凸起部分上端与保温板上表面平齐、凸起部分的底部不通底,与底面有距离;燕尾槽采用倾斜结构,上端宽度比下端大。
上述复合自保温砌块是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或砖。
上述燕尾槽凸起部分的底部距底面5 20mm。
上述燕尾槽为2 4个,其上端宽度比下端宽4 8mm。
发明人提供的这种结构,有以下要点一是燕尾槽采用槽底大槽口小的结构,使外部件、内部件和保温层扣紧;二是两槽之间的凸起部分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保证了保温砌块中保温EPS板不向上滑动而滑出;三是凸起部分上端与保温板上表面平齐、凸起部分的底部不通底,与底面有距离,这就保证砌块成型后保温EPS板不向下滑动而脱出。
本发明的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保温板,有效地解决了砌块的外页、内页和保温层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外页层容易脱开的难题,提高了复合保温砌块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保证了运输环节和砌筑过程的安全。适用于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或砖。
图1为传统的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保温板,图2为本发明的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保温板。
图中,1为燕尾槽,2为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个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保温板,如附图2所示,两面具有燕尾槽1,两端各有一条V形槽2,不同于普通保温板的是所有的燕尾槽1采用槽底大槽口小的结构, 两燕尾槽1之间的凸起部分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凸起部分的上端与保温板上表面平齐, 底部不通底,与底面距离IOmm ;燕尾槽1采用倾斜结构,上端宽度比下端宽6mm。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保温板,两面具有燕尾槽(1),两端各有一条V形槽O),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燕尾槽(1)采用槽底大槽口小的结构,两燕尾槽(1)之间的凸起部分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凸起部分上端与保温板上表面平齐,凸起部分的底部不通底,与底面有距离;燕尾槽(1)采用倾斜结构,上端宽度比下端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自保温砌块是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或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1)凸起部分的底部距底面 5 20mmo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1)为2 4个,其上端宽度比下端宽4 8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保温板,两面具有燕尾槽(1),两端各有一条V形槽(2),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燕尾槽(1)采用槽底大槽口小的结构,两燕尾槽(1)之间的凸起部分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凸起部分上端与保温板上表面平齐,凸起部分的底部不通底,与底面有距离;燕尾槽(1)采用倾斜结构,上端宽度比下端大。本发明的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保温板,有效地解决了砌块的外页、内页和保温层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外页层容易脱开的难题,提高了复合保温砌块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保证了运输环节和砌筑过程的安全。适用于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或砖。
文档编号E04B1/80GK102518226SQ2012100028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林波, 蔡安谷, 邓兴贵 申请人:六盘水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