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8445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既有玻璃的基本性能,又具有陶瓷的多晶特征,集中了玻璃和陶瓷的特点,成为一类独特的新型材料。以其机械强度高、硬度大、耐磨性能好、耐腐蚀性强,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适应恶劣的环境,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统微晶玻璃生产多采用烧结法工艺,烧结法工艺在微晶玻璃生产中面临的能耗高问题一直是制约微晶玻璃快速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关键瓶颈。烧结法工艺生产微晶玻璃并且还要使用价格昂贵的有色金属氧化锌原材料,使很多微晶玻璃企业的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同时烧结法生产工艺效率低,产品有气孔、平整度较差、烧结法工艺的微晶玻璃企业经营状况历来是举步维艰。生产米黄色系列的微晶玻璃在着色工艺上,传统工艺一般采用“硫碳”着色和“铈钛”着色。“硫碳”着色需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着色时存在颜色不纯、气泡较多的缺陷,同时由于“硫”的存在还会对全电熔窑钥电极造成侵蚀,排放三氧化硫,因此不适合采用全电熔压延工艺生产,不符合环保要求。“铈钛”着色,由于“铈”属于稀土金属,“钛”属于贵重金属,成本较高,同时市场供应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较大。目前利用花岗石废弃物生产微晶玻璃装饰板材的方法生产的微晶玻璃,存在产品颜色单一的问题;而且工艺配方采用萤石作为晶核剂,对全电熔窑侵蚀较大,造成全电熔窑寿命较短,维修成本较高,严重 制约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及其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Na2O:3 至 4 份;MgO:6 至 9 份;Al2O3:9 至 12 份;SiO2:60 至 70 份;P2O5:2 至 4 份;K2O:3 至 4 份;CaO: 11 至 13 份;Fe2O3:1.5 至 2.5 份。一种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纯碱:1至2份,主要用于提供Na2O,菱镁矿:14至16份,主要用于提供MgO,花岗石:64至70份,主要用于提供SiO2,磷矿石:15至17份,主要用于提供P2O5,重钙:4至6份,主要用于提供CaO,铁红:0.1至0.3份,用于提供Fe2O3 ;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按重量份数计的2份水,混合3至5分钟,形成第二混合物;采用 自动加料机将第二混合物通过全电熔窑加料仓送入全电熔窑,通过红外线液面仪控制加料量,使第二混合物在全电熔窑内熔化,控制第二混合物的熔化温度为1400至1500 度;将熔化后的第二混合物澄清、均化,控制澄清、均化过程第二混合物的温度为1400至1500度,澄清、均化过程的时间为7.5至8.5小时;澄清、均化后的第二混合物经流洞、上升道进入料道,温度降至1200至1300度,再经料道输送至压延机成形成玻璃带,所述成形温度为1100至1200度;将玻璃带进行退火处理,按降温曲线进行降温,玻璃带进窑温度为750至850度,然后用1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750度降至700度,700度保温15分钟,然后用6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700度降至580度,再用45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580度降至300度,再用3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300度降至40度,玻璃带出窑温度为35至45度,然后进入冷端切割线,按照客户要求裁切后生成半成品,经过渡辊台送至晶化窑晶化;将经过退火处理后的玻璃带送入晶化窑进行核化、晶化,经3至5小时,成为粗晶化板,所述核化过程的温度为710至730度,晶化过程温度950至970度;将粗晶化板经全自动磨机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后,得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在上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混合物的熔化温度为1450度;所述澄清、均化过程第二混合物的温度为1450度,澄清、均化过程的时间为8小时;澄清、均化后的第二混合物经流洞、上升道进入料道,温度降至1250度,再经料道输送至压延机成形成玻璃带,所述成形温度为1150度;所述核化、晶化的时间为4小时,所述核化过程的温度为720度,晶化过程温度960度。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如下:1、采用用P2O5取代F作为晶核剂,不仅不影响产品性能,同时还减小了全电熔窑侵蚀,延长了全电熔窑寿命。2、原料花岗石中含有Fe2O3, Fe2O3在钙-镁-铝-硅系统的微晶玻璃中,能将微晶玻璃着色成米黄色,同时通过调整Fe2O3的用量,便可制得颜色深浅不同的米黄色微晶玻璃;解决了全电熔窑采用不易“硫炭”着色,以及“铈钛”着色成本较高的问题,铈钛着色中,需要1%的氧化铺和0.5%的氧化钛,氧化铺约72000元/吨,氧化钛约15000元/吨,成本约800元/吨;使用Fe2O3着色中,需要1.5%的Fe2O3 (而花岗石含Fe2O3约0.6%),Fe2O3为7000元/吨,成本约70元/吨,每吨产品的成本降低了 91%。3、采用废弃花岗石化作为原材料,降低产品的成本,原材料组成中废弃花岗石物用量可达60至70%。
4、本发明的产品抗压强度160至200兆帕,抗弯强度35至50兆帕,密度2.5至
2.7克/立方厘米,莫氏硬度5至6级,吸水率〈0.01%,光洁度90至98,耐酸酸碱,放射性检测符合国家A类检测标准。5、本发明方法生产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能耗为431.547kgce/t,与采用烧结法生产微晶玻璃相比,能耗降低,同时产品无气孔、平整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下述原料准确称量并送入混料机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纯碱:6千克,菱镁矿:73千克,花岗石:320千克,磷矿石:78千克,重钙:22千克,铁红:
0.5千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10千克水后再混合4分钟,形成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送入全电熔窑,控制第二混合物的熔化温度为1500度;将熔化后的第二混合物澄清、均化,控制澄清、均化过程第二混合物的温度为1450度,澄清、均化过程的时间为8小时;澄清、均化后的第二混合物经流洞、上升道进入料道,温度降至1250度,再经料道输送至压延机成形成玻璃带,所述成形温度为1150度;将玻璃带进行退火处理,玻璃带进窑温度为750度,然后用1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750度降至700度,700度保温15分钟,然后用6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700度降至580度,再用45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580度降至300度,再用3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300度降至40度,玻璃带出窑温度为40度,然后进入冷端切割线,按照客户要求裁切后生成半成品,经过渡辊台送至晶化窑晶化;将经过退火处理后的玻璃带送入晶化窑,迅速加热至720度,核化I小时,再升温至960度,晶化2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后进入全自动磨机进行打磨、抛光,得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 将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进行检测,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Na2O:3.5份;MgO:8 份;A1203:10 份;Si02: 65 份;P205:3 份;K20:3.5 份;CaO:12 份;Fe203:2 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下述原料准确称量并送入混料机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纯碱:10千克,菱镁矿:140千克,花岗石:640千克,磷矿石:150千克,重钙:40千克,铁红:1千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20千克水后再混合3分钟,形成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送入全电熔窑,控制第二混合物的熔化温度为1400度;将熔化后的第二混合物澄清、均化,控制澄清、均化过程第二混合物的温度为1400度,澄清、均化过程的时间为7.5小时;澄清、均化后的第二混合物经流洞、上升道进入料道,温度降至1200度,再经料道输送至压延机成形成玻璃带,所述成形温度为1100度;将玻璃带进行退火处理,玻璃带进窑温度为760度,然后用1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760度降至700度,700度保温15分钟,然后用6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700度降至580度,再用45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580度降至300度,再用3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300度降至40度,玻璃带出窑温度为40度,然后进入冷端切割线,按照客户要求裁切后生成半成品,经过渡辊台送至晶化窑晶化;将经过退火处理后的玻璃带送入晶化窑,迅速加热至710度,核化I小时,再升温至950度,晶化2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后进入全自动磨机进行打磨、抛光,得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将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进行检测,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Na2O:3份;MgO:6 份;A1203:9 份;Si02: 60 份;P205:2 份;K20:35 份;CaO:11 份;Fe203:1.5 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下述原料准确称量并送入混料机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纯碱:20千克,菱镁矿:160千克,花岗石:700千克,磷矿石:170千克,重钙:60千克,铁红:3千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20千克水后再混合5分钟,形成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送入全电熔窑,控制第二混合物的熔化温度为1500度;将熔化后的第二混合物澄清、均化,控制澄清、均化过程第二混合物的温度为1500度,澄清、均化过程的时间为8.5小时;澄清、均化后的第二混合物经流洞、上升道进入料道,温度降至1300度,再经料道输送至压延机成形成玻璃带,所述成形温度为1200度;将玻璃带进行退火处理,玻璃带进窑温度为850度,然后用1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850度降至700度,700度保温15分钟,然后用6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700度降至580度,再用45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580度降至300度,再用3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300度降至40度,玻璃带出窑温度为40度,然后进入冷端切割线,按照客户要求裁切后生成半成品,经过渡辊台送至晶化窑晶化;

将经过退火处理后的玻璃带送入晶化窑,迅速加热至730度,核化I小时,再升温至970度,晶化2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后进入全自动磨机进行打磨、抛光,得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将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进行检测,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Na2O:4份;MgO:9 份;A1203:12 份;Si02: 70 份;P205:4 份;K20:4 份;CaO:13 份;Fe203:2.5 份。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Na2O:3 至 4 份;MgO:6 至 9 份;Al2O3:9 至 12 份;SiO2:60 至 70 份;P2O5:2 至 4 份;K2O:3 至 4 份;CaO:11 至 13 份;Fe2O3:1.5 至 2.5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纯碱:1至2份,菱镁矿:14至16份,花岗石:64至70份,磷矿石:15至17份,重钙:4至6份, 铁红:0.1至0.3份;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按重量份数计的2份水,混合3至5分钟,形成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通过全电熔窑加料仓送入全电熔窑,使第二混合物在全电熔窑内熔化,控制第二混合物的熔化温度为1400至1500度;将熔化后的第二混合物澄清、均化,控制澄清、均化过程第二混合物的温度为1400至1500度,澄清、均化过程的时间为7.5至8.5小时;澄清、均化后的第二混合物经流洞、上升道进入料道,温度降至1200至1300度,再经料道输送至压延机成形成玻璃带,所述成形温度为1100至1200度;将玻璃带进行退火处理,按降温曲线进行降温,玻璃带进窑温度为750至850度,然后用1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750度降至700度,700度保温15分钟,然后用6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700度降至580度,再用45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580度降至300度,再用30分钟的时间将温度由300度降至40度,玻璃带出窑温度为35至45度;将经过退火处理后的玻璃带送入晶化窑进行核化、晶化,经3至5小时,成为粗晶化板,所述核化过程的温度为710至730度,晶化过程温度950至970度;将粗晶化板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后,得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物的熔化温度为1450度;所述澄清、均化过程第二混合物的温度为1450度,澄清、均化过程的时间为8小时;澄清、均化后的第二混合物经流洞、上升道进入料道,温度降至1250度,再经料道输送至压延机成形成玻璃带,所述成形温度为1150度;所述核化、晶化的时间为4小时,所述核化过程的温度为720度,晶化过程温度960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将按重量份数计的纯碱1至2份,菱镁矿14至16份,花岗石64至70份,磷矿石15至17份,重钙4至6份,及铁红0.1至0.3份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按重量份数计的2份水形成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送入全电熔窑熔化;将熔化后的第二混合物澄清、均化后经料道输送至压延机成形成玻璃带;将玻璃带进行退火处理后送入晶化窑进行核化、晶化,成为粗晶化板,将粗晶化板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后,得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本发明的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解决了因使用花岗石为原料生产的微晶玻璃板材颜色单一的问题,并能减小设备侵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C03C10/00GK103073189SQ20131002325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秦刚, 秦小平, 姜小元, 王桃, 王刚琳, 王洪强, 王鹏翔, 黄光敏 申请人:四川一名微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