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中间仓及包含该骨料中间仓的混凝土搅拌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58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料中间仓及包含该骨料中间仓的混凝土搅拌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料中间仓及包含该骨料中间仓的混凝土搅拌站。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搅拌站中,一般采用斜皮带机向搅拌主机输送骨料,因斜皮带机的输送能力有限,采用斜皮带机直接向主机供料无法满足效率要求,所以一般在主机上方设一个骨料中间仓,用来暂存主机一次生产所需的骨料,以提高整机生产效率。现有的骨料中间仓,多为单仓形式,即只有一个仓体。仓体上部设一个进料口,下 部设一个可开关的卸料门,当卸料门关闭时,驱动机构驱动皮带将计量好的骨料从进料口投入并暂存到中间仓内。当搅拌主机需要投入骨料时,将卸料门打开,骨料从中间仓内投入到主机内进行搅拌生产。现有的骨料中间仓只有一个仓体,只能盛装一次生产所需骨料,生产时需要等到仓内所有骨料投入主机且关闭卸料门后才能继续向仓内投料。如果骨料上料时间较长,将严重影响到设备的生产效率。此外,有部分混凝土采用“裹浆法”工艺,需要将两种骨料分先后两次投放,如采用现有单仓形式的骨料中间仓进行二次投料,也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骨料中间仓及包含该骨料中间仓的混凝土搅拌站,能够实现骨料的连续投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经济实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骨料中间仓,包括投料仓,物料从投料仓投入;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并排设置于投料仓下方,第一储料仓与第二储料仓隔开,且分别与投料仓连通;翻转机构,可翻转地设置于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的连接位置,具有使第一储料仓与投料仓而连通第二储料仓与投料仓断开的第一位置,以及使第二储料仓与投料仓连通而第一储料仓与投料仓断开的第二位置。进一步地,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为一体,中间通过隔板隔开,翻转机构可翻转地设置于隔板的顶部。进一步地,第一储料仓与第二储料仓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翻转机构可翻转地设置于连接板上。进一步地,第一储料仓的出口端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一卸料门,第二储料仓的出口端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二卸料门。进一步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通过转轴可翻转地设置于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的连接位置;驱动机构,与翻转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转轴伸出储料仓外,转轴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摆臂,驱动机构为驱动连接至摆臂上的伸缩机构。进一步地,伸缩机构为伸缩油缸或伸缩气缸。[0013]进一步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铰接至摆臂的摆动端,伸缩机构的固定端铰接至第一储料仓或者第二储料仓。进一步地,转轴伸出储料仓外,驱动机构为与转轴的伸出端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进一步地,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设置于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的连接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 凝土搅拌站,包括骨料中间仓和设置在骨料中间仓下方的搅拌主机,骨料中间仓为前述任一项的骨料中间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骨料中间仓分隔为两个储料仓,每个储料仓均可盛装一次生产所需骨料,同时采用一个翻转机构在两个位置的翻转,实现从一个进料口进料向两个储料仓投料的功能。使用中两个储料仓交替上料,一个出料时另一个可以继续上料,实现了骨料的连续投放,相比现有单仓形式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可以分别盛装一次生产所需骨料,满足骨料二次投料的搅拌工艺要求。采用此骨料中间仓可实现搅拌楼功能,但比搅拌楼更加经济、实用。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骨料中间仓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图I的骨料中间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骨料中间仓的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I 3所示,骨料中间仓包括投料仓10、第一储料仓20、第二储料仓30以及翻转机构40。其中投料仓10的顶面封闭设置,侧壁上端设置有用于投入物料的进料口 11,投料仓10的下底面设置有出口。进料口 11处设置有驱动滚筒12,可以驱动皮带13带动物料,并将物料从进料口 11投入投料仓10中。第一储料仓20和第二储料仓30为一个整体,并排设置在投料仓10的下方。第一储料仓20与第二储料仓30之间通过隔板22隔开,且第一储料仓20和第二储料仓30的入口端分别与投料仓10的出口端连通。第一储料仓20的出口端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一卸料门21,第二储料仓30的出口端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二卸料门31。翻转机构40可翻转地设置在隔板22的顶部。这里第一储料仓20和第二储料仓30也可以不设置为一个整体,而是分为两个单独的储料仓,两个单独的储料仓分别与投料仓10相连通,且两个单独的储料仓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而翻转机构40可翻转地设置在该连接板上。翻转机构40包括翻转板41、转轴42以及驱动机构43。其中转轴42通过两端的轴承45设置在隔板22的顶部,翻转板41的第一端固定设置于转轴42上,可随转轴42的转动而转动。当翻转板41转到第一位置时,翻转板41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于b位置,即翻转板41使第一储料仓20与投料仓10连通,而使第二储料仓30与投料仓10断开,这种情况下,从投料仓10投入的物料只能进入第一储料仓20内。当翻转板41转到第二位置时,翻转板41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于a位置,即翻转板41使第二储料仓30与投料仓10连通,而使第一储料仓20与投料仓10断开连通,这种情况下,从投料仓10投入的物料只能进入第二储料仓30内。通过采用一个翻转机构在两个位置的翻转,实现了从一个进料口进料向两个储料仓分别投料的功能。翻转板41在a位置与b位置之间的转动由驱动机构43驱动完成。驱动机构43驱动连接在转轴42伸出骨料中间仓的伸出端上。驱动机构43可以是伸缩油缸或伸缩气缸等伸缩机构,这种情况下,翻转机构40还包括摆臂44,摆臂44固定设置在转轴42位于投料仓10外的伸出端,包括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摆动端。伸缩油缸或伸缩气缸的伸缩端铰接至摆臂44的摆动端,可通过伸缩端的伸缩来推拉摆臂44的摆动端,进而带动转轴42转动;伸缩油缸或伸缩气缸的固定端铰接至第一储料仓20或者第二储料仓30的侧壁上,以便根据翻转板41的位置变化而适当调整角度,保证工作顺畅。当伸缩油缸或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伸出时,推动摆臂44摆动,从而带动转轴42转动。转轴42转动带动了翻转板41的第二端向a位置转动,当翻转板41的第二端转动至a·位置时,翻转板41处于第二位置,此时第二储料仓30与投料仓10连通,而第一储料仓20与投料仓10断开连通。当伸缩油缸或伸缩气缸的伸缩端收缩时,拉动摆臂44摆动,从而带动转轴42转动。转轴42转动带动了翻转板41的第二端向b位置转动,当翻转板41的第二端转动至b位置时,翻转板41处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储料仓20与投料仓10连通,而第二储料仓30与投料仓10隔断。这里驱动机构43不限于伸缩机构,也可以是直接与转轴42的伸出端驱动连接并带动转轴42转动的驱动电机。从投料仓10的进料口 11投入的物料通过翻转机构40的转动而分别进入第一储料仓20或第二储料仓30,从而实现了为两个储料仓交替上料。如果第一储料仓20和第二储料仓30中投入的是同一种物料,当第一储料仓20的物料消耗干净时,可以封闭该第一储料仓20的卸料门,并向该第一储料仓20补充投料;同时开启第二储料仓30的卸料门,将该第二储料仓30内的物料投入主机内进行生产。当第一储料仓20内的物料补充完毕而第二储料仓30中的物料消耗干净时,再将第一储料仓20的卸料门打开,同时将第二储料仓30的卸料门封闭,如此循环,实现了物料的连续投放,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一储料仓20和第二储料仓30也可以分别投放一次生产所需的两种物料,这种情况下,物料的投放可以满足一些生产工艺中的二次投料的搅拌工艺要求,同样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该混凝土搅拌站包括骨料中间仓和设置骨料中间仓下方的搅拌主机,其中骨料中间仓为前述任一种的骨料中间仓。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骨料中间仓分隔为两个储料仓,每个储料仓均可盛装一次生产所需骨料,同时采用一个翻转机构在两个位置的翻转,实现从一个进料口进料向两个储料仓投料的功能。使用中两个储料仓交替上料,一个出料时另一个可以继续上料,实现了骨料的连续投放,相比现有单仓形式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可以分别盛装一次生产所需骨料,满足骨料二次投料的搅拌工艺要求。采用此骨料中间仓可实现搅拌楼功能,但比搅拌楼更加经济、实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骨料中间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料仓(10),物料从所述投料仓(10)投入; 第一储料仓(20)和第二储料仓(30),并排设置于所述投料仓(10)下方,所述第一储料仓(20)与所述第二储料仓(30)隔开,且分别与所述投料仓(10)连通; 翻转机构(40),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料仓(20)和所述第二储料仓(30)的连接位置,具有使所述第一储料仓(20)与所述投料仓(10)连通而所述第二储料仓(30)与所述投料仓(10)断开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二储料仓(30)与所述投料仓(10)连通而所述第一储料仓(20)与所述投料仓(10)断开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骨料中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料仓(20)和所述第二储料仓(30)为一体,中间通过隔板(22)隔开,所述翻转机构(40)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隔板(2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骨料中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料仓(20)与所述第二储料仓(30)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翻转机构(40)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骨料中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料仓(20)的出口端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一卸料门(21),所述第二储料仓(30)的出口端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二卸料门(31)。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料中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40)包括 翻转板(41),通过转轴(42)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料仓(20)和所述第二储料仓(30)的连接位置; 驱动机构(43),与所述翻转板(41)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料中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2)伸出所述储料仓外,所述转轴(42)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摆臂(44),所述驱动机构(43)为驱动连接至所述摆臂(44)上的伸缩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料中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伸缩油缸或伸缩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料中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铰接至所述摆臂(44)的摆动端,所述伸缩机构的固定端铰接至所述第一储料仓(20)或者所述第二储料仓(3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料中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2)伸出所述储料仓外,所述驱动机构(43)为与所述转轴(42)的伸出端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料中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2)的两端通过轴承(45)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料仓(20)和所述第二储料仓(30)的连接位置。
1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包括骨料中间仓和设置在所述骨料中间仓下方的搅拌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中间仓为权利要求I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料中间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料中间仓及包含该骨料中间仓的混凝土搅拌站。其中该骨料中间仓包括投料仓,物料从投料仓投入;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并排设置于投料仓下方,第一储料仓与第二储料仓隔开,且分别与投料仓连通;翻转机构,可翻转地设置于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的连接位置,具有使第一储料仓与投料仓连通而第二储料仓与投料仓断开的第一位置,以及使第二储料仓与投料仓连通而第一储料仓与投料仓断开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骨料中间仓及包含该骨料中间仓的混凝土搅拌站,能够实现骨料的连续投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经济实用。
文档编号B28C9/02GK202556587SQ20122023241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吕洪波, 杨立山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