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现浇板上层板筋保护层控制的钢筋踏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0002]目前,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筋定位及楼板保护层厚度控制一般通过采用钢筋马凳、塑料垫块及砂浆垫块配合使用来控制。然而,施工操作人员不断在钢筋上行走操作、塑料垫块摆放位置不到位(或少放、不按要求放置、脱落、偏位等)、钢筋马登少放或漏放、砼浇筑时板面筋受到很强的冲击力,使得楼板钢筋受到了很大的扰动,板筋位置及保护层得不到有效控制。其中,大型商业楼板筋定位与保护层控制问题比房建住宅更为严重,主要基于以下原因I、大型商业楼由于每段施工面积大,施工操作人员多,踩踏钢筋的现象严重,2、由于汽车泵浇筑距离的局限,采用固定泵浇筑楼板对板筋的冲击现象也同样严重。3、流水施工时,其他施工区域的钢筋、模板、钢管、扣件等材料往往会堆放在已绑扎成型待浇筑的楼板筋上,由于受到集中堆载影响,堆载下的钢筋往往产生很大的变形问题。为此,现浇板板筋保护层厚度及板厚合格率较低、业主投诉率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可防止直接踩踏钢筋,防止钢筋变形、移位的用于现浇板上层板筋保护层控制的钢筋踏板。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钢筋焊接成的平面状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内焊接网格状钢筋,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四角分别设置等高的立柱。楼板浇筑前,在绑定好的钢筋混凝土板筋上方放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立柱穿插在钢筋混凝土板筋之间,通过立柱的高度,使矩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板筋具有一定的距离。楼板浇筑时,施工操作人员站在本实用新型的网格状钢筋上面进行振捣及行走,并且随着浇筑的进行,随时将完成浇筑部分范围内的钢筋踏板取出,用于其它未浇筑部分楼板,待施工完成后,将钢筋踏板进行清洁及修复处理,以便后续工程再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反复使用,不会增加施工成本,可有效防止人员直接踩踏钢筋,利于对钢筋混凝土板筋的保护,同时减少钢筋马登的使用数量,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还彻底解决了板面筋受到扰动而引起板筋变形、偏位等质量通病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钢筋1、2、3、4相互焊接成的平面状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内焊接网格状钢筋5,在矩形框架的四角分别由钢筋I和4的两端折弯形成的四根等闻的立柱6、7、8、9。
权利要求1.用于现浇板上层板筋保护层控制的钢筋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钢筋焊接成的平面状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内焊接网格状钢筋,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四角分别设置等高的立柱。
专利摘要用于现浇板上层板筋保护层控制的钢筋踏板,涉及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钢筋焊接成的平面状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内焊接网格状钢筋,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四角分别设置等高的立柱。本实用新型可反复使用,不会增加施工成本,可有效防止人员直接踩踏钢筋,利于对钢筋混凝土板筋的保护,同时减少钢筋马登的使用数量,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还彻底解决了板面筋受到扰动而引起板筋变形、偏位等质量通病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
文档编号E04C5/18GK202787677SQ20122045113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陈庆祥, 姜忠 申请人:江苏扬州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