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包括外壁、内壁、空腔及连接内、外壁的侧壁,所述侧壁采用梁式框架结构,内、外壁之间通过侧梁连接,侧梁与外壁或/和内壁间形成框架,框架内设置保温介质;在室外冷能经外壁、侧梁、内壁的传递过程中,很小截面积的侧梁有效衰减了冷桥效应,显著提高产品的保温性能;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重量和节省材料;砌筑成墙后,砌块中的空腔形成密闭的空气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赋予砌块优良的保温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性能优异、重量轻、质量稳定的优点。
【专利说明】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0002]现有自保温砌块主要有结构式自保温砌块和复合自保温砌块。结构式自保温砌块的外壁上覆盖有保温层,保温层上覆盖有保护层,在保温层上开有一个以上的销柱孔,销柱孔中充填有销柱,销柱与砌块的外壁和保护层连为一体,在砌块的外壁与内壁之间充填有一层以上的保温芯材,在内保温层的内部或外侧开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内销柱孔,各销柱孔内充填有的销柱与内保温层两侧的支承壁连为一体。该种砌块存在的不足是:1、砌块内壁、外壁、保护层之间必须填充保温芯材和保温层,否则无法成型内壁、外壁、保护层,造成材料的浪费;2、在浇筑混凝土时,单块固定在模具中的保温层,会在混凝土重力的作用下变形,拆模后,极易在保温层与内壁间产生裂缝;3、设置在保温层中的销柱,在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混凝土填充不实甚至填充不进去而形成空腔的问题。复合自保温砌块是在空心主体砌块的一侧表面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上覆盖有保护层,在保温层上开有一个以上的销柱孔,销柱孔中充填有销柱,销柱与砌块的外壁和保护层连为一体。该种砌块存在的不足是:1、空心主体砌块的侧壁为板状,截面积大,冷桥相应大,对保温性能有较大影响,且增加砌块重量;2、设置在保温层中的销柱,同样存在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混凝土填充不实甚至填充不进去而形成空腔的问题;3、砌块外壁、保护层之间必须填充保温层,否则无法成型外壁和保护层,造成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性能优异、成本低、重量轻、质量稳定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该砌块能有效地减少冷桥效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保温性能和减轻
自身重量。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包括外壁、内壁、空腔及连接内、外壁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为梁式框架结构,所述梁式框架结构是指内、外壁之间通过侦彳梁连接,侧梁与外壁或/和内壁间形成框架,框架内设置保温介质。
[000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近外壁端的侧壁外侧开设侧缝槽,开设侧缝槽的侧壁部分为辅侧壁,辅侧壁与内壁之间的侧壁部分为主侧壁,辅侧壁与主侧壁连接处设有与内、外壁平行的中间壁。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侧壁是由辅侧梁与外壁、中间壁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构成。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侧壁是由主侧梁与内壁、中间壁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构成。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侧壁是由辅侧梁与外壁、中间壁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构成,所述主侧壁是由主侧梁与内壁、中间壁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构成。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腔的端面设有平缝槽。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腔为盲孔空腔或通孔空腔。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壁的外表面设有装饰层。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侧梁中设有加强筋。
[0013]有益效果: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预见,在室外冷能经外壁、侧梁、内壁的传递过程中,很小截面积的侧梁有效衰减了冷桥效应,显著提高产品的保温性能;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重量和节省材料;砌筑成墙后,砌块中的空腔形成密闭的空气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赋予砌块优良的保温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性能优异、重量轻、质量稳定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15]图2为图1中的A— A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中的B— B剖视图;
[0017]图4为图1的右视图;
[0018]图5为实施例二的右视图;
[0019]图6为实施例三的右视图;
[0020]图7为实施例四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包括内壁1、外壁2、空腔5及连接内、外壁的侧壁,近外壁端的侧壁外侧开设侧缝槽7,开设侧缝槽7的侧壁部分为辅侧壁,辅侧壁与内壁之间的侧壁部分为主侧壁,辅侧壁与主侧壁连接处设有与内、外壁平行的中间壁4。辅侧壁是由辅侧梁6与外壁2、中间壁4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10构成,主侧壁是由主侧梁3与内壁1、中间壁4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10构成,主侧梁3和辅侧梁6中设有加强筋9。空腔5为盲孔空腔或通孔空腔均可,图3中所示为盲孔空腔,空腔间采用肋板8分隔,盲孔空腔的封闭端面设有平缝槽11,也可在盲孔空腔的封闭端面和开口端面均设置平缝槽,砌筑时,侧缝槽7和平缝槽11中嵌入板缝保温条,可以有效地解决砌筑缝的保温难题,在外壁2的外表面设置装饰层12,可实现保温装饰一体化。
[0023]实施例二:
[0024]内、外壁及空腔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侧壁结构如图5所示,采用整体侧壁,主侧梁与辅侧梁一体化设计,侧壁由侧梁3与外壁2、内壁I形成框架及框架内设置的保温介质10构成。
[0025]实施例三:
[0026]内、外壁及空腔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侧壁结构如图6所示,主侧壁采用板式结构,辅侧壁是由辅侧梁与外壁、中间壁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构成。
[0027]实施例四:
[0028]内、外壁及空腔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侧壁结构如图7所示,辅侧壁采用板式结构,主侧壁是由主侧梁与内壁、中间壁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构成。
[0029]上述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实施要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及等效结构变换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包括外壁、内壁、空腔及连接内、外壁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为梁式框架结构,所述梁式框架结构是指内、外壁之间通过侧梁连接,侧梁与外壁或/和内壁间形成框架,框架内设置保温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近外壁端的侧壁外侧开设侧缝槽,开设侧缝槽的侧壁部分为辅侧壁,辅侧壁与内壁之间的侧壁部分为主侧壁,辅侧壁与主侧壁连接处设有与内、外壁平行的中间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辅侧壁是由辅侧梁与外壁、中间壁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侧壁是由主侧梁与内壁、中间壁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辅侧壁是由辅侧梁与外壁、中间壁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构成,所述主侧壁是由主侧梁与内壁、中间壁形成的框架及框架内保温介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端面设有平缝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为盲孔空腔或通孔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1一7任一所述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的外表面设有装饰层。
9.根据权利要求1一7任一所述的框剪空心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中设有加强筋。
【文档编号】E04C1/00GK203412166SQ20132040597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发明者】许浒, 许敬修 申请人:许浒