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及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87432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及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及生产方法。该装置包括练泥机和模具,还包括挡片,挡片置于练泥机出口,其上钻有若干同等规格的圆孔。所述方法包括:首先批量化生产泥条。制作统一规格及含水率相同、韧性相同的泥条;其次,根据产品制定模具,并在模具底座上制作一个活动的外圈模;再次,将模具放置于可旋转的工作台上,将成型的泥条切割成所需尺寸后,开始在模具上编织产品主体部分;最后,将晾干后的产品经过整理后,在通过窑炉1080-1100温度范围内进行一次素坯和一次釉坯烧成,12小时后出炉。完成产品生产。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编制后的产品在烧制过程中成品率较高,且外观统一、美观,同时劳动力需求较小,可以批量生产。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瓷编产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瓷编泥胚主要以手工制作完成。根据具体产品需求,人工将泥巴或瓷土揉成所需形状后进行编制。
[0003]手工制作做法有一定的弊端,因人力量不同所揉成的泥条韧性及干燥度各不相同,这样编制后的产品在烧制过程中成品率低,且烧成后的产品外观不统一、不美观,同时劳动力需求大,不能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嫁接工具,旨在解决手工制作做法有一定的弊端,因人力量不同所揉成的泥条韧性及干燥度各不相同,这样编制后的产品在烧制过程中成品率低,且烧成后的产品外观不统一、不美观,同时劳动力需求大,不能批量生产的问题。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包括练泥机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挡片,挡片置于练泥机出口,其上钻有若干同等规格的圆孔。
[0006]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放置于模具的底部的一个活动圆环环。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批量化生产泥条。针对具体的产品,制作统一规格及含水率相同、韧性相同的泥条。具体做法为:I将传统瓷土放入练泥机,反复练3遍。练泥过程需满足:去真空度及水位压力要求850-950Mpa之间,单次练泥时间不低于20分钟/百公斤。2根据实际所需规格设计了挡片1,根据所需规格在挡片I中间钻出同等规格的圆孔,将此挡片I置于练泥机出口,经过炼制的泥巴经此挡片挤出后,便生产出我们所需要的规格及韧度的泥条。
[0008]其次,根据产品制定模具,并在模具底座上制作一个活动的圆;
再次,将模具放置于可旋转的工作台上,将成型的泥条切割成所需尺寸后,开始在模具上编织产品主体部分;
最后,将晾干后的产品经过整修后,在通过窑炉1080-1100温度范围内进行素还烧成,12小时后出炉。产品出炉后进行上釉,再贴上底标花纸。通过窑炉1080-1100温度范围内进行第二次釉坯烧成,12小时后出炉,完成产品生产。
[0009]进一步,所述泥条的制作方法为:
将传统瓷土放入练泥机,反复练3遍;练泥过程需满足:去真空度及水位压力要求850-950Mpa之间,单次练泥时间不低于20分钟/百公斤;
根据实际所需规格设计挡片,根据所需规格在挡片中间钻出同等规格的圆孔,将此挡片置于练泥机出口,经过炼制的泥巴经此挡片挤出后,生产出需要的规格及韧度的泥条。[0010]进一步,将模具放置于可旋转的工作台上,将成型的泥条切割成所需尺寸后,开始在模具上编织产品主体部分的实现方法为:
所述根据产品外边形状不同可选用揉、按、搓、拍等手法将泥条编织成主体形状,编织完成后对主体部分收边加工,此时需要干燥木板压挤产品底部,将底部压平后再拈水打湿,将事先做好的底托平放于湿水部分再一次进行挤压粘结;
结束后将产品连同模具一并移至半成品架上,自然风干;
半小时后脱模,将产品放回半成品架自然晾干。
[001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及生产方法,编制后的产品在烧制过程中成品率较高,且烧成后的产品外观统一、美观,同时劳动力需求较小,可以批量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模具底部活动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5]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该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的结构如下:
主要包括练泥机和模具,包括挡片1,挡片I置于练泥机出口,其上钻有若干同等规格的圆孔。活动圆环2放置于模具的底部。
[0016]首先,为了能够工业化批量生产瓷编产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批量化生产泥条。针对具体的产品,制作统一规格及含水率相同、韧性相同的泥条。具体做法为:1将传统瓷土放入练泥机,反复练3遍。练泥过程需满足:去真空度及水位压力要求850-950Mpa之间,单次练泥时间不低于20分钟/百公斤。2根据实际所需规格设计了挡片1,根据所需规格在挡片I中间钻出同等规格的圆孔,将此挡片I置于练泥机出口,经过炼制的泥巴经此挡片挤出后,便生产出我们所需要的规格及韧度的泥条。
[0017]其次,根据产品制定模具,并在模具底座上制作一个活动的圆。
[0018]再次,将模具放置于可旋转的工作台上,将成型的泥条切割成所需尺寸后,开始在模具上编织产品主体部分。根据产品外边形状不同可选用揉、搓、拍等手法将泥条编织成主体形状,编织完成后对主体部分收边加工,此时需要干燥木板压挤产品底部,将底部压平后再拈水打湿,将事先做好的底托平放于湿水部分再一次进行挤压粘结。结束后将产品连同模具一并移至半成品架上,自然风干。半小时后脱模,将产品放回半成品架自然晾干。
[0019]最后,将晾干后的产品经过整修后,在通过窑炉1080-1100温度范围内进行素还烧成,12小时后出炉。产品出炉后进行上釉,再贴上底标花纸。通过窑炉1080-1100温度范围内进行第二次釉坯烧成,12小时后出炉,完成产品生产。
[00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编制后的产品在烧制过程中成品率较高,且烧成后的产品外观统一、美观,同时劳动力需求较小,可以批量生产。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装置,包括练泥机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挡片,挡片置于练泥机出口,其上钻有若干同等规格的圆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视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放置于模具的底部的一个活动圆环环。
3.一种用于生产瓷编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批量化生产泥条。针对具体的产品,制作统一规格及含水率相同、韧性相同的泥条; 其次,根据产品制定模具,并在模具底座上制作一个活动的外圈模; 再次,将模具放置于可旋转的工作台上,将成型的泥条切割成所需尺寸后,开始在模具上编织产品主体部分; 最后,将晾干后的产品经过整理后,在通过窑炉1080-1100温度范围内进行第一次素坯烧成,12小时后出炉,产品出炉后进行上釉,再贴上底标花纸,通过窑炉1080-1100温度范围内进行第二次釉还烧成,12小时后出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条的制作方法为: 将传统瓷土放入练泥机,反复练3遍;练泥过程需满足:去真空度及水位压力要求850-950Mpa之间,单次练泥时间不低于20分钟/百公斤; 根据实际所需规格设计挡片,根据所需规格在挡片中间钻出同等规格的圆孔,将此挡片置于练泥机出口,经过炼制的泥巴经此挡片挤出后,生产出需要的规格及韧度的泥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模具放置于可旋转的工作台上,将成型的泥条切割成所需尺寸后,开始在模具上编织产品主体部分的实现方法为: 所述根据产品外边形状不同可选用揉、按、搓、拍等手法将泥条编织成主体形状,编织完成后对主体部分收边加工,此时需要干燥木板压挤产品底部,将底部压平后再拈水打湿,将事先做好的底托平放于湿水部分再一次进行挤压粘结; 结束后将产品连同模具一并移至半成品架上,自然风干; 半小时后脱模,将产品放回半成品架自然晾干。
【文档编号】C04B33/00GK103568107SQ201210254999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林建华 申请人:福建省德化明英华陶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