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15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建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该建筑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份包括:管桩余浆80-90份、水泥10-20份、混凝土外加剂0.0001-0.002份。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既定重量的管桩余浆、水泥以及混凝土外加剂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静置4-10小时,得到松散混合料;将松散混合料成型,得到建筑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建筑材料很好的利用了预应力管桩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管桩余浆,与现有技术中,将其硬化粉碎后丢弃的处理方法相比,其实现了管桩余浆的再利用,减少了浪费。
【专利说明】建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预应力管桩厂在离心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粘稠状液体废弃物,即管桩余浆。
[0003]在相关技术中,由于这种管桩余浆在0°C以上时,其较易凝固;因此,其不能直接通过管道排放,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将其硬化后粉碎,然后再丢弃掉。
[0004]但是,在相关技术中,由于预应力管桩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管桩余浆量非常大,而直接将其硬化并粉碎后丢弃的处理方法没有实现废物的重新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份包括管桩余浆80-90份、水泥10-20份、混凝土外加剂0.0001-0.002份。
[0007]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建筑材料,其组份中含有大量的管桩余浆,管状余浆和水泥以及混凝土外加剂按照既定的配比混合可制成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以及需求具体选择。在本发明中,以管状余浆为主要成分,以既定重量份数的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剂组成的建筑材料其在强度、干态密度、抗压等级以及导热系数等各方面均等能满足建筑需求。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建筑材料很好的利用了预应力管桩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管桩余浆,与现有技术中,将其硬化粉碎后丢弃的处理方法相比,其实现了管桩余浆的再利用,减少了浪费。
[0008]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份包括:
[0009]管桩余浆83-87份、水泥13-18份、混凝土外加剂0.0001-0.0018份。
[0010]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管桩余浆中包括硅酸盐水泥35%_45%、砂粉20%_35%、水 30%-35%。
[0011]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外加剂包括以木美素、葡萄糖酸钙或木钙等。
[0012]优选的,所述建筑材料包括泡沫混凝土。
[0013]优选的,所述建筑材料包括泡沫保温板。
[0014]优选的,所述建筑材料包括泡沫混凝土砌块。
[0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既定重量的管桩余浆、水泥以及混凝土外加剂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0017]将所述混合料静置4-10小时,得到松散混合料;
[0018]将所述松散混合料成型,得到建筑材料。
[0019]在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0-30秒。
[0020]通过上述的方法即可实现将 各种组份制成建筑材料的效果。【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建筑材料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一
[002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份包括管桩余浆80-90份、水泥10-20份、混凝土外加剂0.0001-0.002份。
[0025]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建筑材料,其组份中含有大量的管桩余浆,将管状余浆和水泥以及混凝土外加剂按照既定的配比混合可制成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以及需求具体选择。在本发明中,以管状余浆为主要成分,以既定重量份数的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剂组成的建筑材料其在强度、干态密度、抗压等级以及导热系数等各方面均等能满足建筑需求。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建筑材料很好的利用了预应力管桩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管桩余浆,与现有技术中,将其硬化粉碎后丢弃的处理方法相比,其实现了管桩余浆的再利用,减少了浪费。
[0026]为了使得建筑材料的强度、干态密度、抗压等级以及导热系数等各方面性能更佳,更好的应用到建筑领域中,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管桩余浆83-87份、水泥13-18份、混凝土外加剂 0.0001-0.0018 份。
[0027]此外,本实施例的建筑材料的组成可以包括以下具体的例子:
[0028]例1:管桩余浆85份、水泥15份、混凝土外加剂0.0018份。在该例中,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为A3.5,干态密度为683kg/m`3,导热系数0.18w/(m*k),抗压等级B07级。
[0029]例2:管桩余浆90份、水泥10份、混凝土外加剂0.0003份。在该例中,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为A0.75,干态密度为385kg/m3,导热系数0.08w/(m*k),抗压等级为B03。
[0030]例3:管桩余浆80份、水泥10份、混凝土外加剂0.002份。
[0031]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管桩余浆可以来源于建华管桩、三和管桩和中技方桩等,另外,为了使得管桩余浆的各项性能均更好的满足制成建筑材料的需求;优选的,在选取管桩余浆的过程中,管桩余浆中包括硅酸盐水泥35%-45%、砂粉20%-35%、水30%_35%。其中,硅酸盐水泥型号可以是42.5或52.5 ;具有上述重量配比的管桩余浆其所含的硅酸盐水泥以及砂粉作为管桩余浆的主体成分为建筑材料的强度、导热系数以及抗压等级提供了保障,而其含有的水分则保证建筑材料可以通过模具成型为不同的产品。
[003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能显著改善管桩余浆以及水泥的化学物质,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当混凝土外加剂加入至管状余浆之后,其可以起到使得管桩余浆缓凝的效果;另外,还可以使得制成的建筑材料的各方面性能均满足建筑需求(例如发泡,形成多孔隙的建筑材料)。
[003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包括葡萄糖酸钙、木美素或木钙
坐寸ο
[0034]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建筑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可以是泡沫混凝土,也可以是泡沫保温板,也可以是泡沫混凝土砌块。泡沫保温板和泡沫混凝土砌块可以很好的应用到保温隔热的领域中,当然建筑板材的具体种类可以更具实际的需求具体制定,例如还可以为空心砖或者实心砖。
[0035]表1本实施例的建筑材料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粉煤灰或沙为主要组份制成的同类
建筑材料的各项参数的对比
[0036]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份包括: 管桩余浆80-90份、水泥10-20份、混凝土外加剂0.0001-0.0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份包括: 管桩余浆83-87份、水泥13-18份、混凝土外加剂0.0001-0.00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管桩余浆中包括硅酸盐水泥35%-45%、砂粉20%-35%、水30%_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加剂包括木美素、葡萄糖酸钙或木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材料包括泡沫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材料包括泡沫保温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材料包括泡沫混凝土砌块。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既定重量的管桩余浆、水泥以及混凝土外加剂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将所述混合料静置4 -10小时,得到松散混合料; 将所述松散混合料成型,得到建筑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既定重量的管桩余浆、水泥以及混凝土外加剂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的步骤中, 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0-30秒。
【文档编号】C04B28/04GK103803902SQ201310729500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邱寒冰 申请人:邱寒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