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磁饰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21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磁饰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饰面板,特别涉及防磁饰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气、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电子、电系统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与干扰。电磁波辐射污染已被公认为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4大公害。为解决电磁波辐射造成的干扰与泄漏,主要采用电磁屏蔽材料进行屏蔽。传统的屏蔽手段主要是应用金属及其复合物作为屏蔽材料,这些材料虽然具有很好的屏蔽效能,但存在着物理弹性有限、质量大、难加工、价格高、易腐蚀、难于调节屏蔽效能及再生潜力差等缺点。目前饰面板防磁性能较差,有必要对如何制作防磁饰面板开展研究。
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比电磁波的波长要小得多,因而用其制成的复合材料对该波段电磁波的透过率较强,其对电磁波的反射明显减小,吸波性能较好。同时由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原子数很多、活性强,在电磁波的辐射下,原子和电子运动加剧,促使磁化、极化和传导运动,使电磁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了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理性能好的防磁饰面板。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饰面板的原料重量配比为:硅藻土 30份 32份,电石渣13份 15份,水泥8份 10份,玻璃纤维8份 10份,娃烧偶联剂0.5份 I份,猛粉11份 13份,纳米二氧化钦7份 9份,水15份 17份。
硅藻土细度为200目以上,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电石渣中有效钙量在70%以上,电石渣采用树脂厂排放的废渣,锰粉细度为50目,玻璃纤维长度为5 7mm。
本发明通过导电填料锰粉粒子之间的相互接触形成导电网骨架,其电导效应为各种载流子传输电荷量的总 和。表I为锰粉掺量对屏效的影响,表中显示随着锰粉含量的逐渐增加,由于锰粉的桥接作用使锰粉粒子之间的相互联接点增多,填料颗粒接触几率增多,形成的三维导电网络骨架更加完整致密。在电磁波的作用下,载流子的浓度增加,载流子的迁移通道增多;因此,材料的电导率自然会增大,相应地,材料的电阻率就会逐渐降低。锰粉掺量为11 13份时,形成的三维导电网络骨架变得完整致密,载流子的迁移通道达到最大值;因此,材料的屏效达到最高值。进一步增加锰粉的含量,会降低浆料的流动性和分散能力,降低材料的质量;因此,材料的屏效反而有所下降。
表I锰粉掺量对屏效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磁饰面板,其特征是原料重量配比如下:硅藻土 30份 32份,电石渣13份 15份,水泥8份 10份,玻璃纤维8份 10份,硅烷偶联剂0.5份 I份,锰粉11份 13份,纳米二氧化钦7份 9份,水15份 1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磁饰面板,其特征是制作步骤包括: (1)配料 (2)松解玻璃纤维 把所有玻璃纤维放入搅拌机中,再加入水进行松解,纤维松解度为95 %。
(3)制作料浆 松解玻璃纤维完毕3分钟后,按顺序投入电石渣、水泥、硅藻土和水,再搅拌3分钟,加入硅烷偶联剂超声分散5分钟后,将锰粉、纳米二氧化钛加入混合料中搅拌并超声分散30min,搅拌机搅拌速度为90 120r/min,制成所需料浆,料浆浓度为11% 13%。
(4)流浆制板 流浆箱铺浆脱水成型时薄料层的厚度应控制在0.45 0.6mm ;搅拌器的转速控制在70 90rpm,毛布速度为45m/min。
(5)脱水成坯 真空度平均值为0.022M Pa ;成型筒压力为3.5M Pa。
(6)切坯 制成的板坯经切去纵向与横向的毛边后堆垛,切割压力为30M Pa。
(7)高温蒸气养护 将放有板垛的蒸养小车送入蒸压釜中进行蒸压养护。压力为0.9MPa IMPa,在此压力下保持I Oh。
(8)烘干 板材经烘干机烘干,含水率低于10%。
(9)板面砂光 板面经砂光机进行单面砂光后即得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磁饰面板,其特征是最优原料重量配比如下:硅藻土31份,电石渣14份,水泥9份,玻璃纤维9份,硅烷偶联剂0.8份,锰粉12份,纳米二氧化钛8份,水16.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磁饰面板,其特征是硅藻土细度为200目以上,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电石渣中有效钙量在70 %以上,电石渣采用树脂厂排放的废渣,锰粉细度为50目,玻璃纤维长度为5 7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磁饰面板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原料重量配比如下硅藻土36份~38份,电石渣20份~22份,水泥8份~10份,硅粉2份~4份,海泡石纤维12份~14份,水玻璃0.5份~1份,膨润土8份~10份,水14份~16份。制作步骤包括(1)配料;(2)松解海泡石纤维;(3)制作料浆;(4)流浆制板;(4)脱水成坯;(5)切坯;(6)高温蒸气养护;(7)烘干;(8)板面砂光。本发明制成的防磁饰面板具有强度高、抗冲击性能较好、隔热强的特点。
文档编号C04B14/34GK103159445SQ20131012418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叶长青 申请人:叶长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