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264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钢支撑和钢柱的连接,尤其是钢管混凝土柱,通常采用在支撑翼缘及相关联的钢梁翼缘对应位置设置内隔板方式。内隔板传递支撑的水平分力,竖向分力则通过支撑和钢梁的腹板传递给钢管混凝土。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内隔板制作难度大,而且影响管内混凝土的浇筑和强度发挥,给工程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该节点采用钢支撑翼缘通过侧板将内力传给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方法,因此不需设置内隔板,制作简单。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包括有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和“H”形钢支撑,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包括有两个“H”形型钢,所述两个型钢竖立布置,通过翼缘焊接一体;所述型钢的腹板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抗剪栓钉,所述两个型钢拼接围成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和型钢通过所述抗剪栓钉连成一体;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上设有所述的钢梁和钢支撑,所述钢梁水平布置,与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垂直连接;所述钢支撑倾斜布置,与所述钢梁位于同侧,与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倾斜连接。所述钢梁水平布置在所述型钢腹板的外侧,位于所述型钢两相对翼缘之间,所述钢梁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钢梁连接板,所述钢梁的左右翼缘通过钢梁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钢梁的腹板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钢支撑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钢支撑连接板,所述钢支撑的左右翼缘通过钢支撑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钢支撑的上翼缘的前端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外侧设有纵向布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相对布置,所述钢梁水平布置在所述翼缘外侧,位于所述两相对侧板之间,所述钢梁的翼缘相邻翼缘一端朝对应侧板方向延伸有钢梁连接板,所述钢梁的左右翼缘通过钢梁连接板与相邻侧板连接;所述钢梁的腹板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钢支撑的翼缘相邻翼缘一端朝对应侧板方向延伸有钢支撑连接板,所述钢支撑的左右翼缘通过钢支撑连接板与相邻侧板连接;所述钢支撑的上翼缘的前端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之间设有第一牛腿、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之间设有第二牛腿;所述第一牛腿水平布置在所述型钢腹板的外侧,位于所述型钢两相对翼缘之间,所述第一牛腿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第一牛腿连接板,所述第一牛腿的左右翼缘通过第一牛腿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第一牛腿的腹板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第一牛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梁连接;所述第二牛腿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第二牛腿连接板,所述第二牛腿的左右翼缘通过第二牛腿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第二牛腿的上翼缘的前端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第二牛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支撑连接。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之间设有第一牛腿、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之间设有第二牛腿;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外侧设有纵向布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相对布置,所述第一牛腿水平布置在所述翼缘外侧,位于所述两相对侧板之间,所述第一牛腿的翼缘相邻翼缘一端朝对应侧板方向延伸有第一牛腿连接板,所述第一牛腿的左右翼缘通过第一牛腿与相邻侧板连接;所述第一牛腿的腹板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第一牛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梁连接;所述第二牛腿的翼缘相邻翼缘一端朝对应侧板方向延伸有第二牛腿连接板,所述第二牛腿的左右翼缘通过第二牛腿与相邻侧板连接;所述第二牛腿的上翼缘的前端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第二牛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支撑连接。所述钢梁与第一牛腿、钢支撑与第二牛腿间的连接为全焊或栓焊或全栓方式。钢支撑可以布置在钢梁的上方,也可以布置在钢梁的下方,钢支撑的倾斜角度根据需要设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该节点由于钢梁在节点区通过水平连接板将翼缘宽度加大,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准则”;2、节点传力直接,无需设置内隔板,施工制作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1-1剖面图;图3是图1的2-2剖面图;图4是图1的轴测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图5的1-1剖面图;图7是图5的2-2剖面图;图8是图5的轴测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平面示意图;图10是图9的1-1剖面图;图11是图9的2-2剖面图;图12是图9的轴测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平面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1-1剖面图;图15是图13的2-2剖面图;[0028]图16是图13的轴测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4,一种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包括有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2和“H”形钢支撑6,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包括有两个“H”形型钢11,所述两个型钢竖立布置,通过翼缘焊接一体;所述型钢的腹板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抗剪栓钉,所述两个型钢拼接围成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 I,所述混凝土和型钢通过所述抗剪栓钉连成一体;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上设有所述的钢梁,所述钢梁水平布置在所述型钢腹板的外侧,位于所述型钢两相对翼缘13之间,所述钢梁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钢梁连接板3,所述钢梁的左右翼缘通过钢梁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钢梁的翼缘前端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上还设有所述的钢支撑,所述钢支撑倾斜布置在所述型钢腹板的外侧,位于所述型钢两相对翼缘之间,所述钢支撑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钢支撑连接板31,所述钢支撑的左右翼缘通过钢支撑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钢支撑的上翼缘的前端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的钢梁为热轧H型钢。所述钢支撑和钢梁翼缘及相应连接板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翼缘的焊缝采用剖口焊缝连接。所述钢支撑和钢梁翼缘及相应连接板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翼缘的焊缝采用剖口焊缝。实施例二:参照附图5-8,一种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包括有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I和钢梁2及支撑6,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包括有两个“H”形型钢,所述两个型钢竖立布置,通过翼缘焊接一体;所述型钢的腹板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抗剪栓钉,所述两个型钢拼接围成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和型钢通过所述抗剪栓钉连成一体;所述钢梁靠近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端连接有第一牛腿4,所述钢支撑靠近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端连接有第二牛腿41,所述第一牛腿水平布置在所述型钢腹板的外侧,位于所述型钢两相对翼缘之间,所述第一牛腿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第一牛腿连接板,所述第一牛腿的左右翼缘通过第一牛腿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第二牛腿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第二牛腿连接板,所述第二牛腿的左右翼缘通过第二牛腿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第二牛腿的上翼缘的前端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第二牛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支撑连接。所述第一牛腿与钢梁、第二牛腿与钢支撑间的连接为栓焊方式。所述的钢梁、钢支撑为高频焊接H形钢。实施例三:参照附图9-12,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外侧设有纵向布置的侧板5,所述侧板为两个,相对布置,所述钢梁和钢支撑布置在两侧板之间,所述侧板与型钢翼缘焊缝连接。所述的钢梁和钢支撑为焊接H形钢。所述钢梁和钢支撑翼缘及水平连接板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及其侧板的焊缝采用角焊缝连接,其他同实施例一。实施例四:[0037]参照附图13-16,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外侧设有纵向布置的侧板5,所述侧板为两个,相对布置,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布置在两侧板之间,所述侧板与型钢翼缘焊缝连接。所述牛腿与钢梁间的连接为全栓方式。所述的钢梁为高频焊接H形钢,其他同实施例二。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和“H”形钢支撑,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包括有两个“H”形型钢,所述两个型钢竖立布置,通过翼缘焊接一体;所述型钢的腹板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抗剪栓钉,所述两个型钢拼接围成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和型钢通过所述抗剪栓钉连成一体; 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上设有所述的钢梁和钢支撑,所述钢梁水平布置,与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垂直连接;所述钢支撑倾斜布置,与所述钢梁位于同侧,与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倾斜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水平布置在所述型钢腹板的外侧,位于所述型钢两相对翼缘之间,所述钢梁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钢梁连接板,所述钢梁的左右翼缘通过钢梁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钢梁的腹板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 所述钢支撑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钢支撑连接板,所述钢支撑的左右翼缘通过钢支撑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钢支撑的上翼缘的前端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外侧设有纵向布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相对布置,所述钢梁水平布置在所述翼缘外侧,位于所述两相对侧板之间,所述钢梁的翼缘相邻翼缘一端朝对应侧板方向延伸有钢梁连接板,所述钢梁的左右翼缘通过钢梁连接板与相邻侧板连接;所述钢梁的腹板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用双面角焊缝焊接; 所述钢支撑的翼缘相邻翼缘一端朝对应侧板方向延伸有钢支撑连接板,所述钢支撑的左右翼缘通过钢支撑连接板与相邻侧板连接;所述钢支撑的上翼缘的前端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用双面角焊缝焊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之间设有第一牛腿、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之间设有第~■牛腿; 所述第一牛腿水平布置在所述型钢腹板的外侧,位于所述型钢两相对翼缘之间,所述第一牛腿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第一牛腿连接板,所述第一牛腿的左右翼缘通过第一牛腿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第一牛腿的腹板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第一牛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梁连接; 所述第二牛腿的翼缘相邻型钢腹板一端朝对应型钢翼缘方向延伸有第二牛腿连接板,所述第二牛腿的左右翼缘通过第二牛腿连接板与相邻型钢的翼缘连接;所述第二牛腿的上翼缘的前端与型钢腹板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第二牛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支撑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之间设有第一牛腿、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之间设有第~■牛腿; 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外侧设有纵向布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相对布置,所述第一牛腿水平布置在所述翼缘外侧,位于所述两相对侧板之间,所述第一牛腿的翼缘相邻翼缘一端朝对应侧板方向延伸有第一牛腿连接板,所述第一牛腿的左右翼缘通过第一牛腿与相邻侧板连接;所述第一牛腿的腹板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第一牛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梁连接; 所述第二牛腿的翼缘相邻翼缘一端朝对应侧板方向延伸有第二牛腿连接板,所述第二牛腿的左右翼缘通过第二牛腿与相邻侧板连接;所述第二牛腿的上翼缘的前端与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的翼缘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第二牛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支撑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与第一牛腿、 钢支撑与第二牛腿间的连接为全焊或栓焊或全栓方式。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包括有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和“H”形钢支撑,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包括有两个“H”形型钢,所述两个型钢竖立布置,通过翼缘焊接一体;所述型钢的腹板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抗剪栓钉,所述两个型钢拼接围成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和型钢通过所述抗剪栓钉连成一体;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上设有所述的钢梁和钢支撑,所述钢梁水平布置,与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垂直连接;所述钢支撑倾斜布置,与所述钢梁位于同侧,与所述组合型钢管混凝土柱倾斜连接。本实用新型节点传力直接可靠;无需设置内隔板,制作方便;水平和竖向连接板的设置,节点区容易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准则”。
文档编号E04B1/58GK203049798SQ20132009617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金天德, 叶再利, 童根树, 毛新宇 申请人:金天德, 叶再利, 童根树, 毛新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