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05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拉胚成型机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配合反应器的运动,来控制马达的速度和扭力,以提供一无段变速成型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应用马达使一旋转盘带动承载于旋转盘上的陶土或胚料转动,以进行塑形的陶艺创作,已为已知技术。已知的手拉胚成型机是在一机体上设置一旋转盘,经设置在机体内部的马达带动旋转的型态。为了改善已知手拉胚成型机传动机构的复杂问题,传统方法也已揭露了一种应用电子电路装置控制马达转动的手段;例如,中国台湾第90214511号「手拉胚成型机改良结构」专利案,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实施例。在这实施例中,是应用电子电路装置配合触控面板 的按键,来控制马达转速的强弱、开关和正反转的作用。代表性地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手拉胚成型机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成型机和相关组件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实质上,也会增加它的应用范围,而有别于旧法。例如,设计不同的传动机构和相关配合结构,以提供一结构精简、方便于操作和无段变速等作用的手拉胚成型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方便操作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点是其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转动盘、使该转动盘转动自如的马达、连接该马达的控制模块、和制动组;该马达设置在本体内;该制动组控制一反应器运动,使该控制模块感应反应器的运动,而控制马达转动。所述制动组包括负载部、枢接该负载部的基部、和设置在负载部和基部之间的弹性组件;该负载部运动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弹性组件恒常的使负载部位在该第一位置。所述负载部设有原动端,在负载部朝第二位置运动时,驱动该反应器运动。所述负载部为压板。所述原动端形成有局部齿轮的型态。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基部上;以及该反应器运动自如的设置在基部上。所述基部具有一桩。所述反应器包括有传动端和磁性部;该传动端和该原动端衔接。所述反应器包括有传动端和磁性部;以及对应上述负载部原动端的局部齿轮,该传动端具有一齿轮段凸出于基部,而和该负载部原动端的局部齿轮枢接。所述转动盘具有伸进本体内部的轴,该轴枢接一转动轮;该马达驱动转动轮转动。所述马达配合一皮带带动该转动轮。所述本体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控制马达正、反转的按键。所述本体设置有托架;对应上述托架,该制动组设置有孔洞。所述反应器包括有传动端和磁性部;该传动端设置有凹穴和形成在传动端周边区域上的凹槽;该凹穴和凹槽安装该制动组。所述制动组包括负载部、枢接该负载部的基部、连接负载部的原动部、及设置在原动部末端的固定部。所述原动部形成一线材的型态,配装在反应器的凹槽上;并且,使固定部装设在该凹穴里面。所述反应器形成一碟状物的型态。所述制动组的负载部为一把手的型态。所述反应器具有孔洞及弹性体,该孔洞形成在传动端的位置上;该弹性体设置在反应器和一基部之间;该弹性体具有两端,分别压在该基部的一桩上和安装在该孔洞里面。所述弹性体为扭力弹簧。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传感器、保护电路、电压调整电路、电压电流检出电路、及信号感测/输出电路。 如此,藉由该制动组配合反应器的传动端和磁性部,来控制马达带动转动盘的转速和扭力;应用负载部原动端或原动部、固定部来驱动反应器运动,以建立一无段变速调整作用的操作型态;且本结构精简、方便操作。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新颖性、特点,及其它目的与功效,将在下文中配合所附图式的详加说明,而趋于了解。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图I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也描绘了该制动组的配置情形。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组和反应器的平面实施例示意图;图中假想线部份显示负载部原动端和反应器传动端的配置情形。图4是图3的动作实施例示意图;图中描绘了负载部原动端带动反应器传动端,使磁性部产生运动的情形。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人员执行胚料塑形及操作制动组的情形。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组和反应器的一修正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图6的平面实施例示意图,图中显示了该制动组和反应器的配置情形。图8是图6的动作实施例示意图,图中描绘了负载部原动部和固定部带动反应器传动端,使磁性部产生运动的情形。标号说明10 本体11 电源开关12 按键13 托架20 转动盘21 轴22 转动轮30 马达35 皮带40 控制模块50、70制动组51、71负载部52 基部53 弹性组件54 原动端[0036]55 局部齿轮56 桩57 托架60 反应器61 传动端62 磁性部63 齿轮段64 凹穴65 凹槽66 孔洞72 原动部73 固定部80 弹性体81、82 端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包括本体,概以参考编号10表示。本体10设置有用以承载胚料的转动盘20 ;转动盘20具有伸进本体10内部的轴21,该轴21枢接转动轮22。本体10内部也设置有马达30,配合皮带35带动该转动轮22和转动盘20形成转动自如的型态。在所采的实施例中,一控制模块40和马达30连接;原则上,控制模块40包括传感器、保护电路、电压调整电路、电压电流检出电路、信号感测/输出电路等部分(图未显示)。图I及图2也描绘了电源开关11和控制马达30正、反转的按键12,分别设置在本体10上。以及,该本体10设置有托架13。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也连接一制动组50 ;所述制动组50设置有孔洞57,供制动组50挂置在该本体托架13上。请参考图2,该制动组50包括一类似压板或踏板型态的负载部51,运动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一枢接该负载部51的基部52、和一设置在负载部51和基部52之间的弹性组件53。弹性组件53恒常的使负载部51位在该第一位置;以及,在负载部51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形成蓄积能量的状态。实质上,该负载部51设有原动端54,在负载部51朝第二位置运动时,驱动一反应器60产生运动。在所采的实施例中,原动端54形成有局部齿轮55的型态。请参阅图3,详细来说,该控制模块40设置在基部52上;以及,该反应器60摆动或运动自如的设置在基部52的内部或底部上。基部52具有一桩56,用以限制反应器60的运动范围。该反应器60包括有传动端61和磁性部62。对应上述负载部原动端54的局部齿轮55,该传动端61具有齿轮段63凸出于基部52,而和该负载部原动端54的局部齿轮55衔接或枢接,以接受制动组50的驱动,而使反应器60和磁性部62转动或运动。所述磁性部62配合该控制模块40感应磁性部62在运动过程中相对的磁性强、弱,以调整控制马达30的转速及/或扭力。请参阅图3、图4及图5,当操作人员下压负载部51,使负载部51从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运动时,迫使弹性组件53蓄积能量;以及,使原动端54的局部齿轮55朝图4的右边运动,带动反应器传动端61的齿轮段63,使反应器60和磁性部62产生转动型态。并且,配合该控制模块40感应磁性部62运动时的磁性强、弱,来调整控制马达30带动转动盘20的速度、扭力。当操作人员释放负载部51时,该弹性组件53相对释放先前蓄积的能量,迫使负载部51回复到第一位置的型态。也就是说,人员依据胚料塑形作业的进程或要求,操作制动组50的负载部5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可调整控制马达30带动转动盘20产生不同的转速,而建立一具有无段变速作用的手拉胚成型机。请参考图6、图7及图8,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制动组和反应器一个修正的实施例。该反应器60形成一类似碟状物的型态;反应器60的传动端61设置有凹穴64和形成在传动端61周边区域上的凹槽65 ;凹穴64和凹槽65用来安装制动组70。在所采实施例中,制动组70包括一类似把手的负载部71,该负载部71设置或枢接在该基部52上;以及,一连接负载部71的原动部72和一设置在原动部72末端的固定部73。原动部72形成一类似线材的型态,配装在反应器60的凹槽65上;并且,使固定部73装设在该凹穴64里面。 图6的虚线部份显示了该反应器60具有一孔洞66,形成在传动端61的位置上;以及,一弹性体80选择一扭力弹簧的型态,而具有两端81、82,分别压在基部52的桩56上和安装在该孔洞66里面。因此,弹性体80恒常的使反应器磁性部62那端压在该桩56上的型态;例如,图7所描绘的情形。请参阅图7及图8,当拉动负载部71 (例如,图8箭头部分所显示的情形)时,原动部72和固定部73会带动反应器60和磁性部62转动或运动,使传动端61朝该桩56接近;并且,迫使弹性体80蓄积能量。以及,配合该控制模块40感应磁性部62在运动过程中相对的磁性强、弱,以调整控制马达30的转速及/或扭力。须加以说明的是,当人员释放负载部71时,该弹性体80相对释放先前蓄积的能量,迫使反应器60回复到原来位置(例如,图7所显示的位置)的型态。代表性地来说,这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在具备有结构精简和方便于人员操作的条件下,相较于旧法而言,具有下列的考虑条件和优点I.该手拉胚成型机和其相关结合组件的结构已被重行设计考量,使其构造不同于现有技术;例如,使该制动组50、70配合反应器60的传动端61和磁性部62,来控制马达30带动转动盘20的转速等型态。2.应用负载部原动端54或原动部72、固定部73来驱动反应器60运动,以建立一无段变速调整作用的操作应用情形,也明显不同于现有技术,而改变了它的使用型态。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空间型态不同于现有技术,且具有旧法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份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要件。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含盖。
权利要求1.一种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转动盘、使该转动盘转动自如的马达、连接该马达的控制模块、和制动组;该马达设置在本体内;该制动组控制一反应器运动,使该控制模块感应反应器的运动,而控制马达转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包括负载部、枢接该负载部的基部、和设置在负载部和基部之间的弹性组件;该负载部运动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弹性组件恒常的使负载部位在该第一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部设有原动端,在负载部朝第二位置运动时,驱动该反应器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端形成有局部齿轮的型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部为压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基部上;以及该反应器运动自如的设置在基部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具有一桩。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有传动端和磁性部;该传动端和该原动端衔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有传动端和磁性部;以及对应上述负载部原动端的局部齿轮,该传动端具有一齿轮段凸出于基部,而和该负载部原动端的局部齿轮枢接。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具有伸进本体内部的轴,该轴枢接一转动轮;该马达驱动转动轮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配合一皮带带动该转动轮。
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控制马达正、反转的按键。
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托架;对应上述托架,该制动组设置有孔洞。
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有传动端和磁性部;该传动端设置有凹穴和形成在传动端周边区域上的凹槽;该凹穴和凹槽安装该制动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包括负载部、枢接该负载部的基部、连接负载部的原动部、及设置在原动部末端的固定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部形成一线材的型态,配装在反应器的凹槽上;并且,使固定部装设在该凹穴里面。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形成一碟状物的型态。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的负载部为一把手的型态。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具有孔洞及弹性体,该孔洞形成在传动端的位置上;该弹性体设置在反应器和一基部之间;该弹性体具有两端,分别压在该基部的一桩上和安装在该孔洞里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扭力弹黃。
2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传感器、保护电路、电压调整电路、电压电流检出电路、及信号感测/输出电路。
专利摘要一种手拉胚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承载胚料的转动盘,被一马达驱动而转动自如。以及,制动组控制一反应器的运动,使一控制模块感应该反应器的运动,来控制马达的速度和扭力,以提供一无段变速的成型机,其结构精简,方便操作。
文档编号B28B1/02GK202592494SQ20122019069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许庆德 申请人:许庆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