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达标后,需排放外围水体,由于有的处理厂外围水体汛期与非汛期水位变化大,且尾水排放管长度较长,需设置出水泵房及高位井。污水厂的高程设计主要取决于处理构筑物及排放水体,尤其是排放水体的水位对污水厂的日常运行能耗有着很多影响,如何把排放水体常水位与污水厂设计高程紧密结合,降低水头损失、减小能耗、易于管理运行、减少占地等,对污水厂的设计至关重要。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有效减小能耗的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 水泵房。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小能耗的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包括一带中空腔体的构筑物、水泵和进水管;所述构筑物内设置有高位井、提升区和出水区,相邻区域之间设置有隔墙;所述进水管具有两个分别带有阀门的出水端一出水端延伸贯通连接于所述提升区内、另一出水端延伸贯通连接于所述高位井内;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提升区内,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设置在提升区底端,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贯通连接于所述出水区内;所述高位井与所述出水区之间的隔墙上开设有通水孔;所述构筑物为半埋式构筑物,所述高位井部分露出地面,所述高位井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楼梯。较佳的,所述出水区具有一延伸到河道的出水管。较佳的,所述提升区部分露出地面,在所述提升区上部设置起吊葫芦,便于构筑物内各部件的移动与安装。较佳的,所述进水管延伸到高位井内的出水端上设置有浮箱拍门,防止污水倒灌,进一步提闻其实用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提升泵房单一的压力出流模式,通过设置高位井和水泵实现重力与压力相结合的出流模式,可根据排放水体水位,选择重力或压力出流模式,在结构上保证了两种出流模式的互换,实现最大限度节约电耗,降低运营成本;故整个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能灵活应对外围排放水体的水位变化,还能采取重力和压力不同的运行方式降低水头损失、减小能耗,而且设备少,投资省,易于管理运行,占地紧凑。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I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高位井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I、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一具体实施例,包括一带中空腔体的构筑物I、水泵5和进水管2。
构筑物I内设置有高位井6、提升区4和出水区9,相邻区域之间设置有隔墙。进水管2具有两个分别带有阀门的出水端一出水端延伸贯通连接于所述提升区4内、另一出水端延伸贯通连接于所述高位井6内。水泵5设置在提升区4内,水泵5的进水口设置在提升区4底端,水泵5出水口贯通连接于出水区7内,通过水泵将污水由提升区输入到出水区7中;高位井6与出水区7之间的隔墙上开设有通水孔3。结合图2所示,具体的,出水区7具有一延伸到河道的出水管12。构筑物I为半埋式构筑物,高位井6部分露出地面,高位井6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楼梯10 ;提升区4部分露出地面,在提升区4上部设置起吊葫芦11,便于构筑物内各部件的移动与安装。进水管2延伸到高位井6内的出水端上设置有浮箱拍门8,防止污水倒灌,进一步提闻其实用性。示例性的,本实施例是这样应用的本实施例由于上述结构设计,根据排放水体水位,可以在重力出流模式或压力出流模式中选择,即选择进水管两个出水端阀门的启闭。例如,进水管水体水位比排放水体水位高,则开启高位井一端进水管的阀门,利用重力出流模式使得排放水自动进入高位井,再通过出水区排出,直到排放水体水位与进水
管重力平衡。再如,进水管水体水位不比排放水体水位高,开启提升区一端进水管的阀门,利用压力出流模式使用水泵将排放水进入出水区内,提高水位实现继续排水。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构筑物结构形状和部件数量还可以根据实地需要进行调整。此外,本发明还可以是如图4所示,两个出水泵房对称布置,中间的出水区通过加装阀门的通孔13导通连接为一体。故本发明的整个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能灵活应对外围排放水体的水位变化,采取重力和压力不同的运行方式实现降低水头损失、减小能耗,而且具备所需设备少,投资省,易于管理运行,占地紧凑等优点。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
权利要求
1.一种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带中空腔体的构筑物、水泵和进水管;所述构筑物内设置有高位井、提升区和出水区,相邻区域之间设置有隔墙;所述进水管具有两个分别带有阀门的出水端一出水端延伸贯通连接于所述提升区内、另一出水端延伸贯通连接于所述高位井内;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提升区内,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提升区底端,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贯通连接于所述出水区内;所述高位井与所述出水区之间的隔墙上开设有通水孔;所述构筑物为半埋式构筑物,所述高位井部分露出地面,所述高位井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楼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出水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具有一延伸到河道的出水管。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出水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区部分露出地面,在所述提升区上部设置起吊葫芦。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出水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延伸到高位井内的出水端上设置有浮箱拍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高位井的多功能出水泵房,包括一带中空腔体的构筑物、水泵和进水管;所述构筑物内设置有高位井、提升区和出水区,相邻区域之间设置有隔墙;进水管具有两个分别带有阀门的出水端一出水端延伸贯通连接于所述提升区内、另一出水端延伸贯通连接于所述高位井内;水泵设置在提升区内,水泵的进水口设置在提升区底端,水泵的出水口贯通连接于出水区内;高位井与出水区之间的隔墙上开设有通水孔。本发明能灵活应对外围排放水体的水位变化,采取重力和压力两种不同运行方式降低水头损失、减小能耗,而且具备设备少,投资省,易于管理运行,占地紧凑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H5/02GK102797371SQ20121029503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黄瑾, 张显忠, 谢勇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