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99024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装饰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增多,玻璃幕墙日益受到公众的欢迎,点支式玻璃幕墙由装饰面玻璃、驳接组件及支撑结构组成,具有视觉通透、结构新颖、传力可靠、安全耐用等优良特性。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确保玻璃面板缝隙均匀一致,既减轻了结构对玻璃面板系统的影响,又大大节省玻璃面板安装工期。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测量放线;(二)校核预埋件及安装后置预埋件;(三)钢框架的安装;(四)驳接系统的安装;(五)玻璃面板的安装,玻璃安装时先将玻璃垫放好,然后将玻璃放到不锈钢梅花形夹具上,不锈钢梅花形夹具不拧紧,然后对玻璃进行调整,调整结束后拧紧锈钢梅花形夹具固定牢固;(六)密封注胶;所述步骤(五)中包含有搭设脚手架工序,在脚手架搭设时,通过将脚手架的连墙杆顶端的螺栓拧入不锈钢梅花夹具的螺纹孔内,将脚手架的侧向拉接点固定到玻璃幕墙内侧的钢框架上固定脚手架,然后正常安装玻璃面板,待玻璃面板安装结束后, 边拆脚手架边用不锈钢螺栓替代连墙杆件顶端的螺栓。
通过采用该施工技术,可以将玻璃面板连续安装,不留空洞,玻璃面板安装完成后,边拆脚手架边用不锈钢螺栓替代连墙杆件顶端的螺栓,节省了玻璃面板的安装周期,并且减轻拆脚手架的安全隐患,保持玻璃缝隙的一致性,从而达到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的完美统一。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的具体工序如下(I)在建筑物的主要转角及各副幕墙交界部位结合立面位置、定位轴线设置测量定位放线的主控制线,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施工段;(2)各施工段内部根据段轮廓控制的需要分设测量定位放线的次控制线;(3)依据现场控制线及基点布置图,检查初始已弹的控制线、轴线、起始标高以及底层的基准点,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4)结合幕墙设计图、建筑结构图确定幕墙施工测量放线的基准点、基准线;(5)将水准仪和全站仪分别架设在基准点上将控制轴线和水平标高线按幕墙设计文件所提供的空间坐标体系投设到各施工段,各基准点依次投点完毕后,进行联线步骤,在水准仪和全站仪监控下将墨线分段弹出;(6)在各控制线部位拉设定位钢丝线。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工序如下(I)根据控制线安装主控位竖框;(2)安装幕墙竖框;(3)根据控制线安装标准层控制部位的横框;(4)安装幕墙横框。
进一步地,当所述步骤(六)完成后应从上到下用中性清洁剂对幕墙表面及外露构件进行清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中传统的外脚手架对高低起伏的弧形玻璃幕墙安装时,安装速度慢,安全隐患大的不足, 在缩短玻璃面板安装工期的同时,更保证了玻璃面板安装质量,形成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测量放线。
1.控制点的布设。
I)在建筑物的主要转角及各副幕墙交界部位结合立面位置、定位轴线设置测量定位放线的主控制点,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施工段,按A、B、C…顺序将施工段编号,施工段的设立可有效的保证在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和施工误差时,仅需在该段范围内进行消化分解而不致将整个工程进行调差处理。
2)在各副幕墙(各施工段)内部分设测量定位放线的次控制点,次控制点按al、 a2…顺序编号,控制点定位包括三维数据。
主控制点设置在相应施工段的轮廓端点部位,次控制点在各施工段内据该段轮廓控制需要设置。
幕墙的控制点形成的空间网格应能够确定幕墙安装的立面位置、水平标高以及幕墙相对于主体钢结构的距离,以便能够确定框架转接件的加工规格和幕墙的安装位置并且主、次控制点的设置能有效保证工程的安装质量并保证实现外观效果。
2.投点测量与放线。
I)基准点、线的确认依据现场控制线及基点布置图,检查初始已弹的控制线、轴线、起始标高以及底层的基准点是否清晰或损坏,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幕墙设计图、建筑结构图进行复核、认可,经检查确认后,填写轴线、控制线记录表,确定幕墙施工测量放线的基准点、线。
2)投点测量将水准仪和全站仪分别架设在基准点上将控制轴线和水平标高线按幕墙设计文件所提供的空间坐标体系投设到各施工段,各基准点依次投点完毕后,进行联线步骤,在水准仪和全站仪监控下将墨线分段弹出。
3)钢丝线的设定在各控制线部位拉设定位钢丝线,钢丝采用 Φ1. 5mm,钢丝固定支架采用L50 X 5角钢制成,角钢一端钻有Φ 1.6 Φ1. 8孔,孔眼处于垂直状态,另一端采用M8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应楼板立面边缘,钢丝穿过孔眼,用花兰螺栓绷紧。
4)依据正确的控制线及主体结构图进行结构边缘尺寸的复核,如发现超差现象及时进行修整,当发现测量结果有较大偏差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公司,进行联合测量、纠偏。
5)以复核过的基准点或基准线为依据,做出幕墙框架安装转接件施工所需的辅助测量线。
二、校核预埋件及安装后置预埋件。
三、钢框架安装。
I.根据控制线安装主控位竖框,在安装主控竖框位时,水平高低用水平仪始终跟踪进行检查,垂直钢丝定位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确保主控位的精确。
主控位竖框安装可以减少误差积累,打开工作面;主控位竖框安装后,已经给整个工程定了型,一般工人施工也有了基准面,安装产生的误差可在有限区段内消化,减少误差积累。
2.幕墙竖框安装。
I)幕墙竖框从结构的底部向上安装,先对照施工图检查竖框的尺寸加工、孔位是否正确,并依据主体的控制线进行竖框的安装,然后将附件、芯套、防腐垫片、连接件等组装到竖框上,用螺栓将竖框与转接件连接,调整竖框的垂直度与水平度,然后上紧螺母,调整好整幅幕墙竖框的垂直度、水平度后,加固转接件。
2)框架安装结束后应将所有竖框伸缩缝打上耐候胶密封,防止产生渗漏水。
3.根据控制线安装标准层横框。
4.幕墙横框安装。
同一层横框安装应由下向上进行,当安装完一层高度时,应进行检查、调整、校正、 固定,使其符合质量要求。
横框与竖框接缝处应打密封胶,密封胶应选择与型材相近的颜色。
横框安装定位后,应进行自检,对不合格的应及时进行调校修正,自检合格后,再报质检人员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四、驳接系统的安装,当钢框架完成后,点式玻璃幕墙的驳接爪转接件根据测量放线的基准由下向上安装。
I.先通过电焊安装,然后进行复测,合格后用保护胶带等进行保护。
2.保护后方可进行满焊施工,同时要注意变形,及时调整。
3.驳接爪转接件焊接完成后,将驳接爪采用螺纹连接,并再次进行复测。
4.复测合格后,进行安装玻璃饰面。
五、玻璃面板块安装。
I)搭设脚手架,在脚手架搭设时,通过将脚手架的连墙杆顶端的螺栓拧入不锈钢梅花夹具的螺纹孔内,将脚手架的侧向拉接点固定到玻璃幕墙内侧的钢框架上固定脚手架。
2)安装玻璃面板,玻璃安装时先将玻璃垫放好,然后将玻璃放到不锈钢梅花形夹具上,不锈钢梅花夹具不拧紧;初装完成后,对玻璃进行调整。调整标准横平、竖直、面平, 玻璃之间的缝隙一致,调整结束后拧紧夹板固定牢固。
六、密封注胶;幕墙组件安装完毕后,必须及时用耐候密封胶嵌缝,予以密封,保证玻璃幕墙的气密性和水密性。
耐候密封胶的施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范执行,施工前对施工区域进行清洁,应保证缝内无水、油溃、铁锈、水泥砂浆、灰尘等杂物。
耐候密封胶的施工厚度及施工宽度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注胶应均匀、密实、饱满,并将胶缝刮成设计形状,使胶缝光滑、流畅,注胶后应去掉多余的密封胶。
耐候密封胶在缝内应形成两面粘结,不得三面粘结,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塞。
为保护框架和饰面板块不被污染,应在可能导致污染的部位贴美纹纸保护,填完胶刮平后立即将美纹纸除去。
采用橡胶密封时,橡胶条应严格按设计规定型号选用,镶嵌应平整,橡胶条长度宜比边框内槽口长1.5% 2%,其断口应留在四角。斜面断开后应拼成预定的设计角度,并胶粘剂粘接牢固后嵌入槽口。
幕墙内外表面的接缝或其他缝隙应采用与周围物体色泽相近的密封胶边疆密封, 接缝应平整、光滑,并严密不漏水。
施工中,对幕墙及幕墙构件表面装饰造成影响的粘附物要及时清除。
幕墙工程安装完成后,应制定清扫方案,防止幕墙表面污染和发生异常,其清洁工具及清扫方法、时间、程序等,应得到专职人员批准。
幕墙安装完后,应从上到下用中性清洁剂对幕墙表面及外露构件进行清洗。清洗所用的清洁剂清洗前应进行腐蚀性检验,证明对安装成品无腐蚀作用后方能使用。应用于不同材料的清洁剂清洗时应隔离。清洁剂清洗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测量放线;(二)校核预埋件及安装后置预埋件;(三)钢框架的安装;(四)驳接系统的安装;(五)玻璃面板的安装,玻璃面板安装时先将玻璃垫放好,然后将玻璃面板放到不锈钢梅花形夹具上,不锈钢梅花形夹具不拧紧,然后对玻璃面板进行调整,调整结束后拧紧不锈钢梅花形夹具固定牢固;(六)密封注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五)中包含有搭设脚手架工序,在脚手架搭设时,通过将脚手架的连墙杆顶端的螺栓拧入不锈钢梅花夹具的螺纹孔内,将脚手架的侧向拉接点固定到玻璃幕墙内侧的钢框架上固定脚手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工序如下(1)在建筑物的主要转角及各副幕墙交界部位结合立面位置、定位轴线设置测量定位放线的主控制点,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施工段;(2)各施工段内部根据段轮廓控制的需要分设测量定位放线的次控制点;(3)依据现场控制线及基点布置图,检查初始已弹的控制线、轴线、起始标高以及底层的基准点,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4)结合幕墙设计图、建筑结构图确定幕墙施工测量放线的基准点、基准线;(5)将水准仪和全站仪分别架设在基准点上将控制轴线和水平标高线按幕墙设计文件所提供的空间坐标体系投设到各施工段,各基准点依次投点完毕后,进行联线步骤,在水准仪和全站仪监控下将墨线分段弹出;(6)在各控制线部位拉设定位钢丝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工序如下(I)根据控制线安装主控位竖框;(2)安装幕墙竖框;(3)根据控制线安装标准层控制部位的横框;(4)安装幕墙横框。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步骤(六)完成后应从上到下用中性清洁剂对幕墙表面及外露构件进行清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测量放线;(二)校核预埋件及安装后置预埋件;(三)钢框架的安装;(四)驳接系统的安装;(五)玻璃面板的安装;(六)密封注胶所述步骤(五)中包含有搭设脚手架工序,在脚手架搭设时,通过将脚手架的连墙杆顶端的螺栓拧入不锈钢梅花夹具的螺纹孔内,将脚手架的侧向拉接点固定到玻璃幕墙内侧的钢框架上固定脚手架;本发明解决了曲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施工中传统的外脚手架对高低起伏的弧形玻璃幕墙安装时,安装速度慢,安全隐患大的不足,在缩短玻璃面板安装工期的同时,更保证了玻璃面板安装质量,形成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E04G21/14GK102979314SQ2012105530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作军, 时银楼, 王振中, 张兵 申请人: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