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25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将厚度在2. 5mm以下的超薄玻璃连续钢化且钢化标准能够达到国家建材钢化玻璃要求的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及加热方法,属钢化玻璃生产线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续式钢化炉主要由上片台、预热段、加热炉、高压段、减速段、冷却段和下片台五大部分组成;外加鼓风机、风箱和风管道、电气控制系统以及电脑终端等辅助设施。原片玻璃从上片台入炉,经过预热段.再到加热段.加热到适合钢化的温度,再进入强化段均匀迅速地淬冷,然后进入下片台,即可从下片台卸片。整个过程全部由微机自动控制。其 中淬冷过程是采用鼓风机输出的空气,因其压力低,流速慢,温度高,因此又造成了冷却风机数量上的增加,从而增加能耗,降低钢化效率。其不足之处一是由于冷却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对超薄玻璃的钢化;二是玻璃输送机构传动平稳性差,同步性差,且不易脱卸,对突发情况处理能力不足;三是由于玻璃横向进炉并一直向前走,造成玻璃头部温度偏高,调节炉内的温度对玻璃影响不了什么,造成被加热玻璃面的加热温度不均匀,有前后边长度变化的问题;四是位于玻璃钢化炉内的罗拉输送辊与玻璃之间为线接触,两辊之间距离较大,无法确保被加热玻璃不变形;五是玻璃钢化炉的主炉出口与淬冷段风栅相对配合,其配合处留有较大间隙,该间隙将正在行走中的玻璃表面的热量带走,从而不得不提高玻璃在玻璃钢化炉内的温度,造成能耗增大、玻璃表面质量下降;六是淬冷段风栅为被动性散热,完全依赖风栅提供的风压将热空气挤走,造成热气滞留时间长,热量堆积在风栅本身,风栅温度高;七是冷却介质是由鼓风机提供的一定压力的空气,这种介质温度高、压力低、流速慢,造成冷却能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将厚度在2. 5mm以下的超薄玻璃连续钢化且钢化标准能够达到国家建材钢化玻璃要求的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加热炉体内的罗拉输送辊道上方等间距或非等间距设有多根高温喷气管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被钢化的超薄玻璃在通过横向密布在玻璃钢化炉进口下方的光电管排后进入玻璃钢化炉,光电管排将采集到的光电信号传输至玻璃测量装置,经编码器计算出被钢化超薄玻璃的长度和宽度,由于被钢化玻璃行进方向的头部始终第一接触热的辊面,导致被钢化玻璃头部温度较高,当被钢化超薄玻璃在通过玻璃钢化炉通道时,位于玻璃钢化炉内罗拉输送辊道上方的多根高温喷气管通或断通过阀控制器信号端受程序控制器控制,可以每条管单独定向喷气,并根据玻璃位置定向向除玻璃头部外的玻璃部位喷热气流,使气流搅动周围的热空气,从而达到避开被钢化玻璃头部区域,仅仅对被钢化玻璃表面局部及尾部作强化加热的目的,即达到避开对玻璃头部加热,特别加强对玻璃尾部的加热。技术方案一种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包括加热炉体及程序控制器,所述加热炉体内的罗拉输送辊道上方等间距或非等间距设有多根高温喷气管,且高温喷气管上的多个喷嘴喷出的热气斜向作用在被钢化超薄玻璃面上,以便定向对玻璃尾部加热,且多根定向高温喷气管通或断通过阀控制器信号端受程序控制器控制。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光电检测与程序控制的结合,既实现了自动检测玻璃长度、宽度和随时判断玻璃所 在炉内的位置,又根据玻璃所在炉内的位置,指令位于玻璃钢化炉内罗拉输送辊道上方的多根高温喷气管单独或多根结合定向向除玻璃头部外的玻璃部位喷热气流,解决被加热玻璃头尾加热度不同的问题,利用位置判断以及热平衡技术作加热补充。

图I是加热炉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玻璃钢化炉内罗拉输送辊道上方的多根高温喷气管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参照附图1-3。一种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包括加热炉体3及程序控制器,所述加热炉体3内的罗拉输送辊道301上方等间距或非等间距设有多根高温喷气管302,且高温喷气管302上的多个喷嘴喷出的热气斜向作用在被钢化超薄玻璃303面上,以便定向对玻璃尾部加热,且多根定向高温喷气管306通或断通过阀控制器(如电磁控制阀或伺服电机控制的阀)信号端受程序控制器控制。所程序控制器采用光电检测取值,编码器计算值。其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的加热方法,包括程序控制器,被钢化的超薄玻璃在通过横向密布在玻璃钢化炉3进口下方的光电管排后进入玻璃钢化炉3,光电管排将采集到的光电信号传输至玻璃测量装置2,经编码器计算出被钢化超薄玻璃的长度和宽度,当被钢化超薄玻璃在通过玻璃钢化炉3通道时,位于玻璃钢化炉3内罗拉输送辊道301上方的多根高温喷气管302通或断通过阀控制器信号端受程序控制器控制,并根据玻璃位置定向向除玻璃头部外的玻璃部位喷热气流,该气流搅动周围的热空气,从而对玻璃表面局部作强化加热,解决头尾温度不同而造成的玻璃头尾长短不一的问题。所程序控制器采用光电检测取值,编码器计算值;当速度与时间之积大于设定值时,即当编码器计算出被钢化超薄玻璃头部通过多根高温喷气管302喷嘴时,程序控制器指令一根或多根高温喷气管302喷热空气。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架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包括加热炉体(3)及程序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炉体(3)内的罗拉输送辊道(301)上方等间距或非等间距设有多根高温喷气管(302),且高温喷气管(302)上的多个喷嘴喷出的热气斜向作用在被钢化超薄玻璃(303)面上,以便定向对玻璃尾部加热,且多根定向高温喷气管(306)通或断通过阀控制器信号端受程序控制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其特征是所程序控制器采用光电检测取值,编码器计算值。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包括加热炉体及程序控制器,所述加热炉体内的罗拉输送辊道上方等间距或非等间距设有多根高温喷气管,且高温喷气管上的多个喷嘴喷出的热气斜向作用在被钢化超薄玻璃面上,以便定向对玻璃尾部加热,且多根定向高温喷气管通或断通过阀控制器信号端受程序控制器控制。优点光电检测与程序控制的结合,既实现了自动检测玻璃长度、宽度和随时判断玻璃所在炉内的位置,又根据玻璃所在炉内的位置,指令位于玻璃钢化炉内罗拉输送辊道上方的多根高温喷气管单独或多根结合定向向除玻璃头部外的玻璃部位喷热气流,解决被加热玻璃头尾加热度不同的问题,利用位置判断以及热平衡技术作加热补充。
文档编号C03B27/012GK202671399SQ20122029531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
发明者姚敏 申请人:杭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