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64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可以用于给玻璃熔窑电熔与池壁夹缝冷却。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熔窑所使用的冷却装置的结构形式虽各不相同,但主体结构基本一致,即由管接口、腔体、喷嘴及连接固定部分等组成,具体结构可参见附图1、2、3。其中管接口的形状及尺寸视送风支管道及耐高温绝缘软管而定,其截面有圆形、矩形等;腔体大小及形状取决于熔窑冷却工艺要求及冷却位置,其截面有梯形、扇形、圆形等;喷嘴参数来自所要冷却的夹缝尺寸和形状,一般有圆喷嘴和矩形喷嘴等。 这种喷嘴具有单一的管接口,进风量有限,没有过渡管,风压损失较大,腔体和风嘴无明显界限且直风嘴导致安装位置受限,冷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风量大、风压损失小的用于冷却的风嘴。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包括依次连接的管接口、腔体和喷嘴,其特别之处在于其中所述管接口为两个,该两个管接口均与所述腔体连通。其中在每个管接口和腔体之间均设有一过渡管。其中过渡管的进气端比出气端小,从而减少风阻。其中喷嘴的出气端向腔体的一侧弯曲。其中在腔体上固定有紧固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现有技术的风嘴是单一管接口与风源连接,送风量小。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管接口与风源连接,使送风量增加了一倍。2、现有技术的风嘴的管接口直接与腔体连接,受连接形状限制,使得送风阻力增大,风压损失较大。本实用新型在双管接口与腔体之间采用双过渡管连接,这种平滑过渡连接可使风压损失降至最低。3、现有技术的风嘴多采用圆形或扇形喷嘴,喷嘴尺寸厚大,风嘴受空间位置所限无法对指定夹缝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的腔体扁宽、喷嘴折弯且其梯形增宽既可克服位置所限,又可增大夹缝受风面积。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风嘴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风嘴的左视图;附图3为图2的A向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嘴的主视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嘴的左视图;附图6为图5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5、6所示,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包括依次连接的管接口 I、腔体3和喷嘴4,其中管接口 I为两个,该两个管接口 I均与所述腔体3连通,在每个管接口 I和腔体3之间均设有一过渡管2,过渡管2的进气端比出气端小(细),从而减少风阻。其中喷嘴4的出气端向腔体3的一侧弯曲,并且在腔体3上固定有紧固板5。本实用新型的风嘴由管接口 I、过渡管2、腔体3、喷嘴4、紧固板5等构成。风嘴本体由两个管接口 I、两个过渡管2、腔体3以及折弯梯形喷嘴4以氩弧焊接连接而成,用紧固板5固定在熔窑电熔工艺要求冷却的夹缝或者熔窑外壁其它需要冷却的夹缝附近,喷嘴4的射风角度和喷嘴4端面与夹缝的距离可以通过安装紧固板5来实现。用耐高温绝缘软管连接送风支管道和两个管接口 1,开启并按工艺要求调节送风支管道上的闸板阀开度来控制冷却风流量,从而实现对熔窑指定位置进行冷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采用两个过渡管2将两个管接口 I和腔体3平滑连接起来,既将风量增大了一倍,又减少了非平滑连接造成的风压损失;扁宽、折弯、梯形喷嘴4能够深入任何受限的位置对指定的夹缝进行强制冷却(视安装及冷却位置可对实体尺寸进行同步放大或缩小)。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包括依次连接的管接口(I)、腔体(3)和喷嘴(4),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管接口(I)为两个,该两个管接口(I)均与所述腔体(3)连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每个管接口(I)和腔体(3)之间均设有一过渡管(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其特征在于其中过渡管(2)的进气端比出气端小,从而减少风阻。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其特征在于其中喷嘴(4)的出气端向腔体(3)的一侧弯曲。
5.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腔体⑶上固定有紧固板(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的风嘴,可以用于给玻璃熔窑电熔与池壁夹缝冷却。包括依次连接的管接口(1)、腔体(3)和喷嘴(4),其特点是其中所述管接口(1)为两个,该两个管接口(1)均与所述腔体(3)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现有技术的风嘴是单一管接口与风源连接,送风量小。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管接口与风源连接,使送风量增加了一倍。2、现有技术的风嘴的管接口直接与腔体连接,受连接形状限制,使得送风阻力增大,风压损失较大。本实用新型在双管接口与腔体之间采用双过渡管连接,这种平滑过渡连接可使风压损失降至最低。3、本实用新型的腔体扁宽、喷嘴折弯且其梯形增宽既可克服位置所限,又可增大夹缝受风面积。
文档编号C03B5/44GK202785953SQ2012203638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
发明者李瑛 申请人: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