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7565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位钢结构、载车板机构和叉车机构,所述停车位钢结构由车位、顶板和移动轮组成,所述顶板上安装有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机一、电机二和电机三,所述载车板机构包括移动箱,所述移动箱的顶端与悬挂钢丝固定连接,所述悬挂钢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一连接,所述叉车机构由叉车杆和与所述叉车杆连接的伸缩杆组成,左侧的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机械连接,右侧的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传感器一、传感器二和传感器三,所述控制器上接有触摸屏。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够实现对立体车库的移动和对汽车的安全停放。
【专利说明】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调整,大批人口将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将不断增加。同时,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商业活动将更加活跃,机动车的数量和使用频率也将大大增加,对中心城市的交通带来沉重的压力,交通“停车难”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针对传统停车场管理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滞后于社会的需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立体车库应运而生,虽然立体车库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但是它的不可移动性使它的功能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立体车库的移动,同时能够实现对汽车的自动停放功能,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打破了立体车库不能移动的瓶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位钢结构、载车板机构和叉车机构,所述停车位钢结构由设置在左侧的呈多层分布的车位和设置在右侧的呈多层分布的车位,以及设置在顶层所述车位顶端的顶板和设置在底层左右两侧所述车位下端的移动轮组成,所述顶板上安装有用于对整个升降横移过程进行控制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且用于作为所述载车板机构运行动力源的电机一、用于驱动左侧所述叉车机构运行的电机二和用于驱动右侧所述叉车机构运行的电机三,所述载车板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侧所述车位之间且用于承载汽车的移动箱,所述移动箱的底板为载板台,所述移动箱的顶端与悬挂钢丝固定连接,所述悬挂钢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一连接,所述叉车机构由安装在所述车位下端的叉车杆和与所述叉车杆连接的伸缩杆组成,左侧的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机械连接,右侧的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对车内是否有人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一、用于对车位是否为空车位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二和用于对所述移动箱中车辆是否停放完毕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三,所述控制器上接有触摸屏。
[0005]上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000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7]1、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
[0008]2、能够实现对立体车库的移动,同时能够实现对汽车的自动停放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叉车机构安装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发明电路原理框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
[0014]I一停车位钢结构;2—车位; 3—叉车杆;
[0015]4一电机三;5—电机二 ; 6—电机一;
[0016]7—悬挂钢丝; 8—移动箱;9一载板台;
[0017]10—汽车;11 一控制器;12—伸缩杆;
[0018]13一移动轮; 14一顶板; 15—传感器一;
[0019]16一传感器二 ; 17—角虫摸屏;18—传感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位钢结构1、载车板机构和叉车机构,所述停车位钢结构I由设置在左侧的呈多层分布的车位2和设置在右侧的呈多层分布的车位2,以及设置在顶层所述车位2顶端的顶板14和设置在底层左右两侧所述车位2下端的移动轮13组成,所述顶板14上安装有用于对整个升降横移过程进行控制的控制器11,以及与所述控制器11的输出端连接且用于作为所述载车板机构运行动力源的电机一 6、用于驱动左侧所述叉车机构运行的电机二 5和用于驱动右侧所述叉车机构运行的电机三4,所述载车板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侧所述车位2之间且用于承载汽车10的移动箱8,所述移动箱8的底板为载板台9,所述移动箱8的顶端与悬挂钢丝7固定连接,所述悬挂钢丝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一 6连接,所述叉车机构由安装在所述车位2下端的叉车杆3和与所述叉车杆3连接的伸缩杆12组成,左侧的所述伸缩杆12与所述电机二 5的输出轴机械连接,右侧的所述伸缩杆12与所述电机三4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控制器11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对车内人员是否已经下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一 15、用于对车位是否为空车位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二 16和用于对所述移动箱8中车辆是否停放完毕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三18,所述控制器11上接有触摸屏17。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1为PLC控制器。
[0022]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汽车熄火后,所述传感器一 15对车内人员是否下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车内人员已经下车时,所述传感器一发送信号给所述控制器11,所述传感器二 16对空停车位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控制器11中进行处理,所述控制器11将空位信息通过所述触摸屏17显示,驾驶员通过所述触摸屏17选择所要停车的车位。驾驶员将车停下后,所述控制器11控制所述电机二 5或电机三4运行,带动所述伸缩杆12动作,所述伸缩杆12伸展将汽车送入所述移动箱8中,所述传感器三18检测到所述汽车10停放完毕,所述传感器三18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到所述控制器11中,所述控制器11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所述电机一 6运行,带动所述移动箱8运行到停放车位上。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位钢结构(I)、载车板机构和叉车机构,所述停车位钢结构(I)由设置在左侧的呈多层分布的车位(2)和设置在右侧的呈多层分布的车位(2),以及设置在顶层所述车位(2)顶端的顶板(14)和设置在底层左右两侧所述车位(2)下端的移动轮(13)组成,所述顶板(14)上安装有用于对整个升降横移过程进行控制的控制器(11),以及与所述控制器(11)的输出端连接且用于作为所述载车板机构运行动力源的电机一(6)、用于驱动左侧所述叉车机构运行的电机二(5)和用于驱动右侧所述叉车机构运行的电机三(4),所述载车板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侧所述车位(2)之间且用于承载汽车(10)的移动箱(8),所述移动箱(8)的底板为载板台(9),所述移动箱(8)的顶端与悬挂钢丝(7)固定连接,所述悬挂钢丝(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一(6)连接,所述叉车机构由安装在所述车位(2)下端的叉车杆(3)和与所述叉车杆(3)连接的伸缩杆(12)组成,左侧的所述伸缩杆(12)与所述电机二(5)的输出轴机械连接,右侧的所述伸缩杆(12)与所述电机三(4)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控制器(11)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对车内是否有人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一(15)、用于对车位是否为空车位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二(16)和用于对所述移动箱(8 )中车辆是否停放完毕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三(18 ),所述控制器(11)上接有触摸屏(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1)为PLC控制器。
【文档编号】E04H6/08GK103850494SQ20121051055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晓哲 申请人: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